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法的立场来说,照顾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心关怀别人,所以并不自私。然而,必先了解什么是“自己”?什么是该得到的“照顾”?否则,为了贪得无厌的目的而照顾自己,反而会害了自己。进一步说,很多人连照顾自己的方法和原则都弄不清楚,而口口声声强调要照顾别人,关怀别人。那么,被照顾及被关怀的人,能否获得正确的照顾和关怀,便有疑问。原意是存好心,做好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许多人刚接触佛法时,对于佛法的“放下自我”,存有误解。于是,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非常消极。这也是很普遍的现象,他们由于放弃自我的尊严而不再努力,不能肯定自我的价值而不负责任。不懂得真正照顾自己的人,当然也不会努力修行。

第二,∵非常积极。他们自以为立志奉献自我,不再自私。因而到处广结善缘,并且强迫认为的好事。实际上,很多宗教家、革命家、政治家都有这毛病。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救世救人,由于不了解自己,不懂照顾自己,也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他们的积极,非但不能为了人类带来福音,反而引起世界诸多的斗争、残杀等灾难。

我们必先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什么叫作人?人是怎么构成的?才能进而理解佛陀所讲的众生,是有种种根性、种种差别和种种需求的。因此,才会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信仰的出现,来普渡众生各种不同的需要。也就是先要自觉才能觉他,自立然后利他。

“自我”可分为七个层次:“身体”、“心”、“世界”、“宇宙”、“众生与业力”、“愿力”、“解脱”。

“身体”根据《圆觉经》的说法:“妄认四大,为自身相。”身体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和合而成,是表现自我及感受自我的重要部分。

“心”根据《圆觉经》说:“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心理活动是知道有身体,并感受身体的存在。心里的现象是由于与物质现象“色、声、香、味、触、法”之间的相对而起的执着、分别等作用。

“世界”便是“身体和心”相加而成的“自我”所存在的环境。我们同样生存在地球上,确有不同的身心感受。举个例子: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共同在一个空间中活动,可是个人的思想及生活习惯,却又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佛教便有其涵容性的疏导,就是承认所有的众生,有着种种根性、种种差别因缘,而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虽然是各不相同,却又是息息相关。

“宇宙”世界的存在及其活动范围,称为“空间”,历史上的生命过程及其价值的延伸,成为“时间”。时间与空间相加,才能感受自我的存在。故知我们的生命与宇宙是一体的,不能分开。谁也不能离开宇宙的时间与空间。

以空间来说,任何人的行为均直接、间接影响了其他人,就连呼吸也彼此相通。至于时间,我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承受古代人类文明的遗产而加以不断改良,然后,延续下去,代代相传。

因此,我们今天的行为,也对以后的宇宙,有其一定的影响。所以,作为一个自我,不能不顾虑到在这时空内的重要性。若晓得自私,便更应该知道:不能忘掉我们自己跟整个环境的关系,所以最好的自私方式就是去关怀他人。

“众生与业力”,是把以上的四个层次,从一般人理解的物质世界提升至佛教的信仰层面。“业力”就是由过去世和现在世所做的一切身体、语言、心里行为相加的结果。业力贯通着过去、现在、未来。因而便有时间上的自我存在。在时间的长河里,众生不断地造业,也不断地受报。造了恶业,便在生死中受困难,做了善业,便享福受乐。在每一个生命的过程中,随着业力而流转、交替。

佛教的目的,是让我们自我的业力的困扰,获得解脱。然而,个别的自我和全体的“众生”,都是息息相关,没有办法分开。因此若希望解脱自我,必先发愿解脱别人;希望自我不受业报,必先发愿救度众生。

既已了解业力,为了不要受报,便当“发愿”,多做好事、善事,处处给人方便,对人有益;关怀别人,奉献自己。凭着愿力代替业力,便可解脱生死之苦,实证涅磐之乐。可是,凡夫发愿,心不坚固,碰到障碍,便易起退心。其实,发愿以后,只管尽心尽力,目标不改,当做错或做不到的时候,不要气馁,应继续发愿,继续再做。若能这样,做好事的机会∵便越来越多,做坏事的机会便相对地减少。不要害怕发愿,不要害怕能力不够而不发愿。好像婴儿走路,都是从跌跌撞撞的经验中成长的。纵然未必能一帆风顺,起码已经找到方向;那也就是“回头是岸”。唯有如此,才不会因为害怕发愿,因为害怕犯戒,而继续作恶造业了。更进一步,佛法教我们学佛陀的精神,凭着愿力,让我们在众生世界里,时刻奉献自己,成就他人。不管自己所得的利益多少,只在乎众生是否受益。于整个利他的过程中得到圆满的同时,你自己也达到解脱的境界。这也就是从凡夫进入贤位及圣位的菩萨层次,乃至成佛的层次。这时候,“自我”也就不再存在。

何为“解脱”?即是佛法讲的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就是没有自我立场的价值判断,没有自我中心及自我期待,没有蓄意要放下自我而承担他人的责任。从执着、烦恼中解脱,而非否定自我价值,智慧的功能及慈悲的运作,仍然真实存在。唯有彻底奉献自己,放下自我中心,才得真正的解脱。

如何“关怀他人”?便是法鼓山的共识:“提倡全面教育,落实整体关怀。”

全面教育应从生儿育女的胎教开始,直到老、病、死亡,乃至往生佛土,都当以佛法来作指导。

整体关怀则引申到凡是跟我们相关和接触的人,让他们都受到关怀,得到佛法的好处。

然而,必须先了解自己以后,才能知道在不同的地方,对不同的人及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需要,而恰到好处地给予各种的关怀和照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