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列表

略谈《十二因缘》(一)

文化杂谈“略谈《十二因缘》(一)”。略谈《十二因缘》(一)作者:张秉全《十二因缘》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它阐明了宇宙间一切生物生灭相续,互相由藉之因果缘起关系。什么叫因?因就是展转不断能生起果的叫做因。什么叫缘?缘就是互相依赖的条件,此有则彼有,赖以生起,叫做缘。一切众生六道轮回,都受这十二因缘因果法则的支配,无一例外。此十二因缘,也有...

略谈《坛经》的心性论

文化杂谈“略谈《坛经》的心性论”。略谈《坛经》的心性论阎孟祥据敦煌石窟发现唐人写经本《坛经》记,《坛经》是慧能生前的讲法,经门人法海记录成书。慧能以后,此经曾一度是南禅传法必备之书,辗转传抄,流传甚广。现今所见《坛经》本子有数种,其中以元初宗宝本流行最广。目前,学术界对《坛经》还有疑问,但说其反映了慧能一系禅宗的基本思想是没问题的,...

讲经文与变文

文化杂谈“讲经文与变文”。讲经文与变文章培恒在敦煌写本中,讲经文与变文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两种文本留存的数量最多,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也最为重要。∵讲经文是僧徒在寺院中举行“俗讲”活动,即对经义作通俗讲演时所用的底本,现存数量颇多,主要有《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维摩诘经讲经文》、《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等等。顾...

从四料简谈无生话

文化杂谈“从四料简谈无生话”。从四料简谈无生话∵唐朝有位庞蕴居士,全家四口都圆证大道,是禅门中的祖师大德。他有一首偈:【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圆,共说无生话】。后来又有一位无为居士,姓杨名杰,尝参前辈,在宗门里有真实的悟处。他也作了一首偈与庞蕴唱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讨甚闲工夫?更说无生话!】。当时有位海印信禅师,也是禅...

常不思议与第一义的境界

文化杂谈“常不思议与第一义的境界”。常不思议与第一义的境界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说常,不思议,自觉圣趣境界,及第一义境界。世尊,非诸外道所说常不思议因缘耶。佛告大慧:非诸外道因缘,得常不思议。所以者何。诸外道常不思议,不因自相成。若常不思议不因自相成者。何因显现常不思议。复次大慧,不思议若因自相成者。彼则应常。由作者...

汉传佛教翻译刍议(上)

文化杂谈“汉传佛教翻译刍议(上)”。汉传佛教翻译刍议(上)法∵成引∵言提起「翻译」在社会上,尤其是文化界,可以说是相当熟悉的:对于我们佛教徒来说,更加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我们今天能够信仰和研究佛学,与古代大德致力於佛经翻译是分下开的。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诞生於古印度的佛教,之所以能形成了汉、藏、巴三大语系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广泛地传播...

汉传佛教翻译刍议(下)

文化杂谈“汉传佛教翻译刍议(下)”。汉传佛教翻译刍议(下)法∵成二、汉译佛典的衰微初唐时期的玄笑法师,不仅开创了新的译风,而且把汉传佛教翻译业推到高峰。进入晚唐、五代,由于“会昌法难”以及后来的战乱纷起,佛教翻译事业中断了一百七十余年,而且已有的译本,不少毁于“法难—或佚于战火。直到北宋,华夏重归一统,并趋向太平。印度等地携经来华的僧...

关于六祖之偈——钱穆先生来信解释

文化杂谈“关于六祖之偈——钱穆先生来信解释”。关于六祖之偈——钱穆先生来信解释编者先生大鉴:即日读贵刊王礼卿先生函,指出六祖偈本来无一物,鄙人误作心中无一物,此因鄙人讲演向不先写讲辞,只略记几项要目。当时只讲到六祖偈,心想本来无一物,应作心中本来无一物讲,即随口说出了心中无一物。讲毕,悟一法师导至客座,即问六祖原偈似是本来二字,鄙人即随口道是。...

佛学与中国文学

文化杂谈“佛学与中国文学”。佛学与中国文学曹镜珊我们中国文字在历史上记载,史记开始于黄帚,尚书开始于尧舜,照这史实记载,我国在五千年前,就呈现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了。国人常自诏我中华文化有五千年悠久历史,良有以也。我中华文化发祥于华北平原,虽属上生上长,然其学术思想的主流,皆为我民族文化的精髓。先总统蒋公曾说:“我中华民族文化所以...

《涅槃无名论》真伪辨

文化杂谈“《涅槃无名论》真伪辨”。《涅盘无名论》真伪辨徐文明《涅盘无名论》(下称《无名论》)是僧肇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事本无疑者,然近世汤用彤先生独发新见,以为此论并非僧肇之作,其弟子石峻先生作《读慧达(肇论疏)述所见》,继明斯说,学者多从。然日本学者横超慧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