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那阿赖耶颂】讲记(四)

见悲青增格西

(4)眷属(“触贪等唯九”):末那识的眷属是触、作意、受、想、思,加上贪、无明、我慢、我见。在

《俱舍论》第二品说到,心一定有五遍行,只要是善心,它的眷属一定有十个,只要是不善心,它的眷属

一定有六个。例如贪是根本烦恼,有了根本烦恼,就会有很多随烦恼跟随;心的眷属有贪的话,也一定带

有六个眷属;除此之外,若是不善法,一定也会有无惭、无愧二个心所,不可能会有是不善,但是没有无

惭、无愧的情况。所以心所方面自己会有互动的情况,某一个心所生起时,一定会跟着某些心所,不会多

也不会少,有一定的规则。唯识会说末那识的眷属只有九个,可是眷属中有贪、我慢等,它们有相跟随的

心所产生,因此眷属一定不会只有九个,所以这方面就有一些讨论。以放逸为例,有一部分是因为有贪而

有放逸,有一部分是因为有无明而有放逸,所以放逸是由贪及无明产生,是二者划分的情况不同,所以就

不特别说;又如掉举,掉举是贪的某种行为,因为九个眷属中已经有贪了,所以就不特别说出;其他如不

信、懈怠、击沈是跟着无明而生。因为这些都只是开合不同,所以就不特别说。

灭等持暂时∵自在汉究竟

此说末那识的止息。阿赖耶识只有究竟的灭,末那识就有暂时的灭与究竟的灭除,即前面所说的。行

者修灭静定,及圣者禅定时,会将末那识暂时压伏下去,而自在的八地以上菩萨(“自在”)与阿罗汉(“汉”)

则是究竟灭除。

问:禅定也有我执吗?唯识说有。末那识是缘阿赖耶识而执着我的识,另一方面,谈到禅定时暂时没

有末那识,此时的禅定是指无间道、解脱道这样禅定。加行道的暖位、顶位、忍位都会修无我见,在忍位

时达止观双运,同时也有等持,到了世第一法时,禅定更强,但是还是不能伤害末那识,直到见道位现证

空性,就会压伏末那识。唯识会强调末那识很细微,但是这会造成自己在宗义建立上的问题:对其他宗派

而言,第六意识可以处理一切,但是唯识就不认为,如人晕过去,没有了第六识,唯识就认为要有第七识、

第八识存在,不然就跟死人一样。对唯识而言,前五识的敏感度很强,只要在某些禅定时就会隐没,灭静

定、无想定则是心达到一个很微细的程度,将粗的心压伏下去。所谓灭静定就是感受的灭除,人会有种种

的感受,这些感受会让人痛苦,在得不到解脱之前,没有感受是很快乐的,所以凡夫就会去修无想定,圣

人会去修灭静定,将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都沉淀下去,只剩一个细微的心。在对中观而言,即使是在无

想定--细微的心生起时,第六意识仍在活动;但是对唯识来说就不行,唯识认为第六意识很活跃,但是很

脆弱,在无想定时,并没有第六意识。也就是说,唯识是对内心很敏感的宗派,对唯识来说,如善心出现,

恶心立即消失,恶心出现,善心立即消失的情况是很容易办到的,但是在说到对空性止观双运的禅定时,

即使我执与无我见是很强烈的对比,我执仍然如如不动。我执也不是完全不会改变,是要到见道位才改变,

而见道与世第一法的禅定是差不多的,但是前一刹那如如不动的我执,在后一刹那会被压伏。因此,对这

个问题的答案要分二个,现证空性的禅定没有我执,分别禅定是会有我执。

能立具烦恼∵我执虽已返∵唯彼性有故∵法执生不返∵无意及等持∵远离有二过

末那识被称为烦恼意,是因为它的眷属具有烦恼,但八地以上菩萨与阿罗汉之后就没有烦恼,将之安

立为烦恼意的能立也就没有了。因为,第一、八地以上菩萨与阿罗汉已经没有我执,虽然安立烦恼的能立

已没有了(“能立具烦恼,我执虽已返”),但是它的相续(性质)仍存在--既不是第八识,也不是第六识,

中间有一个性质(“唯彼性有故”);第二、我执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仍有法执(即没有烦恼障,但仍有所

知障(“法执生不返”),因此远离他人认为有没有意识,及等持时,末那识会转成平等智的二种过失(“无

意及等持,远离有二过”)。

他人认为无意的过失是指,如眼识依赖眼根而产生,意识靠意根而产生,其他宗派认为意根是由眼识、

意识等变成的;但是唯识不是,唯识说阿赖耶识造就末那识,末那识是第六识的意根,所以他人就认为,

如同眼识要有意根做基础,意识也要有末那识做基础,唯识说阿赖耶识、末那识到了阿罗汉就没了,没了

阿赖耶识就没有末那识,没有末那识就没有第六识,没有第六识就没有前五识,阿罗汉没有末那识,他的

第六识从何而来?又,圣人在禅定中(无间道、解脱到中)没有末那识,而末那识是意识的增上缘,如此一

来,就会有没有意识的过失?第二、经典上说“末那识会转成平等智”,难道得见道时,末那识止息了,会

转成平等智吗?回答:阿罗汉虽然没有末那识,但是仍有相续,仍有法执,所以并没有此过失。

针对小乘行者来说“法执生不返”的解释很通顺,因为末那识是人我执,行者在小乘见道时,我执已

经返了,但是还有法执。但是对大乘行者来说,见道时,我执与法执都返了。所以这边有二种说法,小乘

见道时,我执已经返了,尚有法执,所以是有漏的。大乘见道时,我执与法执都返了,所以是无漏的。

以上说完阿赖耶识与末那识。每一个宗派都会说前五识及第六识,唯识则多加了阿赖耶识与末那识,

即从种类来说会分为八识,唯识的用意就是想把心细分下去。以眼识来说,是很粗操的,它需要很强烈的

境与很实在的根,如此才有强烈的感受,因此根境识都是很强烈的。以光的强弱为譬喻,前五识如同为阳

光一样,阳光很强烈,一出现时其他的光线就不明显了,前五识中又以眼识最为强烈,耳识次之,一直微

弱下去,与眼识等相较,第六识就如灯光一样,第七识、第八识就如萤光一样了,唯识就是想把心越来越

细分下去,而这个想把心细分下去的概念就有了解的必要了。

唯识认为,如同眼识与耳识并不相同,眼耳鼻舌身意的种类都不一样,第六识以外则又说了种类不同

的末那识就与阿赖耶识,我们现在学唯识,就是站在唯识的立场去学唯识的法类,可是在***,整体上是

站在应成的立场,另外也会学密续。应成会将心分成许多层次,密续本身就是在说心层次上的问题,密续

分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是最殊胜的法,它会说最细微的心,即光明心。光明心的

境是空性,与应成所说的空性相同,但了解这种空性的心(俱境)就是显教没说的、最细微的心。以无上瑜

伽与唯识来看,都会说有细微的心,差别点是唯识认为在第六识以外,有与第六识种类不同的第七、第八

识,而无上瑜伽所说的光明心是属于第六意识,第六意识中也有很多层次,有粗细之分,最细微的就是光

明心。

唯识为什么要说阿赖耶识?因为唯识会说没有外境,没有外境而某些功能又必须透过某个点发挥出

去,以他宗所说的第六识是不行的,如眼识对外境的依赖度很高,对眼根的依赖度也很高,如此一来就无

法说通无外境的观点,因此唯识就将一切放在阿赖耶识上。也就是,唯识所说的都是在解释无外境,说所

有都是心所产生的,如何从内心产生?就说了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可以完全提供。虽然唯识也会说缘

起,但是全部都由阿赖耶识提供,阿赖耶识如同大地,有了大地才有动植物等,一切都是从大地而生,所

以很多东西都有其观待性,但是都是从阿赖耶识产生。在《唯识二十颂》中说的无外境,是指有部、经部

所说实在的外境,在仔细分析后是找不到的;这边的说的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由阿赖耶识提供的,二者讲法

上虽有差异,但是内容上是一样的。除此之外,唯识会说三性三无性,也是在说无外境。因此,认识唯识

的概念就是从这三个点,这三个点讲的也是同一件事,所以剖析无外境时,会将阿赖耶识引进来说,剖析

阿赖耶识时,也会说无外境,剖析三性三无性时,也是如此。

以中观的立场来说,阿赖耶识就没什么好说的,在谈空性时,会分了义与不了义,会将前面宗派对空

性的看法都视为不了义,认为应成所说的空性是了义。换成内心方面,应成与唯识的看法就都是不了义,

无上密续所说的光明心才是了义的,唯识的第七识、第八识都是密续的前行,特别是无上密续的前行,虽

然唯识对心的分类与无上密续不同,但是这些讨论会对了解密续有帮助。总之,谈光明心会说境与俱境,

第二转***是为了无上密续的境---空性而宣说的,主要是般若经提供,第三转***主要是提供内心的部

份,是为了无上密续的光明心而宣说的。

中观与密续都不承认阿赖耶识。但是,所谓的不承认是不承认他宗的某些编排方式,以此处来说是不

承认第七识、第八识,而是从第六识中再细分下去。同样的情况在《唯识二十颂》也可以看到,有部、经

部承认外境,唯识不承认外境,从否认外境的角度,唯识会否认有部、经部站在有外境立场所说的学说,

除此之外的学说唯识都要接受,再以有部、经部的学说做基础,于其上加以宣说。所以,前前的内容,后

后的宗派会换个名相,以更细微的方式接纳。现在看阿赖耶识的观点,以唯识的立场是在解释无外境,站

在其他宗派的立场,是学习其态度或是撷取不一样的角度来看。

(二)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存在的证明∵分三:1.阿赖耶识与末那识的教证∵2.阿赖耶识的理证∵3.末那识的理证

1.∵阿赖耶识与末那识的教证

由可信教理∵应通达末那∵及阿赖耶识

自下说能立的部份,有教证及理证。由可信的教理可以通达阿赖耶识与末那识。可信的教指《大乘阿

毗达摩经》,其中谈到“无始时之界是一切法之处所,因为有它,才有情、器世间”,唯识认为这个它就是

阿赖耶识,因为是界,又是所有的种子,不是阿赖耶识是什么?(对他宗来说,这个是见仁见智,可以有别

的解释。)又,有经典说“具有一切法的种子就是阿赖耶识”(有这个名称出现,所以有阿赖耶识。)《解深

密经》说“能取识是很深细的,他的种子如河流一样,可是不可以执它为我。但我不敢跟凡夫说不可以执

为我,因为凡夫不能接受,所以我没跟凡夫说”;《楞伽经》说有说第八识是阿赖耶识,执着识是末那识这

类的话;在《圣金光明经》、《华严经》等都有谈到,或直接说出,或非直接说出,但是有量身订做般的描

述。

问:什么是教法?答:藏文的教包含二个内容--佛所说的与龙树菩萨等人说的都称为教,即经与论都

是教。在***,所谓的学佛,其内容就是教、证二法,没有其他的。教法就是三藏典籍,证法就是增上戒、

增上定、增上慧三学,也可以说是三士道。证的内容是灭谛与道谛,戒与定虽然没有达到灭谛与道谛,可

是是它们的基础或前行,所以是证法。也就是,修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到了某一个层度就会入道(资粮

道、加行道),到了见道时就会成为道谛,同时也会得到灭谛,再上去就是涅盘了。

会说我们具有如来藏,具有成佛的性质,渐渐修行上去,当快要入道时,就是根性成熟(大乘根器成熟

或小乘根器成熟),以大乘来说,大悲心产生时就是大乘根器成熟,再努力就可以修出菩提心,成为大乘,

再修上去就是成佛。如来藏也就是我们内心的空性,一切法都虽然都具有空性,如桌子、椅子也是本性空,

可是桌子的空性等除了是空性外,什么都不是,我们内心的空性,因为有可以成佛的性质,所以也称为如

来藏。这个如来藏到了见道时,因为彻底灭除了分别烦恼,所以称为灭谛,此时如来藏是空,也是灭谛。

持续修到阿罗汉时,证得涅盘,此时如来藏是空、也是灭谛、也是涅盘。成佛时,因为已经变成如来了,

所以就不称为如来藏,就是佛的空性,即佛本然清净的自性法身(佛的自性法身分离垢清净的自性法身与本

然清净的自性法身)。也就是,佛的空性可以称为法身、涅盘、灭谛,但是不能说是如来藏。因此,将一切

法视为大圆圈,一切法都具空性;一切法中(大圆圈中的小圈),有情内心的空性称如来藏;有情中(小圈中

的小圈),尚未成佛、阿罗汉的圣人心相续的空称灭谛;圣者中(小小圈中的小圈),已灭除烦恼障的阿罗汉

心相续的空称涅盘;最小范围的是佛的空性,称法身。退下来,像我们守戒,断杀盗淫妄等,虽然不是真

的灭谛,但是是随顺灭谛的情况,所以也归类到证的方面。另外,像懂空性、懂菩提心、见道、修道、无

学道等,这类内心的成长也称为证。因此证的范围很大,如守戒有戒的证德、有定的话,就有定的证德,

有佛法方面慧的话,就有慧的证德。一般人,定的证德是没有的,没有定,也就没有慧的证德,有去受戒,

就只会有戒的证德;快入道的人会有禅定,又懂空性,就会有定的证德与慧的证德;入了道之后,就会有

道;成了圣人之后就有了道谛。一般来说,凡夫的证德很少,几乎是没有。

教指的是佛所说的或二胜六庄严这些大德所说的内容。拥有多少教的功德就是看个人记忆了多少。因

为能理解多少佛法是无法衡量的,标准不太一致,所以以前就是看能背出多少经论,从背的内容来看,戒、

定、慧三个一定要背出一些偈颂,三个都背了就是三藏法师,只背出一项或二项就是一藏法师或二藏法师。

我们学佛多少会记忆一些经教,能记忆多少就有多少教的功德。在印度、或***,所谓护持佛法就是看教、

证二项,能记忆很多经论的,或是有戒定慧证德的就是大护法,除了教、证二法外,没有其他佛法,简言

之,所谓的护持佛法就是讲说与修行。

2.阿赖耶识的理证∵分八:A第一证理∵B第二证理∵C第三证理∵D第四证理∵E第五证理∵F第六证理∵G第七证

理∵H第八证理

瑜伽行典籍∵虽说能立理∵无边但略摄∵取初明种子∵业身受不可∵等持及死亡

故在此宣说

此是理证。唯识瑜伽行派典籍中讲了无边的证据,但略摄为八个,即“取”、“初”、“明”、“种子”、“业”、

“身受”、“等持”及“死亡”。若无阿赖耶识就不可以有“取”、没有“种子”、没有“身受”。其中“初”、

“明”、“业”都是附带而说,不是直接成立阿赖耶识。

A第一证理

“取”指转到下一世时,取另一个异熟身,若无阿赖耶识就无法取来世,因为没有第八识也就没有第

七识。如果说要用第六识来取,第六识是没办法取的,有五个原因来解释:

(1)阿赖耶识是异熟果,即前生造了一个业,就结生出来了。因为单靠业而形成阿赖耶识,所以就可以

取下一世。又经典说“六识是以内根、外境、和执见等意根而生的缘故”,即六识是需要根、境、识和合才

能产生,因为这种要根、境、识和合产生的六识,一定要遇境才产生,所以无法从过去产生延续至今世。

前六识在藏文中有趋入识的名称,即是跟着境跑来跑去的意思,中文则称聚识,即根、境、识三个条件俱

足才产生,其中一个不具足就不产生,如眼识的产生一定要看到境,没有没看到境的眼识,这就说明产生

眼识等必须是根、境、识和合才可,但是境变来变去,眼识等亦随之改变,波动很大,很不稳定,如睡眠

时,就没有眼识。唯识认为,人死亡后,刚开始母胎中有父精母血,之后心识投入其中,这个心识如果是

第六识就非常不合理,因为第六识是聚识,聚识要有聚集才会生起,而投入母胎时没有根、境、识的聚集,

这说明第六识无法从前生到今生。阿赖耶识与末那识就不一样,它们不需要聚集,单独由前世的业,不需

要其他的因素,产生异熟果—阿赖耶识进入母胎,由阿赖耶识就有了第七识、第六识等。也就是说,由前

世的业丢出阿赖耶识后,阿赖耶识就一辈子如如不动一直下去至生命结束,而前六识不同,前六识要根境

识和合才产生,不和合就不产生所以无法取下一世。

(2)唯识说阿赖耶识是异熟可以取来世,他人就质疑,六识当中也有异熟,用它来取来世亦可,不需要

阿赖耶识?答:取来世的异熟必须要是从投胎至死亡都如如不动的异熟,这样的异熟是阿赖耶识,因为阿

赖耶识从投胎开始就如如不动;六识中虽有异熟,可是六识有善、恶、显现、隐密等,一直改变,所以不

行。

(3)六识中虽有异熟但是也不是一直维持到死亡都不断,而阿赖耶识维持到死亡。总之,若找出一个异

熟可以从投胎开始一直延续,如如不动,唯识就会说它是阿赖耶识,若是有起伏的,唯识就会说它是聚识,

有起伏的聚识不能取来世。且异熟要带着无始以来的习气种子至下一世,所以一定要是无记的、坚固的,

而第六识中有善有恶,也找不出坚固的异熟,所以不行。

(4)唯识认为,阿赖耶识摄受全身(遍满全身),六识则不是,如眼识只遍眼根附近等,所以以阿赖耶识

取蕴可以的,如果是以如眼识等取蕴的话,就会只有眼根附近是活的,其他未被眼识摄受的地方都跟尸体

一样。

(5)如果说第六识是取下一世的识,第六识有千千万万,能取下一识的第六识与其他的有何不同?能取

来世的第六识是延续至来世或是没有了?若是延续下去,就变成阿赖耶识,如果是没有了,是否生命就结

束了?取来世的识在往生之前都不可以消失,若其消失不见,出现另一个识,就要说是转世了(心取了一个

蕴就称为一生),如此一来,一辈子会有很多转世。眼识等亦同,看地板眼识是一个眼识,看天花板的眼识

是另一个,如以眼识取来世,一生当中就要投胎很多次,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唯识的观点就是投胎的识就

是要从投胎至死亡都不变,都要如如不动,如果产生了另一个识,就说明换了一个身。今生是人,所以是

人的阿赖耶识,受用都是人的世界,来世是狗,就是狗的阿赖耶识,受用也是狗的世界,所以阿赖耶识会

变,而在那一生中是不变的。

对唯识而言,死亡时,眼识等都融入第八识,第八识是藏识,这一生所有的业都装进去,一起带到下

一世,如同货车将所有的东西都装上车开走,到了目的地,再一一卸下一样,阿赖耶识投入母胎之后,再

把那些又搬出来,形成人等。其它宗派不讲阿赖耶识,不过情况也是差不多的。对其他宗派而言,命、意、

意根永远不会没有,三者是不分的,深入禅定时眼识、耳识等会没有,但是意识不可能没有,即使是成佛

也一样。死亡时,身体被都到一边,眼识等也都缩到第六意识中,最后剩下命、意、意根三者至下一世。

投入母胎时就只有命、意、意根三者,再从其中产生身根等,再产生前五识,人就是这样产生的。

问:以睡眠为例,其他宗派会说,睡眠时还有意识存在,唯识却会说此时没有意识了,只有阿赖耶识,

二者似乎只是名言上差异,唯识为什么认定那时细微的心识一定是阿赖耶识,而不是意识?答:除了唯识

以外,其他的宗派认为睡眠时那个细微的心识就是意识。唯识认为只有阿赖耶识才是前生的业抛出来的,

不需要根境识和合就产生,而且变化不大,其他的识,如眼识、意识变化都很大。如果其他的识都是像唯

识所说,不是业所抛出来的,都是强烈的根境识和合产生,唯识的说法就有道理。可是在其他宗派来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