佛教文化

列表

从金融危机看《道德经》的价值

传统文化“从金融危机看《道德经》的价值”。2009年9月15日∵∵∵《道德经》之所以久传不衰,于今更盛,是由于它包含着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普遍性问题的深度思考和应对的大智慧。自从2008年下半年爆发由美国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再读《道德经》,就会有一系列新的启发。在这里只谈几点体会。∵“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

庄子与佛教一解∵[隆续]

传统文化“庄子与佛教一解∵[隆续]”。2008年7月21日∵∵∵庄子是战国时代哲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地区)人。他曾做过漆园吏,不久就归隐,一生过着穷苦而消遥的生活。楚威王听说他有才能,派人以重金相聘,但他笑而辞之。总说他一生蔑视功名利禄,‘抨击丑恶现实。认为一切事物变化都是相对的,人们就要随时应化,不要执着大小、久暂、荣辱...

儒家与基督教伦理中的“诚信”与人格

传统文化“儒家与基督教伦理中的“诚信”与人格”。∵2008年12月2日∵∵∵当周敦颐用无极为太极问题建立起本体论基础,完成儒家宇宙论体系后,宋儒所面临的问题是:天道如何具有伦理属性?即怎样让一套完美的宇宙本体论自然确切地与道德伦理范畴相承相应。《中庸》上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周敦颐取其意,将“诚”作为∵∵“道”的范畴,以此落实...

儒家与佛教的融和

传统文化“儒家与佛教的融和”。儒家与佛教的融和∵/∵焕禅法师佛教产生于公元前的六世纪,是产生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世界性宗教。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自两汉之际经西域传入中国内地后,就与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主流的儒家发生关系。二教在相互排斥、交融中不断发展,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儒家是指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孔子生于周灵...

孔子论苦乐

传统文化“孔子论苦乐”。孔子论苦乐吴明阳(广州)《论语》中有多处讲述苦与乐的故事,孔子关于苦乐观的阐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学习弘扬孔子的苦乐观,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培养下一代都有重要作用。孔子童年丧父,少年丧母,家境贫寒。孔子小时候与寡母相依为命,不得...

人间佛教与儒家伦理(李明友)

传统文化“人间佛教与儒家伦理(李明友)”。人间佛教与儒家伦理杭州佛学院佛学研究所∵∵李明友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儒、佛、道三教并存,儒家和道家、道教是中国本土的文化,佛教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到中国,大约经过了2010年。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跟中国的儒家、道家、道教文化融合,出现了中国特有的佛教宗派。比如天台宗、华严宗,还有禅宗,在印度佛教中是没有的...

只园寺的护法神怎么是道教的王灵官?

传统文化“只园寺的护法神怎么是道教的王灵官?”。祇园寺的护法神怎么是道教的王灵官?九华山祇园寺建于明嘉靖年间,规模为全山寺院之冠。它的寺院第一进殿堂不是天王殿,而是灵宫殿。龛内站立灵官,周身金黄铠甲,赤面红须,圆睁怒目,大张嘴巴,额头上还有一只小眼睛,据说是“三眼能观天下事”。右手高举钢鞭,左手攥拳,作械斗姿势,形象十分凶恶。神龛左右为哼哈二将,...

老子道德经

传统文化“老子道德经”。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中国佛教劝善书初探(王月清)

传统文化“中国佛教劝善书初探(王月清)”。中国佛教劝善书初探王月清《佛学研究》1999年刊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民众的精神生活特别倾向于对“善”的关怀,正如日本学者吉冈义丰所言:“善”是生存于复杂历史社会的中国人所可以永远依靠的;如果失去了它,人生的凭籍将完全崩溃;这是任何东西也难以取代的生活必需品。对...

《佛教三字经》新注∵涅盘四德

传统文化“《佛教三字经》新注∵涅盘四德”。涅盘四德曰常乐∵∵曰我净∵∵此四德∵∵涅盘证涅盘:汉译寂静、寂灭和圆寂。《解深密经》卷二云:“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故寂静义多指诸法本来寂静的“自性涅盘”。三法印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既然诸法无常无我,谁在生死,谁是生死,无有生死,故本来寂静,自性即是涅盘。所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