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张忠义新着《因明蠡测》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程树铭

摘∵∵要:张忠义先生的新着《因明蠡测》以因明、中国名辩、西方逻辑三大逻辑比较研究为视野,对因明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该成果对因明义理进行了释义,对因明中的重要问题做了开掘和分析,也对因明的研究有许多突破,特别是对因明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即因明是否具有演绎推理的性质给予了高度关注,通过科学的分析,做出肯定性的新解释,认为因明体系本来就具有演绎推理功能,厘清了因明的学科性质和功用价值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因明;因明蠡测;演绎推理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忠义先生的《因明蠡测》以因明、中国名辩、西方逻辑三大逻辑比较研究为视野,对因明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其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因明理论争鸣与探索”,中编“因明与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下编“因明应用研究”。该成果在充分把握因明核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较有新意的观点和见解。

一、关于因明理论

该书对因明义理进行了释义,对因明中的重要问题做了深度开掘,尤其是对因明研究中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1.提出因明是研究因果联系的学问。“说因宗所随,宗无因不有”的宗因关系体现了因明的本质特征。因明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演绎、归纳或类比,从总体上说是一种相关类型的逻辑。构成一种佛家特有的建立在因果联系基础之上的正相关关系和逆相关关系相统一的论说形式和相关逻辑系统。

2.对《大英百科全书》“印度逻辑”词条提出质疑。认为印度逻辑有变项,“宗前陈”、“宗后陈”、“同品”、“异品”等实际上都是变项;并且有逻辑原则被直接陈述出来,如“因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说因宗所随,宗无因不有”等。

3.创立了一种新的“四句否定”解释模型。认为四句否定从逻辑观点上看应该为:(1)“有”为所有P是M,否定有些P不是M;(2)“非有”为所有P不是M,否定有些P是M;(3)“亦有亦无”为有些P不是M,并且有些P是M(即“有”、“无”所分别否定部分的合取);(4)“非有非无”为有些P不是M,或者有些P是M(即对“有”与“无”分别否定的析取)。这也是对现实中的“全有、全无、部分有、部分无”模式的创造和发挥。

4.提出东方逻辑也有命题逻辑真值表。通过对同品异品有无关系的四种组合进行考察,得出结论:东方逻辑的命题逻辑真值表是由印度新因明大师法称提出的,所不同的仅仅在于皮尔士用的是“真”、“假”,而法称用的是“有”、“无”。

5.对因明专家陈大齐先生《因明大疏蠡测》的部分观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三支论式是三段论的AAA式”的观点混淆了单称命题和全称命题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命题,同时还明确指出了喻依和喻体是不同层次的命题。

6.对因明论式提出新的见解。指出所谓的“七支论式”不是论式,而是七种命题,提出古因明五支论式有正负类比,而且有的五支论式具有演绎倾向性,尤其是古因明后期世亲的论式,新因明的三支论式是演绎逻辑,并从指号学、认知逻辑等角度加以证明。

7.指出因明不但重视能立,而且重视能破。能立,是指有类似于三段论的AAA式,能破,是指还有第二格的EAE式,但从严格准确的现代逻辑来看,应是形式蕴涵的否定式。

8.关于第一相“遍是宗法性”的解释与黄志强先生商榷。指出第一相不应解释为“因法普遍具有宗中之法的性质”,而应解释为“宗中有法”普遍具有因法的性质。关于第二相“同品定有性”的解释与日本东京大学末木刚博商榷,指出第二相不应表述为“MAP”,而应该表述为(P∧﹁S)IM,即明确表示出同品除宗有法的要求。

9.对因明的谬误提出新的分类方法。在因明史上,因明家一般把因明的谬误按照宗、因、喻的标准进行划分,该着作尝试利用二分法,从形式和非形式的角度将因明的谬误划分成了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前者包括:比量相违,无合、倒合、不离、倒离,后者包括:相关谬误,歧义谬误,虚假谬误,轻率概括,其他谬误等。

10.论证了玄奘的演绎逻辑的倾向性。从《因明入正理论》翻译的题目、内容的增删、译文的语序调整以及译文的语言表述等方面都可以看出玄奘的演绎逻辑的倾向性,并首次提出应有“玄奘学派”这一概念。

毋庸置疑,作者对因明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

二、关于三大逻辑的异同

该书的另一特色是将比较的目光放入世界三大逻辑的视野,即对因明、中国名辩、西方逻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

1.从名称、起源、时间等方面论证了三大逻辑的相同点。从名辩三物、因明三支、相信逻辑,合离、有之必然与分离规则等方面可以发现三者有异曲同工之效,探求知识的方式上,因明的现比二量、《墨经》中的亲闻说三知与笛卡尔的双重途径也有许多相似点。

2.对“否定”问题的比较研究。在对因明中的“四句否定”、西方逻辑中的德?摩根律和中国名辩中的否定问题所进行的比较研究中,认为否定作为一个逻辑常项,实质上也是一种运算符号。从这一现代逻辑的否定观入手,重新审视了《墨经》中的“攸,不(两)可,两不可”,认为这里的“不”是运用两次外部否定,它对“两可”的否定和“两不可”的否定构成了两个永真式:﹁(p∧﹁p)和﹁(﹁p∧﹁﹁p)?(p∨﹁p),前者为矛盾律公式,后者为排中律公式,这两个公式都是对矛盾式的否定,从而得出重言式,可见,这是一个由否定矛盾式得出重言式的演绎推理。

3.对推理发展过程的比较研究。通过因明“比量”的发展过程与中国墨家逻辑“说”的发展过程、西方逻辑推理发展过程间的比较,总结出三者在横向上是相互贯通的,在纵向上都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的。

4.对三支论式、侔式推论、三段论的比较研究。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演绎推理,类逻辑,并且都重视格和式。它们的不同点是:(1)顺序不同;(2)词项数目不同;(3)推理中的命题形式不同;(4)“段”的不同;(5)对单称命题的处理不同;(6)在处理主词不存在方面不同;(7)在使用变项方面有所不同;(8)具体关系有所不同;(9)推理类型不同。共涉及九个方面,考察极其细致。

5.对谬误问题的比较研究。首先,西方逻辑、中国名辩和印度因明都是以从理由到结论为脉络遵循逻辑思维规律,都在研讨蕴涵的关系。其次,三大逻辑在谬误研究方面各有独到之处。从语言形式上看,西方逻辑的形式化是最高的;从推理形式上看,蕴涵关系最严谨的是印度因明,从研究内容上看,西方逻辑最全面、最丰富。

6.对逻辑规律的比较研究。三大逻辑学说在探讨逻辑规律方面比较相似,他们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作者在比较研究中十分重视同中之异及异中之同,可谓论证周密,分析到位。

三、关于因明的应用

作者在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努力挖掘因明的语用价值。因明源于论辩,同时又为论辩服务,本身就含有浓厚的语用色彩。而因明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应成论式、三支论式和确立的“共许极成”、“违他顺自”等规则,以及“自悟、悟他”的宗旨都要考虑到使用者和语境,都属于语用逻辑的范畴。作者认为,因明的现实有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因明的论式中,喻支的“离合顺反”规则严格规定了论辩语言的表达顺序,体现了语言的有序性原则。

其次,因明明确规定了语言表达要符合语境的问题,体现了语言的动态性原则。

再次,因明体现了语用学的整体性原则,侧重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

最后,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看,因明更严格地遵守会话原则特别是合作原则。

这些观点非常新颖,而且为深入研究因明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四、关于因明的研究成果

该书以附录的方式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因明的研究成果。附录一“因明述评及会议综述”,主要是作者在十几年间发表的综述、书评与纪念文章,来自作者对于现代因明发展历程的亲身体验和观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因明的发展脉络;附录二“因明论着索引”,收录了中国从1902年到2006年公开发表的因明论文和从472年到2006年所出的因明着作,以年份顺序排列,是目前最全面和最完善的汉传因明资料索引;附录三“梵、藏、汉文因明着作表”,列出了各种版本的因明经典文献。毫无疑问,三个附录提供的资料是非常珍贵的,这可以说是本书的另外一大特色。

总之,该着作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因明诸多理论,全面地比较了因明与中西逻辑的异同,厘清了因明的学科性质和功用价值等,理论视野开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可以说是因明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