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颂如理论释(一)

龙树菩萨∵∵造

梵文:YU-KA-DRIS-TA-KA-RI-KA-NA-MA

敬礼妙音童子!

为应以何法,能断诸生灭,敬礼释迦尊,宣说缘起义。

何者由慧故,无住灭离相,如是缘起义,甚深证无得。

若遮法无性,诸过失根本,今以何正理,遮除亦相等。

如稚者分别,法成实有性;无性故解脱,云何不承许。

由有不得脱,无不出三有,遍知有无事,大士当解脱。

未见真实性,慢执世涅盘,诸见真实者,不执世涅盘。

生死与解脱,二者皆非有:若了知生死,我说即涅盘。

于法生已坏,假名之为灭,如是诸善士,亦许如幻破。

若坏有所灭,非遍知有为,何者成现起,如何说证灭。

诸蕴若未灭,恼尽莫能脱,何时蕴尽除,彼即得解脱。

净智悟见后,无明缘所生,无论生与灭,众法皆不得。

见法实义已,能灭一切苦,若悟法性后,于此有差别。

事物微妙性,由因而观察,无有善巧故,不见缘起义。

尽烦恼比丘,若能脱苦海,为何释迦尊,不说此道行。

若有行必成,遍执一切见,一切皆缘起,何有前后际。

云何前已生,彼后复变灭,远离前后际,见情如幻化。

何时幻像生,何时当成灭,知幻非无明,离知幻则有。

生如阳焰幻,意若知其义,前际或后际,见中则无染。

若谁于有为,计实有生灭,彼等即不知,缘起轮所现。

若依彼彼生,即自性不生,若自性不生,云何得名生。

因尽而寂静,此乃尽之义;自性则无尽,尽名云何立。

无少法可生,无少法可灭,生起及灭道,为应而宣说。

知生故知灭,知灭故无常,由知无常性,亦能知正法。

诸了知缘起,远离于生灭,彼成就净见,即达彼岸者。

异生对事法,有无颠倒执,患故随恼转,自心受欺染。

事法善巧者,无常欺诳性,苦空及无我,是见寂灭相。

无住无所缘,无根亦无处,皆由无明生,断除为中道。

如芭蕉无实,如干挞婆城,痴闇永无尽,见此如幻现。

梵等与世间,所见极真实,大圣说彼妄,除彼岂有余。

世间痴闇覆,随有续流转,圣者离诸爱,善士何能等?

于求实性者,初说诸法有,知义离断贪,后寂静灭相。

不知离相义,随闻即有着,此非集福业,凡愚令消损。

说诸业果有,有情无谬说,若了遍体性,亦显示无生。

依此殊胜理,佛说我我所、蕴处界等法,皆随众生器。

宣说大种事,皆是识所摄,彼离智所见,岂非皆颠倒。

若诸佛宣说,唯涅盘谛实,尔时诸智者,谁言余非倒。

若心有散乱,为诸魔作使,若如是于此,无患何不许。

正等觉宣说,无明缘世间,说世是分别,云何不应理。

若无明灭故,何者即当灭,是无明遍计,云何不显明。

何者具因生,无缘即无住,离缘故即灭,此有亦何得?

诸说实有者,执为胜事住,彼住此道故,无少分希有。

然依诸佛道,说一切无常,执取诸实有,安住此最奇。

顾此又顾彼,观后若无缘,诤此或彼实,圣者何能说。

谁不许缘起,着我或世间,彼遭常无常,恶见等所劫。

若许缘起法,又许法有性,彼等由因患,云何能不违。

若法依缘生,犹如水中月,非实亦非倒,彼不被见夺。

若许有实事,决定生贪瞋,执怖暴恶见,从彼兴诤论。

彼因起诸见,无彼惑不生,若此正了知,见烦恼俱尽。

由谁了知彼,从缘生而现,缘生即无生,圣说最胜慧。

为除邪妄执,无实执为实,遍执及兴论,次第由贪生。

诸大德本性,无宗无所诤,彼尚无自宗,岂更有他宗。

获得法器已,散乱如毒蛇,自心速捉持,念失惑毒侵。

诸心有所住,惑毒岂不生,若时处于中,亦被惑蛇咬。

如愚真实想,见影然生贪,如是世间痴,障覆难知境。

诸法如影像,慧者知其义;眼虽见污泥,不为污泥染。

凡夫贪着色,中者离贪着,遍知色性相,具慧得解脱。

执净起贪着,不执则离贪,已见如幻士,寂灭证涅盘。

邪见现诸苦,一切烦恼源,有无为等观,达义即不起。

有处即有贪,亦有离贪故,无处之大士,无贪无离贪。

若见自性离,心能无动乱,能脱惑蛇搅,无尽大苦海。

此善愿众生,集修福智粮;获得由福智,所出二殊胜。

六十颂如理论释∵∵龙树菩萨∵∵造

前言

首先问候法友们,并且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今天很荣幸的再次有此殊胜机缘与大家聚在一起,分享教法的又一次讨论会。从上一次见面到今天已经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也许有些人已往逝,可是在场的我们却仍然存在。我们想一下,在生存的这段时间,是否确实做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或有无浪费时间,这是我们主要的问题。

在此三天里所要讨论的内容,是希望能够做个有意义的人生。以佛法的来说,要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最主要是依赖着我们意乐或动机

不同,而形成有意义或无意义的人生。所以要如何使我们动机上正确,如何保持一个清净的意乐?要依靠什么样的因缘?这是我们要讨论的内容。所以在此三天,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要善用我们脑筋,思考这一方面的内容。

因为第一天,先念颂说法前的课颂文,其中就是思维导师释迦牟尼佛的恩德而作礼赞,最后颂经,经文的内容是为了断除一切罪障以及累积一切功德,必须调伏内心,及调伏内心的方法,于是说到了无我及无常等道理,最后回向,不只是为个人的利益而已,要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成就无上菩提。这是礼赞、颂经以及回向的方式念颂说法前课颂。

现在请华语僧众唱颂“心经”。

一切身语意三种的行为会成为善或恶,最主要是由我们的动机来决定的。就是说虽然是讲佛法,在口业上的一种动作,可是动机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或是随着世间八法,或者是想要伤害或欺骗别人,如以这种心存不善的动机,虽然所说的法是很善良,或是很美好的用词,内容也是非常的好,可是因为动机本身受到污染的缘故,所做的一切将成为恶业,而成为恶法。内心如果保持一种完全为了利益他人的心态,一颗善良的心,虽然所用的词句并不是那样的好听,可能会觉得粗鲁。外表是粗鲁的,可是内在的动机完全是利益他人而说的缘故,所做的事情是善业,并不是恶业。

无论是讲者或听者,讲者在说佛法的时候,或是学者在听闻佛法的时候,要把所听或所讲的法让他相应于法。什么叫法相应于法呢?因为所要说的内容是佛法,佛法必须要有种皈依的意乐去摄持故,因此以皈依的心态来听闻佛法,所听闻的佛法才会相应于正法的。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是大乘的教法,大乘的教法必须要有菩提心去摄持,平常我们对皈依发心这部分如果有修持的话,那末今天好好的回忆,让它生起。无论是讲者也好,学者也好,生起了皈依及发心之后,再来讲或听佛法,所说所听的佛法才能真正相应于佛法,并且相应于大乘的教法。

此次主题是龙树菩萨所作的六十颂如理论,中观的理聚六论(中

论、六十颂如理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精研论、宝鬘论),因为宝鬘论中有广大行部分,不是完全讲理,所以有的说理聚五论。七十空性论及回诤论来讲,属于中论的引义,补充这部分的内容。至于六十颂如理论不只破斥实有外,说明无我的内容,对一个希求解脱者是必要的。因为另外一派的人认为空性的内容对成佛有帮助的,对解脱是没有必要。为了破除这部分人的主张,说明空性的内容不只是对成佛有帮助的,对解脱也是必要。因此在中观理聚五论中,中论及六十颂如理论,属于独立的论典。所以在中论及六十颂如理论中都有礼赞文。其他的三部论典是补充中论的论典。

我的中观理聚六论教授传承,是从隋奉钦***处得到,隋奉钦***是从炯拿***处得到。

释题

“六十颂如理论”从名称就知道本论有六十偈颂。如理的“理”字,“理”是教理以及推理,在佛学上的总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大乘佛法更重要。整个佛教的历史上,那烂陀寺是对整个佛教贡献非常大的学院,那烂陀寺清净的传承中,非常重视教理的观察抉择。因为佛法的教义是针对实际状况说了行舍(应做不应做),实际状况是万法皆须依赖因缘而变现,因为有这样因缘法存在,所以在基本变化的万法中,我们刻意的去寻求什么样的因缘带来快乐,什么样的因缘带来痛苦,让我们作为行舍轨迹。佛法常用三个字,称为“基”“道”“果”。基础上有变化的万法,因此我们为了快乐,应该刻意的去积集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因缘,这个称为道法。由于刻意的积集,当我们获得安乐的时候,这个称为果位;基道果是因为由有变化的万法而建立的,所以我们要达到目标,光是靠发愿、靠希求心是不能够获得的。

如果万法是不能改变的话,即使具足许多所需要的因缘,也没有办法达到我们所希求的目标。因为实质上是可以获得改变,只要我们努力精进,对达到目标的希求心是有希望的。不过,在这段过程当中,有两

种因缘,必须要断除的,就是不能堕于增益(无中生有)边,以及损减(断无)边。就是增和减的一边。什么是增减二边?我们所追求或所做的和所学习的与实际上并不符合,或是过多的实执,这是增益边;原本是有的、存在的,却认为全无所有,这是损减边。所以增减二边都要断除,以实际的情况去学习行持、改变,那才是确好的中道,也就是依实际情况行持。那么我们要如何知道,是符合实际情况呢?如果只依佛经所说的,是无法了知的。必须以足够的理由及智慧力抉择才能知道。从存在的现象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现前分、粗分隐蔽分、细微隐蔽分。以眼耳鼻舌身五根识能缘到,称为现前分;粗分隐蔽分,如不是肉眼所见,必须以比量才能了知(看到烟,就能意会当地有火),至于细微的隐蔽分必须以推理才能了知。

在佛学教理中,从清净的那烂陀传承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种学习必须以正理去证明实相,因此道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六十颂如理论的“理”字。

梵文:YU-KA-DRIS-TA-KA-RI-KA-NA-MA

再说梵文这二字。***翻译的经论,是以梵文或巴利文作为依据。***俗语:水是否清净,必须看水源。同样的,如果我们要接受清净的传承,必须传承的根源清净,是以释迦世尊为主的传承。因此***许多经论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原因,我们都会在每部经论部首加上一句:梵文曰或印度文曰。***的经论主要是从梵文或巴利文译出,也有少数尼泊尔文。

一般说法,佛陀是二千五百多年前降生,成为佛教的教主。以历史学家的看法,认为佛陀主要以巴利语说法,巴利语有多种,而以GARDO∵为主说三藏。龙树及无著著作的大乘论典,是以梵文流传下来。在佛陀的整个教法中,最主要是巴利文及梵文流传下来。在那烂陀寺所用的语文,律学以巴利文为主,经藏论藏是以梵文为主。当时那烂陀寺梵语是印度学者、智识份子使用的;那烂陀寺不只是一所佛教大学,也是最主要的智识分子来源的大学,所以龙树以及提婆或无著、世亲、陈那、法

称等著作,最主要是梵语,他们除了内容充实外,其所用词藻也非常优美。我认识一位印度朋友,他懂梵文。他说龙树菩萨、提婆以及无著世亲等,他们所用的梵语,不但著作内容丰富,就是用词也非常美妙,连外道都赞叹,钦佩他们的梵文。由此可见梵语是那烂陀寺最主要语言。以因明论典来说,首先由陈那菩萨写的,外道为了辩驳,也写了因明论典,主张他们的见解。法称菩萨再次写因明论典,外道也再着因明论典反驳,最后由寂护论师写了“具量者”,由他的弟子莲花戒大师作释。我读过这部论,因为篇幅很长,并不是很难,但必须慢慢化时间去阅读,以论典来说,确实不可思议。

当时佛法在印度如此兴盛,因为内外道互相比较,互相辩论的缘故,使佛法的教义非常精确,因此教理获得进展。印度是以二种语文弘扬佛法,这部六十颂如理论是由梵文翻译的,所以说梵文曰。

内外道应该互相讨论,使得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对教理才能获得进展。同样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果佛教的教理与科学家们互相讨论交流的话,我相信双方均可得到利益;虽然科学家所说的物理学说,同“俱舍论”中说的有关物理内容,但科学家所说的物理的内涵比较深奥。如果与科学家讨论,必能获得很多利益,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对心理这方面的学问,我相信佛法能给科学家一点的帮助。目前佛法与科学家交流中,持续下去,双方必能获得利益。

释正文

敬礼妙音童子!

这是翻译者为了消除翻译的障碍,能够顺利完成,先对圣本尊的礼敬,其实在前藏王(***法王)有一种制度。如果要翻译的经典是属于论藏的话,要敬礼妙音童子,如果经藏的话,要礼敬诸佛菩萨,如果是律藏,先要礼敬一切遍知。这里礼敬妙音童子,是属于论藏。三藏内容,经藏是属定学,论藏是属慧学,律藏是属戒学。

礼赞文:

为应以何法,能断诸生灭,敬礼释迦尊,宣说缘起义。

礼赞导师释迦牟尼佛,主要是导师能够自在的宣说缘起的道理,因而作此礼赞。本偈主要说明甚深缘起的内容。甚深缘起是以“见相”(眼所见的一切现象,耳鼻舌身所接触的万法都包含在内)作解释,所见到的因缘万法。互相观待,互相依赖的因缘法中,这种缘起的道理可分为二,第一种由因缘而生的缘起(因果接触),第二种由支分所安立的缘起。第一种因缘法,如经部,有部也承认这种因缘法的存在;至于第二种因缘的内容,如何由支分与具支安立,具支者,这不只是有为法,无为法不是由因缘而生,无为法不会改变,可是无为法有个支体,这种缘起的道理,能够遍及一切诸法。第二种细微的缘起,是中观不共的说法。无论是由因缘而生也好,或由支分所安立的缘起因缘也好,因为是缘起,在见相上是存在的,依赖他缘而存在,或因为支分安立取有的缘故,不观待,不依支分取有的是不存在。因为依赖支体安立的缘故,不依赖支体的法是不存在的。所以说到缘起时,在见相上是存在的,可是实际暗示不观待的或是不依赖、自主的法是没有的,在见相上是存在的,却暗示着无自主独立的(性空)。缘起本身远离自主的常边,以及断无的断边(见相是存在的),于是入中道。

当我们说到一切法依他缘而有,依支分安立而有的时候。“为应以何法”,某一法因为依赖着他缘而有的缘故,不依赖他缘而生,不依赖他缘而灭的是不存在的。“为应以何法,能断诸生灭?”这种缘起甚深的道理,世尊能够自在的宣说,我向您敬礼。

(佛教各宗派都认同佛说的缘起;中观、唯识、经部、有部,对缘起的见解仍有差别。中观以下对缘起的见解是因果缘起,因生果,果必须依因,因的存在不需依果,因为因果有时间先后问题。中观认为这是粗分的缘起,细微的缘起,是相依、观待。无因不能作果,无果也不能称为因。如父子,没有生子时不能称为父,父名依子而有。如长短关系,是先有长?或先有短?因果相依,是不同的法显

现观待而成,这些理在龙树菩萨的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

上面所说支分、具支等名词,也有译支与支分,或支、有支等,如车(具支)与车轮(支分)。

“取名而有”,说明存在的一切现象只是名言安立的,唯名言所立,唯识所取,不是境上自性有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