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颂如理论释(二)

龙树菩萨∵∵造

若遮法无性,诸过失根本,今以何正理,遮除亦相等。

佛转四谛***时,其实已经遮除了断边。佛说苦谛的性质时,苦是由因而生,破除无因而生;说到痛苦的性质,遮挡了“断无”边的过失。佛说苦谛也好,说集谛也好,都是由因而生,而是由同类因而生的,很明显的遮挡“无”边的过失。痛苦和快乐是我们的感受,这种感受必须

由一种法去感受,而能感受的是意识。如果以一刹那的意识去感受是太难说了,必须以意识续流来解释意识感受痛苦或快乐。当我们说人的言行时,主要由人的身体来安立人的言行,如果没有身体,很难说意识是属于人的意识。如果在五蕴中分二大部分,一个是身,一个是心的话,身是怎么改变,身是以何而取?这样想必须有一样东西取身,否则身如何获得?仔细追溯身的因缘时,我们知道三千大千世界有成住坏灭的,但是在我们这一代不一定对成住坏有很大改变,但仔细去想,这世界的大环境是在改变中,所以必须有形成时,有改变时等,这一点,我们是可以用理推断。这种改变也不是无因而有的,也不是常因而有的,也不是动摇因而有的。因此,以佛教教理来说,这个器世间形成时,必须要有情世间的业力带动器世间的变化。也就是说形成器世间极微的微尘,加上有情的俱生缘及业力配合下产生了器世间。如果外在的器世间是如此,同样我们的身体,必须要有个东西来取得身体,这东西是什么呢?我们称为意识,意识不只在瞬间存在,必须要有续流,由这个意识的续流安立为补特伽罗。如果以金刚乘来说,意识有一个很细微的身体,这个身体我们称为气流,意识所依的气流。

总而言之,一般内道的宗义论师多数都认为补特伽罗我,由我的意识续流安立而有。我们追溯意识的续流有无开始,如果认为有开始,那就有第一个意识的存在,这个意识是有因而有?或是无因而有?如果有因而有,是同类因而有?或是异类因有?如果第一个意识是无因而有,或是异类因而有,为什么第二个意识不可以无因而有或异类因而有,因为那是不合理的。若第一个意识是无因而生,第三第四个意识应该也是无因而生才对,但并不是呀!从我们的经验来说,所见的万法是由因而生,而且是同类因。因此第三第四个意识是由因而生,而第一个是无因而生呢?这是不合理的。如同我们的身体,是可以触碰的性质,他的同类因必须有可以触碰的性质。如此追溯下去,可以说我们的身体及形成身体的因缘,在世界未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说不一定是细微的微尘。可是这些因缘必须要有,来形成我们的身体。

意识是种不可碰触的性质,怎样形成可碰触的身体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身心两者性质不同的。我们又有身心这二者,而且身体不是无因而有,身体不会成为心,心也不会成为身体,而心是无始的,可见意识的续流是无始以来;意识续流既然是无始以来的,那么我们人就有前后世。因为意识续流是无始的,从无始以来至现在,我们因为有意识存在,自然有感受的存在,这种感受让我们了知痛苦和快乐,因此了知苦谛,为了断除苦谛,我们了知集谛痛苦的因。佛陀说了四圣谛的前二谛的染污谛的因果次第,说到染污谛的因果次第时,痛苦的因存在,痛苦仍然存在,于是灭除了断边。再次说到痛苦的因是可以消灭的,于是说了灭谛和道谛,清净的因果次第,可见也断除了断边。“今以何正理,遮除亦相等。”如同了知空性的道理,不但遮除了断边,同时也遮除了常边,这道理是最正确的。

“若遮法无性,诸过失根本。”一切过失的根本是毁谤因果不存在的,因果不存在的性质,由初转四谛***已经遮挡了。虽然在声闻经中已说,染污及清净的因果次第,可是对空及无我见解并不像大乘经说得那么详细。般若经详说空及无我的道理。“今以何正理”今以般若经所说无自性的道理,遮除了实执自性,就能断除过失的根本。

在有部及经部主张人无我的说法,中观和唯识说人无我及法无我。中观自续派的清辨派论师认为,人我执是补特伽罗的独立实体有,是轮回的根本,法我执是人我执的根本,但光有法我执没有人我执是不会轮回的,就是说人我执是轮回的主要因缘,只要破除了人我执,就能获得解脱,所以解脱不一定要破法我执,法我执是一切遍智的主要障碍。他们把人我执及法我执分开,人我执障碍解脱,法我执障碍成佛,这是自续派的清辨论师的说法。依据龙树菩萨最究竟的意趣来说,如佛护论师、月称菩萨说:一切轮回根本,如宝鬘论说:“乃至有蕴执,而时有我执”。法执未断,人我执不能断。“由我执造业,数转三有轮。”如果要澈底了知人无我,必须破除对法上的真实的执着,因此佛护及月称认为,人我执及法我执并无差别,人我执与法我执只是所缘行相不同,所执自性是

一致的,所以要解脱必须了解空性,了知法无我。为什么佛经上对人无我及法无我有不同的说法呢?为了未成熟根器的众生,让他能够暂时获得歇息,同他们说人无我与法无我的差别;但实际来说,佛陀最究竟意趣,如经上说:“一切声闻要获得阿罗汉果位,必须了解空性,一切独觉要获得阿罗汉果位,必须了解空性。”所以三乘果位必须了解空性,才能得到果位,这是佛陀究竟意趣。

人无我与法无我,到底有无决定的次第?是要先了知人无我或是法无我?有部及经部说一切法都是实有的,但又说实有与取有的差别。佛教的一切宗义论师都说我不是与身心分开的,与身心分开的我是不存在的。既然我与身心是不分开的,那我到底在那里?我是依身心而安立,取有的我是共同的见解。有部与经部虽然是说实派的宗义论师,在说实有的当中,又可分为实物有及取有,如同我是取有的,是依身心而安立的,可是我的身心是实有(我是假名,身心是实有),因为我们可以用手指指出我的身体在那里,我是无法被指出来的,我很难捉到,可是身体很容易体会到。同样的道理,快乐与痛苦很容易感受到,可是领受快乐与痛苦的我在那里呢?又不像捉到心那么容易找到。心很容易领受到,可是想到我又显得模糊了,因此从我的无自性去体会比较简单。当我们了知我不是独立自主的较易,要了解身心不是独立自主的较难。

因此,一般说人无我比较容易了解,法无我比较困难了解。但是当你澈底了知我不是自性有,人无我,人无自性的道理时,就可以知道原来我不是从境上而有,唯有名唯有识安立而有,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存在的方式。如果能澈底了知人无我(人无自性)道理,以同样道理观待身心时,能够当下了知身心在寻找也是找不到的,原来身心也是唯名、唯识安立而有,除此之外也没有其它存在的方式,你能够马上了解的话,这表示你真得了知人无我深奥的空性。当你了知人无我的时候,同样道理,观察身心时,如果不能澈底了知身心无自性,就表示你并不是澈底了知人无我的道理。当你澈底了知人无自性时,只是人无我,不知法无我。如果了知空性的所依,把人转为法时,马上领悟法无我的道理,就

表示你对人无我了知是非常透彻。

或者以另一角度去了知,其实是一个很关键性的内容,有时我们在观察空性之后,好像我不存在了,会有这种感觉存在,这种感觉,把它当为了知补特伽罗无自性也好,或补特伽罗实体空也好,无论如何取名,反正对我不存在的感觉来说,是唯名唯识安立而产生的感觉呢?或是了解初分人无我的感觉呢?这点我们无法了解,因为了解甚深缘起之后,我不存在的感觉,以及了解初分人无我的感觉,两者的感觉是没有差别的,可是实际上认知的内容是有很大差别。如何了解有这种差别呢?如果是从感受的层面去了解它的差别是不可能的,从我不存在的感觉,马上想到身心,同样感觉转移到身心,马上了知身心原来也像我一样,不是从境上而有,立刻领悟到,就表示对人无我与法无我没有差别,如果对我不存在的感受转移到身心之后,仍认为身心是存在,我是不存在,有这样的区别的话,就表示你对人无我的认知只是粗分的,不是细微,这点我们可以决定的。所以当你了解甚深的人无我,必须以同样的道理转移到法上,如有同样的感受的话,就表示你了知的深奥的空性,如果不能产生同样的感受,就表示你所了解的只是粗分的层次而已。

中论的最后一句偈颂,龙树菩萨感念导师释迦牟尼佛的恩德,所作的礼赞文:“何者由悲心,断除一切见,宣说一切法,瞿昙我敬礼。”(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但是内容中,并未对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身功德作礼赞,也未对佛陀具有无边的语功德作礼赞。龙树菩萨是以导师释迦牟尼佛,由悲心与智慧断除一切邪见,宣说一切正法,主要礼赞佛陀的意功德。佛陀能成办究竟一切悲智的圆满功德,因为在累积成佛因缘行菩萨道时,是以悲智两种资粮,使自己悲智能力发挥到极致。当悲智功德到达最究竟、最圆满的境界,称为圆满正等正觉。

佛陀成就个人的悲智,利他利己的圆满成佛果位后,以自己的经验教导弟子。成佛最主要因缘是,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福德资粮主要来自于菩提心,智慧资粮主要来自于空正见。我们生为追随导师释迦牟尼

佛的弟子,在修行这条道路上,应以菩提心和空正见二法门修持为主。

心经有句咒语:“爹雅他,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意思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到清净的彼岸去吧!成办大菩提。”内容是指,现在我们一切的痛苦和快乐,来自于心是否有无调伏。心调伏就能获得快乐,心若未能调伏,痛苦将永远存在,因此必须尽力刻意地去对治,使未调伏的部分减少,让已调伏的部分慢慢增上。透过这种方式改变我们的内心,最后成为一切遍知(佛的智慧)。“揭谛”,让我们的心去接受、去了解,以闻思的方式去了解实相及无自性的内涵。去吧!去认识真实的状况吧!实际状况是无有自性的。第一句“揭谛”是成佛五道中的资粮道。闻思之后,成办了解空性道理的修所生慧,进入加行道,即第二名句“揭谛”。“波罗揭谛”,在修所生慧上,不只是以异共相去了解空性而已,而是真正证得现证空性的现量,当空正见成为现量,就到达见道位了。“波罗僧揭谛”,已现证的空性反覆的观修,不断的串习,进入修道。再不断的反覆观修现证空性,最后能获得一切遍智的佛果位,即“菩提萨婆诃”。

从五道的增上,可知道谛的增上,是由根本定到根本定,而非从根本定到后得道。亦即初地至二地,是初地的根本定转于二地根本定,而获得道谛功德。因此一切的道谛增上,是在空正见上获得增上,空证智慧使我们道谛功德增长。但是欲增上空证智慧,必须依靠广大的福德资粮,必须依靠菩提心。所以悲智双运,才能完全调伏内心,圆满一切的功德,最后成就一切遍智。

我们内心随着无明而转,无明控制着我们内心的每一部分,从心的内到外都被无明占据,但内心仍然存在着原始有的性质,即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一切遍知可以了解一切万法,无论是尽所有(世俗)、如所有(胜义)的万法。这是因为佛的智慧,具有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而且此体性无任何污染。我们的心本身有了解境的能力,此能力若未被污染,就具有了解事物的能力,当能力达到圆满,一切存在的事物,意识马上就能了解。可是我们现在的意识、了解事物的能力、唯明唯知的光明体

性,受到烦恼的污染,使得我们了解境的能力,无法发挥到究竟。

当烦恼污染我们的意识,并不是唯明唯知的性质受到污染,而只是意识受到污染。如同水本身是属于液体的性质,污浊的水无法污染其液体本性。此性质只要水存在,它永远存在,因此尘垢只是污染了水,无法污染水的本性。冰块亦同,只是遇到暂时的因缘变成固体,它的本性仍然是水(液体)。同理,唯明唯知的性质遍布一切的意识,为何此能力无法发挥到最圆满,是因为受到无明的控制,受到烦恼的污染,使得意识成为污染的意识。

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无任何因缘可伤害或消灭它,在唯明唯知的续流当中,找不到任何使它间断的因缘,即无任何逆缘可破坏此续流。但是让我们意识受污染的烦恼,有正对治可以断除,也就是有因缘可消灭它。如:如来藏经,以及如来藏经的解释慈尊菩萨的相续本母(究竟一乘宝性论),都讲到九种比喻和九种内义。龙树菩萨在法界赞解释如来藏经时说,法界有两种含义:一、心本身的空性。二、与心空性相同安住的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

虽然意识目前被污染,但污染的烦恼有对治力的缘故,所以非永久性,是属于暂时性的。唯明唯知的体性没有对治力能消灭它,所以一直存在。亦即了解事物的能力不灭,污染的烦恼可以被消灭。于是龙树菩萨举例说,若以铁或石棉做成物品,物品上的灰尘可用火烧掉,但物品依然存在。同理,以空正见对治烦恼,使内心污浊的烦恼,会被空正见之火烧毁,但唯明唯知的体性仍然存在,所以意识不会被间断。由此道理亦可明白,成就一切遍智是绝对可能的,因为唯明唯知的体性仍然存在。

仔细想想我们可以感觉到,每天好像有很多贪瞋因缘,遇到芝麻小事马上生起贪或瞋;可见我们内心真的被烦恼控制,从里到外都被烦恼缠绕。但这不表示只要有意识存在,烦恼永远存在。因为烦恼是有正对治的,如:瞋心的正对治是慈心,如果我们的内心完全被瞋心污染,那就没有机会生起慈心或悲心。但由经验可知,偶尔我们还是有慈心或悲

心,表示内心的性质并非烦恼的性质,倘若内心是瞋心的性质,慈悲心永远不可能存在。

心本身非善亦非恶,属于无记的状态,有时随着烦恼走,有时随着善心走。心很容易随着它的伴侣(心所)而转变,在心类学中讲到,心分为心王和心所。心除了有了解事物的能力之外,还另有特征是针对不同的境,产生不同的执取。有时执取了负面的内容,而产生了烦恼,当“能力”去执取负面时,此能力称为心所,原本无记状态的心,于是成了污染的心王。心王会随心所而改变,但唯明唯知的体性仍然存在。

当我们针对事物作观想时,试着去想想,对相同的人或事物产生瞋心的当下,不可能继续保持慈心或悲心。因为对境产生瞋心时,只有瞋恨对方,完全排斥对方,希望对方痛苦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也希望对方快乐。实际上我们心的内在世界,有许多心的种类是相违的,如果一者力量增强,另一者的力量势必削弱。外在的世界也是如此,物质世界本身就具有相克之物,如:冷和热,当热度增强,冷度就减弱。同理,想让内心获得改变,必须找出与未调伏的心正相违的另一种心,努力培养此正对治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调伏内心,别无二法,光靠发愿是不可能改变内心。何谓内在世界互相相违?指所执是否相违,如:执取事物后,认为好或坏,如果相违,就是所执相违。唯有透过这种方式寻找相违,因为内在世界相违的内容与外在世界不同。如果要使内在的贪心或瞋心获得调伏,只要找贪心或瞋心的所执是什么?正相违的心是什么?培养对治力的力量,使内心获得调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