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法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释迦牟尼佛说:∵

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世间、出世间的大恩有四种:一是父母之恩,二是众生之恩,三是国家及国主之恩,四是佛、法、僧这“三宝”之恩。如此四大重恩,一切众生都平等地荷受,一切众生都应知恩图报。

杀人救人

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了这样一个感人故事:∵

在无恩如来出世教化的时代,有一位智慧杰出的婆罗门,平时严守在家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是一位言行净洁的人。∵

有一次,他率领五百人出国旅游。有一天,他们住宿于某村,当地潜伏五百名强盗,早就注意到他们的形踪,而想伺机打劫。强盗首领命令一个属下,伪装成旅客的模样,先行出发,准备当天晚上去掠夺。∵

但是,在这群强盗里,有一位是个婆罗门的旧识。所以,他偷偷地去找婆罗门说:∵

“今晚八点左右,那群强盗要来偷袭你们,你还是趁早先暗中逃走。我念在以往的交情上,才来通知你,希望你不要让其他人知晓,但仍由你自己决定。”∵

婆罗门听了老友的劝告,悲愤之余,既不敢叫嚷,也不敢哭泣,只有暗中叫苦。他心想:∵

“倘若把此事告诉其他人,虽然大家可以免于贼难,但是,那位老友必遭他们杀害。那些杀人者必然会堕入三恶道,承受恶报。倘若默不作声,那些强盗必然会来杀死自己的同伴。那么,强盗也会沦入三恶道,承受许多罪害。”∵

他心里犹豫不决,片刻后,他才下决心,自言自语:“有了,为了拯救他们,总得寻思妙计,如今只有牺牲自已,才能救出他们。让自己承受三恶道的罪苦。”∵

他果断地提刀去杀死那个伪装为旅客的强盗。众人看了异口同声责问他:∵

“婆罗门,你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智慧之士,也是心地纯洁、行为端正的人。你为什么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呢?”∵

婆罗门听了,忍不住跪在地上,合掌对大家说:∵

“啊!我没做什么坏事。我只是为了要拯救诸位和许多人,才做了坏事。”∵

“用杀生来救人,不是强词夺理吗?”∵

“事实上,这个人是恶事作尽的强盗,因为他想害死诸位,我才把他杀掉。因为我想让大家平安回去,而我自己心甘情愿下地狱,承当恶报。”∵

五百位同伴听了,伏在地上高声喊叫,有人哭泣,有人高兴,声音之大,简直可以摇撼山崖:∵

“世上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而且也没有比不该死而死更可怕。何况,世上所有的人,宁可不要金银、财宝、土地、妻子、衣服和食物,也要保住性命。现在,你竟不惜生命来帮助我们逃生。怎样叫我们如何感恩图报才好呢?报答的途径,除了发心求悟以外,实在想不出其他办法。”∵

之后,五百名旅客果然发善心,上求佛道。∵

五百名旅客免于盗害的危险,才迅速离开此地。只剩下那位婆罗门留守,不久,被五百名强盗围困:∵

“你是好人,为什么会犯了杀人大罪呢?”∵

“我知道自己犯了杀人罪,但为了帮助众人逃生,不得不如此。同时,也为了要拯救诸位的性命,才杀死这个人。”∵

“你简直胡说,杀死我们一位伙伴,还说是为了救我们。”∵

“不错,虽然我知道诸位会来此,但是,我默不作声。不曾向国王或任何人透露风声,倘若我传扬出去,结果会如何呢?难道你们还能活命吗?”∵

强盗们被他一说,才恍然明白,大家面面相觑,喜不自禁:我“们的性命多亏你相救。”然后向婆罗门合掌:“我们应该怎样感恩图报呢?请你直说无妨。”∵

“请诸位好好记住,最好的报恩方法,莫过于抛弃一切坏心机,发心在佛道上求悟,这是真正的报恩途径。”∵

此时,强盗们都赞成婆罗门的意见,而发心追求无上菩提。∵

释迦牟尼佛讲完这个故事后,加强语气说:∵

“诸位善男子呵!如要报答佛恩,就得以那个婆罗门的心来对待一切众生。这是对佛的报恩途经。这里的婆罗门,就是我的过去身。由于这种因缘,我曾历经无限漫长的修行,才能完成永无烦恼的涅盘。遇见作恶多端的人,不能说杀掉了事。杀人将会悔恨无穷。正如这位婆罗门为了帮助众人,而引发地们的善心,是不得不如此。而非随便杀人。当明辨是非。”∵

“石妹姑”奇遇

提起“石妹姑”,***基隆市的各寺庙间,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一位很发心很虔诚的善德!她现在虽然已是七十岁的高龄,但她仍极“六根清利”精神饱满,健壮如中年妇女。?∵

石妹姑”二十六岁丧夫。她凭着自己的意志和勤苦,终于度过了那一段坎坷的生活。十几年来,她的子弟们不但已在基隆市义一路八十六号开设一间商店,并在台北发展一个营业处。另外在新加坡还以一万余吨的巨轮经营着一家“航运公司”。目前她已俨然成为一位“大富长者”了。?∵

她受双亲的信仰影响,自幼即已信奉佛教。十四岁时即已发愿实行终身素食戒杀。∵

十五岁那年农历二、三月间,她从中坜龙潭山路经过,途中遇见一群村童,将用枯枝焚烧一具蜂巢。她因不忍巢中幼蜂受死,心生悲悯,乃以囊中钱币买取蜂巢,说服村童,还置原处。

九年后——她二十四岁时,协助其夫于竹东南河经营煤矿。夏季某夜她将作例常的澡浴,因矿山草寮暗无灯火,摸索走近水池。在将踏上“座石”之际,突然一阵“嗡嗡”的鸣声绕头大作。∵

她惊异地返身燃起“火把”察看,瞥见一条“眼镜蛇”盘卧石上。绕头狂叫者,乃是一群黄蜂。经她赶走毒蛇后,蜂群才飞散远去。?∵由于此次群蜂报警,而免蛇咬之难,使她蓦然记起了当年曾经救过幼蜂的一幕往事。她认为此次的逢险化夷,可能是黄蜂们的知恩报德。可见万物皆有灵性,业海恩仇,因果不爽。∵

从那一天起,她便又发了一个“终生月月放生”的大愿。后来她受了“在家菩萨戒”。一直到现在,她仍然每月都约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于初六、十九两天进行放生活动。?∵

“石妹姑”不仅终身素食放生济贫,并诸般护持各“戒坛”“道场”。且严于一己的修持礼佛诵经。∵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人生活法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是要我们“知恩”、“感恩”、“报恩”。知什么恩?知父母、众生、国家及三宝的恩德,并且进一步感恩、报恩。∵

报恩的理论来源于佛教的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的思想。佛陀教导我们:人与大自然、人与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的这一观点已被当今科学所认同,但佛陀是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一思想。佛教把我们每个人由过去业因所感的身心叫做正报,即我们生命的主体;而把我们身心所依托的山河大地、国家社会叫做依报,即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相互依存、一体不二的关系。同样的道理,自己与他人、众生与佛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体不二的。∵

做到这三种“不二”是我们完善人格、成佛作祖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呢?或者说应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三种关系呢?唯一的答案就是报恩。报恩,就是要求我们时时刻刻对一切事、一切人都要有感恩的思想,不要把自己和自然、社会对立起来,不要把自己和他人对立起来。有了这些思想,就能逐步做到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

我们感谢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因而我们会爱护大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我国南方以及日本等国,常常看到人们祭祀大树,祭祀河流山川,向这些自然景物顶礼膜拜,烧香点灯。很多人以为这是迷信。其实我们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我认为这是一种朴素的感恩思想的体现。如果我们把每一棵树奉若神灵,能在树前烧一支香、磕一个头,那我们就不会滥砍滥伐,森林就会得到保护;见了河流,我们烧香磕头,水源就不会受到污染……假使每一个人都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看作是神圣的,我们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爱护它们,那么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就会日趋完善。∵

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够安居乐业,是因为有无数从事各行各业的人辛勤劳作和密切配合的结果。我们一个人的生命离不开全世界50亿人的生命。我们时时处处能有感恩思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利、欺骗压迫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人间就会充满谅解和爱心。∵

我们敬仰、怀念佛陀对我们的恩德和教导。没有佛教,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不会有今天这么丰富,中国人的道德观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完善。佛陀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修行解脱之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依教奉行,则每个人都能成佛。∵

“上报四重恩”即报众生恩、报国家恩、报父母恩、报三宝恩。∵

(一)报众生恩∵

报众生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就我们当下的生命来说,没有所有众生的恩惠,也就没有我们自己的生命,所以是自他不二,有恩应报。这仅就人与人之间互为生存的条件而言。如果我们把生命的当下推向遥远的过去,我们同一切众生的关系,就不仅仅是互为存在的条件关系,从无始以来,与我们有关的人真是无法统计。面对芸芸众生,既有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也有我们过去生中的朋友、兄弟等等,所以我们对所有的人,都应看作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恩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活所需,从食品、衣服、房屋,到办公用品、交通工具,都是别人提供的。我们每个人都只能为社会尽一份责任,我们却不可能创造一切。常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反省一下这句话:人人都在为我,我是否也在全心全意地为人人呢?能够很好地体会到这一点,做到这一点,就会自觉地报众生恩。∵

报众生恩还应该从人类扩大到一切动物。动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存是一体的。动物种类的大量减少实际上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正如每一个人都可能曾经是我们的亲朋,每个动物也同样可能与我们互为亲友。因此,我们要有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思想,进而做到戒杀放生。汉传佛教的素食传统也正是由此而形成的,仅就报恩而言,这一传统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二)报国家恩∵

报国家恩,也叫“报国土恩”。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山河大地,纯朴勤劳的人民,都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心。没有国哪有家?祖国养育了我们,我们就应常怀感恩之情,积极投身到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去,把国家的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报答国家的恩德,才是一个爱国爱教的佛教徒。∵

(三)报父母恩∵

报父母恩,父母恩德如泰山。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可是非常遗憾痛心的是,现在儿女虐待老人的事件屡见不鲜。学佛的人,不但要报答现生父母的恩情,还要报答生生世世父母的恩情,这也体现了我们爱一切众生,爱全人类的精神。∵

(四)报三宝恩∵

报三宝恩,三宝即佛、法、僧。佛是导师,法是真理,僧是宣传真理的老师。“有佛出世人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三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生的道路;三宝就像一条船,把我们从苦海中度到清凉的彼岸。三宝是阳光,是雨露,是大树下的清凉地,每个佛教徒要时刻不忘报三宝恩。∵

能知恩、感恩、报恩,人生就能知足常乐。功利社会讲求的是效率与竞争,“知足常乐”听起来似乎有点消极,其实不然,“知足常乐”非但不消极,反而是活泼、积极的,用现代的形容词即为“敬业乐群”,人之所以有烦恼,原因就在“不知足”。例如当找到了一份工作以后,心里所想的是这份工作种种的缺点,计较工作时间太长、老板不知体恤、抱怨同事不和、厌烦工作性质,觉得自己不应被埋没……,所谓“这山望过那山高”,当心里都是这些负面的想法时,烦恼就产生了;反之,若能用知恩、感恩、报恩的心来思惟:“这份工作确实是得来不易,它是社会上种种的因缘与助力,才让自己得到这个工作机会。”自然就会珍惜、尊重这份工作,而且对社会与人群会存着一种“感恩的心”,用这种心态对待工作与工作伙伴,随时都会感到愉快与满足。∵

做生意,也要抱着这样的一颗感恩的心去做。别人会来买你的东西,那是人家赐给你饭吃,所以,要感谢;而人家要你去卖他的货,那也是给你一个发财的机会,所以,也要感谢。佛说,人修炼了五百年,才能换来做朋友。所以,要感谢一切愿意做你朋友、愿意做你伙伴、甚至愿意做你工人、做你手下的人。∵

对对手也要感恩。因为正是这些对手的进攻,才使得你成为了一代英雄,也正是对手把你逼得发展了起来。请把对手的进攻,当作是上天在催促你前进的鞭子吧!这样,你就会真正地对对手感恩了。∵

在当今这个充满物欲的社会里,人们的烦恼与苦闷在加深,伦理与道德也开始在沦丧,社会的乱象层出不穷,人们已经不知道要将心安住在哪里?如果我们懂得知恩、感恩、报恩的道理,而且能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里,不但可以减少很多烦恼,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和谐,社会也会更祥和、更有希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