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

中观“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龙胜菩萨造无著菩萨释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翻译之记诸国语言。中天音正。彼言那伽夷离淳那。此云龙胜。名味皆足。上世德人。言龙树者。片合一厢。未是全当。龙胜菩萨通法之师。依大般若。而造中论众典。于义包而不悉。大乘论师。名阿僧佉。解未解处。别为此部。魏尚书令仪同高公征国上...

入中论讲记(一)

中观“入中论讲记(一)”。前言教乘所摄欲释论文,先明本论教乘所摄。释尊证觉,初对小乘初机,转四谛***,次对大乘上根菩萨,说《般若》转无相***,次对—类较钝之机,说《解深密》等经转善辩***。此论于三转***中,是第二转无相***所摄。佛灭度后,佛法之弘扬,初期为阿难、迦叶、优波离结集小乘三藏,次马鸣、龙树、提婆弘大乘般若...

入中论讲记(三)

中观“入中论讲记(三)”。空性之空性,即说名空空,为除执法者,执空故宣说。此释空空也。上空字指诸法无自性理,下空字谓彼自性空也,佛说一切法空,众生由执法习气故,既舍执法,转而执空。佛说执空名不可化者,然以大悲故,于不可化者,仍巧为施化,为说空空。此乃特对执空性实之众生而说,非对一切众生说也。由能遍一切,情器世间故,无量喻无边...

三论宗(上)——隋代佛家两宗学说略述之一

中观“三论宗(上)——隋代佛家两宗学说略述之一”。一∵∵三论宗思想的渊源隋代继承了北周的统治,一开头就改变了周武破佛的政策,而重新提倡佛教。在它那一代四十多年中间,佛教复兴的状况是很可观的。新造的寺院达於三千九百余所,重新度僧二十三万六千余人,写经和修补旧经六百五十八藏,造像十一万躯(见「法苑珠林」卷一百)。但对於佛学有影响的,却是以长安为中心而建...

玄奘与印度佛学——从玄奘在印所着的三论说起

中观“玄奘与印度佛学——从玄奘在印所着的三论说起”。在我国过去许许多多求法印度的高僧里,其能穷究精微,并发抒创见作出贡献,给予印度佛学以一定影响的,算来只玄奘法师一人而已。玄奘怎样穷究了当时印度佛家的精粹学说,这从他在印时的广泛参访以及回国後十九年间有系统的翻译工作上可以看得出来,早年我已有过论列(见拙稿《慈恩宗》第二、三节,载《现代佛学》一九五三年...

中观论颂讲记之二

中观“中观论颂讲记之二”。观染染者品第六六情、五阴、六种的三品,是观世间;染染者品以下十二品,是观世间集。世间指众生的果报自体,世间集,指世间所从生的因缘,怎样的因果相生。所以世间集,不但说明因缘而实是总明因果的关系。世间集,一切是性空的假名,但一般学者,误会释尊的教义,要建立世间集的实有,所以本论从世间集的一一论题加以理智...

中观论颂讲记之四

中观“中观论颂讲记之四”。观颠倒品第二十三上品就如来性观察,而如来之所以为如来,是由断烦恼、破颠倒而成的。烦恼根本,是贪、恚、痴的三毒,也称三不善根。众生所以流转生死,不能解脱,就由於颠倒烦恼。因此,一分声闻学者,以为有真实的烦恼与颠倒;有真实的颠倒与烦恼可生可灭,起自性的执见。不知如有自性的颠倒烦恼,就根本不生不灭。颠倒烦...

中观论颂讲记之三

中观“中观论颂讲记之三”。作者:∵观业品第十七本品是观世间集的最後一品。世间集,主要的是说烦恼与业;不过说到惑业,就要谈到起烦恼造业,由业感果的经过。所以经中观苦,即观蕴、处、界的无常故苦;观苦集,就涉及从业感果的因果相续了。集谛中,烦恼虽是生死的推动力,但直接招感苦乐果报的,是由烦恼发动造作种种业所引起的业力。所以,以业力...

中观大意及其在解脱道上对修行人的意义

中观“中观大意及其在解脱道上对修行人的意义”。∵中观大意及其在解脱道上对修行人的意义张志成(编者按)本文为现代禅教团副宗长张志成老师所作,张老师一九五六年生,台北市人,原台大医学院专任讲师、台大皮肤科主治医师,目前担任桃园白皮肤科副院长,并担任现代禅传法老师。张老师平日主攻中观学,在现代禅教团内部同时负责部份教理哲学的教育工作,本文便是张老师一...

三论宗在日本的传承

中观“三论宗在日本的传承”。∵三论宗在日本的传承传承关系:日本:慧灌──福亮──智藏──道慈──善议──勤操──安澄──圣宝──......──永观──珍海──信忠等。日本国之有三论宗,是由吉藏大师的弟子高丽慧灌大师传入。日本最早有佛教是钦明七年(公元538年)由百济国(今韩国)圣明王献佛像、经论,将佛教传入日本。传说早在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