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当代佛教的信仰建设

果悟

当前,佛教界的大德和善知识,乃至信众中的志士仁人,对教法不兴,佛教有流于世俗功利化的倾向,都表达了深切的担忧,主张力抓“人才建设”和“道风建设”,还我净土。这些主张可谓对症之极,若能以一贯之,必能扭转局势,再定乾坤。但做起来何其难哉!多年来的努力并没有很大建树,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无法治本。不管是“人才建设”还是“道风建设”,从形式逻辑上讲,都是“信仰建设”的下位概念,信仰建设没有做好,一切皆是枉然。因此,信仰建设才是根本。

当代佛教信仰建设的层次和结构

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反映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而且反映了人们的一种道德需求、善的需求。[1]当代中国佛教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恢复、重整和基础建设,已经格局初成。尤其是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佛教弘法道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佛教院校也日渐增多。这些只能归功于佛教信众和社会各界的不吝布施,其背后的原因也可以看作是当代国人对自身精神需求、道德需求乃至善的需求所做出的一种努力。

但是,由于全社会长期以来的信仰缺失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拜金主义和私利主义弥漫,使得当代社会所谓的“信仰”浮于浅表,信仰的根基不稳。而随着佛教教产的急剧膨胀,僧尼经济收入的“高涨”,很多社会闲杂一下子涌进佛教,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佛教徒神秘的灵魂生活荡然无存,出家众的修持受到大面积的冲击,因此出现了所谓的道风问题。

在这场冲击当中,首先遭到毁坏甚或唾弃的是佛教的伦理,这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信众的宗教感情。任何一个宗教,存续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是信众。没有信众就没有教主,没有教制,更不会有教产。是故,信仰建设的前提就是要弥合这种宗教情感——恢复佛教的伦理秩序。这并非只是佛教四众弟子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因为“佛教伦理,从其实质内容来看,是人类生存智慧的总结,也是人类道德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不排斥社会伦理,而且还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又十分吻合当前世界形势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2]

其次是加强僧教育、加强寺院的信仰建设。“寺院是佛教活动的中心,是信仰理念展现和发挥的枢纽……信仰建设首先应从出家僧众开始。……寺院信仰建设的根本就是僧宝正法理念的确立,这是信仰活动的前提,也是佛教发挥积极作用的保证。”[3]信仰在佛教修持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佛教徒一生修行之灯塔,是佛法能否摄受四众不断熏休的关键。所以我们强调,寺院的信仰建设是基础,是整个佛教信仰建设的基础。寺院的信仰建设,其唯一途径就是加强僧教育。

第三是推进教制改革,包括佛教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这本是太虚大师提出的“佛教三大革命”之一,我们在这里重提,并非老调重弹,而是续弹、甚或新弹。要保证僧教育的成就,就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教制改革。教制改革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能够通过强化佛教戒律的作用来约束四众。这一目的的实现,有两个关口:一是出家僧的资格审定,一是学僧的培养,这都是起点上的要求。

以上可以看作是当代佛教信仰建设的几个层次。就结构而言,佛教信仰并非是单一的仰信,更不是盲信和盲从。佛教的教理囊括了至少仰信、理信、证信等三个层次,这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特质,也是佛教信仰建设必须厘清的一个关键问题。仰信建立在“愿力”的基础之上,理信建立在“经教”的基础之上,而证信则是建立在“修持”的基础之上;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关系,理解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要廓清佛教、佛学和佛法的分别。当代佛教的信仰建设,必须是三位一体的,且依“三法印”而行,方可成就。这“三位一体”,不仅是指仰信、理信和证信的三位一体,还指的是佛教、佛学和佛法有机统一的三位一体。既要依愿力而信,更要依教理而信,还要依修持而信;既要谈空、谈有,更要讲皈依、发心和持戒,还要求正见、修止观。因此,当代佛教的信仰建设不仅是“相”上的建设,还是“用”上的建设,更是“体”上的建设。

当代佛教信仰建设的关键问题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即使兴盛一时,只要它后来不能随着当时、当地的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失去与社会的有机结合,或失去自己的宗教主体性,就会失去它存在的基础,失去生命的活力,乃至最终衰亡。佛教在古代印度的衰亡,摩尼教、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在古代世界的衰亡都是这一规律的例证。”[4]这对当代佛教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当代佛教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够符合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这所谓的与时俱进并不是改造经教,而是改变佛法的传播方式,尤其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经教研究,用当代社会的交流方式来弘传佛法。但在“教”的方面,要肃整仪轨,严格戒律,甚至还要恢复古制,重建丛林制度。因此,当代佛教信仰建设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可以概括为“一进一退”,对佛理鼓励进行深刻的学术研究,通过“经教”来摄受当代社会的理性人思维;对于丛林建设,则要重塑古制,严肃戒律,严把出家僧的素质关口,让佛学院校的教育远离都市,回归山林。

再者,当代佛教已经广泛的深入到了都市生活当中,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即使地处深山的丛林,由于旅游经济的无孔不入,也趋于都市化了。都市人群对于佛教基本上是三种态度,总体来说,持正、负态度的人群属少数,多数是持麻木的中间态度。这其中,持正态度的坚定护法多数是老龄人群,还有一部分是私企老板和中年女性。从构成上来看,他们多有因求得消灾延寿、子女发达、财源不断等主观愿望或家庭不和、婚姻不幸、心理原因和社会压力等客观原因而信奉佛教的初衷,这不符合佛法的精神,长此以往,会使得佛教变质。所以,当代佛教信仰建设的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在恢复古制和强化僧教育的前提下,有效开展信众教育的问题。

此外,当代佛教信仰建设的第三个关键就是开展佛教学术研究,培育四众的理性信仰。目前,国内有这个方向的高校并不多,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也是凤毛麟角。佛教学术研究包括了佛教文化研究和佛学研究两个方面,时下国内的现状多是侧重于前者,至于后者,则多是常识性的传播,中观、唯识等深奥教理并未进行的深入,亟待加强。只是汤用彤先生曾经说过,“佛法,[5]亦宗教,亦哲学。宗教情绪,深存人心,往往以莫须有之史实为象征,发挥神妙之作用。故如仅凭陈迹之搜讨,而无同情之默应,必不能得其真。哲学精微,悟入实相,古哲慧发天真,慎思明辨,往往言约旨远,取譬虽近,而见道深弘。故如徒于文字考证上寻求,而乏心性之体会,则所获者其糟粕而已。”[6]可谓是为教界、学界进行佛教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结语

综上,我们简单讨论了当代佛教信仰建设的意义、层次、结构和关键问题。讨论这一话题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当代社会尽管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仍然存在一系列诸如道德、环境、自然灾难、弱势群体以及心理疾病、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冲突等严重问题;在某种程度下,由于信仰的缺失,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甚至加剧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佛教从现实社会中的人生问题入手,通过戒、定、慧等修持之道,引导人们妥善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引导人们彼此友爱和包容,引导人们认识生命,解脱生命,真正实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推进当代佛教的信仰建设,这不仅是佛教的存续问题,更是关系到了民生国计。

当然,将佛教信仰提升到一个如此高度,并不是忽视人的主体性,进而削弱当代社会的创造力。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就佛教教理本身而言,其信仰建设并非排斥人的主体性,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人的主体性,进而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当代佛教犹是如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关注信仰问题,尤其是关注当代佛教的信仰建设,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

[1]∵王月清,《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1期。

[2]∵方立天,《佛教哲学与世界伦理》,《法音》,2002年第3期。

[3]∵参见菩提心水,《法藏寺及其信仰建设——近代上海“人间佛教”实践管窥》,《法音》,2000年第9期,25页的相关内容。对于正法理念,该文解释道“正法理念的确立,特指寺院信仰活动要突出体现佛教信仰的主体精神,反映出佛教积极的精神风尚。”

[4]∵方广锠,《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的走向》,《法音》,2001年第9期。

[5]∵佛法,指佛教佛、法、僧“三宝”的“法”。佛法包含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四种,也就是佛教关于人生解脱的理论与实践、原因与结果的内容。

[6]∵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跋》,《汤用彤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55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