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与儒家伦理

杭州佛学院佛学研究所∵∵李明友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儒、佛、道三教并存,儒家和道家、道教是中国本土的文化,佛教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到中国,大约经过了2010年。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跟中国的儒家、道家、道教文化融合,出现了中国特有的佛教宗派。比如天台宗、华严宗,还有禅宗,在印度佛教中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后来一直把中国佛教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尤其到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灿烂辉煌,宗派林立,高僧辈出,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艺术等等领域。后来出现的宋明理学就是儒佛道三教融合的结果。

儒家的文化强调的是入世。∵∵《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而其中修身是关键,因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为了修身,修身好了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要治齐家、国、天下,就是说,你自己修身圆满了,身心端正了,道德完善了,但不能只顾自己,要为国为民做实事,去建功立业,这就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管理社会,治理国家,儒家是强调这个的。

佛教跟中国的儒家思想最大的冲突是什么?佛教强调出世。一个入世,一个出世,就形成尖锐的冲突。所以,儒家开始对佛教的传入有抵触情绪,这个抵触关键就在这一点,儒家认为,佛教的理论主张不负责任,对社会、人民、国家采取一个出世的办法。当时印度、西域来的僧人以及由他们培养起来的一批中国僧人都在思考,佛教要在中国站住脚,专讲出世是很难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所以佛教的理论要调整。那佛教的出世是什么意思呢?出世不是指的人死了离开现实社会,离开这个地球了事。佛教讲的出世,是说,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烦恼,因为人有欲望,人类的欲望带给你很多的烦恼,而这个烦恼是阻碍你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所以佛教主张要解脱,在精神上把烦恼看透,然后把它抛在一边,这就是出世。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儒家不能容忍佛教的出世思想,认为有烦恼要解决,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去解决,在建功立业中去解决,所以中国古代的文人不管是哲学家、思想家还是文学家,包括苏东坡这些都要做官,∵∵自己学问好了,∵∵自己道德完善了,不能够自我标榜,自我欣赏,要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去建功立业,那才是儒家。∵∵否则的话你的人格就是不健全。那么佛教呢?佛教说有烦恼,自己要在精神上获得解脱,即出世,这就跟由儒家培育起来的中国民众的价值观有抵触和冲突。佛教为了使自己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必须获得民众的支持,那就得在教义上做适当的调整,当然,不能违背释伽牟尼创立的基本理论。但是,就中国文化的实际情况,佛教在坚持出世本位的前提下,讲一点入世,那还是可以的。所以,佛教当时就提出来既出世又入世,就是说佛教也不是说单单出世完了,还要结合入世,这样就跟儒家有点结合起来了。慧能创立的禅宗影响非常大。禅宗对佛教义理的调整,关键也在这一点,禅宗认为“佛不在天国,佛就在你心中”,儒家讲圣人,儒家把圣人看作是人们想要学习、效仿的,努力要实现的最高的理想人格,就是圣人,圣贤中圣是第一等,但是得到贤也非常了不起了。佛的本义是觉悟。觉悟什么?觉悟人生、世界。就是说,对宇宙、世界、人生、社会获得一个最高的觉悟那就是佛。因为释伽牟尼是洞察宇宙、人生、社会的一切道理的最高觉悟者,所以称他为佛。对一般的人来说,如果你能够觉悟到人生、社会、世界的道理,那你也就成佛了,但是,传统的佛教讲成佛是干什么呢?就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呢?禅宗讲佛就在心中,佛不在天国,因此禅宗把高高在天国的佛,落实到人的现实生活当中,落实到人的思想当中。中国古人讲的心,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思想和精神,因为中国古代没有“思想”这个词汇,是后来外面引进的,中国人讲心,除了讲思考和器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人们的思想精神。慧能讲,佛就在你心中,关键是你觉悟不觉悟,不觉悟就是众生,觉悟了那就成佛。

慧能主张,求佛成佛不要离开现实世界,要在现实世界当中好好入世,这样来解脱烦恼成佛,这是一个正确的道路。有人讲,禅宗是一个平民的佛教,为什么?因为在禅宗之前,佛教的寺院要供奉,有钱的人就给寺院供给油、蜡烛,包括寺院的建造庙宇的经费,但是没钱的老百姓呢?当时不能受教育的农民呢?他们能有多少钱捐献寺庙呢?但是当时的说法就是谁如果给寺院捐的钱财多,谁的功德就高,那谁捐得少,谁的功德就浅。禅宗的出现打破了这界限。慧能认为不一定给寺院捐去财物,关键是你心中觉悟不觉悟,佛就在心中,所以慧能又定义为顿悟成佛,意思就是一下子觉悟,这个也是要一定的功夫的,不是说睡了一觉就觉悟了。这样,:慧能创立的禅宗,吸引了下层的民众去信仰佛教。禅宗告诉人们,只要心中觉悟到佛,那你也就是功德圆满成佛了。后来禅宗的临济宗主张连佛像也不用去拜,佛经也不一定去读,主要就是心中有觉悟,心中觉悟到佛,那你就成佛了,读佛经、拜佛像都是形式上的事情。禅宗后来发展到这一步,又走向反面了,如果说佛经都不要读,佛像都不要拜,那怎么反映心中觉悟的问题呢?后来禅宗又做了一些调整,那就是后话了。

到了中国的近代,一方面,帝国主义的列强瓜分中国,中华民族的精英分子像严复这些人都喊出了要救亡图存,在救亡图存的文化思考里,提倡劣汰优胜的理论,这是一种社会进化论。严复通过翻译《天演论》表现自己的思想,鼓吹优胜劣汰,激励民众要图存,图强,我们再不强的话,就要被强的民族淘汰了。这样就激起了思想的高潮,这个高潮的主题就是为民族求生存的思想。很多知识分子都学习这一思想。另外一方面,批判儒家,因为那时候为救亡图存,认为儒家的思想强调三纲五常,束缚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所以要批评。从辛亥革命1911年到五四运动,前后八年时间。五四以后接着有大讨论,包括人生观的大讨论,所谓的科玄论战,即科学和人生观的大论战。你不能不承认五四的先驱者是非常敏锐的,他们感觉到儒家的思想束缚人,应该破除掉。再加上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封建制度被推翻,作为封建帝制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应该受到批评。

有意思的是,这边儒家思想遭受批判,另外一边,佛教的高僧大德在那里思考,佛教再不变革的话也要面临着被淘汰的遭遇。当时佛教的大师,第一位就是太虚,浙江海宁人,他祖籍是在桐乡。太虚大师说自己不专重一宗一派,他要提倡一种新的佛教,就是人间佛教。他有时候讲人生佛教。1933年10月1日,他在汉口演讲,题目就叫《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他说我讲的人间佛教不是叫人死后做神做鬼的佛教,也不是叫人去出家到山林里面逃避的佛教,我讲的是用佛教的道德去改善人生,改善社会的佛教。这是不是有点入世了?是的。∵∵近代世界变化了,思想潮流变化了,佛教徒老躲在山林里面修行,太虚认为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了。当时有的人批评佛教,说佛教是消极的。太虚大师说,佛教要变成积极,就要用佛教的道德去改善人生,改进社会。这就是他的人间佛教的要义。

人间佛教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就是把正在遭遇批判的儒家伦理道德吸收过来,这实际上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太虚大师所作的佛教义理上的调整。

太虚讲,比如说佛教讲五戒十善四摄。这跟儒家的伦理道德是相通的。五戒,大家都知道,第一戒就是不杀生,第二戒是不偷盗,第三戒是不邪淫,第四戒是不妄语,第五戒是不饮酒。这跟儒家的五常是相对应的。戒,就是告诉你什么事情不能做,佛教认为一个出家人,起码的是五样事情不能做,严格禁止。第一不杀生,太虚说不杀生就是孔子讲的仁,生命、生物,当然佛教讲的众生不完全指的是人,包括有生命的生物、生物界,他的不杀生就是指爱护所有的有生命的东西,这跟儒家的仁是相通的。第二,不偷盗,他说就是儒家的义,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符合规定的行为你可以做,这是正当的,而偷盗是不符合规定的,不能做,义就好像中国古汉语里面解释的适宜,要做的恰如其份,事情做过头了也不好,做的不够火候也不好,要恰到好处。从戒律上来讲,不偷盗就是别人的东西你不能去占用,所以另外一个叫法就是不占用。第三,不邪淫,就是儒家规定的礼节,有一些规章制度,要有一个界限,不邪淫跟儒家也是一致的。第四,不妄语,就是不要乱讲话,跟儒家的诚信是相通的我们之间要互相信任,讲话算数,乱讲话,讲了以后不能兑现或者根本就是讲假话,就没有信誉了。第五,不饮酒,就是酒喝下去就失去智慧,失去理智了,所以他说佛教的五戒是不是跟儒家的道德是相通的?是的。

五戒是从禁止这方面讲的,十善是正面的,要做10个方面的善事。还有四摄:布施损、爱语摄、利行授、同事摄。布施就是使信众们对佛教要有一些捐助,尽管目的不同,但是通过这样的布施活动使他慢慢的跟佛教接近,使他慢慢的接受佛教的五戒十善等思想,就是说你不要拒绝他,不要以为来布施的人思想一开始就非常端正,布施摄就是通过布施使有的人原来目的不纯的能够向往佛教,一步一步来,不要把人家拒之门外。爱语授,是说讲话要非常表现出一种爱护人、尊重人、帮助人的意思,这对于联络信众,包括各种目的的拜佛者。现在到寺院去拜佛的人思想动机都那么纯吗?有的人拜佛是为了明年能够升官,有的人希望明年能够发更大的财,有的人想找到一个好工作,有的人想比较好的解决婚姻问题,目的不一样。但是你不能说他动机不纯就恶意中伤,恶意中伤他就不来了,对佛教就没有好感。还有一个利行摄,就是你的行为要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能够从佛教当中得到思想上的净化。还有一个同事摄,就是说佛教徒在社会上做事情跟同事者和睦相处,使人对佛教有好感。这些,太虚认为都是跟儒家的入世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还有个六度,有的人的解释是有些偏差,实际上六度讲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彗。六度的精神,太虚都认为跟儒家是融通的。比如精进,就是努力向上的意思。为什么每个寺院都有大雄宝殿?大雄这个词怎么来的?当初佛教徒把释伽牟尼佛看作是为拯救人类的一个了不起的大学者,就是负责任的,又不断向上,不断精进努力的这样一个人。你们去看谭嗣同的《仁学》,这里面有儒学也有佛教的,把佛教的很多东西都写进去了,他称佛就是大雄,大无畏。为什么?因为他对世俗的东西都解脱了,所以做起事情来没有什么可怕的,无所畏惧,所以佛又叫大雄,又叫大无畏。

太虚大师还有一个理论,提出人间净土。人间佛教的理想是什么?要建设人间净土,净土这字是佛教的用语,顾名思义就是认为很清洁、很清净的社会,这就叫净土,我们把“净”用那么几个解释,一个就是很清净,没有烦燥,还有一个就是很清洁,很干净,没有什么污泥浊水。∵∵“土”就指国土和社会。∵∵.

但是传统佛教认为净土是在西方,是在天国,也就是说是在现实世界之外的一个地方,那是叫“净土”的地方。现实生活充满矛盾,欲望膨胀,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很多人陷入了争斗,甚至是残杀,不但是人类如此,自然界也遭受了涂灵,所以佛教徒把现实社会这种充满仇杀的状况命名为“秽土”,佛经里面讲的是秽土,也就是说不干净的社会,不干净的国土,干净的、清净的国土在哪里呢?在天国,所以我们要修行,修行到达理想的净土。太虚大师对传统佛教的净土理论精心调整,他说:浮土就在我们身边,净土就在我们脚下,净土就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不要到天国去追求什么净土。他这么一调整,佛教就变积极多了,你说你追求天国的净土,好多人就看不到了,但是现实的净土,人们就可看到了。太虚认为,现实的世界不干净,现实的世界是秽土,但是要靠我们去改造,去建设,所以他专门做了一个讲座,叫做《创造人间净土》,所以他在“净土”前面加上“人间”。净土的教义、净土这个词,是传统佛教中就有的,不是太虚的发明,但是人间净土确确实实是太虚的发明。太虚讲“人间净土”,就是说要改变我们现实社会当中这些阴暗面,不干净的地方,使它达到完善的、清洁的、清净的社会,就是人间净土。在这个人间净土里面除了要修行之外,我们还要自己去建设、创造,他认为,你要建设、创造,人们的思想很重要,所以要学佛,学佛就是思想修行好了,那你才有精神和力量去创造人间净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