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忏功德利益

“法华三味忏仪”,原名“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礼法华经仪式”,乃是天台智者大师,少数亲自撰写的典籍之一(慈云大师于本忏序文云:法华三昧忏者,天台大师瓦官亲笔)。若从原忏名来加以了解,我们可以发现:此一忏仪乃是一种礼《法华经》的“仪式”;此一仪式以行者修持“法华三昧”时所进行的种种“事行”与“运想”为主要内容;而其目的,正是要“补(辅)助”行者证得法华三昧!这亦是智者大师初遇慧思禅师时,自所修证的法门。

除了修证上的理由之外,大师之所以要亲自撰述此一行法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则是因为修习此三昧,具有大乘殊胜的一实相胜妙功德。大师在忏仪中第一章,即据《普贤观经》之文意而明示云:“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比丘、比丘尼……诵大乘经者,欲修大乘行者、发大乘意者,欲见普贤菩萨色身者、欲见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佛者,欲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通达无阂者,欲得闻十方诸佛所说、一念之中悉能受持、通达不忘、解释演说无障阂者,欲得与文殊师利、普贤等诸大菩萨共为等侣者。欲得普现色身,一念之中不起灭定,至十方一切佛土,供养一切诸佛者。欲得一念之中,到十方一切佛刹,现种种色身,作种种神变,放大光明,说法度脱一切众生,入不思议一乘者。欲得破四魔,净一切烦恼,灭一切障道罪,现身入菩萨正位,具一切诸佛自在功德者。先当于空闲处,三七日一心精进,入法华三昧。若有现身犯五逆四重失比丘法,欲得清净还具沙门律仪,得如上所说种种胜妙功德者。亦当于三七日中,一心精进修法华三昧。”修法华三昧,有如此殊胜的利益,因此四明***对此三昧,曾作一有力的结论,《要旨》云:“***大乘,究竟于此!”换句话说,究竟一乘的大乘佛法,正是法华三昧的精髓所在。

忏法之再兴∵

此忏流传中国近一千四百年来,虽然早已成为后代各类天台忏法,乃至其他宗派忏法的“母体”,并且为历代的祖师大德所修习,但历来有关此忏的专门注解,除了灌顶大师的《国清百录》略有纲要性的说明,唐代湛然大师的《补助仪》及北宋法智大师的《修忏要旨》,有针对此忏法的辅助说明外。迨至宋末以至民国的七、八百年间,虽然仍有许多以“法华三昧忏仪”为蓝本的各类天台忏法陆续编出,但有关此类天台忏法的行事、运想等深刻修法的说明与导引,却一直疏于提倡与强调。尤其元、明以来,随着经忏佛事的渐次风行,天台忏法乃至其他非天台系统的忏仪,被流俗应院所大量运用的结果,早已使得中国佛教,有一千五百年以上历史,具有中国佛教修行特色的“修忏法门”,失去了它严肃而深邃的修行面目与慧观内涵。代之而有的,是杂沓的法会场景,与因地不真的金钱交易!尤有进者,经忏佛事的存在,甚至被一些未明忏法本质的佛教徒,视为中国佛教堕落的根源与象征,而使得这一甚深的修忏法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误解、误用与忽略,甚至还受到某种程度的排斥。大乘一实相印的修持法门,竟然沦落至此,思之,怎不令人心痛?

纵观今日教内,对于修忏法门的认知与施行,大体有三类:其上焉者,尚具道心、仍怀恭敬。只是,虽有好心欲修忏法,然于修忏之施造方便、事行运想、教法所依、理观解悟乃至功德利益等,大都了解不深,或甚至完全不了解。只知随文唱念、行礼如仪,而却常常是内心懵懂、教观不明。虽然能这样已经不错了,但所谓“勤苦修行、非涅槃因”,以这种方式修习忏法,种未来善根,当然绰绰有余,若要进求教解圆明、住持法幢,则仍然美中不足。其中焉者,对忏法的真义一知半解,虽有护法之诚,但总认为忏法不过是接引众生的“世俗方便”,偶一为之则可,对于深修的功德利益则了无所知。这类人只见忏法被世俗所恶用之弊,而未明其出世证果之大利,仍然不免执事废理,失之偏颇。民初有人倡议:独立“经忏”一宗,集中门庭以利管理云云,盖此之类。虽然此议,或有当时因缘现实的考量,用心诚善矣,然未解忏法深义,则与流俗僧无殊。其下焉者,愚痴闇蔽、无惭无愧、寄佛偷生者流,假经忏佛事而行换取名利等之勾当。虽亦有方便利生之效果,然终究是无心在道,不免种杂善因于目前,坏乱佛法于未来的过咎。甚至某些主事者,为了缺人或方便的理由,更不惜以纵容伪滥僧(如白衣假冒僧人,做贼住之行)同坛做佛事的方式,达到营利的目的。而寺院主人为了佛事能推行,睁一眼闭一眼的鸵鸟心态,更是助长此风。唉!佛教的良心在那里?凡此之类,正是末法魔民,着衣食肉之属,虽有华报可享于今朝,来日火涂怎免?今日佛门之所以堕相充斥,利养丰厚乃是主因,而经忏法门的营利恶风,正是此因之源!有良知的佛弟子,能不发大心而力求改善?

依于以上的认知,我们意识到:以天台忏法为代表的,中国大乘佛教修忏法门,虽有如此甚深的解行内涵在,但却由于年代的浸远与乏人弘传,而使得此类依教修禅的法门,不但无法被深刻而有效地修习,甚至已被一再地误解和恶用。就像禅宗的杀活自在,传到了后代,却成了“流俗自在”一般,今日的修忏法门,多少也成了某些思想观念不正确的人,藉以图谋利养的工具(这是人的过失,非法门的过失)。虽然长久以来,有不少的教内有心人士都意识到,重新提振禅、教的本来面目,正是今后复兴中国佛教的两个重要路向。然而,禅宗不立文字,以无门为门,但接上根之人。在断层多时,而禅匠难觅的今日,恢复禅法,尚待机缘成熟。相对于此,则主张依教修禅、教观并重的天台教学,中质之人,尚能以现存的典籍为导引,循序渐进依教起修,依文字般若而入实相般若,因此其复兴,于今日或仍有可为。∵

法华三昧之重要∵

只是,天台教海广阔无际,求其重辉谈何容易?亦非少数个人之能力所及。然则教相虽繁,解行枢要不外止观,而止观之初阶正是“法华三昧忏仪”所摄。因为《法华忏仪》注中,大师自言:“修行有二种:一者初行、二者久行。教初行者,当用此法。”盖天台四种三昧中:常坐三昧,以常坐为务。今日众生心性燥动,常坐则非昏即掉,不易得力。常行三昧,但立不坐,复又时日久长。今日众生根身漏劣,不堪耐苦,亦难修持。非行非坐三昧,修无定相,缘无定境。今日众生染缘垢重,触境辄迷,初机修此,恐难得益。唯有半行半坐三昧,动静双调、语默间用、时日非久、依缘修观、定慧并运,可谓三昧修持中之善巧者,颇为适合今日众生之根性。后代天台系统忏法之编造,皆以半行半坐三昧为主,不是没有原因的。但在所有半行半坐三昧中,之所以又特显“法华三昧”,亦有其原因所在。首先就传承说:法华三昧正是天台宗之所以能以一实相印判摄一切佛法,而开宗立教的内在修证依据。天台三祖慧思大师,即首先依法华经的修持而证得此三昧,如《续高僧传》云:“(大师)霍尔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念明达。十六特胜,背舍除入,便自通彻”。《天台九祖传》更云:“自是之后,所闻之经,不疑自解。”此后,当天台大师至大苏山,面见慧思大师时,思大师即教导智者大师修习法华三昧。《九祖传》云:“(思大师)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昏晓苦到,如教研心。……经二七日,诵经至《药王品》……寂而入定,持因静发。照了法华,若高晖之临幽谷,达诸法相。”由此可见,法华三昧之证得与搏持,实深关系着天台教法的建立。若无当初慧思大师的亲证三昧,并将此三昧修法,传给智者大师,使智者大师亦证得法华初旋陀罗尼,得无碍辩才,则天台教法恐怕仍无法建立。其次就法华三昧的胜妙功德说:慧思大师在《安乐行义》一文的开宗明义,即曰:“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凡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过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专心勤学法华三昧。”而此三昧的修习,乃是以《法华经》的修持为主,至于《法华经》之殊胜,佛陀于经中亦自叹言:“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安乐行品〉)又云:“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神力品〉)《法华经》既有如是功德与重要内涵,因此从天台教团建立以来,有关“法华三昧”的修持即被长久地重视着。最后再就天台忏法的根本说:由于《法华三昧忏仪》,乃是天台大师依于亲身实证的经验,为了接引学人亦同入此三昧海中,而唯一“亲自”(其他如《方等忏》等忏法,则是弟子记述而成)撰写的一部忏仪。因此无论就其忏法内容,或修行思想等方面说,皆对后世各类的天台修忏法门,具有绝对的权威及指导地位。而另一方面,它的解行内涵,也正可视为天台教观的精华浓缩!后世撰述的各类天台忏法,虽因所依经典不同,而内容略有出入,但其思想与行事、格局等,大体皆不出《法华三昧忏仪》的主要内容纲领,亦是显而易见的。缘于此,今后若欲理解,并深修各类天台忏法,以至实践天台教观并重的止观法门,并藉此以提振天台教学,则对于《法华三昧忏仪》的深入理解与研究,乃至躬自修持,应是一项根本的工作!这也正是《辅行集注》,之所以编辑出版的原因之一。∵

集注缘起∵

之所以采用“集注”的方式,一方面固然是希望将古德著述及经典中,与本忏法之理解、事行和运想有关的文字或注释等(主要是《补助仪》及《修忏要旨》),集合汇整在忏仪适当的位置中,以方便行者察考、玩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忏法甚深,唯证能彻,学人愚痴无行,自修尚且茫然,岂敢奢言注释?故仅能依古来之著述及相关之经文,效古德汇注之例,进行集注的工作,以为自行所依。其中虽因理解上的需要,而不得不有编者之按语,然于重要处,亦尽力依循确据而言,断不敢妄作个人臆想。而“集注”之前,所以另加“辅行”二字者,乃是因为忏仪的施设,以实行为目的,今所以集注仪文,正为“辅”助忏法之修“行”而设,因此以辅行名之。

略释三昧

所谓“三昧”,乃是梵语Samadhi的音译,又译作“三摩地”、“三摩提”等,意译为定、等持、调直定或正心行处……等。乃是指心识离开惛沈与掉举(等),而能不散乱,专止于一境(持)的意思。依此原义,则“三昧”之名,偏指心一境性的“定”而言。然于大乘佛法中,三昧往往冠以个别之名称,如:法华三昧、般舟三昧、首楞严三昧、无量义处三昧、华严三昧、海印三昧……等。此时之三昧,已不再只是“定”(心一境性)的义涵,乃是指依定而生“慧”解,由慧解内容之不同,方有种种不同的三昧名称。此外,更因此慧解的开发,而使得三昧(定)的力用,有了不同的表现。此时的三昧,则是意味着定慧等持且互相资助的心识状态(体)而言,此一心识状态,既是定之体亦是慧之体。从心意专一的角度言之,谓之“定”;从心所生的领悟言之,谓之“慧”,其发生容有先后,迨其证得,实则无二无别——即定是慧,即慧是定,定慧均等而互资。因此,湛然大师在《法华文句记》(《妙乐记》)释妙音菩萨品云:“圆门(圆教)三昧、陀罗尼(译作‘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体同名异。三昧从定,陀罗尼从慧,即不思议之定慧,故得互用。”今于三昧之前,冠以“法华”者,乃是指以体解法华一乘实相教法为所缘境,而得的定慧等持之心识状态而言。法华三昧忏仪的运想、行事等内容,正是为达此悟解状态,而施设的种种方便。换言之,依此忏仪修持,将可达到法华三昧的亲证!这也正是天台大师,之所以要亲自撰写此一仪轨,以流通后世的主要用意所在。

至于法华三昧的正体与相貌如何呢?约其自体而论,一乘实相,因果不二、权实不二、本述不二,的***止观,正是此三昧的正体,亦是无生法忍的异名。《法华文句记》卷二下云:“实证所证,一切皆名法华三昧”(大正34页186下)又释妙音品云:“此十六三昧,并是法华三昧异名耳,随义说之。今称法华三昧之相”(大正34页356上);又《法华会义》卷十五云:“因果不二、权实不二、本述不二名法华三昧”(卍续32页196∵上);《文句辅正记》卷十云:“法华三昧者,摄一切法归一实相。”(卍续28页802下);《法华疏义缵》卷六释妙音品云:“余三昧(指该品所出十六三昧),并无生忍异名。”(卍续29页106上)。此外南师于《安乐行义》中更云:“《涅槃经》言,或有菩萨,善知从一地至一地;《思益经》言,或有菩萨,不从一地至一地。从一地至一地者,是二乘声闻及钝根菩萨;不从一地至二地者,是利根菩萨,正直舍方便不修次第行。若证法华三昧,众果悉具足。”(大正46页698下)。另外在《天台九祖传》南岳传中有云:“(顗师)常代讲般若,至一心具万行忽有所疑,(南岳)师曰:如汝之疑,乃《大品》次第意耳,未是法华***旨也。吾昔于夏中,一念顿证,诸法现前。”以上所谓“众果悉具足”、“一念顿证、诸法现前”等,正是法华三昧曰圆、曰顿的本质所在。

再就法华三昧的修证相貌说,广义的相貌,乃是指修习法华三昧时,所得的一切“正受”而言。大师于本忏第五章证明分别中,即分别依戒、定、慧三种善根之发相,各又分上、中、下三品,三三共九种证相差别而广说之,学者读文可知。至于狭义的三昧相貌,则是专指此三昧的“亲证”而言,如《九祖传》中,智者传云:“(南岳叹曰……)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显然地,在法华三昧的亲证之前,是有所谓“前方便”之阶段在的。那么,什么才是亲证三昧时的具体相貌呢?以其力用说,大师在第十节正修三昧中,依《法华经》及《普贤观经》文意云:“念念之中,照了诸法,不受不着细微阴、界。以是因缘,得与(法华)三昧相应。”更就其明显可得的善相说,前文续云:“三昧力故,即见普贤及十方佛,摩顶说法。一切法门,悉现一念心中,非一非异,无有障阂。……行者善观心性,犹如虚空。于毕竟净心中,见一切法门,通达无阂,亦复如是。是名行者观心实相,忏悔六根(实相忏悔),不断五欲,得净诸根。”(关于此一证相,境长老于审阅初稿时,即曾来电示云:曾于罗什法师所译经(论?)当中,见有类似说明。本欲查出录下,怎奈读经甚少,翻查数日仍未见踪影,只得记下此事,以待日后),以上是就“力用”、“心行”及“善相”等三者,而说其相貌。

若将此“证相”比对广义的戒、定、慧九品证相差别,可知应是中品慧根清净相以上。若约所证之理说,则是证得“无生法忍”(见前引文);若约所得之行位论,则是“六根清净位”以上(圆十信位),亦即与别教初住以后的三贤位齐(但,果位虽齐,所见理之深浅,却有天壤之别)。如《百录》云:“五品即是法华三昧前方便之位。”(大正46页818中)今五品弟子位既在六根清净位之前,故知法华三昧的果位,应从六根清净位开始。再如《九祖传》南岳传中亦云:“吾(岳大师自称)一生望入铜轮(圆十住),以领徒太早,损己益他,但居铁轮耳。(注云:师获六根清净,即圆十信,别三十心,华严十梵行,璎珞铁轮位也。)”由此亦可看出,法华三昧所证得的果位,从六根清净位开始,应无疑义。

最后还要附带说明的是,法华三昧的体——一实相境,固然只有一个,但法华三昧依体而起的力用之相,却有无量无边。反之,亦随各种不同的力用相貌,而方便更立种种三昧之名,只是其一实相境的“体”却都是无二无别的。如《法华指掌疏》卷七释妙音品云:“然此十六三昧,其实皆一三昧,总惟一心,随相各别。若更推之,亦可无尽,故云(引经):如是等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大三昧”(卍续33页673上)正此之谓。

忏法差别

整部忏仪,无论是身、口的事行,或意识的理观,皆以《法华经》(主要是〈安乐行品〉)及《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为主要根据,因此大师在注文中自云:“行者若欲精进修三昧,令行无过失,当熟看二处经文”。至于仪轨的结构,大体可以下图示之,行者当于此中,体解其纲领,藉此而将整体忏法修持之精神领略在心,方能于修持中措心有地,前后一贯地正念精进:

在正式介绍行法内容之前,先就中国所流传的各类忏法,做一简单的差别说明,如此将更有利于对本忏仪的了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