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颂如理论释(四)

龙树菩萨∵∵造

诸说实有者,执为胜事住,彼住此道故,无少分希有。

这是针对外道而说的,外道不只执我有自性外,而且执是常一自主的。“诸说”就是外道他们主张,诸法皆有自性的实有者,执着有常一自主的我,所以说“胜事住”。因为主张有常一自主的我,即使说有自性,也没有一点稀奇。最稀奇的是:

然依诸佛道,说一切无常,执取诸实有,安住此最奇。

依由佛说的四法印,安住空无我的你们(下部论师),也“说一切无常”,却可以用佛说无常缘起的道理去建立有自性,而执取诸法实有。安住这点让我觉得最奇怪。

顾此又顾彼,观后若无缘,诤此或彼实,圣者何能说。

观察假义既然找不到,我们又有什么好诤论呢?因为诤论有无自性时,他们以自性的“有法”作诤论,但是中观不认为有自性的“有法”,

所以共同安立的“有法”不存在。(因明辩论必须要有共同的有法)

谁不许缘起,着我或世间,彼遭常无常,恶见等所劫。

谁不许缘起外道不承认有缘起,于是执着常一自主的我,这些外道将有内在的损坏、无常执为常法,见解上会有邪见去损害自己。

若许缘起法,又许法有性,彼等由因患,云何能不违。

内道承认有缘起法,又说诸法有自性,这些人由于不正因、邪见等过患,因此与他们主张相违。

若法依缘生,犹如水中月,非实亦非倒,彼不被见夺。

如果能了知诸法由因缘而生,缘生缘灭如同水中月的幻相道理,并非真实而有,就不会被邪见所颠倒,不会被邪见夺走法身慧命。

若许有实事,决定生贪瞋,执怖暴恶见,从彼兴诤论。

如果认为有自性或真实存在,由于这种的执着,决定产生贪瞋,因此就会随着邪见,产生不必要的诤论。

彼因起诸见,无彼惑不生,若此正了知,见烦恼俱尽。

因为实执而生起的邪见,如果了知诸法因缘生的道理,不再执实有就不会起诤论,起邪见或疑惑,如能真正了知空性的道理,一切烦恼由空正见而净除。

由谁了知彼,从缘生而现,缘生即无生,圣说最胜慧。

谁能了知诸法缘生而现的道理,即能断除烦恼。因为缘生就不是自力而生,必须依赖他力而生,就不是自性而生,所以缘生即无生,这种无生的智慧,就是佛说最殊胜智慧

为除邪妄执,无实执为实,遍执及兴论,次第由贪生。

为了能够断除真实执着的缘故,先了知痛苦是从那里来的呢?是不真实的执着为真实,因为执着而产生了诤论,然后产生贪瞋等。

诸大德本性,无宗无所诤,彼尚无自宗,岂更有他宗。

“大德”指中观论师,因为没有主张自性,就没有自性的诤论,中观无有自宗的意思,不是中观论师不主张任何东西,那末为什么要说缘起性空,不是主张吗?无自宗的意思,是因为没有“共相有法”,所以没有共同辩论的基础。因为中观(这里都是指应成派)认为无有一法不是因缘生,无有一法是有自性的。下部论师是以自性“有法”立因辩论,就没有共同辩论的基础。

(应成是以对方立论,指出其过失,让对方明白,因为没有共相有法。本偈在回诤论中也有。)

获得法器已,散乱如毒蛇,自心速捉持,念失惑毒侵。

诸心有所住,惑毒岂不生,若时处于中,亦被惑蛇咬。

如愚真实想,见影然生贪,如是世间痴,障覆难知境。

诸法如影像,慧者知其义;眼虽见污泥,不为污泥染。

“获得法器”。了知空正见的法器之后,来消灭如同毒蛇的烦恼散乱。空正见不失,即不会执实,就不会为烦恼所侵害。

如果心仍执着一切实有性,烦恼怎能不生?见好起贪,见不好起瞋,不好不坏(中间)生痴(无明)是贪瞋的根本。

这一切都是执诸法有自性,执着境上有的过患。被无明障覆的,不了知缘起无自性如幻而现,而仍执现相是真实存在。

有智慧的人,见到诸法如幻、影、阳焰、梦等,虽处于世间,不为世间幻相迷惑,而仍能获得解脱。

凡夫贪着色,中者离贪着,遍知色性相,具慧得解脱。

三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比较重,比较粗糙。“凡夫贪着色”,欲界的烦恼,色声香味触五欲尘的贪着。中者指烦恼不是很强烈轮回凡夫。指色界、无色界的修心者,他们了知欲界的烦恼过患,远离欲界的贪着。第一句指欲界凡夫贪着五欲,中者指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他们会远离贪着,超遍三界的了知空性的修心者,遍知五欲的究竟空性,具足这种智慧而获得解脱。

执净起贪着,不执则离贪,已见如幻士,寂灭证涅盘。

“执净起贪着”。欲界的烦恼,为何起贪着呢?因为把不净执取为净,而生贪着,色界、无色界修心者如何远离呢?因为他们不会执取,远离了这种贪着。了知空性的修心者,看一切如幻化后,因为他们不生烦恼而证得涅盘。

邪见现诸苦,一切烦恼源,有无为等观,达义即不起。

邪见会现起一切痛苦,邪见的真实执着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如果能有为法无为法的究竟性质是平等的话,有这种观慧,通达了诸法究竟性质,烦恼就不会现起。

有处即有贪,亦有离贪故,无处之大士,无贪无离贪。

“有处”就是真实执着的所缘,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有贪”是欲界的意思,欲界有五欲的贪着,“亦有离贪故”也有色界、无色界离贪的缘故。远离真实执着的所缘处,圣者就没有三界投生的因缘,所以无贪也无离贪。

若见自性离,心能无动乱,能脱惑蛇搅,无尽大苦海。

在资粮道听闻空性,并且修习,进加行道产生了修所生慧,保持对空性的观修,直到世第一法,虽然由异共相观修空性,因为长时的观修,到现证空性,心就能无动摇的住于空性中。现证空性见道,就能获得反

覆的串习,进入修道,这时烦恼蛇就无法动摇了,能随着修道而获得解脱,因此能脱离轮回苦海。在此说明了唯有空性才能获得解脱,有些论师认为获得解脱毋须空性,这种说法,是不符合龙树菩萨的究竟意趣。

因此声闻和独觉的阿罗汉,已经获得解脱,必须了解空性,他们的见解是属于中观应成的见解。我们必须了解声闻宗义与声闻乘不同,声闻的宗义不一定是声闻乘,声闻乘不一定具有声闻宗义。声闻阿罗汉是属于声闻乘修心者,宗义是属于中观应成派,是大乘宗义。这点差别要知道。

大小乘的宗义同大小乘修心不同,大乘修心者不一定具有大乘宗义,因为有菩提心,他就是大乘修心者,宗义有时可能成为经部或有部。经部或有部的修心者,听了菩提心教授,觉得菩提心很殊胜,于是生起菩提心,就是大乘修心者,可是宗义是有部或经部;以行为来说是大乘修心者,宗义来说是小乘。同样的,大乘宗义者,虽属于中观,可是个人无法生起菩提心,以出离心进入小乘的缘故,修心来说是小乘,宗义却是大乘。

此善愿众生,集修福智粮;获得由福智,所出二殊胜。

愿以造此论的功德,使一切众生能够积集福德及智慧二资粮;由获得此二资粮,圆满殊胜的法身及报身。

劝言:

这三天法会到此结束,这部论典不是像读故事书,看了一遍就好,必须反覆阅读,从每一字上去体会它的含义,研读了解整句的内容,反覆的思维生起智慧。由思所生慧,然后不断串习,就能够生起证量,所谓的修所生慧。如果你以为短时间就能生起证量,这种期望是错误的,不应抱有这种心态。以我个人来说,思维空性的时间大约有五十四年之久,经由反覆思维生起少数的定解大约四十多年,所以不是那么简单能了解的。但不只是经由思维去了解内容,而是反覆串习,真正能够应用在生活当中,确实才会带来一点感受,而不只是智识而已。

菩提心的思维直接能获得利益,例如当我们沮丧时,菩提心的思维会带来心力,可是空正见无法像菩提心直接的利益,虽然本身没有空正见,我无法很明确的说出,可是经由反覆思维,深入了解,对事相的了知有绝对的帮助。

圆满结束,吉祥如意!

开示菩提心及传愿心仪轨

六十颂如理论主要讲空性的道理,为了获得解脱,空性是必要的法门,同时福慧应双运,针对福德资粮部分,因此我想传授菩提心的愿心仪轨。

月称菩萨入中论的“中”并非指中观,因为解释龙树菩萨所著作中论的内容,所以称为趋入中论。至于中论的辞面解释,月称菩萨写了明句论。入中论的偈颂说:鹅必须运用双翅,才能到达的彼岸。同理,修行者必须有福德和智慧的双翅,才能到达成佛的彼岸。以福慧双运的方式,断除两种障碍,成就正等觉的果位。

何谓世俗谛所安立的道次第?何谓胜义谛安立的道次第?入中论的偈颂文说,无论由轮回所象征的世俗万法,或涅盘所象征的胜义谛万法,一切的二谛,如所有和尽所有,从无始以来,它的性质都是原始清净,没有自性的。在原始没有自性的生灭当中,以胜义谛观察当下,找不到任何的东西,找不到真实性质,远离一切的戏论。但是在无寻无找的世

俗角度,可看到来去、生灭等世俗万相。在众多世俗幻相里,为了离苦得乐,我们必须修学道次第,圆满的道次第中,最主要的修行是大悲心。因为如果对众生能生起怜愍的大悲,菩提心将会快速地自然生起。这也是月称菩萨在入中论对悲心特别礼赞,在礼赞文中说,悲心是成佛初、中、后,最主要的法门。有悲心才有菩提心;六度万行能精进修持,也是因为有悲心;成就无上果位,也是因为由悲心,才会对众生说法。

人人皆有成办大悲心的基础,即大悲心的种子,因为都会自然的产生怜愍心,虽然可能是与贪心混浊的怜愍心,但却是大悲心的基础。因此只要想离苦得乐,从自身不想要痛苦,想从痛苦中解脱,以同样的心态,对别人产生怜愍心,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光是人类,即使畜生也会有。人类有智慧可以帮助怜愍心,使悲心增强。无论有无宗教信仰,我们不只能对自己亲友产生怜愍心,对自己同类种族产生怜愍心,甚至扩大延伸至全世界的人类,都能保持着慈悲的爱心。

一般生起悲心,都在对方痛苦(苦苦)时,倘若对方享受荣华富贵(坏苦),我们不但不会生起悲心,反而会嫉妒或羡慕;至于行苦,更不可能生起了悲心。我们悲心的对象太狭隘,无法遍布非苦苦以外的对象,可见悲心力量太弱,尚未到达大悲心的境界。如何成办大悲心?首先必须了解一切痛苦的性质;何谓痛苦的学问,要学习;痛苦的内涵,更要透彻理解。

何谓坏苦?佛陀在四法印曾开示: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诸行无常、诸漏皆苦,已经印证坏苦的存在。即由业和烦恼所带来一切快乐的感受,乍看下好像可以带来欢喜的悦意感受,实际上冷静的仔细思考它的性质,不但无法带来永恒的安乐,还会招引无穷的痛苦,如:不需要的忙碌,做更多无意义的事。因为以长远的角度来看,只会招来更多的麻烦与痛苦,所以称为坏苦。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安乐而忙碌着,没有人为了痛苦去精进努力,然而所追求世间的荣华富贵,真的会带来安乐吗?不会。因为太多的有情仍然在水深火热之中,可见世间的安乐,不是究竟的安乐

一些未开发中国家,经济落后,面临许多生活困苦;但在先进国家,外在物质虽不虞匮乏,可是心灵却空虚不满足,同样有心的痛苦存在。可见世间安乐,不是真正的安乐,它的性质不断地改变,我们无法获得满足。由此,我们很容易了解坏苦的存在。又如:没有朋友时,产生没有朋友的的痛苦,有朋友时,暂时感到很快乐,与朋友相处久了,又生起另外一种的痛苦,这就是坏苦。如:尚未成名,因为没有名气而痛苦,有少许名气时,觉得很快乐,等到名声响亮时,却因缺少了自由而觉得很烦,这就是坏苦。同样的,没有钱很痛苦;有了钱必须作未曾有过的打算,或担心被盗、被骗等疑惑,或不需要的期望,这些都是坏苦的性质。

为什么有坏苦的存在?其根本原因是行苦。这是思惟细腻、非常透彻的答案,何谓行苦?如同佛所说,行苦乃是被业和烦恼所控制。从另一个角度看,坏苦主要来自我们思考方式的错误。因此可以说,只要内心未调伏的多,坏苦带来的伤害也多。如果平常内心能保持冷静,或者内心获得少许调伏,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当坏苦带来伤害时,可以把逆缘转成顺缘,或不好的困境,透过思考逻辑方式,转为学习的机会。如修心论典所说,在五浊恶世中,逆缘转为道用,是非常善巧的修行。又说,倘若自己快乐,愿把此安乐带给一切有情众生,倘若自己痛苦,希望能代替一切有情,由我自己来承当。具有这种基本思考逻辑,会认为我安乐,也是累积无比资粮和福德,因为我把所有安乐回归给一切有情众生,是值得欢喜的事。当痛苦时,会认为我的痛苦是有代价,可以代替一切有情众生受苦,这是值得。

一切未调伏的心,都是由烦恼带来的,只要掌握此关键,就可灵活运用思考逻辑。应该明了只要被业和烦恼所转,就失去自我的自在,是痛苦的所在。应更清楚的了解只要被烦恼所转,就没有希望获得快乐。真正带来伤害的仇敌,是我们内心的烦恼啊!藏语的烦恼是:愚儿梦。取的非常好!是会带来烦恼的。亦即当内心有烦恼,自然会随着烦恼,让自己更加痛苦,内心无法寂静,从而产生更多的烦恼。把此心态取名

为烦恼,是非常善巧的。从自己身上体会痛苦的性质和来源,将可了解只有从烦恼当中获得解脱,才是真正解脱,如果被烦恼束缚的紧紧,永远没有机会获得安乐。

从自身体会其中道理之后,再观待三界一切众生,了解他们与我相同,也是被烦恼控制才产生痛苦的,自然就会生起悲愍心。悲愍心生起过程当中,并没有分别亲友应该怜愍,仇敌不值得怜愍。亲友或仇敌,是对方对我们的一种回应,我们去做了区别。亲或敌与悲愍心的内容不同,真正体会被烦恼所控制是痛苦,自然联想一切众生也如此,悲愍心由衷而生起,绝不会去分别亲友、种族、冤家、仇敌。

一切有情众生,是指被烦恼所控制的众生。阿罗汉以及八地菩萨,虽已断除一切烦恼,但仍然有烦恼留下来的习气。如:有些阿罗汉在言行举止上,像猴子般玩耍游戏,或放逸的行为,虽然他们不是刻意想做,因为还有所知障的原故。随着所知障的力量而转,可知尚未获得圆满的自在。当我们讲到怜愍心、大悲心的对象时,遍布一切有情众生,因此只要是被烦恼障、或所知障其中一者所控制的众生,都包括在内。

了解痛苦之后,对于正在痛苦的众生,能生起悦意的慈心,就可生起大悲心了。生起悦意慈心的两大法门:一、由七因果的知母、念恩、报恩……生起悦意慈心。二、自他相换,由思考培养对一切众生的悦意慈心。龙树菩萨的宝鬘论说,如同被一切众生所享用的四大(地水火风),愿我的法身慧命、及我所拥有的一切,任由众生需要,自在的取用。又说,每一位有情,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性命,如同他们珍惜生命般,我要珍惜一切有情众生,愿我三世累积的一切福德回向给众生,有情众生的一切痛苦由我来承担。

这种取舍的观修,首先透过道理的认知,思惟自己和他人是同等的立场。所谓自他平等,是自己和他人都有同样离苦得乐的心态,无任何差别,在思考、感受、权利都相同,称为平等。之后,思惟爱我执的过患,及爱他心的功德,把原本爱我的心转至爱他人,把原本排斥他人的心转至自己身上。经由这种比较、认知、直接作自和他的交换。之后以

悲心取一切有情的痛苦,再以慈心舍自己的善业给一切有情,接着生起清净意乐,最后生起大悲心和菩提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