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堪忍刹中自在主,补处慈尊法中王,善逝智父妙吉祥。龙树无著佛所记,深观广行两大宗,传承诸师我皈命。为欲易入深广道,再以略法于此说。&rdquo

法师首先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和∵“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切入,讲到了在传统文化和佛法的学习过程中老师的重要性。六祖慧能大师听到有人诵《金刚经》心即开悟,即便如此,他仍要前往黄梅东禅寺向五祖学习。一颗心灵的成长,需要另外一颗活生生的心灵的引导。在我们学修的过程中,则需要通过与老师心灵的互动,意识到哪儿欠缺,哪儿做得正确,通过这种互动,从老师那儿得到生命经验的传承。

在下面颂的学习中,法师除了帮助大家通顺文意外,还就“自在主”作了精彩的开示。作为自在主的世尊证得的是大自在。法师在这里对自在和大自在作了区分。什么是自在呢?渴了可以喝水,饿了可以吃饭,这就是自在吗?如果是自在,那你渴了能不喝水,饿了能不吃饭吗?为什么这样反过来说就不自在了呢?继而给出“自在”的定义:自在是内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所以自在不自在是就内心是否解脱烦恼的系缚来说的。孔子在回顾一生的生命历程时说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岁时孔子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欲矩,讲的就是内心的自在。当解脱了内心的系缚之后,更进一步而达到外在的通达无碍,就是大自在。这又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

其一、观境自在。内心没有烦恼的系缚,能够对外在种种缘起把握得非常清楚。我们平常的生活状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曾觉悟娑婆世界苦,还以苦为乐;另一种是虽然意识到娑婆世界很苦,希望出离,但是因为业力的系缚,出不来。佛如实地了解众生内在的状态,所以初转***就宣讲四谛法之行相,告诉众生这个世界的真相,这个就是观境自在。

其二、作用自在。当如实了解缘起后,能够为现实的环境包括人事物做一份积极的贡献。众生的心行、条件千差万别,佛针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法。就像病人去看病,医生给他需要的药方,而非系统地告诉病人所有的医学知识,这个便是作用自在。如果治好了,佛就告诉说,其实还有另外的病没治好,这样不断治,治到最后就成佛了。

然后法师参考云增·耶喜绛称大师所着《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给大家分享了龙树菩萨行布施、无著菩萨修忍辱的功德。在讲到魔子魔孙嫉妒龙树菩萨大弘佛法,投生王子向其索要头颅,而龙树菩萨明知对方是魔族,为什么还愿意布施头颅时,网络连接出现故障。正是听到聚精会神处,大家纷纷合掌祈求佛菩萨的加持。法师笑着说:“我们刚才谈到龙树菩萨,魔子魔孙也害怕了。&rdquo

最后总摄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归敬颂,我们了解到世尊的教法,从弥勒菩萨、文殊菩萨到龙树、无著两位菩萨,分深见广行两大派善净地流传下来,然后阿底峡***将其统摄起来合而为一,再由宗大师和祖师们相续演说,到今天我们有因缘学到这么殊胜的一部经典。每次学习之前观想道次第的传承,像过去“续家谱”一样,把自己的生命纳入其中,就能够在内心当中对三宝生起真实无违的归属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