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志——佛教

佛教

唐代,已有高僧义中禅师于会昌五年(845年),由漳州开元寺来到清宁里大柏山兴建三平寺(今属平和县),开堂讲经弘扬佛教。宋代,龙岩白土陈真祖师来金山鹅髻山宣讲佛家经典。开禧三年(1207年),僧晦谷在靖城西渡头建正峰寺(今址无考),招集僧徒讲经修行。明清时期,县衙设僧会司1员,负责处理佛教事务。境内大部分寺庙置有田租业产,明万历(南靖县志)载:“安福寺租米一百二十石六斗;正峰寺租米六十二石;西坪寺租米一百一十石”。每寺住僧数人至十数人。但由于居民多数敬神信鬼,和尚大多住寺修行,甚少下乡为居民做佛事。民国初期,部分寺僧到漳州参加中华佛教协进会。民国11年(1922年)后,由于军阀混战,地方秩序混乱,各寺住僧纷纷外逃。民国34年虽然有释道研究会组织,但是佛教活动已基本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寺庙业产收归公有,和尚、尼姑相继还俗,境内寺庙多半塌毁或改建。1980~1990年,部分寺庙虽然复建,但都不住僧、尼,改由庙祝庵公管理。历代兴建的寺庙,主要有:

龟息庵在奎洋乡店美村,僧莫庵建。元大德三年(1299年),僧本明、印江重修。

安福寺在靖城镇西门外万镇峰下,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僧福宁由平和琯溪移建于此。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知县孟振玉重修,雍正元年(1723年),僧赤怀在寺右建静室斋堂,乾隆三年(1738年),僧馡远在寺左建万善庵。民国毁。

西坪寺在习贤里浮山总,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僧虚空建。清乾隆元年(1736年),僧慧照重修,附近有万松坡、千人堤、卧波桥、瑞莲池、宸枫桥诸景点。民国毁。

清水庵在靖城镇阡桥村,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僧月海建。明天顺二年(1458年),知县陈士名重修。1985年,当地居民募捐整修。

云顶庵在靖城镇张仓社,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僧觉定募缘建。今址无考。

文昌阁在和溪乡林中村碧云岩,明正统年间由乡人林廷璇建。明大学士林钎读书於此。有住僧主持香火。清康熙年间邑庠林光岳重修,有棣华书院、丽泽洞、大石佛诸景点及历代名人摩崖石刻。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毁。1985年当地居民募捐重修。

万岫庵又名璧湖庵,在山城镇碧侯村,明成化二年(1466年),僧圆明建。1990年重修。

云溪岩寺在靖城镇沧溪村三道亭,僧大仰建。创建时间无考。明天启年间僧弘德重修,清嘉庆八年(1803年)僧佛赐再次重修。

田边庵在靖城镇田边村,明代建。1983年当地居民募捐重修。

五云寺在金山乡河墘村水潮山上,创建时间无考。院区宽旷,有石雕三宝佛像3尊,高各约2米。“文化大革命”中寺毁,今仅存“寿”、“嵌云”等摩崖石刻及开山僧净栖志、明禅师了玄、清禅师瑞应、比丘尼彰莹等墓塔碑刻。

大众爷庙在船场镇星光村石门岩,创建于明万历元年,僧禅苑建,清知县孟振玉重修。1988年当地居民募捐重修。

登云寺在山城镇六安村,前身为紫云岩寺,创建时间无考,原建在紫荆山中,清乾隆年间住僧紫云移建於此。1988年当地居民募捐重修。

寺庙

岱房庵址在今靖城镇大房村,始建于北宋年间,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1983年海外华侨捐资再次重修,占地222.4平方米。二进二廊一天井,正面3间,正堂为抬梁式,石柱、石梁、石拱、石雕饰。庵内现存乾隆、同治年间重修碑记。

九鲤飞真寺址在今金山乡东建村鹅髻山上,始建于宋,明清两次修建,占地面积147.8平方米。二进二廊一天井,正面3间,单檐悬山式、庭院式建筑。寺内存有明代香炉,山门及寺内石刻完好。

千家宫址在今金山乡金山村,宋末当地郑氏居民建,初名下郑庵,明代吴姓居民捐资重修改为今名。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民国17年(192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均捐资重修。庙内供奉陈元光部将辅顺将军偶像。今存清乾隆和民国重修碑刻及石柱联等。

万灵宫址在今和溪乡林中村,宋末始建,原称慈济行宫,明代重建称万灵宫。清至民国数次重修,占地225平方米。今存有元至正九年(1349年)铁铸香炉1座。

天庭宫址在今奎洋乡霞峰村,元末明初建,清咸丰、光绪年间重修,1977年再次重修。庙中有清咸丰、光绪及民国重修碑刻。

圣龙宫址在今奎洋乡东楼村与店美村之间,明永乐年间建,清乾隆、道光年间两次重修,占地540平方米,雕梁画栋。庙内今存有庄亨阳手笔的石刻柱联及道光、光绪年间碑刻2块。建南一水库后搬迁新址。

城隍庙址原在旧县治(靖城镇)东,明隆庆五年(1571年)迁建旧县治东南,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知县陈宗愈又迁建靖城镇后街原漳南道旧址。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重修。殿前两廊外有仪门、大门,四周围墙,规模宏大,已毁,今仅存碑刻4块及两尊3米高的石雕像。

文庙址在今靖城镇,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重修,康熙三十年再修,1980年拆毁改建电影院。今存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及乾隆年间、道光年间重修碑刻和6支雕龙石柱。

东岳庙明代漳州府七岳之一,址原在靖城镇上釜村,明万历年间移建今湖林村。清乾隆年间、民国年间2次重修。

北龙宫址在今奎洋乡上洋村,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建,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1982年当地群众捐资冉修。庙堂占地580平方米,二进二廊一天井,单檐悬山式,正面3间,庙内有八角形石柱,木雕技艺精湛。

龙显岩址在今和溪乡林坂村,明代建,清至建国后数次重修。今存明万历铸大钟1口。

显应庙址在今金山乡荆美村,明代建,清康熙七年(1668年)烧毁,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建。庙堂占地240平方米,单檐悬山式,砖木结构,透空雕饰。庙内供奉赵渊将军偶像,左壁今存记载赵渊与畲族首领柳斜将军血战阵亡经过的碑刻。

藻苑关帝庙址在今靖城镇草坂村,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重建,道光四年(1824年)及1980年重修,占地182平方米。庙二进二廊一天井,单檐硬山式,正堂3间,木构件透空雕饰。今存乾隆年间及道光年间重修碑记。

显应宫址在今靖城镇武林村,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修,占地220.9平方米,二进二廊,单檐硬山式、抬梁式,内有石柱联,柱径约0.24米。

万善庵址在今和溪乡和溪村,明代当地18姓居民建,清至民国数次重修。

注生娘宫址在今山城镇大庙口,始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占地61.52平方米,单进式砖木结构。今存清代重修碑刻3块。

武庙址在今山城镇大庙口,明崇祯三年(1630年)建,清至民国数次重修。庙宇右紧连观音亭,双进式砖木结构;庙门前两只石狮,庙外数十组木雕、石雕,技艺高超。1986年县人民***拨款重修。

碧阳宫址在今山城镇中山路口,明末清初建,80年代重修,占地32平方米,砖木结构,单进阁楼式,右侧门旁设梯,阁楼四面为直棂式柳叶窗,建筑风格独特。

振南庙又称太子爷庙,址在今金山乡新内村,始建于明末清初,1985年扩建,占地58.88平方米。庙宇为单檐硬山式,正面3间,进深3间,庙前有门为4栋直棂式。原庙脊附有二龙戏珠及一对凤凰,今保存完好。

关帝庙址在今梅林乡梅林村,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1980年华侨捐资重修。庙占地103.4平方米,单檐悬山式,正面3间,进深3间,正堂为轩顶回廊,所雕饰的龙头狮子及琴棋书画、彩绘八仙图案及2支石雕龙柱,今保存完好。

天后宫址在今梅林乡梅林村,清康熙十年(1671年)建,清至民国3次重修,1980年,海外华侨捐资1万多元再次重修。庙分前后殿,双层阁楼式,天井为规格石铺筑。今存2根精美的浮雕攀龙柱及道光、光绪年间重修碑刻。

镇显宫址在今书洋乡下版寮村,清代乾隆年间建,占地143.5平方米,正面3间,进深3间,为重檐歇山式;山墙两侧为穿斗式。宫内有狮、凤、花卉造型的透空雕饰。

圣母娘庵址在今书洋乡下版寮村,清代仿宋建筑。占地面积109平方米,重檐歇山式,面阔3间,进深3间,正脊附二龙戏珠,透空雕饰。门为四栋直棂式,菱花方窗,彩绘花鸟。

登云寺址在今山城镇紫荆山下,清代紫云禅师建。正面5间,庭院式建筑,左右厢房及回廊与前围墙相接。正堂65.2平方米,单进穿斗式建筑,四周间隔大甬道,左右石柱刻“一禁周围不得暂停贮柩罐”“二禁乞丐不许借片时住宿”。今存清乾隆及嘉庆年间碑记。

文昌塔址在今靖城镇湖林村九龙江畔,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始建,天启六年(1626年)完工,历经陈宗愈、黄公敏、杨廷诏3任知县,至乾隆八年(1743年)知县姚循义续建完成。塔体与龙山阁隔溪相望,为8角棱形体,有9层,高27米。第一层由条石砌成,内竖杨联芳撰建塔碑刻;其余各层青砖砌就。第二层有2道门,门边墙壁有1块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县张嘉特氏玉峰德成(蒙古人)题写的《文昌塔碑记》。塔内原设夹道以通上下(已毁)。塔尖及第七层于民国7年(1918年)正月初三大地震时震塌,1986年镇***修复。今仅存7层。塔基几经洪水侵蚀,底下冲决一洞甚深,致整座塔身半立陆地半浮水际。堤岸立有1块同治年间德政碑。

镇安塔又名水美塔,址在今金山乡新内村,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15平方米,砖石结构,6角实心无塔檐,底座石基座,高1.45米。第二层有门龛,塔顶葫芦状,塔身高共9米。距塔80米有明代建的“镇安宫”,单进庙堂,内柱有联“宝塔挂慈帆水美有流通南海,金山舒慧眼镇安是处即西天。”

石门岩

位于船场镇梧宅村石鹰山,奇石嶙峋,奇岩突兀,岩洞深邃;有玉泉洞、倒覆天、鹿苑阁、龙吐气、档风台、白石光、石门岩洞、一逢春暖白玉带等景点。山脚下有大众爷庙,据传为僧人禅苑所建。岩崖上留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刻。

碧云岩

碧云岩在和溪乡尖峰山东麓,又称白石岩,常年有云雾飞挂其上而得名。海拔1000余米。岩上一巨石依山耸立,岩壁有清代漳州总兵马负镌“冲霄”2个大字。巨石下有文昌阁、棣华书院,明正统年间始建,清康熙年间当地文人林光岳等重建。亭台楼阁顺着地势高低参差层叠。阁右有一石室名“丽泽洞”,洞旁镌有清乾隆年间汀漳龙道单德谟诗“蹬道纡回绕翠峣,谁人结筑近青霄;偶来驻节长松下,拂石留题兴自饶”石刻。岩下石阶路是闽浙粤交通古驿道,岭北有林田堡、建安关,岭南有石雕坐佛等古迹。

宝珠岩

宝珠岩在靖城镇尚寨村,山形浑圆,三面临溪,宛如水上明珠。山上建有一座3层六角空心石亭,名“道原亭”,建筑风格别具特色。亭旁有“周濂溪祠”(已毁)。明洪武年间曾在此开设社学;李贞、江澄等7位名人在此读书,其中5人同科考中举人,此后李贞又考上榜眼,江澄考上进士,因而有“宝珠瑞气多,七子五登科”传说。山下河水迂回绕出峡口,汇为“海子潭”。水光山色,苍松翠竹,交相辉映,风景秀丽。

南华岩

南华岩在梅林乡璞山村西部山上,岩石怪异多姿,流泉飞瀑错综其间,有命名为真武插剑、月峡寒泉、圆潭飞瀑、丽泽怀珠、万笏朝天、仙人寄踪、一龟撑水、童子拜佛等8大景观。分为上下2岩;上岩建有孔子庙,下岩建有观音庵。明代曾在观音庵下设社学,清代朝臣唐朝彝和闽南书法名家简丰太等人都是在此读书考中进士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