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第二集)∵∵1999/1/6∵∵香港九龙∵∵档名:12-020-0002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

昨天我们讲经题,给诸位报告过了。这一部经是佛门的一部大经,分量很大,全经有三十九品。我们这一次选讲的是最后一品,这一品经很多同修都知道,叫「普贤菩萨行愿品」。可是一般同修提到「行愿品」,大多数只知道最后的这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都以为这个是「行愿品」,其实这一卷是「行愿品」最后的一段。「行愿品」全部的经文在八十卷经里面,它占了二十一卷,称为「入法界品」。除八十经之外,还有一部单独的,佛门称为《四十华严》,这一部是「行愿品」全部的经文,总共有四十品。这一次我们跟同修们在一起学习报告,就是采取四十卷的经文,这是完整的一品。详细的状况都在八十经里面报告过,诸位可以参考我们在新加坡所报告的《八十华严》。

这四十卷又分做本会与末会,末会也就是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是我们这一次学习报告的重点。五十三参代表什么意思?实际上这部经是无比的殊胜,全经的内容,昨天在经题上跟大家报告过了。它是为我们说明宇宙的来源、万物的由来、生命的起源,是现代许许多多科学家在这里探讨,而始终找不到答案的,《华严经》上都给我们圆满的解答。所以它有高深的理论,又有很详尽的方法,我们怎样明白这些道理,佛教给我们方法;末后还带表演,把这个理论方法做出来给我们看,这样的教科书在世间实在讲是少有,真的找不到。

在中国宋代朱熹编了一部《四书》。他编这部书,我早年在猜想,他一定是从《华严经》上得到的灵感,因为《四书》的编辑非常像《华严》。《四书》诸位都了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种东西合在一起,成为宋以后一直到清朝末年,中国读书人必修的课程。这部书里面《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孟子》是以孔夫子跟孟夫子两个人来表演,如何将理论方法落实在生活当中,所以这个书编得好。我想朱夫子一定是得《华严》的启示。《华严经》有理论、有方法,又带表演。末后这一品「入法界品」,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位善知识,把这个道理、方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来给我们看,这样我们的学习就不会困难。,所以这是世出世间最好的教材,最好的一部智慧的教科书。我们因为时间不多,必须要节省时间,用很短的时间将这部经的内容,精彩的部分提示出来,跟诸位同修在一起学习。

请看品题,第二面品题: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这一段是这一品的题目。『品』是品类,就好像中国古书里面的篇章一样。凡是一类相同的编在一起,称之为一篇,在佛法里称之为一品。请看底下这个小节,第一节:

【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入,通能所。】

「入」这个字,通能、通所。这是先跟诸位说明白。『境界』,理跟事是一不是二,这个境界才叫「不可思议」。我们凡夫总是把理跟事分开来,理不是事,事不是理,这是凡夫的见解。凡夫实在说,是生活在相对的境界。西方科学家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说明世界是相对的,有大就有小,有长就有短,总是有两个对立的。譬如我们佛门讲,有真,真的反面是妄,有善就有恶,有是就有非。我们凡夫生活在相对的世间。这个相对的世间是可以思惟,可以讨论的;议就是议论、讨论,可以思惟、可以讨论。而佛菩萨那个境界,他告诉我们,境界不是相对的。相对的这个世界从哪里来的?从我们一个错觉里面产生的,那个不是真实的;相宗所说,这个现相象是属于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可是事上有,理上没有;相上有,心上没有。这是我们讲到相对的世间,我们要晓得。

如何从相对的这个世间走上不可思议绝对的世间,这就是诸佛菩萨的境界,他们这个境界叫「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这一句话在《大华严经》里面称之为华藏世界、一真法界,名称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你入华藏世界、入一真法界了,一真法界是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生活的空间。我们要问,他们生活的空间跟我们生活的空间,界限在哪里?佛告诉我们,没有界限。一真法界跟我们相对的这个世间,在佛法里面叫做十法界、六道轮回。十法界、六道轮回都是属于相对的世间,相对的世间跟一真是一不是二,问题的结癥是在我们的观念。所以相对空间从哪里来的?从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如果你能够离开妄想、分别、执着,现前的这个世间,你就看出来了,确实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所以《华严》讲的无障碍的境界,不是说离开我们这个世间,另外有世间,不是!

清凉大师告诉我们,给我们解释不思议,说出四种无碍,没有障碍,第一个是理无碍,第二个是事无碍,第三是理事无碍,第四是事事无碍,这是讲真话。为什么我们今天产生这么多障碍?动辄有碍,这障碍从哪里来的?原来是从我们自己妄想、分别、执着而来的。离开妄想、分别、执着,现前这个境界就是诸佛的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在这一品经里面,五十三位善知识给我们表演出来了。这五十三个人,他们是代表的人物,代表我们现前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们没有改变他们的身分,没有改变他们的行业,只要觉悟过来,都是诸佛如来,都是法身大士,都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才是我们要学的。入这个境界就是一般人讲的超凡入圣,要怎样才能入?一定要修普贤行愿。在这个经里面我们细细来研究、来讨论这个问题。请看第二节:

【心智契合,悟解得证,总名为入。能所契合,泯绝无寄,方为真入。】

我们先解释『入』,什么叫入?『心智契合』。昨天跟诸位说过,心之体是能现、能变;心的现相、心之作用,是所现、所变。此地用的「心」,就是说明宇宙万有的理论、宇宙万有的现象,森罗万象,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在此地用一个心来代表。「智」是明白了,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智跟心相应了,合起来了。这个契合之后,给诸位说,心之体、心之相、心之用、心之智,融合成一体,所以说不可思议。而且佛在这个经上告诉我们,这个融合、契合不是我们有意用什么方法来契合,不是的;本来就契合,自然就契合,佛法不用自然,用法尔,「法尔如是」。譬如我们睁开眼睛,无际的空间都在我们眼前,我们都看到了。诸位想想,你的眼根,眼的功能如果不周遍法界,你怎么会看见?你能够看得见,可见得你的见跟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理,融合成一体,你才能见;如果有一个地方不能融合,这个地方你决定见不到。一根如是,根根如是。耳能够听到一切音声,耳的功能周遍法界,智也不例外。所以你要细细思惟,你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诸佛如来觉悟,诸大菩萨觉悟,我们本来也是觉悟,现在变成不觉,这到底怎么回事?世尊在这部经《出现品》里面说过,说的都是真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一句话道破我们凡夫的病根。我们为什么把无量的智慧德能失掉了?其实这个失,不是真的失掉,也就是智慧德能不能现前,我们不能受用,原因就是我们有妄想、有执着,妄想里头包括分别;换句话说,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所以无尽的智慧德能不起作用,你说这个多可惜!佛教导我们千言万语,就是把这个事实真相说破,让我们听了之后能看破。

看破是什么意思?彻底明白了,叫做看破。看破之后,你就能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你把这个东西放下。你只要一放下,你就作佛,你就作菩萨,你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只要看破放下,你就入一真法界,你就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功德就圆满。所以佛法这桩事情,行之不难,知之为难。我们今天为什么境界转不过来?为什么妄想、分别、执着放不下?是你认识不清楚,这样才劳累世尊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我们真听懂了,真明白了,放下不难!一念之间。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个屠刀是比喻,比喻什么?罪业,屠刀是罪业;什么是罪业?妄想、分别、执着是罪业,那是造业的。你只要一放下,你本来是佛!所以一开端讲这四个字「心智契合」,这是「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悟解得证』,谁觉悟?谁能够理解?只要你觉悟、你理解,就叫做证果。在此地讲叫入,所以『总名为入』,你就入佛的境界。你到底是真的入、是假的入?后面这一段三句话说得好,『能所契合』,这一句跟前面一句「心智契合」是一个道理,能跟所本来是契合的。我们现在看错了,把它看成两桩事情,能不是所,所不是能,把它看成两桩,一定要到『泯绝无寄』,这是真的契合。「泯绝无寄」是什么意思?妄想、分别、执着完全断掉,这个时候才泯绝。有一丝毫的分别、有一丝毫的执着、有一丝毫的妄想,给诸位说,你没入。

妄想就是大乘经里面常讲的无明,世尊在楞严会上说得好,富楼那***向世尊请教,「无明从哪来的?无明是几时有的?」世尊答得好,「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这一句话不好懂,古今大德的注疏也不好懂。那个「立」太微妙了,立是什么?立是动念头。我们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眼能见、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身能触、意能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佛知佛见」。在这里面你只要动一个很微细的念头,我能见,能见、能听,这个念头极其微细,那就叫立知,那就是无明。这种微细的念头,我们凡夫粗心大意,感觉不出来,我们自己以为心很清净、自己以为功夫很到家。诸位想想,世间四禅八定,功夫算不错了,他还是知见立知,他还不能破无明。阿罗汉,那个定功更深,《楞严经》上讲的,他到九次第定,超越六道轮回;再往上去,辟支佛、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功夫都不错,定功深,比四禅八定高明太多了,还是立知,破不了无明。功夫再要往上提升,什么功夫?给诸位说,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十法界的佛,把那个佛也放下,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放下,这才能突破无明,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心里头干干净净,就如禅宗惠能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泯绝无寄,他真入了,他真的入一真法界。

所以有一丝毫的念头,这个丝毫念头决定不是凡夫能够觉察出来的,这是甚深的境界、甚深的功夫。所以讲到真入,谁真入?法身大士;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他才是真入。我们凡夫哪有分?不但凡夫没有分,二乘没有分;阿罗汉、辟支佛没有分,权教菩萨没有分,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都没有分。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讲太难了,世尊给我们说这些话,岂不叫吊胃口,说了我们做不到,我们听了多难过!世尊毕竟慈悲,毕竟有智慧,有善巧方便,知道我们这一生当中要想靠修定,没有法子达到。所以阿弥陀佛给我们开个特别法门,不要修定、不要断烦恼,也能够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方便!这个法门说出来之后,给诸位说,二乘人不相信、权教菩萨不相信、十法界的佛不相信,所以叫「难信之法」。

不是我们难信,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他们不相信。我们居然相信,我们比他厉害,他不如我们。他不晓得到哪一生、哪一劫,才能够入得了法界,我们在这个地方念佛,念个三年五载就入一真法界。这里面的道理太深太深了,他们不懂,所以他们不能相信。我们也不懂,糊里糊涂就相信,就照这个方法去修,也能成功。我们现在修学是糊里糊涂,我们往生的时候就不糊涂。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接引之前佛放光注照,佛光一照你就开悟。所以往生的人什么时候开悟?往生那个时候,佛光注照你开悟了,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这样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不思议解脱境界,而且跟诸位说,是一真法界里面的精华,最好的一个地区,我们能生到那个地方。如果诸佛如来没有这个方法帮助我们,我们今天讲《华严经》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为什么?说得是很好,我们做不到,那有什么意思?本经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变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分,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入佛的境界,入佛境界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下面跟我们解释「不思议」,什么叫不思议?

【心言罔及,为不思议。】

这个『心』是说我们的念头、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思惟、我们的想像,达不到的,这个境界你永远想不到、言语也说不出,言语的能力很有限。思惟、想像、言语都达不到,这才叫『不思议』,不可思议;思就是思惟,议就是议论、言说,因为达不到,所以称不可思议。事实却是如此,可是世尊、诸菩萨、祖师大德们,他们悟入这个境界之后,他有善巧方便,在不可思议之中,机缘成熟的时候,也能思、也能议。思议跟不思议是一不是二,叫真不可思议。如果我们把思议跟不可思议分做两截,又跑到相对的空间里面来了,那个不可思议还是可思议。如何把不可思议跟思议融合成一体,真不可思议,这是大乘经的精髓。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解释不可思议有三,第一个:【一曰事法无边,广不思议。】

这从事相上,这是我们凡夫能够理解的。宇宙时空广大无边,在这个里面包容。现在我们知道有无量无数的星球,我们地球也是个星球,这个星球在太空当中是个很小的星球,不大。太阳比地球大一百三十万倍,我们地球跟太阳相比,小巫见大巫。可是太阳在太空当中也不是个很大的星球,比太阳大的多得是,世界无边。星球里头都有众生,众生无边,这事相就太广太广。我们数不清,无法想像,所以这叫不可思议,广不可思议,从事上讲的。第二:

【至理玄远,深不思议。】

这些现象、森罗万象,从哪里来的?什么原因来的?怎么形成的?如何演变的?未来结果怎么样?理太深了,也不是我们能够想像的。事太广、太杂,理太深,所以第二讲的是「深不可思议」。第三是讲:

【事理无碍,一多相容。】

世出世间无论什么事,事决定有理。如果没有理,这个事不能够建立,现象不能发生,决定有个道理。理一定有事,所以理跟事是交融的,是不可以分割的,理事无碍,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一多相容』,「一」是从理上说的;「多」是从事相上说的。

【亦深亦广,为不思议。此三无碍,尤难思议。】

这三种都无碍,这就是清凉讲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尤难思议』;而《华严经》正是给我们显示不思议境界。这一段是解释不思议。第四个小段给我们讲:

【作用离障,称为解脱。】

这是说『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种种作用无不是障,不但有障,还有难,障难重重,所谓是触事成障,这是我们的苦恼。什么叫『解脱』?解是解开,脱是脱离;用浅显的话来说,解开我们的烦恼,我们就能脱离痛苦。在佛法里面讲,六道轮回是烦恼造成这个现象,如果你把烦恼解除,六道轮回的苦难你就脱离,这叫解脱。如果再进一步,将十法界里面的业因解除,你就脱离十法界,脱离十法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现象你能够解除一分,你就脱离一分,解除两分,你就脱离两分,现前生活就用得上。大师在此地说了这一句话,这句话意思很深、很广。

『离障』,障碍重重,佛为了讲经说法方便起见,把重重无尽的一些障难,归纳为二大类,这经典上常讲的,烦恼障与所知障,或者说「三障」,惑障、业障、报障,这是分类说法不同,意思没有两样。怎样离障,这是我们现前重要的课题,佛在一切经里头跟我们说得很多很多。从重要的纲领上来说,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现前的生活环境真相是什么?为什么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诸佛菩萨生活那么自在,我们过得这么痛苦?如果你曾经想过,那你就开始觉悟,你有这个念头了。这个念头生起来,就是你有念「离苦得乐」、你有念「破迷开悟」,只要你有这个念头,佛菩萨就会来帮助你,这是佛法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真正叫大慈大悲。你没有这个念头,佛菩萨来了也没用处,帮不上忙!你有这个念头,佛菩萨决定来帮助你。

六道轮回怎么来的?妄想、分别、执着,这三种障碍统统具足,一真法界就变成六道轮回。本来是一真法界,怎么变成六道轮回?是我们自己变的,不能怪别人,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具足。如果我们能把这三种障碍其中的一种,执着,断掉了,我在一切法里头不再执着,世间法、出世间法统统不执着,执着放下了,那就恭喜你,你六道轮回脱离了。你离开执着这个障,你就脱离六道轮回,只要你还有执着,不论是你执着世法,或者是执着佛法,都不行,有执着就有轮回。决不是说我换对象,这个不执着了,我就执着那个,佛是教我们放下执着,不是教我们换对象。换对象,只有在六道轮回里面有善恶果报不同。如果你执着是善,在六道里头得三善道的果报,种善因得善果;你要是执着恶,那你得苦报,你有三途的苦报;善恶报应都起于执着,恶报不好,善报也不究竟。这些事实真相总得要清楚,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大梵天请你去当天王,你也不会去,为什么?不究竟、不圆满。我们要求究竟圆满,究竟圆满六道里头没有,所以放下一切执着,超脱六道轮回。

六道外面还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佛有很多种,一定要搞清楚他是哪一种佛,十法界里面的佛还不是究竟。佛告诉我们,你再把分别放下,把分别这个念头舍掉,对世出世间法一切统统不分别,你就脱离十法界。所以我们晓得,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是妄想、分别变现出来的,我们只要把分别断掉,一切法都不分别了。诸位要晓得,不分别,一切法多就成了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个境界就现前,你脱离了十法界,这个时候你就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