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推手

由于“行”的生起而有“识”的生起。这里翻译为“行”可能不是那么正确,更精确地翻译应该为“思”----“意志行”或“思行”。“行”这个字在佛教经典中有很多意义,在十二支缘起中意指“不善业思”或是“善业思”。思心所或意志是我们造业的主要原因,即“行”是主要造业的因。

探讨“行”可从心理的面向来发掘。当我们提到业时,不要从外显的行为来看,要从内在心理的活动来探讨解释。佛陀检证缘起的因果循环链中,他发现因为“识”而有新生命。接着他又问:是什么导致“识”的生起?佛陀看到是因为意志的“行”,也就是“思行”引导推动有情的“识”投生到轮回中的某个目的地,成为新生命。

“行”为何能推动“识”去投生?

在这一世当中,我们总会有身、口、意的∵行为,这些皆从我们的“思”、“意志”,也就是“行”而来。当“行”所推动的行为结束后,这“行”并没有结束,而是留下印象反印在“有分心”中,余留了潜在的力量。这些“行”在因缘上成熟时,则会产生其相应果报。同时有些强烈的“行”具有潜能,能引导有情到某地投生。

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呢?是什么引导我们投生成为人?

死时,有一特定的“行”,扮演了指导、决定某心识将会投生哪里的决定力量,就是这个“行”决定了“心识”,即“有分”会到哪去投生。若是人(道)则决定他会到哪个家庭投生。至于其他所造的许多“行”,会在这一世特定的时间,当因缘成熟时,产生它们的果报。因此,我们可说“行”是“识”生起的缘。

三类行

行可分为三类,记载在《相应部.51经》中的分类有三:

第一为“非福业行”,这是没有功德的业行。“非福业行”相应于不善的思行,它会导致有情投生恶趣。

第二种是属于“福业行”。这可能是欲界的善业,会导致有情投生欲界的善趣,例如天道或人道。也可以包含得到四禅定的成就,它会引导有情投生色界地。

第三种为“不动业行”,这是指在无色界定的成就,它会导致在无色界地投生。因此,可以总结地说:“思行”是“识”生起的缘。我们从现在到另一个存有或一生的介面,由这一世到下一世,都是因为“行”。不过,同时也要知道,此时此刻我们意识活动时,也同时产生新的思行,这些思行在未来会再产生新的心识。

身、语、意行

《正见经》中对行的分类亦有三种,即身行、语行、意行。什么叫做身行,我们必须了解到是“思行”透过身体来表现,可能是善,可能是不善。在《正见经》善不善业部分(经文第4-10段)提到十善行、十不善行,其中即包括三善身行和三不善身行。

语行则包含了四种善的语行,和四种不善的语行。即是十善业道和十不善业道中的四善语行、四不善语行。

意行有三种,这三种也分别是善与不善的,但它们并没有从我们的身、语表现出来。在十善与十不善业道当中,各别有三善意行与三不善意行。各种在禅修上的成就,例如无色界定或色界定都可以包含在世间善的意行当中。

经典中的三类行

《相应部.51经》

1、非福思行→相应于不善的思行→导致有情投生恶趣

2、福思行→相应欲界善行、四禅定→导致有情投生人道、天道、色界

3、不动业行→相应无色界定→导致有情投生无色界

《中部.正见经》

1、身行→思行透过身体表现:三善身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三不善身行(杀生、偷盗、邪淫)

2、语行→思行透过语言表现:三善语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

三不善语行(妄语、两舌、恶口)

3、意行→思行透过意表现:三善意行(不贪、不嗔、正见)

三不善意行(贪、嗔、邪见)

无明是行的原因

沙利子解释构成“行”生起的原因是无明。所以经文说由于“无明”的集,而有“行”的集。

什么是无明呢?无明就是不知道苦、不知苦之集、不知苦之灭、不知达苦灭之道。所谓的“不知四谛”并非指不晓得四谛的内容,而是表示没有证悟、没有现观证到四圣谛。

由于此根本的无知让有情从事各种业,包括从身、口、意中产生善与不善业,而这业又构成后来生起“识”的缘。我们很显然地可以看出无明是如何直接成为不善行的新因缘。

例如有一个人并不了解佛法、不相信业果原则或缘起,而造了各种恶业,如恶口、杀生、邪淫等,这些行为会导致他后来投生到恶道。这种情况是因这个人不了解什么是四圣谛。另一种情形是:有人虽存邪见不了解四圣谛,但因具有善意,所以造了些善业,让他的心中有善意识,这善业会导致他在轮回中投生善道。

从事善行仍会导致轮回吗?

我们必须知道:纵使具有正见而造善业,但若仍有一点点没有破除的无明,这无明仍会引导投生。只要还有无明,纵使从事善业,这些善业就会构成再生的因缘。善业仍是一种“行”,是导致有情投生的缘。只要有一点点无明,就会导致再生,而有新的名法与色法。因此,我们可以说世间的善思行或不善思行,都是因为无明而生起。

无明缘行∵菩提长老∵提要

1、“无明”是不善心中思心所的俱生缘(sahajatapaccaya)、相互缘(annamannapaccaya)、与因缘(hetupaccaya),这些思心所是以“无明”为缘的‘行’(sankhara)。

2、“无明”是世间善心中的思心所的随眠(anusaya),这些思心所也是以无明为缘的“行”(sankhara)。

十二因缘的流转与还灭

无明是十二因缘公式的第一支。在佛陀证悟的夜晚,他追溯生命的缘起,回溯的最后就是无明。佛陀发现只要能断除无明,就能断除从“行”一直到“老死”等支。因此,十二因缘的公式就在经典中被标记为十二种缘、条件。《正见经》中诠释十二因缘的部分,是取其中任何一支,去探讨它的苦、集、灭、道。

总结十二因缘,我将十二支缘起视为一个系统,试着以二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过程。第一个角度我要问的就是:维持轮回不断地轮转的责任者是谁?是什么保持着轮回不断持续地轮转?

此生是“识”与“名色”互动的过程

上图是我了解十二因缘的方式。从第一个角度出发来探讨,是把“无明”当成十二因缘的主要原因而产生“行”。“无明”与“行”经常被视为“因”的面向,从这再被推动,而产生新的存在,就是“识”、“名色”。因此,此世从生到死,我们便可视为是“识”与“名色”互动的过程。

在《大缘经》中,佛陀并没有从“识”追溯到“行”,而是去分析“识”与“行”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如同之前的说法,推演从生、成长到老死,“识”是“名色”的缘,“名色”是“识”的缘。我们这一生就是“名色”法作为“识”的缘,每一刹那“识”的生起,就是依着“名色”法而生起。我们的“识”依赖我们的肉身,∵也即是“色法”;“识”也依赖其他的心所法,也即是所谓的“名法”。

换个角度,这些名法与色法也是依着“识”而生起。如果没有“识”的支持,这个肉体不会是个活的肉体,而只是个没有生命的东西。如果没有“识”,也不会有其他的心所活动,例如受、想、思、触、作意。我们这一生,每一年、月、分、秒,都是“识”与“名色”相互为缘的活动。

如果要追溯“名色”法与“识”的缘,就要追溯它的因----行,特别是“思行”,是思(意志)导致我们投生。什么是“思行”?“思行”包括了不善的身、语、意业,∵也包含了世间善的身、语、意业。这些活动具有业力,因为它们有“无明”的存在。我们也可说“无明”是孕育者,能将这些活动(业)转化为种子,时机成熟时,∵能在新的存有中产生“识”及其他的果。

探索生至老死的历程

除了看到“名色”法和“识”彼此互相运作的角度外,另一角度是从生到老死的成长历程。上图中3(识)、4(名色)对照右边的11(生)、12(老死)。这对照关系,是“老死”对应着“名色”;“生”对应着“识”。

“老死”对应着“名色”,“生”对应着“识”。这样的说法让人觉得其所说明的是更具体的人。我们可以将生、老死看成一个再生的存在,“个人”的存在,也就是一∵被动的结果的存在。有人会问什么是“生”的因?什么是“再生有”的缘?经典中如此回答:是“业有”。换言之,因“业有”的行为导致我们有新的存在(再生有),导致有情不断地在三界中的某一界投生。

接着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什么是业的缘?为什么我们有情要不断地活动,然后不断地在三界中投生?

未曾停息的爱与取

刚刚提到是“业有”,也就是“思”的业行导致有情投生。投生的“有”,是相应于“行”。为什么会持续有业,让有情在三界中不断投生?佛陀回应这个问题,是因为“爱”与“取”。执取什么呢?对感官的欲乐取着,对“见”取,最根本的是有情取着有关“我”的教义。我个人认为“四取”,基本上阐述了有情内在更深层的执取,也就是对五蕴的执取,认为五蕴是我的。

接着我们又可以再问:“为什么有情会有这四取?”∵“为什么有情会执着五蕴?”佛陀发现了问题的答案----执着是因为“爱”,有“欲爱”、“有爱”、“无有爱”三种爱。所以,“爱”是生起“取”的缘。让生命不断地发生最根本的就是“爱”与“取”----导致生起业行,业的活动又导致“业有”产生。濒死时某个业会导致有情投生另一个生命、另一个“有”。所以,“死”与∵“有”当中,即是从此世转生另一世的过程。而一旦有“生”,就不可避免有老、死。

深思爱与无明的关系

上图中8(爱)、9(取)是根本的因缘,它相对应的就是1(无明)。不过“爱”跟“取”并不与无明相等,而是相应。“爱”与“无明”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说∵“无明”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不了解世间的真相,才会产生渴爱;“无明”维持,就不断加强这个渴爱。在“无明”与“爱”之间,我们可以直接画上一个因果关系,跳过其他的条件。

学习十二因缘各支的关系时,不要把它想成是一个固定的规则。而为了让大众了解各支彼此间的因果关系,我才会说:“无明”是“爱”的原因。

正念“六处”打断爱的连结

上述的探讨中谈到九个缘起支,另外三支(六处、触、受)并没有提到,它们要放在哪个部分呢?

我们必须明白佛陀说十二支缘起,并非为了提供一个很清晰的解释系统,而是为了要让我们出离轮回。

是什么使我们在三界中轮回呢?主要是“爱”的不断被滋养。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爱如何生起,进一步控制爱。爱是怎么生起?藉着受。受怎么生起?是因为“六处”∵接触外境而产生受,而受为爱所执取。所以,将六处、受、触放进系统中----“无明”是生起“爱”的缘,因为有情对“受”、“触”、“六处”并无法真正地看清了解。

因此,在修道的训练,佛陀强调的是在六处培养正念、正知与观智,在六处、触、受当中生起观智,有情才能截断从“六处”、“触”、“受”所生起的爱的连结。若能在无明产生爱的因果链上截断,“取”和“有”就会断,如此也就没有生与老死。若还无法在“六处”生起观智,佛陀强调要在六门摄律仪。摄律仪或其他不同的修链,就是为了要让我们洞察到六处、触、受生起的本质,目的在断除爱。如何断除爱?即是要以智慧断除无明----爱生起的根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