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志——佛教

唐、宋时期,有佛教传播。明代设“僧会司”主管佛教事务,各地建有寺庙。民国时期,县境内有寺庙44个,佛塔9座(多已废坏)。现存天宫山的圆通寺、莲台山的朝前寺、厦老村的海印寺、龙宫山的龙山寺、莲花山的莲山寺等,其中圆通寺和莲山寺均已重修。圆通寺有和尚和男居士6人,尼姑和女居士3人,由受戒于福州鼓山的释光胜主持。莲山寺有和尚2人,尼姑3人,女居士3人。每天前往二庙烧香拜佛的人成群结队,香火不断。其他佛庙也有佛像供人朝拜。1986年10月,境内有佛教徒326人,其中雁石103人,白沙57人,苏坂68人,城关27人,西陂1人,曹溪13人,铁山3人,万安16人,大池26人,岩山、江山、龙门各1人,外地常住龙岩9人(包括僧、尼)。

出家佛教信徒(僧、尼)常年斋戒,静坐、诵经、击鼓鸣钟、行佛教礼仪。不出家的佛教徒(称居士),常在寺庙与僧尼一起参禅打座。

村民家中悬挂观音画像或案摆塑像。每月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或观音生日吃素,烧香谒拜。

一、塔桥井

文明塔位于适中乡仁和村西5公里,龙岩、永定、南靖三县交界处,又称长塔或白叶塔。明代建,原有13层,高约40米,现存11层。八角形,空心砖木构楼阁式,隔层拱门同位,塔檐砖垒叠五层,每层依次收分。原有木梯可至顶层。底层内径4.95米,墙厚1.64米。门顶正中石碑阴刻“文明塔”。

挺秀塔位于市区龙川河中,又称水门塔。明万历九年(1581)建,后毁,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建。六角形7层,空心砖木构楼阁式(第七层圆形),通高15.8米。塔檐砖垒迭3层,每层依次收分。塔身一至三层外壁嵌有石碑刻,每层各有2个圆顶拱门,方位交错。塔内有木梯可上顶层。船形塔基为条石浆砌,高3米,长约10米。1984年维修,并装饰彩灯。

龙门塔明万历十四年(1586)在龙门硿建龙门硿桥,后在桥墩上建龙门塔。塔高10米,六角形3层,空心砖木楼阁式。1963年维修。1981年9月15日倒塌。1985年重修,塔身混凝土结构,琉璃瓦顶。

大吉塔位于雁石镇大吉村东北象形山上,又称象形塔,清代建。塔高15米,7层六角形,空心砖木楼阁式,占地40平方米,塔檐砖垒叠三层,每层依次收分。塔身各层各有拱门2个,方位交错。

擎天塔位于市区中山公园西侧。民国16年(1927)建,1949年后5次维修。塔高25米,7层六角形,空心砖木楼阁式,葫芦刹顶。塔檐砖垒3层,每层依次收分,每层各有2个拱门,方位交错。塔内有木梯至顶层,第二层门顶正中有石刻阴文“擎天塔”碑。

浪门金锁桥位于万安乡竹贯村西0.5公里。清康熙末年建,1987年维修。单孔廊屋面石拱桥,南北走向,长30.5米,孔跨30米,桥面宽4.6米,桥基为条石垒叠,廊屋为重檐歇山顶,抬梁木构架,7开间木栏倚座。桥东拱券正中有镌刻阴文“浪门金锁”碑,桥北有石碑,载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捐款修桥人名单。

新罗第一泉井位于市区下井巷,又称“双井流泉”,泉分上、中、下3井,上、下井谓“双井”。上、中井已毁,下井有泉眼1孔,井沿条石砌成,呈“口口”字形,上有瓦盖,占地30平方米。距井北20米有“新罗第一泉”碑刻。

二、寺庙亭阁书院牌坊

耸池岩位于江山乡江山中心小学内。宋代建,现存为明代建筑。2厅2厢平房,坐西朝东,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门楼、前厅、天井、中厅、后厅。后厅面阔3间,进深5米,单层歇山顶,抬梁木构架。后厅东沿有木栏,两边有台阶。

白云堂位于适中中学北。为适中民间盂兰盆会活动场所。宋绍定年间建,现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修。坐南朝北,占地1500平方米,大小房间12间,东西2殿。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天井、正厅。正厅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抬梁木构架,高12米,正脊中有葫芦刹。大门口立石狮1对,右侧墙上有历代捐资碑3方,前厅、正厅各有碑文1块。东殿毁于1967年,1985年维修。

天宫山古庙位于雁石北河天宫山,海拔1241米。初建于宋,明、清时期维修。“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1983年,在原址重修。有佛堂、亭阁及寺院等10余间。

莲花寺位于城南莲花山北麓。初建于明末,清顺治十一年(1654)、乾隆三十六年(1771)维修。现建筑是1981年在原址上重建。坐南朝北,1厅2厢房,正厅为单檐歇山顶,抬梁木构架,高约4米,面阔3间,进深5米。寺内有知县王有容所撰“香资田碑”1方。

观音庵位于万安乡竹贯村南400米。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建。后经多次修缮,民国23年(1934)又维修。单体方形建筑,坐南朝北,占地100平方米。楼阁抬梁木构架,高15米。有正厅和四周回廊,正厅面宽3间,进深6米,回廊宽2米,周长40米。外观3层,内为2层。

南燕天后宫位于大池乡南燕村水口。明崇祯十六年(1643)建,清嘉庆十五年(1810)、道光十五年(1835)及1984年均有修缮。楼阁式抬梁木构架,坐北朝南,占地50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4层,每层斗拱依次收分,内有木梯。

梧宅五谷仙庵位于万安乡梅村梧宅自然村南。清康熙末年建,雍正、道光年间重修,1983年又维修。坐西朝东,抬梁木构楼阁式单体建筑,占地40平方米。

赤水天后宫位于龙门镇赤水村北。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建,乾隆五十一年维修,1988年重修。坐北朝南,土木楼阁式结构,分上下厅,有回廊相连,占地150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门楼、戏台、天井、台阶、中殿、正殿,天井两边回廊。正殿为重檐歇山顶,4层,每层依次收分,抬梁式木构架,正脊有葫芦刹。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有楼梯至第三层。门楼、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正脊有葫芦刹。

公坪庙位于红坊紫金山麓东侧公坪山。民国初建,为道教闽西分支“空中教”的策源地。坐西朝东,2厅2厢房,占地56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东向西依次为天坪、门楼、前厅、天井、后厅,左右两侧为厢房。后厅面阔2间、进深2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

史皇阁位于江山乡铜钵村西。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修,原为江山书院藏书阁。坐西朝东,空心砖木构楼阁式,3层6角,高10米,阁檐砖垒叠3层,每层逐渐收分。拱门方位错落,阁内有木梯通第三层。

龙池书院位于小池乡汪洋村寿字岩下。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维修,1987年大修。坐东朝西,占地1800平方米。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山门、见龙潭、前厅、中书院、龙池塔(又称魁星阁),塔右为吹鼓亭。前厅、中书院为重檐歇山顶、抬梁木构架,中书院面阔3间、进深4.5米、高10米,2层,有木梯。龙池塔为三合土夯筑,6角3层,楼阁式空心塔,二、三层有方窗、圆拱。塔檐为木瓦构,塔内有木梯,通高15米,葫芦状刹顶。

旌表故儒士节牌坊位于万安乡竹贯村西60米。清嘉庆十六年(1811)立,以“表彰”竹贯温大绍妻曾氏守节,高8米、宽8米,条形大理石雕,接隙处嵌入生铁。4柱3门,门顶正面碑阴刻“圣旨”2字,碑背面刻“节孝”,两边石柱各有阴刻对联。

谢氏宗祠又称万公祠,位于适中乡保丰村。清嘉庆年间建。坐北朝南,2厅2厢房,有大小房间18间,占地100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门楼、天井、正厅、天井、后厅。正厅面阔3间,高8米,抬梁木构重檐歇山顶,门楼正脊有人物、动物、花草等彩画,大门立石狮1对,高80厘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