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精神的试析》

明真法师一生著作甚多,我读过的就有《身非是“我”论》、《五蕴皆空的研究》、《大乘百法明门论臆测》等等。第一次读到他老人家的文章,是发表在一九八一年第三期《法音》上的《精神的试析》。因为当年我出家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这篇不长的文章使我震撼,甚至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于修行意志上影响了我的这一生。在这篇文章中,他老人家说:“主观世界中,每个人不仅皆有精神,皆有我,还有思想感情意志欲望,这是任何人皆否认不了的。”“精神是什么?我初步认为:精神是以我为中心,概括了思想、感情、意志、欲望的混合体。”前不久我重读这篇《精神的试析》,他老人家这一段强调着的话,给我的感受继续是震撼。同时,我也有些写点什么的冲动,就试着就这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什么是佛教精神的思想?

思想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本身没有社会价值,但是它决定了你的大脑内的知识储存的状况,所以它同时决定了你行为的方向。思想的科学本质是捉摸不透的东西,而按照信息论来讲,思想其实就是一种信息。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分子摩擦碰撞,引起了某些信息子的规则排布,在三维空间中的表现就是产生能量流,引起脑细胞的活动,这便是思想的本质。现实中所谓的思想还要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需要通过一个完整复杂的调节机制将其表达出来,这个调节机制对于人类来说便是神经系统。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思想这个词汇,我们如果去分解它就知道,思——顾名思义去思考,即是在经过大脑的逻辑思维后而得出的种种判断;而想--就是这种判断过后的结果。所以说在大脑中产生了对某事、某物的判断,并由此产生某种具有记载能力的时候,就是我们称之为的思想。思想其实有着古朴的意解,也有着现时代的意义,但是意思是相近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一种对于正常人的定义,这定义就是精神正常。这种定义的说法,其实就是精神思想分析。同时,精神分析也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只是一种研究的指导,但它在对人类本质的观察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相对于我们所关心的问题而言,佛教精神思想应当考虑的是精神分析的表象。具体的说,不论我们能够怎样努力的展现内在的清醒,也不论我们的谦虚和忠诚的愿望如何,如果我们想要认识和改变自己的愿望,就总是存在有某种精神的东西,它处在传统的内省能力范围之外。

这是种没有体积和形象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能……找到精神的体积、精神的形象吗?找不到,根本找不到的。”(精神的试析)但是,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移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比如说,很多人都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门有遇到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就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

佛教精神思想有丰富的义理,只是我们在忙碌之中容易忘失本义。每一个人都是精神的独立个体,每一颗心也都是精神思维的发动者,本无绝对的“对与错”或“是与非”。因此,我们的精神实践中,凡是合乎世俗语言逻辑的都遭到排斥。那是因为语言有其限制,以有限的语言去传达无限的意涵,如何可能?“见人见牛,知人知牛;见山见水,知山知水;见车见船,知车知船……。”(精神的试析)这种社会约定俗成的名词,不是标新立异,是根据需要而设的。我们认同是以尊重和善待为目的,这种认同精神就是大乘佛教展现的解脱观。尤其是这种解脱观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压抑自我,其实是以出离、证果为最高目标的解脱,因为心境得到解脱、一切都无所畏惧,又有何不可认同?

佛教精神思想也有它的无意识形态,因为在面临生存的各种困境时,自然存在着一些被压抑着的心理形式、冲动和记忆,它们保存着一种活动和一种对于我们的心理、因而也就是对于我们行为表现的影响,而我们对之并无意识,也不能控制它们。惟一的有助于揭示这些心理形式、冲动和记忆并有可能消除它们的,就是精神思想的智慧。但靠着通常的智慧,要想跨越那道由这些心理力量,和埋藏在我们无意识中的压抑构成的障碍,是非常艰难的。这是由于我们对自己对别人一样的诚实,而且我们能完美地表达慈悲和感受慈悲,以及接受慈悲的回报,我们就很难通过内在观照,以及通过精神思想的实践而达到这一步。其实,每个人的无意识心理都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为什么我是现在这个样子?”这就一般人的意识心理,也包括他所认识的一切思想和感觉。这种“自我”是部分属于无意识、部分属于意识的东西。意识上,它尽力使我们变成一个讲戒律有道德的人,无意识时,就是我们的自尊或自尊心。“自我”只知道要千方百计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过问其他,于是它受到压抑而离开意识的范畴,使被深深地埋藏在无意识里。

精神思想在受到压抑时,会使我们感到焦虑。为了避免焦虑,我们便故意将其遗忘,这就是佛教精神思想的无意识形态。因为一脚踏入山门后,修行的意识便使精神放松,认为精神不可能再属于自己,抑或不属于修行的范围内。精神思想正常的人在作出任何决定时,都会尽量的保护自己也不伤害到别人,但生活会以种种方式置我们于两难境地。因为压抑的无意识因素,会大大地影响我们的决定,它影响着我们思考、感觉和修行行为方式。所以,免除许多不必要烦恼和恐惧的无意识因素出现后,精神思想在某些方面就不属于自己了。当然,终极追求的目标如果能够达到,精神思想最终还是属于自己的,这就是需要放下的、精神思想的自由行为了。“放下吧!当即放下”的这种精神行为上的自由,就是佛门修行的最高境界,也是人性的超越。而在修行生活中,精神上就根本没有自由可言。因为有许多善恶、对错的念头在左右着我们,所以我们的精神是不可能自由的。其实这些善恶、对错的等等念头,都是人我、能所的观点,你是错误的,我就是对的了;你是恶人,我就是善人了。因为精神自由的原则,就是要求不在这个观点的圈子中逗哏。只有“不思善、不思恶”的精神思想境界,才是精神思想上的自由。

佛教精神思想对于一个初学佛者来说,接受了佛教“空”的理论后,总不自觉地产生断灭见,变得虚无起来。因为这个度很难把握,我就常有这样的体验。“主客观的事物,既然皆是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因而绝无离开精神而能独立存在的物质,亦无离开物质而能独立存在的精神。”(精神的试析)当年我读到这段话,才有些幡然醒悟。因为,如果说精神思想是一杯浊水,我们要做的就是倒掉这杯浊水,换杯清水而已。如果所有水都是污浊的,这固然可怕,但如何分辨浊水中的清水,或许就是精神思想需要调剂的地方。其实没有装浊水的杯子,又哪来的浊水?精神思想的存在就如同一个杯子,一个容器,有此容器又怎么会不积攒污秽呢?但如果精神思想这个容器本身就不是真实的,所谓污秽的精神思想存在又怎么会真实呢?但如果一切本就真实,本就污秽,难道就不需要精神思想了吗?污秽的泥沼中开出的却是莲花,能从污秽中领会生命的意义,也许就是精神思想真正应该领会的。空未必是净能无物的,需要放下的也未必就是肮脏的。水至清则无鱼,所以有些不垢不净的地方,可能正是孕育佛教精神思想之所在。

是啊!佛教精神思想的精髓就是不奢求人间的富贵享乐,去追求一方属于自己拥有的天地空间。在需要与追求之间、苦难与享受之间、有知与无知之间、智慧与愚昧之间去追求一种永恒。用自己坦然自若的无愧行为,去直面三千大千世界。

因此,那些人生悲也是歌、欢也是歌的真实内容,在看破放下的内心深处都是那么的遥远和那么的陈旧。所以,我们称之为精神思想的这个概念,在佛学里面又不是一个简单的“精神思想”所能涵盖得尽的,因为它实际产生的意义是多重的。

什么是佛教精神的感情?

什么是感情?感是概念的感觉,情是依赖的思维,相互依赖的就是感情。由于人性是不能满足的,所以感情也是人不满足的本性之一。就是说愿意或渴求为某人、某物、某事无偿付出自己的拥有,就是感情带来的愉悦感觉。这种感情的付出区别于认识活动,是和特定需要相联系的感情反应。一般而言,它包含着情绪和情感的综合。感情的语言文学释意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二是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

如果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感情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感情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在心理学上叫作“恐惧的隔离”。比如说我们把人死去都说成“走了”或“往生”,因为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我们自己对此可能完全不知觉,因为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也是我们感情意识所不能承认的。如果我们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或有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就会产生一种浓厚的失败感。于是就可能会养成一种有原则的随众习惯,也可能无原则的变得更加为所欲为的去“随众”。同样的道理,可能会养成一种四处施舍抢着付帐的习惯,也可能变成贪得无厌一毛不拔的吝啬鬼。表现的方式虽然大异其趣,但都是对同一种恐惧隔离的不同反应。但恐惧隔离也是一个特殊的机构,这机构能告诉我们什么感情是合乎道德与戒律的,什么感情是不合乎道德与戒律的。它像一个监督者或警戒者,设法引导自我走向更高尚的途径。当自我的要求过于就低或者轻易的向世俗诱惑屈服时,他会提醒或者惩罚“自我”。所以,当我们做错事时或感到有罪孽相随时,就会去礼佛忏悔,这就是所谓恐惧隔离的感情谴责。

佛教精神感情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就是人表现的、"有意识"的简单事实,我们习惯于将意识分成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相联系的五个方面。然后是与心理联想相对应的意识方面。最后,是与由心理联想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相联系的意识感情方面。

这种“基本精神感情”,它充当着那些根深蒂固的倾向的支托和导体。当人们通过审视精神感情的本质,通过利用精神感情的“内在观看”或实践,当然也将这些感情倾向的解除包括在内。这些倾向比起粗浅的情绪更难以消除,因为它们是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积累起来的。我们可以将这比作是一张长时间被卷着的纸,当我们试图将它在桌面摊平时,如果用什么东西压着它,它是平的;一旦松开它,它又会重新卷起来。这就说明了在精神感情基础上,我们可能去追求行为上的压抑。这种行为压抑的形式和内涵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这种行为压抑的涵义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个人行为。具体的说,精神感情就是对万法本质在有了深刻洞察的基础以后,于个人行为方面的通俗化。也就是说,洞察精神感情的人就是一个非常平凡、非常普通的人,没有什么神通也没有什么奇特的行为,和大家一样的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爱坐就坐、爱行就行。平常人讲衣食住行,出家人也讲,叫行住坐卧。平常人有劳动工作,出家人也讲,叫普请作务。以无相、无念、无住的行为出世入世,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这就是精神感情于行为上的自由。同样的精神感情行为,僧俗都为之,可洞察了的人做什么事都明明白白的,毕竟还是有着境界上的不同。

佛教精神感情也指那种有意或无意的拒绝,不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说有的人突然听到谁谁还俗娶妻或偷盗僧物的消息,他会在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感情打击。将自己不能容忍的精神感情冲动,转移到他人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这就是自我为了逃避精神感情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精神感情需要,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防御机制。就当前来说,佛教精神感情又面临着新的、来自于社会和文化两个方面的矛盾。从社会方面来说: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和日渐冷酷的生存环境,使我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来谋求发展空间。从文化方面来说:西方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戕害于教理教义方面的亵渎,加上人类自身以及现代文明观念的种种弊端,它们交叉凸现在我们面前,就形成了一种我们难以接受的精神感情悖论。直到现在,这两个方面也是我们还面临着的、难以用普通手法以至于用浅显的精神感情理论来对付的、精神感情上的双刃剑。当精神感情受到挫折或者无法应付时,也许就会非常憎恨自己的精神感情。但为了维持自己的精神感情,无意识里就会怨恨他人,因为迫使他去忘记精神感情的事件,正是他对精神感情应该担当的责任。但又因为他的精神感情意识遵循着戒律和伦理道德,无意识担当责任的这个冲动又不能驱除,于是感到浑身不舒服。这个时候,心理防御机制就能帮助精神感情去提高感觉的能力,当然也可能会涉及另一些不同的意义。

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公案:当年弘一法师到一个地方隐居,他屋前的一根枯竭的老树竟然发了新芽。有天老朋友徐悲鸿来探望他,看到这般光景大为惊叹。说有高僧住在这里,枯枝也发新芽了!可弘一笑着说:是我来了以后天天给它浇水,所以就发芽了。可见佛教精神感情也是一样的法不孤起,必仗缘生。“高”僧不过是外相,“低”僧又如何?一树枯枝间簇然有嫩枝绽放,不过有了浇水的缘起。精神感情的佛性会有高下的分别吗?当某一个成熟机缘的骤然而至,一切具性的众生,也必然会花枝春满啊!所以说精神感情上的“空”,也未必就是否定一切的断见,可能就是人性和精神感情的解放。正如慧海法师告诉我们的:“本自无缚,不用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如此说来,佛教精神感情的自由自在说法,就是解脱。换言之,解脱就是我们说的精神感情上的精神自由。

什么是佛教精神的意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