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是爱的缘

对乐受的渴爱

如何说明受?我用个比喻----受是经验的不同调性。不论我们经验那一种对象,都会落入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中。因此,在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是苦受、乐受、或不苦不乐受。在“六根”接触“六尘”时,都会各别产生三受。例如眼接触色、耳接触声、鼻接触香、舌接触味或心里有些想法产生,就会伴随产生三受之一。在这三受中,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爱的就是乐受。

《正见经》中四圣谛的集谛(经文第20段)部分谈到渴爱会引导存在,感受是会伴随心里的喜和贪,对此、对彼产生享乐,感觉到快乐的感受。例如桌上有三种盘子,一盘放糖、一盘放盐、另外一盘放面包屑。∵蚂蚁会到哪里去?糖。糖盘就是乐受,盐盘就是苦受,面包屑盘就是不苦不乐受。

对苦受的渴爱

当经验到痛苦的感受时,会加强对乐受的渴爱,因此也可说苦受是渴爱的缘。当有情经验到痛苦的感受时,就会想要躲开,想找个出口而寻求快乐的感受。不过痛苦似乎也是渴爱的对象,害怕或痛苦的受可能也是一种渴爱。例如,坐云霄飞车时,人们会因经验到快速坠落的害怕而感到快乐。这是最流行的娱乐,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吸引人的电影、电视节目是什么呢?犯罪案或恐怖片。这呈显了人们渴爱痛苦的感受。

对不苦不乐受的渴爱

对不苦不乐受的渴爱是种平静的经验。有人渴爱麻木的感觉、不要被人干扰的感受,他喜欢这种什么感受都没有,无所谓的状况。在禅定甚深的境界中,是不苦不乐,∵非常平静的舍受。于如此的平静当中,会产生非常微细的执着,执着那种平静安宁的感受。因为这样的渴爱,束缚了这些熟悉于进入某种禅定的禅修者,导致他们后来投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从佛陀革命性的眼光来看,深定的背后隐藏着烦恼,也就是“结”,束缚众生无法自三界中解脱。

佛陀教导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要拔除这些微细渴爱的烦恼,才能真正地解脱。如何才能拔除这微细的烦恼、执着?便是透过智慧,看到这微细烦恼----渴爱如何跟着受生起,如此才能拔除。要能够看到所有的受都是无常的,都是不断变化的,是不值得渴爱执着的。

为了较容易了解,我认为应从“六处”开始,再探讨“触”、“受”。“六处”指的就是感官之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处。在经典中提到六处时,只是列出∵眼、耳、鼻、舌、身、意处。随着佛教的发展,有关“六处”的探讨不断地继续。基本上,“六处”并非指肉眼可见的身体感官。对“六处”的阐明,很重要的在:发现每个感官中,各有一种很重要的物质,这物质可以觉知感官的对象(所缘)。这个色能接受感官的所缘,即所谓的“净色(pasadarupa)”。后来,∵净色的观点纳入为阿毗达磨的观点中,被纳为色法之一。

前五处

所谓的“眼处”并不只是指眼球,而是眼球中有某种特别微细的物质,可以感觉光和颜色。现代生理学的说法认为眼球中有可感受光与颜色的特别细胞,即眼中有某种特别的物质、色法,可感觉光与颜色,纪录它,并且会有特别的感应。

同样的,“耳处”不是指外面的耳朵,而是耳朵内有种特别的物质,能感应音波而转换成我们听到的声音。“鼻处”是鼻孔深处有个特别的物质,可感应到特别的味道,并且纪录这些味道。“舌处”是指在舌头上布满了一种特别的色法、物质,能接收、感知特别的味道。“身处”即身体中布满的净色,能感受到触受。

意处

什么是“意处”?前五处的作用就如一扇门或基础,能让认识作用产生,而“意处”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能作为生起六种意识心的基础。我必须强调“意处”不是什么物质性能让心生起的东西,不是物质或色法。后来的佛教文献中,有个名词叫作“心所依处”,但这不是“意处”。“意处”可说是一种功能,让意识心生起的∵“门”。

据我的了解,经典中并没有非常清楚地解释“意处”。文献中提及或说明“意处”时,好像大家都理所当然地已经明白知道,所以并无明确的解释。因此,至阿毗达磨时代,“意处”就被解释、探讨、分析。不同阿毗达磨学派的论师对“意处”有不同的解释、分析,有不同的讲法,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南传上座部中对“意处”的看法也不同:有的认为“意处”是“有分识”,也就是识潜沈的心相续流,总说就是∵“意门转向心”,在心尚未生起的心门,与心在一起,就叫做“意处”。

六处是触的缘

相应的内、外六处

在探讨什么是“触”(phassa∵或samphassa)之前,我想对“六处”与“识”的作用,做更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考下面的表格)。这是早期佛教分类经验的范畴,“六处”也可称为∵“内六处”,相应“内六处”就有“外六处”。“眼处”是一种内处,就有相对应的“色处”;相对“耳处”就有“声处”;相对“鼻处”就有“香处”;相应“舌∵处”就有“味处”;相应“身处”就有“触处”;相对“意处”就有“法处”,“法处”为意识所缘的对象,也就是心理活动的现象。

根、境、识的互动

在“内六处”相应于“外六处”的关系中,还有一个相应的“意识”,所以相应于眼、色法等六处,就有“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相对的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每一个心识生起时,是独立地有自己对应的内六处和外六处。眼识生起,相对应的就是眼处,还有可见的色,因此我们可以说“眼识”依着眼而能看“色法”。我们不会说藉由耳朵,眼识生起而听到声音;也不会说“眼识”藉着眼睛尝到味道。所以,眼识只能做一件事—看到可见的色法,为了要能看到色法,一定要有眼识。

因此,每一个各别心识的生起,都要有各别的处来帮助他,而且各别心识的生起,是藉由其各别所依的内六处而认识。意识比较不一样,因为有很多其他的心所和它在一起,就像***机构的主管检查其他的部署,除了要做自己的工作之外,也要去检查其他官员是否做好他们的工作。

眼识取能见的所缘作为其对象,例如桌上有二块蓝色的布,是不同层次的蓝色。藉由眼识纪录前面有二块不同蓝色的布,眼识可以觉知并接受许多不同颜色的讯息。但觉知这是深的蓝、这是浅的蓝,则是意识的作用。看着桌上的布,我的眼处得到很多不同视觉的讯息,而我的心还能分别这布上有佛陀像。虽然从我的角度看桌上的图案,这佛像是颠倒的而且不是很清楚,但仍可辨识,这就是我的意识活动,将这一点点部分视觉上的讯息整合,并且诠释成:这是一个佛像。

“意识”能以其他五识的对象为对象。此外,意识也拥有不属于其他前五识的对象,我们一般说它就是“法”,包含想法、观点、心理的一种意象,或者比前五识更复杂的经验。

六触

“触”∵的意思是聚在一起。是什么聚集在一起呢?“内六处(根)”、“外六处(境)”、“识”。“根”就是“处”。一个“看见”的经验,是“眼处”、“色”、“眼∵识”产生了接触,这触就叫做“眼触”。或者我会说“眼触”的生起,是因为“眼识”经由“眼处”接收到视觉对象(色法),这三者聚在一起。心的接触如何产∵生?意识藉由“意处”缘“法尘”而生起。总结地说,“触”如何发生?即“内六处”、“外六处”和“识”结合而生起。我们可以发现“内六处”(根)是接触必∵备的条件。如果没有“六处”(六根),就不可能经验到“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六处(六境)。

触是受的缘

当接触生起时,所缘会以特定的方式被经验----可能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例如“眼触”生起,是眼接触到色法,对此色法的苦、乐、不苦不乐受的感受经验也就会生起;当“耳触”生起,是藉由耳根与声音接触,这个声音也会有乐受等经验;“法尘”藉由“意处”经验到“法”,同样有受生起。有情经验所缘,而这些经验包含苦、乐、或不苦不乐。当所缘被经验为乐、苦、不苦不乐,我们便称之为“受”。

我们可以了解依触而生起受。有六种接触,所以有六种受。因为有触的生起,所以有受的生起,显然是很清楚明确的。

根境识和合生触∵菩提长老∵提要

内六处∵+∵外六处∵∵∵+∵六识∵∵∵∵∵→∵∵∵六触

眼识

眼触

耳识

耳触

鼻识

鼻触

舌识

舌触

身识

身触

意识

意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