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原谛愚着

圆明译

代序~一盏暗夜里的明灯∵∵

代序~学习自己,忘了自己∵∵∵

前言~人类永远的目标∵∵

人生该如何过?∵∵∵

‘苦恼’是了解真我的路标∵∵

了解自己是人生的出发点∵∵∵

代序~一盏暗夜里的明灯∵∵∵

误解了言论的自由,以致各式各样的声音都出来了。这些人,对于说话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茫然不知。因此,‘了解你自己’,便是宗教界共通的课题。∵∵∵∵∵

清晨,释尊在林中坐禅时,一群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忽然跑了过来。问道:‘请问,有没有看到一群美丽的小姐?’原来,这群年轻人昨晚和几位小姐一起举行宴会,非常热闹,但是早上起床一看,那几位小姐已无影无踪,而且把他们身上的贵重物品都偷走了。∵∵∵

释尊看了他们的样子,便说道:‘与其找那些小姐,还不如先找找你们不知去向的心吧!’∵∵∵

某天,一个厌世的哲学家在公园边沉思边散步。不知不觉间,踏进花圃里,因为他没有看见‘禁止入内’的告示。∵∵∵

这时,传来了园丁怒斥的声音:‘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难道不知道你是什么东西吗?’∵∵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表情很认真的嘟哝着:‘如果我知道的话就好了......’∵∵

这的确是颇讽刺的故事,自己总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其实一点也不了解。∵∵∵

能够了解这个不了解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就能说已经了解禅了。∵∵∵

作者梅原谛愚禅师,曾在社会上历经各种磨练,在中年时出家。∵∵∵∵∵

他在临济僧堂认真的修业,终至自见本性,整个人呈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获得‘谁也不能给予下载的清风’的境界,并且,无论如何也要把这种喜悦传给所有的人,因此他志愿当一名布教师,各处奔走传教的结果,成为烦恼众生的谈话对象。在这期间,他体验了很多,加以思索之后,决定把这些心得付梓成书,度化众生。∵∵∵∵∵

对身处现代的大多数人而言,无疑的,这本书是一盏暗夜里的明灯。∵∵∵

仓内松堂∵∵∵∵∵∵∵

代序~学习自己,忘了自己∵∵

所谓学习佛道就是学习自己

所谓学习就是忘了自己

所谓忘了自己就是为万法所证明

所谓为万法所证明就是自己的身心以及

他人的身心都能脱离掉

这几句话收于《正眼法藏》这本书,是永平寺的创建人道元禅师说的话。能够如此简明、适切的解说佛道,不,应该说是佛道的实质‘禅’的意义及实际状态的话,我想是没有了。∵∵∵

这本书是由属于我们临济宗妙心寺派,现任骏州菜流寺的住持,为了宣扬佛道,不分日夜,从事布教活动的梅原谛愚禅师所作。∵∵∵

由来已久的传教,是以常常以山间、偏僻地区的善男信女为对象,使他们流下感激的眼泪。像这样因缘的故事及实例非常多,但时常沦于说故事的窠臼里,所以很少能够做得很好。∵∵∵∵∵

然而,拜读谛愚禅师的讲话集,对于他那种可以称之为哲学的深远思想,以及能够点出佛道的真髓,我着实为之感动。我也想到,那些常常听禅师讲道理的大众,一定都是些年轻、有学识的人们。∵∵

看完全书,第一个感觉是,本书的精神和前面所提到道元禅师的精神同出一辙。而且,我也深深的感觉到,禅师深远的思想更明确、更现代,而且更诚恳的阐明佛道的思想。∵∵

这本书使用最容易理解、最浅显易懂的言语来阐明真正的禅学,希望能够逐渐推广到一般大众。∵∵

山田无文∵∵∵∵∵

前言~人类永远的目标∵∵∵∵∵

无论是谁,都希望活出人类的真实性,实现人生。这也将是人类永远的目标。∵∵

拙作便是致力于这个目标,透过一个佛教人士的一点小小的人生经验所写成的。∵∵∵

现代已经是所谓的高科技时代、资讯社会,身处时代转换期的人们,深受困惑及不安的折磨,而这是和人性有关的苦恼。∵∵

虽然可以舍弃这种苦恼,但是,即使拥有超过一般人的生存能力,还是有无可奈何的时候。遭遇到苦恼,陷入虚无感、不明白生存的意义、遭遇意想不到的灾难,到这个时候,知识与观念已不能解决,甚至起了死的念头。∵∵

大部分的苦恼,都是自我意识强烈、汲汲追求名利所致。有人说‘现代人自我意识过度膨胀,缺乏自觉’,只是把自己的心一味的向着外侧,却忘了觉悟出真正的自己。执着于自我而生活,自己撒下了痛苦的种子,妄想不断的扩大,终至背负不了的苦恼。这正是作茧自缚的痛苦。∵∵

如果想真正的思考人生、求取真正的幸福,就应该学习道理、舍弃自我的执着、致力于自己的修练(无我的大我)、自觉到自己,以及全心全意的活在人类的真实道路上。∵∵

佛教,就是一条学习为人、生活的道路。希望读者能将佛教的教义活用到实际生活中,过着开发、创造自己无穷潜能的生活。拙着如果能使得各位读者思索自己、从自我转换到大我的话,对于这份缘份,着实感到荣幸。∵∵∵

梅原谛愚∵∵∵∵

人生该如何过?∵∵

肉体即使消逝,精神仍永留人间∵∵∵

‘人生’,一般而言,指的是一个人的一生。但是,严格说来,如果每天过的都不是做为一个人所该有的生活,可视为人生吗?∵∵∵∵∵

每个人对于自己仅有一回的人生,无不希望能顺着自己的心意,过着令人信服且幸福的生活。∵∵∵

首先,把‘令人信服’的范围缩小,指的是每天都过得很有意义,所作所为也都很有价值。而对于‘幸福’,一般认为家人健健康康、相处愉快、家境富裕、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自己的理想能实现等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如此。但是,这样的人生却经常不能如愿以偿。∵∵

无论是谁都无法照着自己的希望而生;同样的,也无法照着自己的意愿而死。有人无法按自己的意志而生存,也有人无法按自己的意志而死。人类都认为,我就是生命,事实上,我并不代表生命,只是人类依着生命而存在着。∵∵∵∵∵

而且,生和死的实际情况是,两手空空、赤裸裸的来到这世间,同样的,也赤裸裸的死去。人类非但不是生命,而且任何东西都不属于他。要说有的话,只有精神。精神就全凭自己的意志,死了之后,仍旧会遗留人间。‘业’(功绩身、口、意合称三业)也会留下来。这就是为什么人对于生存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当成大事认真考虑的原因。∵∵∵

人的一生不是单单一个人,自己生活方式的每一部分,都会影响到和自己有关的人,俗话说:‘小孩虽把父母亲的话当作耳边风,但是无形中,父母亲的一言一行已经烙印在小孩的脑海中。’指的就是这种情形。此外,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内涵。∵∵∵

我想,一定有人将错就错的认为,即使了解造成一个人内涵的重要性,开始修行,也无法如愿的完成自己想要的人生;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对于万事万物的一种看法罢了。但是,虽说是心的问题,其实如环境、事物、金钱、身体等等相关问题,在在都会使人改变心意。简要的说,唯有保持一颗超然的心才是上上之策。∵∵

贫困不使人痛苦;人却苦于贫困∵∵

意识到‘人生不能尽如人意’的心,正是人的智慧、开始反省自我,以及审视自我和人生的一颗宗教心。江户时代黄檗的高僧卖茶翁,对于人和贫困的关系曾确切的指出:‘贫困不使人痛苦;人却苦于贫困。’贫困,并不仅仅只靠金钱就能除去,在环境方面,例如:人、物、工作、地位等等,都可能造成一个人贫困。因此,请好好体会、咀嚼,把‘人’变成自己所能主宰的‘自我’。∵∵

身外的万事万物并不会使自己受苦。自己对于外界的事物,所看、所听,如何领受、因应,在在都视自己的态度而定。对于这种‘心’的问题,古人如此的教导我们:∵∵

唯心能使心惑,使心成心,心中有心,不使其心动。

这首诗中的‘心’,指的是外界的万事万物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之间,产生的一颗心。见识外界的事物而理解的心,使应该采取因应之道的自我的心受到迷惑。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就形成了这二种心——使人迷惑的心和困惑的心。但是,我们必须督促自己,不能任由这二种心混乱我们的生活,必须牢记:‘心中有心,不使其心动。’而加以反省及警惕。这种心,是一颗认识人的心。∵∵

古井的旅行者∵∵

做为一个人,为了要活出真实的自我,必须觉悟出自己的本心和本性。如果没有一颗觉悟的心而活在这世间,根本谈不上活出自己,也不能说是自己的人生。宗教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就在这里。我认为,宗教是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的东西,也是现代人理应寻求的东西。∵∵∵

那么,在佛教中,又是如何对人生下定义呢?在《心地观经》这部佛经中,曾经对此加以解释。在这里,我想以我的想法加以改写来告诉各位。一般而言,当我们提到人生,常常会将它比喻成一段旅程,或者将人譬喻成旅客,在这本经书中,也以这样的比喻训诫我们。∵∵

有一个旅行者,漫步在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突然,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原野已成一片火海,而且像是袭击这位旅行者般逼近。旅行者虽然拚命的奔逃,野火还是向着他扑过来。旅行者反覆的大声叫着:‘救命呀!救命呀!’但是,没有任何人出现。‘啊!这下死定了!’他心中这样想时,突然,就在他的眼前,有一口悬着藤蔓的古井。旅行者心想:‘莫非天助我也?真是谢天谢地,如此一来,我就得救了。’于是,急忙攀着藤蔓爬进古井。∵∵∵

‘啊!真是倒楣!’稍稍喘了口气。得救之后,手却像发麻般痛得不得了。正想把脚翘起躺下时,往旁边一看,一条毒蛇正眼露凶光,吐着舌头,似乎随时都要向他扑过来。旅行者既惊慌又害怕,虽然想逃,却动也动不了。心里想着:‘啊!又掉入了另一个陷阱。’这时,往右一看,另一只毒蛇也目光炯炯,吐着舌头盯着他。再仔细一看,前后也都各有一条毒蛇瞪视着他。旅行者吓得魂不附体,大声叫着:‘救命呀!救命呀!’反反覆覆不知叫了多少次,还是没有人前来搭救。就在他大叫救命的同时,往上一看,刚刚使自己躲过大火,爬进井中的藤蔓上,一只白色的老鼠正喀吱喀吱的咬着。而紧接着白色老鼠之后,来了一只黑色的老鼠,继续咬着藤蔓不放。旅行者心想:‘这条藤蔓被咬断后,我一定会倒栽葱的掉到井底。’往下一看,天呀!大蛇正张开大口,目露凶光,好像在挑衅:‘来吧!快点掉下来呀!’一想到要是这条救命的藤蔓被咬断了......,便吓得浑身战栗不已。∵∵∵

再次用尽吃奶的力量,竭声嘶喊着:‘救命呀!谁来救救我呀!’但是,还是没有人出现。就在他大叫救命时,忽然,藤蔓上的蜂巢里滴下了五滴蜂蜜。旅行者舔着这甜美的滋味,甚至忘记了自己生命垂危,还笑着说:‘真是人间甘露呀!’∵∵∵

释尊以这个故事对当时的人们说:‘你们所做的事,不也和这古井中的旅行者一样吗?生而为人,难道光想活下去就足够了吗?’释迦牟尼佛还启示我们:‘陶醉在蜂蜜的甜美中是对的吗?’∵∵

顺应着自己本能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以上故事中的野火,代表的是生活中的困苦。因此,受到野火袭击,指的正是受到生活的压迫。譬如为了孩子的出生先前的准备工作、孩子出生后的花费、儿子考上大学后的学费......些逃都逃不了的。而如果在这一连串被压迫生活的当中,突然生病或受伤,生命垂危,又如何呢?和人做生意,不幸失败,分文不剩,遭致社会的唾弃,又如何呢?类似以上种种的灾难,在人的一生中,一定会遇个二、三次。虽然想:‘如果能逃离这些灾难,该有多好!’想逃离,但逃得掉吗?人情的压力马上又来束缚你了。而且,即使逃脱了,蓦然发现,身处之地竟在古井中,四条毒蛇纠缠着你。∵∵

所谓的四条毒蛇,指的是构成宇宙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因为有这四大元素互相结合、牵连的机缘,一切东西才能应运而生。如果缺少这份机缘,一切也都趋向灭亡;人类是因为这四大元素而生,因此,人类也可以称为一个小宇宙。∵∵∵

这四大元素以人为例加以说明的话,‘地’指的是骨头和筋肉。‘水’,就像我们知道的,体重中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因此指的是血或泪等液体。‘火’,代表体温。‘风’,指的是使得身体和手脚能活动的体力。藉由这四项元素互相结合的机缘,体内的细胞也随之活动,而使得人得以生存。如果这四大元素之一被破坏了,互相结合的机缘消失了,人类也就无法生存。因此,人的存在,并不具有任何特别的意义,只是随因缘而生,随因缘而灭,只是个‘空’字罢了。∵∵∵

另外,黑、白两只老鼠,分别代表的是夜晚与白天。时时刻刻生存的同时,也是时时刻刻的死亡。我们一步步活下去的道路,也正是一步步将近死亡的道路。能够通向死亡的道路,代表的也是生命一步步进行的道路。死与生,不过是无常的现象罢了。因此,只要把藤蔓切断,人马上就会落入井底,而下面的大蛇正恭候着我们,这便是死。∵∵∵

这位旅行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危急之至的时候,一尝到那甜美的五滴蜂蜜,竟把一切都忘记了,还露出满足的笑容。这五滴蜂蜜,代表的是生存的本能。性欲、食欲、睡眠欲再加上人类特有的财欲和名欲合称‘五欲’。因为刹那间五欲的满足,竟使得这位旅行者忘了四条毒蛇、黑白二只老鼠以及自己危在旦夕的生命。‘满足了性欲。’、‘啊!真好吃!总算吃饱了!’、‘睡得真舒服!’、‘又赚大钱了!’、‘被人称赞,真是快乐得不得了!’等等,由于耽溺在这短暂的满足,竟忘了自己每天正站在生死关头上。天天都是这样过,果真可以吗?每天生活在古井中,这种人生令人信服吗?如此一来,生为一个人,还有什么意义呢?无论如何,人生到底应该如何过?我们必须扪心自问,必须专心一志的寻求答案。如果你真的爱自己、想好好的走过这仅仅一回的人生的话,我诚恳的希望,对于自我的存在,对于自己要过的人生,你们能留神的、一步一步的往寻求的道路走去。∵∵∵

‘苦恼’是了解真我的路标∵∵∵

‘困苦’是帮助我们往上攀爬的梯子∵∵∵∵∵

释尊说:‘人生就是一种苦。’原因在于只要是人,任谁都无法逃避生、老、病、死这四种苦难。在人的一生中,说到‘爱别离苦’,意即不得不和心爱的人分离之苦。‘怨憎会苦’,也就是每天都必须和你所怨恨、憎恶的人碰面或生活在一起的苦。‘求不得苦’,指的是费尽心力求取,依然得不到的苦。‘五阴盛苦’,则是为了使身体健康而产生的苦恼。这些,就是俗话所说的四苦、八苦。只要是生而为人,在一生中都逃离不了这些注定要受的苦恼。随着四苦、八苦而来的苦痛,因为任谁都没有办法逃避,所以只能束手无策吗?如果真是这样,身为一个人走这一遭,又有什么意义呢?∵∵

释尊为解决‘人的苦’、‘人生苦’,毅然决然的舍弃王位,花了六年的时间,全心全意的致力于苦痛的解决,但是,当他发现这苦终究无法解决,最后,连生命都失去了。死后复苏,静坐菩提树下一星期。第八天的黎明,当天际只剩下最后一颗晨星时,佛忽然大彻大悟,并且顿悟出‘苦、集、灭、道’的教义,开始宣导众人。∵∵

‘苦、集、灭、道’告诉我,‘苦’的原因,在于‘收集’了各式各样的东西——苦恼。若能不执着于苦恼,才能到达‘灭’的境界。为了达到灭的境界,佛指示我们要依正‘道’而行。八正道即:一、正确的见解;二、正确的思考;三、正确的言语;四、正确的行为;五、正确的生活;六、正确的努力;七、正确的决定;八、正确的冥想。这八条实践的道路并不是要我们从苦恼中逃脱,但是,如果想想为什么会有这许许多多苦恼时,希望大家都能透过实际生活仔细思考佛所教诲的——苦之来源,在于收集了各式各样的东西。∵∵

‘经验’是一种力量,但不是‘万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