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瑜伽法要始(摘要)

白莲花(珀玛迦尔波)祖师

4语清净

出息既尽,止息出入,名为语清净,或语无动,或语住本性。勿思过去,勿思当来。亦勿作念,正坐禅关。所观真空,切勿视若无物之空。尔时,切勿尝试推究感官所缘之境,为是为非。至少应在少分时间内,保持禅观,勿任间断。令身安静,恰如婴孩酣睡之状,同时使心住于本性(勿任心念流转也)。

5意清净

古圣遗教云∶“心勿起念,亦勿造像。体常宁静,如婴酣睡。谦温虔敬,遵师教法。俱生之境,证取无疑”。谛洛巴祖师云∶”勿作意,勿思维,勿推究,勿观想,勿意念,心安住,本性境。正法大师月光青年云∶“心不外驰,为一切佛所践之道”。上来所引教言,名为意清净,或意无动,或意住本性。

6四念处

龙树菩萨白王言∶“善哉大王,已知四念处实为诸佛所行唯一之道。宜与一切时,注视念处,保持不懈,以于此沉掉,一切行法无有用处故”。念之境相,为心不散驰。对法论释云念谓于习惯境,令心明记,不忘为证。

(2)不缘外物

(a)刹那念起,顿即根断

依照上来教法,禅坐之际,以心随激荡而起念故,行者自觉百念丛生,连续不绝。既知一念之生,尚须抑制,应自作意,勿任杂念生起。是以一念初起之时,应立即自根断绝,续住于定。禅定时,力避起念。为时既久,终觉念起念落,接踵而至,为数无量,是为念之觉知。如是境界,谓之初住。初住者,所臻最初寂静之境。于是行者静观念起念落,不绝如缕,而默然无动于衷,如人止足河滨,静观洪流。一度心臻冥寂,纵为一刹那间,已能了解念之生灭。尔时,便觉想念纷至沓来,愈益增多。实则念来不断,不增不减,顿时而有。离念而立能止念生起者,实相是也。

(b)任念运行,不生分别

心勿倾倒之法,即置念于度外,任其所之。既不为念所左右,也不勉强断绝,务使心如牧人任羊觅食,而继住于定。如是念将不起,心臻清净而系于一缘矣。复次,念犹闪动,有若流星,闪烁天空而连续不断。如前禅坐,相继安住寂静之境,名为寂静中住。尔时清净无扰,心任驰纵,心垢澄清。正法大师云∶“心任驰则静,水无扰则明”。瑜珈至尊云∶“心住本来之境正知开朗,此境相续,有如静流,圆智可证。心勿造像,亦勿调伏,永持寂静”。萨拉哈大师于与禅定有关之双重修法,提其要意,如下颂云∶“心为束缚,流于十方。如任散驰,坚定不摇。因知心者,顽强如驼”。

(c)心住清净本性,想念来扰不为所动

如纺梵线∶心应持平,慎持,如纺梵线。纺线不宜过于紧密,也勿过于稀疏,唯应平均。行者坐禅,亦复如是。心勿太张,太张则念失调伏。亦勿太驰,太驰则懈怠必生。是以禅坐,心应持平。禅定之初,行顿断想念法故,心易紧张,行人则疲劳,应令心放驰,任意运行。本宗所传张驰交用修法,今已说明。心之张驰,犹纺线之疏密是以名为心应持平如纺线之境。

如断草索∶令心离念,如草索裂断时此节离于彼节之状。此法行者应以坚强不屈之志,相续作意,心不他驰。以依上来教法,断念时,新念随生故。上来教法,止观双运,而新念生起,为定之障。观与能观,两俱遮遣,令心住于随顺寂静之境。此法名为令心断离一切想念,舍弃加行,如是离法,以草索断裂喻之。

如孩凝视∶心如幼童,凝神而视寺庙壁画。心应系于能与能观,如象之拴于柱石。如是,则气流各自储藏于自有之孔道内。由修习此法所生果故,将见种种形相,或如烟雾,或轻清如以太,随得大安乐,如欲晕绝。观照身心能所俱遣,自觉轻安,如浮空际。在此境界,任何幻象异相之生勿因爱憎而心起取舍。如是离于取舍,即名令心住于孩童凝视壁画之境。

如象无觉∶令心住于象触荆棘之境。心寂生照,识亦随起,“能止”(即上文以瑜珈方法摄入凝神状态之识)“所止”(即不绝起落之念)两相融即,前念后念,不再寻伺,以能止自起,不劳寻求,故名为识流相续,自然起行之境。此法令心住于如是之境,念起之时,即不止之,亦不为所动。如象触荆棘,默然不觉,因以名焉。

(3)最后寂静之境

此际称为最后寂静之境,大海宁静,水波不兴,仿佛似之。如是寂静之际,以心臻静止,虽观念念生灭,不予相应,故谓之动静隔离之境。由此,行者已守一缘。观乎动静,不异不离。彼能观之慧,于行者体验无误之时,即为妙观察智,或名出世之智。词藻经云∶“所达之地,因如是修法,身心得殊胜调伏故,名为反照穹源之地。

2修习无生瑜珈,观察动不动性,以证超世识体

(1)观察动不动性

寂不起照(念念生灭不舆相应),妙观察智之力自生。行者依力观察,心不动时,不动(或心)之性为何。心如果住于不动,如何由不动而动。动时,是否保持不动之寂静。保持不动之境时,是否尚有所动。动是否异于不动,动(或念)之自性为何。最后动如何转成不动。当下便知动非异于不动,而不动亦非于动相异。若如是观察,动与不动之性,仍未参透,应再观察,能观之慧与动不动性,是一是异。如是观察,行者以自证分了知空无所有。能观所观,不可分别。以如是不可分别之自性不可知故,所臻之地,名为心行处灭,或谓之言语道断。胜者主云∶“心着正的,纵正亦幻。超心如如,勿谓正的。能见所见,永不相离。”***慧示,方悟真谛。关于上乘观法,智者静天曾开示云∶“当尔坚住寂静三昧,纵为刹那,心勿散驰。并复运用妙观察智,于念起落,分别细审”。迦叶所问经,以火与薪为喻云∶“薪摩彼薪,火顿出生。以有此火,二薪为焚。动静相融,胜智亦起。智既出生,动静泯灭”。如是以胜智反观,名为隐修善观察三昧。迥异唯智论者之禅观,以彼观察,仅为外在之色尘,或为待乎感觉而起。

(2)证入超世之体

任何想念暗障之起,勿须舍弃,亦勿为所支配,任其生起,心勿倾侧,于其起也,观之而已。如是久之,以念未舍弃故,其实相(或空相)自然呈现。依次修法,一切似为启发心灵之障者,均可善用之以为行道之助,是以此法名为转障之道。唯观于念,了知能舍(即心)所舍(即念),性相不离,获得解脱。此法为圣道修习心要,或名穹源三昧。已得解脱,于一切有情犹未明心见性,顿起无限悲悯。行者终其身,致力修观,身语意回向众生,以依上来修慧教法,已悟色法非实故。如是显为自利之回向,于彼不足为害,如服密咒加持之毒物,不为所伤也。为审慎修习此法故,祈祷文式,特有规定。今述其一颂云∶“行道所见,余无取舍”。

(3)无生瑜珈三昧

(a)观察三时

过现未三时∶观察三时,当如下说,过去之念已灭,未来之念犹未生起,自属无体。当前之念也不能确认其为现在。依是观察,久之自能了悟一切生灭性,不异三时之性。一切法本无,因心所现故。

生灭时之非实∶萨拉哈大师于证悟生灭时三者自性皆空时,有偈云∶“生之于色,如空双遮。色若遣离,尚何云生。无始来时,性本无生。荷师显示,妙谛今证”。禅观之法,应依此颂行之。

(b)观察心色

观察心色修法如下。心者为成自色法而有乎,抑非成自色法而无乎。如为色法,成自何色。如为外在境界,是何相状,是何色彩。如为内虑功能,亦如念之刹那生灭乎。如非色法,如何作种种相,又其如何生成。如是观察其心,如属色法,自可视为实在。但以胜慧观照,便知所谓心者,了不可得。是以不得谓为成自色法。再以胜慧观察,非为色法,亦非空无。如是非色亦非非色,不落两边,名为中道。如是堪证之实相,除须有***导示外,仅凭演泽与归纳方法,心不能达。譬诸无价之宝,垂手可至,而未自注意。***之导示,即使之注意也。是以如是导示,亦名大法。古德云∶“***导示,深印心田。宝藏不远,藉此可见“。

(c)观察一多

心者为一为多。如一,现见有种种相,如何是一。若多,则一切法本性无二无别,如何是多。如是观察,使知心者非多,既离于一多两端,名为不住于完全寂静或终灭之大手印境。行者如是证得寂静三昧,胜妙观察智独自显现。是以大手印(或为实相)名为无分别三昧。

(4)证入实相

由于上来修法,一切信为实在之迷执已自心涤除,眼见者尽为幻妄,如灯幻形。是以经云∶”前后观瞻,遍及十方,目所能及,如如而已”。***加被,妄执已除。自是而后,于人无求。

(二)非常修法

1转不可分离之色与心为一体之瑜珈

(1)藉睡梦之喻了悟色即是心

梦中所见,不离于心。是以觉醒时一切色法,仅为无明迷梦境界,离心也无自性,以心幻成故。任何念起,或幻想之起,以轻安之心,任运观照。自悟一切外在色法与一已之心,及其内在色法,一一不能分离,立即转成一真实性。瑜珈之主密勒日巴***云∶“昨日所梦,色心不异。梦为导师,尔等知否”。古德亦云∶“三界转变,成大悲心。无有少分,不随转变”。

(2)藉水冰之喻了悟万象本体无二无别

现起万象(或万象所呈相状)以无自性故,可谓为自本体流出,虽非实相,而宛然有相。如是万象本体,永久融合,同属一性,犹水之与冰,一体而两相也。依此修法,便知安乐之与真空,光明之与真空,智慧之与真空,三者虽各为两相,实皆相合之一性,是以名为一切心行融合一体之现证。经云∶“如人了悟,一切如如。如如之外,不见一切。念诵记忆,无非如如。即所观想,亦为如如”。

(3)藉水波之喻了悟一切法为融合一行之境以波生自水故,一切法之如何由以空为自性之心出生,可以知矣。萨拉哈大师云∶“森罗万象,唯心造故,以是知心,无异***”。此法名为周遍法界之一法,又为一中现多。行者于成就后,一切心行,皆证为空,盖智慧之果相也。

2一切法藉俱生无垢心(或大手印)之力,得以转成法身之无禅瑜珈

应灭无明,既已消散,能灭亦止。所谓修道,已告成就,如旅行之业已完成也。旅行既终,则终点之外,别无可诣之处。行者于是获得大手印之殊胜利乐,证入无余涅般之境。

(三)教言提要

大本生死变易法中,那洛巴***援引其享有盛名***谛洛巴***之语如下∶“美哉斯慧,妙悟自性,言诠不及,非心所缘,余于此外,复何宣说。藉尔心印,了悟自性。令心安住,本性之境。慎勿作意,思量观察。不须禅观,亦勿反省”。如是颂言,为上来一切教法之心要。

本文教言竟。

三结述

(一)了悟大手印并与之相应

了悟大手印并与之相应者,层次有四∶达于寂静之境;修时体验应善用之;种种体验与暖等四加行,以及道上所践之各分位,应一一区别之;证得如是造诣之果相智应保持之。如是四层次为成就瑜珈之要素。

(二)践道时观察障碍与三误四迷

践道之时,观察障碍与迷误修法如下∶色法为障,心为之扰,了悟心色不二,障碍自消;念起为障,了悟念与法身不二,障碍为消;本体起障,了悟本体色法非二,障碍消除。总于禅定所生冥寂之相起执着故,至有三误;防止之法,行者之心灵进展应指向体验之超世正见境界。

行者于修道时,易于迷入歧途者有四∶迷于空,应观空如大悲心,以对治之;迷于故步自封(即令心不进证实相),应证知一切法之自性以治之;迷于能止(试止念之起),应证悟能止所止,一体非二,以对治之;迷于所行之道,应了悟俱生大手印,并获得解脱,以对治之。

(三)体验与实修所生之知异于理论或因名显义之知

体验与实修所生之知,异于理论所起之知,修法如下∶依于闻思,而明了心真实境者,仅为理论所起之知。了知一法异名即心真实境者,为体验之知。如实通达真心,直了无生者,方为信证。唯圆证之名,须俟与圆智相应,庶不相违。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