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志——佛教

佛教

据明嘉靖《延平府志》记载,沙县元代拥有佛寺42座,其中延福寺、中兴寺(即兴国寺)、兴化寺、天王寺均建于唐代,足见唐之前佛教已传入沙县。至宋代佛教传扬极盛,名山胜地均为寺院所占。明太祖朱元璋为限制佛教发展,曾下令归并寺院,并将废弃寺院的土地发卖,限制寺院僧尼名额,严禁私自度人为僧,全县寺院逐由42座并为15座。清康熙年间,旧时归并的寺院大都复建,加上规模较小的庵、堂,总数不下百座。至民国7年(1918年),全县寺、庵、堂多达170余座。民国26年后,县内一些寺院如栖云寺等被因抗战内迁的省级机关单位占用,加上科学知识略有普及,佛教传播受到一定约束。至1949年6月沙县解放,县内寺院大多荒废,仅有寺庵15座,住有佛教徒26人。1957年,全县92座寺庵,仅有少数几座有信徒管理,全县受戒的信徒仅有10名,没有受戒的信徒仅有8名。1958年,许多佛寺被用于修建“土高炉”或建筑集体养猪场。至1965年,全县仅余宝严庵等5座寺庵,住有僧尼17人,另有住家居士100余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宝严庵等残存寺庵均受冲击,一切佛教活动均告停止。1976年佛教在沙县重新恢复活动,1979年民间发起重修宝严庵,并改名为宝严寺。至1988年10月,不计各乡、村修建的小型寺庵,全县有住寺僧尼管理的寺庵共12座,其中宝严寺1985年经中共三明市委批准正式对外开放,其余均为未开放的活动场所。全县共有僧尼14人,住寺居士56人,经常参加活动的信徒约有1200人左右,其中凤岗镇、虬江乡600余人,夏茂镇300余人,富口乡100余人,梨树乡100余人,高桥乡50余人,琅口乡50余人,其他乡镇亦有10~50人不等。信徒中以50岁以上的男性和40岁以上的女性为多,约占70%;40岁以下的约占25%,30岁以下的约占5%。

沙县历史上少有着名僧尼活动,县内信徒均“敬佛无教”,即只注重烧香拜佛,不懂得开展正当的宗教活动。1979年之前,县内信徒对佛教经典少有触及。1980年后,开始有外地僧人前来讲经,但日常的活动中仍杂有较多的抽签问卦,用“法水”“香灰”治病等迷信活动,1983年后渐趋正规。平常佛事有早晚日常功课、佛教节日庆典、讲经授戒、化身还愿等。沙县佛教徒中进行非法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为数不多,影响较大的有:1981年农历二月初八,大洲观音堂筹备观音圣诞,设宴40多桌,聚众500多人;1985年12月12日,大洲观音堂百余名信徒将一尊观音像抬进林业汽车保修厂厂内空坪,并与厂方工人发生摩擦,经中共沙县县委统战部派员前往调解,才未酿成更大事故。

解放前,各寺庵一般置有寺田,但自己不耕种,靠收租谷和香火钱维持开支。1950年实行土改,各寺庵的田产均被没收,住寺教徒与所在地农民一样分给口粮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重建的寺庵一般均设有生产基地,佛教徒除从事佛事活动外,还抽出时间从事生产劳动,寺庵周围的山林均受到有效的保护。

沙县现存古代名寺、开放寺庵和佛教活动主要场所有兴国寺、宝严寺、性天寺、栖云寺、隆福寺等。

一、兴国寺

在城东文庙路沙县第一中学校园内,由沙一中管理、使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见本书《文化篇》文物部分)。

二、宝严寺

在城东文庙路15号,是沙县佛教协会所在地,为沙县唯一对外开放的寺庙。宝严寺建于民国5年,原名斋婆寺,后改名宝严庵。1966年后先后改为麻袋厂、棕棉社工场。1979年民间聚资数万元修复大殿,改名为宝严寺。1982年初因举行迷信活动被凤岗镇人民***明令停止活动,同年底恢复正常佛事,1985年5月8日,中共三明市委下文批准宝严寺正式对外开放。至1988年,宝严寺大殿、前殿、斋堂、宿舍等新建面积达2000平方米,其修缮费用主要来自捐献。有住寺佛教徒10人,其中比丘尼2人,女居士8人。常年到寺活动的信徒约400人,佛事活动时最多达600多人。

三、性天寺

在县城东门外性天峰顶。上山道路拐二十八处弯,故俗称廿八曲。明嘉靖年间,峰顶建有性天庵。清代及民国时期屡修屡废。1953年被山火烧毁,1985年由民间集资重建,总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1988年有住寺佛教徒6人,常年到寺活动的信徒约50人。寺庙地处廿八曲风景区,游客多时达千余人。

四、栖云寺

在城西4公里处怡山山腰。闽王延政时(943年~945年)建。宋建隆三年(962年)重建。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原有前殿、正殿、后殿、钟鼓楼、方丈室、藏经室、静坐厅等建筑。民国26年被内迁省***保安处军械所占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1984年重建,现已修复正殿、厨房、宿舍等,新建面积约900平方米,幸存古代石狮2座,寺钟1口,石碑2方。1988年有住寺佛教徒5人,常年活动信徒约50人。

五、隆福寺

在夏茂镇北1公里处。建于唐乾符末年(879年),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重建。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毁于火。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重建。原名慈荫庵,又名龙龟庵,俗称管田庵。1961年后改为公社养猪场、晒谷场。1984年夏茂部分佛教徒在庵内后厅活动,并改称慈荫寺。1988年2月通过夏茂籍北京佛学院研究生僧道荣(俗名洪荣火)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匾。赵朴初将寺名改为隆福寺,并亲笔书写寺名。1988年有住寺佛教徒6人,常年活动信徒100多人,最多时达300人左右。

其余有住寺佛教徒的寺庙有城关西山岭的观音堂、城关大洲的观音堂、洋坊水东的双山寺、夏茂镇南7公里的沙坑自然村的天湖宝刹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