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豆儿佛”

心行

南岳“豆儿佛”(1532--1610),讳法祥,字瑞光,别号隐南,越嵊县周氏子。曾遍参高僧,后至南岳衡山,在崱屴峰下放下身心,一志念佛。因募得四十八石黄豆,以一颗豆念一佛,净念相继,心无挂碍,天下人称“豆儿佛”,是南岳明代晚期着名的净土宗大师。

一、关于“豆儿佛”的法脉

佛法注重传承。“豆儿佛”来南岳之前,最少向三位高僧求法:

其一、于笑岩老人处得念佛法门。笑岩老人先以禅法接引,不契。老人再导以“最为捷要”的念佛法门,被认可。

其二、参访遍融和尚求证念佛法门。法祥出家三年后,疑心增重,不知一向修的念佛法门,“不审是第一义谛否?”。遍融和尚证实说“更不容念佛外,别求第一义谛”,充分肯定了法祥修持的念佛法门。

其三、亲近柏松和尚参禅。出家六年后,法祥到伏牛山参访柏松和尚。旋因“心契”而“留住石室”,“吊影绝迹,木食三年”,后得高深禅定。柏松和尚也“授以钵袋”,并嘱其南行。

从参师经历来看,”豆儿佛”至南岳“证”法前,已经完成佛教“信、解、行”三部曲。如于笑岩老人处,对“念佛法门”生起信心;在学习经教三年后,至遍融和尚处,消除了对“念佛法门”的疑惑,获得了正解正见;又于念佛三年后,至柏松禅师处,苦修禅定三年。纵观其后的修持,没有离开过参禅、念佛。

二、“豆儿佛”以“解脱生死”为修行宗旨

“豆儿佛”未出家前,缘起人生多苦,因而造访笑岩老人。老人初示以“向上”禅法,奈何不契,但闻“念佛法门,最为捷要”,便点头认可。出家后,仍念念不忘“某甲为生死出家,∵一向修念佛法门”。后住南岳,亦常呵斥“倚墙靠壁,业识茫茫”之徒“不知有生死大事”,∵明确开示只有“专心净业”,才能在“大限到来”时“抵对阎老子”。由此可见,”豆儿佛”出家是为了解脱生死,为了解脱生死才修念佛法门。

三、“豆儿佛”的念佛法门不离“般若”

“豆儿佛”出家后,首先“依栖讲肆”闻法三年,此为增长智慧。后参访遍融和尚,则领受“更不容念佛外,别求第一义谛”,明白“念佛”不碍“第一谛”的“二谛融通”般若。再参柏松和尚则更知“心不应住”之究竟“空性”般若,因不愿“躭着此”,恐“堕偏空”。以上皆依善知识开启接引,才有后来以解起行,数豆念佛,证入“无生”。但当时却“心地未安”,故后有定慧等持、福慧***之南岳诸事。

四、“豆儿佛”讲究“苦行”修福

因慧学再高,终将数食不饱。唯有再运慈悲积聚福德,才是“不偏不执”之正道。“豆儿佛”后期坚持住山、坚持头陀苦行、坚持一心念佛等修持,以为积聚往生资粮。其“放下身心,影不出山”,甚至违抗王令愿“誓死效远公,迹不入俗!”,且“常以糠麸为饼充飡”,如“僧有投之地者”——人家不要丢掉的——法祥拾取“煨而啖之”。∵每次经行念佛,必拿把锄头,“凡见遗秽,必以土掩之。”有人不解,他说:“一片清净地,恐山神见秽矣”,其修福点滴如此。他的临终遗教说“毋得虚张捏怪,诳惑世人,独一味老实念佛”,其杜绝外缘老实念佛,以至往生后检点他的全部家当“唯胡椒一瓶,旧布数片而已”。

“豆儿佛”的苦修感应很大,如某大饥之年,法祥感得护法神“化米豆百数十石送至”。某次竟把追捕的衙役感化,衙役“解腰缠三金,办斋而去”,而被捕“其盗亦化为苦行僧”。

五、“豆儿佛”的念佛方式系“以豆为珠,净念相续”

“豆儿佛”到南岳以后,决议苦修念佛,“以豆为珠”之手段,则系“回绝外缘”之方便,“摄之净念相继,∵光明历历”,以期“心境如如,以念佛心,直入无生”。传说”豆儿佛””曾在南岳募豆四十八石,一颗豆儿一声佛号,其所数之豆又皆制作豆腐结缘,真正是自利利他之菩萨。明代智旭在《念“豆儿佛”疏》云“有念佛者,不记以珠,记于豆;又将豆供海众,使其沦肌肤,浃骨髓,乃至遍身毛孔,咸放佛光;八万四千户虫,咸得度脱。此之功德,难议难思!念豆施豆,功德平等,豆为法界,十方诸佛,三世导师,皆在一粒豆上转大***,现宝王刹。此豆耶?非豆耶?非豆非非豆耶?能信此一粒豆者,可以无疑于一茎草矣!重说偈曰:此豆,泥丸突出难分剖;非豆,咽下分明无处躲;非豆非非豆,大家倾出摩竭斗!”这是肯定”豆儿佛”与众不同的净土修持方式。这是“豆儿佛”法祥最大的特色。

六、“豆儿佛”的禅定高深

据载”豆儿佛”法祥后期三十年“不倒单”,“唯坐一龛于佛殿”且∵“居常胁不至席”。此高深禅功与前期参学历练有因缘。如在伏牛山柏松和尚处“公见与语心契,留住石室,吊影绝迹,木食三年”,后因三年苦行禅修,一日竟入定去,“一日趺坐,雪积满床,火绝衣湿”可见入定时间之长。“侍者往见,惊走报松,”柏松和尚赶来,知道法祥入定,“乃击磬警觉”,问曰:“烟寒灰冷,作么境会?”法祥说:“山原是石,冰原是水,雪飞满崖,不知所以。”此处可见法祥禅悟之高。松曰:“此是暂息尘劳,得轻安耳。若躭着此境,即堕偏空。勿滞于此!宜行脚去,逢南即止。”此时法祥,个人禅悦已得。其功夫境界虽高明,然柏松禅师劝其向南行脚,以图超越。法祥亦觉“铲落知见,独存孤明”,自我感觉也需历练。

后经南岳苦修,遇无碍和尚请教时,“心相印契,即付衣钵”,偈曰:“西来大意问如何?直至于今见也么?心上不生何有见,苏噜悉唎娑婆诃!”。此时传“心”法竟至“心上不生”之境界,愈显”豆儿佛”禅功之高深。

七、“豆儿佛”的法嗣

“豆儿佛””的本身传承只有依师记载,没有点明何宗法嗣,而其在南岳所修念佛净土,可自成一派。其年七十多,尚无法嗣,幸有江西临江地区的居士傅某,曾经在江西湖南等地做生意,后在峨嵋出家,法名同融者,于明万历壬寅(1602)冬慕名来岳参访。”豆儿佛”“心相印契,即付衣钵”,后无碍融和尚依止大师在南岳山中毗佛洞修行。”豆儿佛”往生前夕,还在感慨眼前无第二人可以托付,又把无碍和尚从毗佛洞请到崱屴峰下去秉承衣钵。在清康熙年间智犁和尚《重修广济寺记》中亦载“明万历二十三年,无碍融和尚受崱屴峰”豆儿佛”衣钵,乃重辟草莱以居,感古佛放光之瑞”,可见无碍和尚继承““豆儿佛””法脉无疑。后无碍和尚传竺庵大成禅师(兼传曹洞宗鼓山系),竺庵大成禅师传龙山道人、智犁和尚等。后此地虽有临济、曹洞、云门等宗僧人常住修行,然皆共尊无碍和尚为广济寺开山祖师。因无碍和尚得法““豆儿佛””,故可尊““豆儿佛””为广济寺开法祖师。

八、“豆儿佛”预知时至,往生自在。

“公向与众,周旋无倦”,一日索浴礼佛,告诉大众说:“瓜子熟也,正落蒂时”,可惜无人知道大意。因爱徒无碍融和尚居毗佛洞,乃遣人往唤。无碍融和尚走到崱屴峰前时“闻音乐声”,此定系诸佛菩萨接引。”豆儿佛”趺坐,“融作礼,公曰:‘我行矣,先以钵袋累汝,今以念珠柱杖留别,善自护持’。”此时明确地告诉大众,他即将往生了。“良久令首座领众念佛,公趺坐,诫众曰:“毋得虚张捏怪,诳惑世人,独一味老实念佛”。言讫“合掌端坐而逝”,后大众供于堂中,经七日而颜色不变。其往生经历如此自然自在,足征南岳净土念佛法门不可思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