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心理疗法∵

缑勇飞

引言:禅宗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心理疗法

禅宗,自古号称释迦牟尼佛的心法,它融合了古印度佛教哲学的精髓,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历代禅师则是一群甘愿以自己的身心性命为基础,在顽强地探索着宇宙和生命奥秘的人。如果我们放下世俗的偏见,能够以开放的心胸、以广义心理治疗的眼光来看,那么禅宗无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心理疗法:禅师就是治疗师,弟子就是咨询者,道场就是治疗所!

各种心理疗法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如正统的精神分析法就有关于心理结构、人格结构、心理动力等理论,和自由联想、释梦等方法;作为一种心理疗法,禅宗当然也不例外。

历代相传,“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1)∵迦叶***就这样成为印度禅宗初祖,阿难为第二代祖师,以后代代单传,心心密付,至二十八祖达摩大师,他从印度航海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至慧能手中,是为东土六祖,禅宗得以发扬光大,这就是禅宗的由来。

禅宗是佛之心宗,然而何谓佛心?禅宗不立文字,那应该从哪里着手?禅宗乃教外别传,又传个什么?禅宗是无门为法门,却怎么入得门来?

“禅宗所谓的‘教外别传’,并不是根本不要佛学的经教,别有一个秘密或微妙的传授。因为全部佛学经教的学理,都是为了说明如何修持求证的理论与方法,所以执着经教学理的人,往往把教理变成思想,反而增加知识上的障碍与差歧,并不能做到即知即行,同时证到工夫与见地并进的效果。所以‘教外别传’只是为表示对普通佛教佛学教授法的不同,却不异于教理以外,特别有个稀奇古怪的法门。”∵(2)

禅宗虽然“不立文字”,但是禅宗也不离文字。文字者,指佛的言教,即一切经律论三藏十二部。不立文字者,并非不要文字,而是不要执着文字相,不要以为去理解文字就可以悟道,因为文字是思维的工具,只要一进入思维,就进入二元化的世界,永远没有悟的可能,而必须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离文字者,是指语言文字也是禅师导引学人的方便,可以藉教悟宗。不立,也不离,才是中道。所以宗门古德言:“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通教不通宗,好比独眼龙。”永嘉禅师云:“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就是这个道理。

禅宗虽以无门为法门,却也不排斥任何法门,包括其他宗教。海不拒百川,故能成其大;山不让寸土,故能成其高。“旁门也是门,左道亦有道”,佛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也只有佛学有这种气魄和包容力,所以说它是宇宙中最大最高的真理。但任何法门都只是入道的工具,如渡河之舟船,最终是要弃舟才能登岸。倘若执着于舟船,不是无法登岸,困死在船上;就是虽登得岸来,却仍然扛着船,除去一病,又添一病,还是无法解脱。是故真正悟道,最后必须在自己心地上下功夫,体悟心性之理。因此禅宗将其他宗教,甚至包括声闻、缘觉二乘都斥之为外道,这绝对不是西方宗教所说的“异端”;在禅宗看来,凡是心外求法,都属外道。就是因为最高境界只能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谁也帮不上忙。当然世俗法也是如此:一个画家只能教给学生绘画的技能,却无法传授绘画的艺术,其中的意境只能由学生自己体悟,即使亲如父子、夫妻,也无可奈何。体悟并能表达出画的意境,就是艺术家;仅掌握绘画的技能,即使画得再逼真,也不过是一画匠而已。

因此,并非禅宗故设迷阵,玄中说玄,实在是佛法微妙难思,非大根利器之人不能契入,是为大道至难。然而,正如黄蘖禅师所说:“世人闻知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如果真能了悟自己的心性,就是佛,而此心人人本具,个个圆成,众生本来是佛,只因一念迷失本来,若能一念回机,便同本得,依此修行,即入佛道,是为大道至简。

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疗法,禅宗自有其理和法,既然禅宗不立文字又不离文字,教外别传又不与教下相违,那我们就可以等而取其次,从大乘佛法的义理着手,由此来领悟佛之心法——禅宗。(注:佛教自有一套专业术语,如果用西方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不免牵强附会,更会令人错解其意,所以我重点用佛教的术语来说明)

一:大乘佛教基本理论

(一)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石

所谓“缘起”,就是说:宇宙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的。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无真实的自体。

缘起是宇宙万法之相,性空是宇宙万法之体。相是体之相,离体则没有相;体是相之体,离相也没有别之体;所以相即是体,体即是相,体相不二。

古人有个比喻说,“以金做器,器器皆金”。(一)我们用黄金可以做成耳环、戒指、项链、金条、金块等具体的形相,那么黄金是性,金器是相,黄金不变,金器常变;性不变,相会变,是故性相不一。(二)不论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金条、金块等,它们都是黄金,所以一切相又皆是性——你不能说金耳环不是黄金吧?;离开了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金条、金块等具体的金器,也就不会存在真正的黄金了,所以性就是相——性必须通过具体的相来表现,是故性相不异。不一不异,才是中道。

凡夫见相不见性,被缘起缘灭的假相所迷,虽有小用而不知体——即《中庸》所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凡夫执有,错了;二乘见性不见相,执空,虽有体而不知用,也错了;诸佛菩萨了知性相不二,真如本性妙用无边。

宇宙万法的本体在佛学上有许多异名,在法称为“法性”、“实相”、“真如”、“法界”、“空性”、“实际”等;在众生称为“佛性”、“自性”、“本性”、“心性”、“真心”、“自性清净心”“本来面目”等;在缠称为“如来藏”、“藏识”、“本觉”,出缠称为“解脱”、“涅盘”、“菩提”、“大圆镜智”、“究竟觉”等,这些不过是诸佛菩萨从不同的角度对宇宙万法本体的解释。

其实,所有这些名称都是佛菩萨为了教育众生故,不得已安立的假名,并无实体可得,并非在宇宙万法之外还有个“真如”或者“实相”等,只要彻底了悟宇宙万法是因缘假合而生,其体性是空,从此放下对虚妄之相的执着,无相之相就是实相。实相虽然无相,却又无不相——所有相都是实相的显现,实相又只能通过具体的相来显现,所以,当看到千差万别之相,我们能放下分别、执着之心,就是见到宇宙万法的实相,这就是明心见性。

一般人往往把“空”跟“绝对没有”连在一起:假定把纸烧了,没有了,就是空了。由此以为佛法谈“空”,就是消极的,遁世的,或说否定现实的,这是很大的误解,也是不懂得佛教说空的意义。其实世人这种“空”即属佛学上所说的“断见”。

佛家所说的“空”,∵指由因缘和合组成的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都没有永恒的、固定不变的自体,这就是“空”。并非是在“有”(即缘起的诸法)之外别有一个“空”∵,∵而是有而非有,空而非空:虽有,却是幻有;虽空,却又妙用无穷;缘起的诸法当下就是毕竟空。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

所以禅师常开示世人,要既能“放得下”,又能“提得起”。“放得下”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万事不管,躲到深山享受清闲,这实际是又陷入了另外一种执着——对“空”的执着。

真正的“放得下”,从小处说,是看破世间五欲六尘的缘起性空,放下对这些虚妄之相的执着;从大处讲,是放下人、法两执,乃至如金刚王宝剑,魔来斩魔,佛来斩佛,佛、魔一概放下,这才是真正佛法的精要。

而“提得起”,从小处说,是要肩负起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为所当为;从大处讲,就是要荷担如来家业,弘法利生,这才是中国大乘菩萨道的精神!所以,放下不碍提起,提起不碍放下;缘起性空故放下,性空缘起故提起,二者不一不异,这才能入不二法门。

世间有些人为了名利,汲汲以求,以为这就是积极。他们不知道名利也是缘起性空,并无实体可得;也就是说,他们不过是在执着一些根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这样汲汲以求,只是南辕北辙而已。

那么知道了缘起法,这又和我们的人生,尤其是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方面有什么关系呢?

正因为缘起性空,所以诸法平等,无有高下,从而超越世俗的二元对立(如美丑、穷富、贵贱、多少、荣辱、生死等),使我们拥有一颗平等的心——平等的看待一切人、事、物,不必再贪爱什么,也不必厌恶什么。也正因为缘起性空,所以任何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众多的因缘为前提,使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周围的一切人、事、物,也包括困难、挫折、灾难和自己的对手、敌人。

人生在世,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烦恼甚至痛苦,这是很正常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如果以佛教的缘起法则来看,一切则会迎刃而解:当内心的痛苦烦恼妄想升起时,我们知道这是因缘相聚所产生的现象,是很正常的,犹如刮风下雨等自然规律一样,不必厌恶它、拒绝它,而是欢喜地接纳它,静静的观照它,看它缘生缘灭,幻起幻空;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通过改变产生痛苦烦恼妄想的“缘”,来化解它们。因为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缺点、痛苦烦恼妄想和疾病)、接纳他人、接纳社会,是解决事情的前提。

而一般众生常常会想方设法去除痛苦烦恼和妄想,殊不知:痛苦烦恼妄想也是缘起而性空的,哪里需要你去除?!想去除痛苦烦恼妄想的,恰恰是一个大妄想!一病未除,又增一病。世上许多病往往是众生自以为有病,自寻烦恼。所以禅宗祖师常常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万法本闲,唯人自闹!这类人正如森田疗法所说的神经症患者,特点是具有疑病素质:“求生欲望强,内省力也强,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生命安全和精神安宁担心。他们把一般人在某些场合可能产生的感觉(如用脑过度时的头昏,紧张时的心悸等)误认为是病而恐惧、紧张,注意力与集中在这些"症状"也就愈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结果就形成神经衰弱和发作性神经症。”(3)

森田疗法就是暗合了佛教的缘起法则,让病人放下与自己所疑“症状”的冲突,而是采取不在乎的态度,顺应自然、既来之则安之,接受症状,不把其视为特殊问题,以平常心对待。对于由不得已的事情,即使着急也无济于事,只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就象天气一样,不管其好坏,都应该任其自然,坚持去做自己能做的事。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患者一方面对自己的症状和情绪自然接受,另一方面靠自身努力带着症状,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二)一切唯心造

佛家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许多人就想当然的认为佛教就是唯心主义,其实佛教所说的“心”有多种含义,这是在阅读佛教典籍时不能不注意的地方,否则就是“大误”——误人误己。正像南怀瑾先生所说:“佛法言心,厥有二义:一指妄念意识之心,亦曰妄心。一指如来藏性之心,亦曰真心,复名为性。此二义之所示,研习佛法者,首当抉择;须视其经文全部教理,而审辨其所标之义别。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则佛法与近代心理学所不同者几希。故视佛法为唯心论者诚误矣;然则,同于唯物论乎?∵斯尤误矣,盖佛法认心物二者,皆一体所生之用,亦即一元之二面也。”∵④

佛教既不是唯心(西方哲学的所谓的“心”与佛法中的“心”根本不是同一概念),当然也不是唯物,也就是说:佛教不承认有创造宇宙万物的“第一因”——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佛教认为宇宙万有生命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其中并无一个能主宰者的作用,而宇宙生命最高(或最终、最初)的功能,是心物同体的。总之,从体上来说,它是以空为体的;从相上来说,它以宇宙万有之相状为相的;它从用上来说,宇宙万有一切的作用,都是它的起用。这个空的体性假名为真如、实相、或者真心等等,一切宇宙万有包括自己的身心,都是由真如本性或者真心显现出来的,这就是“一切唯心造”之意。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在破除迷信,佛法的根本是无主宰。天地万物和人的命运并不是由佛菩萨主宰着,也不是真有个阎王在决定着人的生死。起主宰作用的都是自己的心——不是这个意识思想的心,而是心物一元的真心。

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

白隐反问:“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

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

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所以,天堂和地狱不在别处,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有一种现象:不同的人在观察同一景物或看待同一件事情时,人们的感受很难绝对一致;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说明,虽然外在的客观事物是一样的,但是作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里的内容与现实的东西却不是同一的,正如郭念峰先生所说:“精神活动并不是现实世界的摹本,恰恰相反,精神世界只是内在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⑤∵所以每个人不仅生活在一个客观世界中,同时又生活在自己的观念世界中——一个由自己的人生经验、家庭背景、所学知识、思维和行为习惯等构成的具有个性化的观念世界中。

那么当我们的心被贪、嗔、痴等烦恼染污后,就好像自己给自己戴上了有色眼镜,不能真正看清外面事物的本来面目,由此,我们便无法了知真实世界。其必然结果是当我们这颗心和真实世界相接触时,由于贪嗔痴等自私的观点的影响,产生种种分别,因而创造了一个与客观世界面貌全非、颠倒梦想、虚幻不实的主观世界,这也是“一切唯心造”之意。

反之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着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试想明月当空照,∵如果池塘里的水浑浊不堪,就不能倒映月儿来了。只有水清,月才会自现。因此古代禅师描述他们悟境时常说:“水清月自现”。

“唐僧元晓者。海东人。初航海而至。将访道于名山。独行荒陂。夜宿冢间。渴甚。引手掬于穴中得泉甘凉。黎明视之髑髅也。大恶之。尽欲呕去。忽猛省大叹曰。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髑髅不二。如来大师曰。三界唯心。岂欺我哉。遂不复求师还海东。疏华严经。”∵⑥∵所以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能扰乱人们精神的东西,与其说是事件(刺激)本身,不如说是对事件的认知、判断与评价。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咨询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大脑里不现实的、不合理的、错误的、扭曲的观念,帮助他建立起较为现实的、合理的、正确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减少扭曲认知所造成的情绪及行为的不良后果。它不仅要帮助来访者消除已有的症状,同时也要帮助他尽可能地减少产生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倾向性,改变其人生哲学和价值观,促使其人格产生变化。

如果认真研读佛教经典,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内容都是佛陀与弟子的对话实录:通过佛陀耐心而智慧的讲解,弟子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原有观念的错误性,认识发生转变,原有的痛苦和烦恼也就会随之而解脱或减轻。这是两千多年前佛陀就采用的方法,从中看不到教主的武断和权威,倒是处处流露出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佛教——佛陀治疗丧亲的案例

佛陀时代的翅舍答弥,她的孩子在刚学会走路时夭折了。当众人要把孩子的尸体移去焚化时,她加以阻止,一定要去为孩子找救药。然后妇人根据传说找到了佛陀,问佛陀救活孩子的方法。佛陀让她去未曾有子女或没有任何人过世的家庭要几粒芥子,就可以救活孩子。翅舍答弥这样沿门挨户地询问,始终找不到所要的芥子,因为几乎每家人都曾经有人逝世。她于是想道:“噢!这的确是一件难办之事,我以为只有我丧失了孩子,却原来每个村子中,死亡的人比活着的人多呀!”当她这样思考时,本来颤抖的心也就平静了。最后佛陀给予她合适的教导而使其完全调整了自己。⑦

(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据说释迦牟尼刚降生时,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惟吾***。”∵有人以为这是佛陀的狂妄自大,自认高于众生一等。其实这里的“吾”,并非是指世人常说的自己或自我,而是指真我,即人人本具之佛性或真心——宇宙万法的本体。世人常说的自我,乃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的假我,也是缘生缘灭的。众生之所以痛苦烦恼,就是因为执着这个假我不放,从而造业受报,在六道中轮回。佛一降生人间,只此一句就已将佛法说完了:世间万物何者为***?唯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清净自性,或者真心、实相、本来面目等,宇宙万有都是它的显现和功用。

所以,佛教不崇拜任何权威,包括佛本人。佛者,觉也,但并非一般人所说的觉悟;凡是能够彻底了悟到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个真理的人,都可以称为佛——觉悟者。觉悟犹如从梦中惊醒:在梦中有人、事、物,有自己喜欢的,也有自己厌恶的,甚至恐惧的,并随之或喜或憎或惧,并引出一些悲欢离合的事,可是一旦觉醒,知道梦的虚幻性,就会如释重负,不再为之忧喜或恐惧。只是众生仅知道梦中是幻,却不懂得我们的现实生活处处都是虚幻不实的。梦中所有境界都是自心所化现,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又何尝不是自心所化现?众生一辈子只不过是在和自己想像中的敌人、对手、亲人、情人等等或仇或恨或亲或爱。

因此古德常说:“佛在心中莫乱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修行不难,只是反求诸己,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佛就是心,心就是佛。《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云:“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⑧

读此大感痛快,人性之平等,跃然纸上,谁说佛教是崇拜偶像神权的宗教?众生者,众缘和合而生也;众缘当下就是毕竟空,所以众生体空,或者说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永恒的、实体的众生可言;众生当下就是佛,众生本来就是佛。但是,只因为人们被众缘和合的假象迷住,执着于虚妄之相,才会自堕众生位!

有一次五台山隐峰禅师推着车子,搬运物品赶路,马祖道一禅师正好伸着脚坐在路中休息,隐峰禅师请求马祖把脚缩回去,以便让他的车子可以顺利通过,马祖却说:∵“我只伸不缩。”∵隐峰也不甘示弱的说道:∵“我只进不退。”∵两人相持不下,于是隐峰禅师不顾一切,仍然推车向前,结果辗伤了马祖禅师的脚。马祖回到寺里,立刻登堂说法,手里还拿着一把斧头,对聚集的寺中大众说道:∵“刚才是谁辗伤了我的脚,快站出来!”∵隐峰禅师便走到马祖面前,伸出了脖子,马祖放下斧头说道:∵“你肯定了的前途,毫无犹豫,三千大千世界你都可以走了。”∵隐峰缩回脖子,向马祖跪拜顶礼,然后弯腰退走。马祖称赞道:∵“能进也能退,才是真正法器。”

禅者的行为,初看都好像非常怪异。为了推车,怎可将老师的脚辗伤?受伤的老师怎可用斧头报复?但师徒之间原来在以此论道说法。进,是肯定前途;退,是真正法器。看起来“能进能退”,都是禅者的大无畏了。估计这应该是禅师师徒独有的手法!所以中国禅宗有一句话说,真的大彻大悟,要踏破毗卢顶上行,把毗卢遮那佛一脚踩下去,连佛的境界都要一脚踏开,才能真正成佛。这哪里是一般凡夫所能理解的境界?

作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疗法强调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人采取积极乐观的看法,注重个人的内在价值和主观体验,强调咨询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以咨询者的态度为中心。它的基本假设是:人的自身内部有理解自己并改造自我概念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广阔能源;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气氛,这些能源就能开发出来。这些观点与佛教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注重依靠自己的本具智慧,自修、自悟、自证、自成佛道又有什么联系呢?

(四)佛法与世法

释迦牟尼佛悟道后说法四十九年,但结果他老人家却说::“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甚至佛在《金刚经》上直言:“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而且有的学者研究发现,在大小乘经论里,佛的有些说法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佛在五时说法中,无不是根据众生的根性和机缘应病与药的,所以应缘说法,而无定法。诸法皆是因缘所生法(应众生之机缘,所说对治法),当体即空,是故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不可得。所以道:“佛说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法甚深,不可思议,言其有却是无踪无迹,言其无却是横遍竖穷。故世尊自言说法四十余年,未曾说着一字。若谓说法四十余年,何得言无?未曾说着一字,何得言有?如此有而不有,无而非无,非无而无,不有而有,是则缘起之妙用也。

为方便度化众生故,佛不得已洋洋洒洒说法四十九年;为了破除众生对佛法的执着故,佛又随立随破,乃至才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心法——禅宗的一脉单传。可谓是老婆心切,慈悲众生。所以学佛必须运用大智慧。

禅与兵法相似,到最高境界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而言之,法无定法就是佛法:放下执着,一切法皆是佛法;若有执着,佛法也成魔法。沩山禅师有两句名言:“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西方科学的心理学走过了一百多年的路程,经历了从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主义的相互攻击到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的崛起、从单纯注重人的生理因素或心理因素或社会因素,到生理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的出现;从西方社会背景中产生的心理学逐渐东移到以日本森田疗法为代表的东方疗法的诞生等等,无一不在说明各心理学流派的理论和技术正在日趋融合。

而高明的心理咨询师也都取消门户之见,遍学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风格。真正治疗时,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用什么法就用什么法,这就是法无定法而无不一不是法,这也正是佛法应用的精髓——虽然一切法皆是药,但唯有对症才是好药。唯有此,你方可明白,禅宗祖师或扬眉顺目、或直指人心、或机锋棒喝,或参禅坐禅,都不过是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一期方便而已,并无实法可得。

综上所述:佛教典籍浩如烟海,佛法义理见仁见智,纵然辩才无碍,也无可奈何。佛法并非如世间一般哲学思想,仅仅是一种理论。如果是这样,即使它能够自圆其说,圆融无碍,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因为更重要的是:佛法是一种实践,它以人的身心为基础进行修证,使人最终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从而解脱烦恼,得大自在。

白居易向鸟巢禅师请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个,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

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够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仅仅听闻佛法,而不能将佛法融入自己的身心,又有何用?最多不过是个知解宗徒、或者口头禅者。修行要靠自己,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比如通过以上的解释,我们也知道了“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但这是释迦佛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修行最后悟到的。可是谁又能真正做到时时处处不被外界虚妄之相所迷呢?正像一位内观静坐老师葛印卡最喜欢说的是:“你必须亲身体验真理。只有这样,它才会成为你的真理。不然,它只是他人的真理。”

我们就应该按照佛所教导的方法去真修实证,那么又如何证悟佛法?

二:禅宗的心理治疗方法

(一)修行法门概说

一提到修行,一般人以为那是宗教信徒的事,与自己无关。修行,照字面意思是说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以及引起这些行为习惯的心理。“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南怀瑾∵如何修正佛法)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时时处处也都是在修行,只是有意还是无意,往好处修还是往不好处修——无论语默动静、举手投足、乃至生活、学习、科研、文学、艺术、宗教。所以禅宗讲:时时是修行,处处为道场,生活就是禅。佛说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或疾病;这只是入门有别,进得门来则是殊途同归,佛佛道同。为了说明的方便,众多的修行法门有以下几个层面:

1,从外物的层面入手——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起修

世人都在追求快乐和幸福,多从满足自己物质欲望为标准:有人以能住到一所好房子就是幸福,有人以有漂亮的车子为荣,或者金钱、地位等等不一而足。这也可以叫修行——修身外之物也:靠身外之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达到身心的快乐与幸福。

但是这样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人的欲壑难填,再多的外物也很难真正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贪官的堕落、明星的自杀就是证明;一是外在之物能得到也会失去,把自己的快乐幸福建立在无常变化的外物之上,就容易患得患失,也就无所谓真正的快乐幸福可言,人不能坦然面对天灾人祸、社会变革就是说明。

佛家有的法门虽然也是从外物的层面入手,但它从一开始的着眼点就和世人不同:世人是贪着外在之物,满足自己的欲望;佛家则是通过对外在之物的观照,看破它的本质是缘起性空,从而放下对外物的贪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走出得与失、好与坏、多与少、贵与贱等二元对立的世界,达到身心与外界的和谐。这就是佛家常说的:看破、放下、自在。人生如梦,在梦中有自己喜欢的,也有自己讨厌的,甚至自己恐惧的,自己会随之而喜而忧,及至梦醒,自然不再烦恼。“看破”犹如大梦醒来,知道一切是梦;自然就会放下对虚幻梦境的执着,而得自在。

佛法将外物又分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从每一尘都可以作为修行的起点。详细方法可以参照《楞严经》二十五位圆通和其他佛教经论。

六尘:从六根所接触的对象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象,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尝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即思想反映的事事物物,这些就被称为六尘。

2,从身体的层面入手——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起修

有的人名利之心相对淡薄,但是很注重自己的身体,总想穿的好点,吃的好点,尤其是女同志,天生爱美,每天梳妆打扮,不厌其烦,甚至为了美容还做整形手术;但是容颜易老,青春难驻,况且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给我们一个美丽的相貌,加上经济的拮据、疾病的影响、灾难的伤害,谁能保证自己能永远年轻漂亮健康呢?

稍有些医学知识或宗教信仰的人,又会通过食补、药疗、体育运动及各种养生法如太极拳、八卦掌、武当剑、少林功夫、以动作为主的气功等方法,来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但是这样又容易执着于自己这个臭皮囊,祈求长生不老,如果用佛家的眼观来看,即使活上一万年,而不明白自己的心性,只是一个拖尸鬼!

佛家有的法门虽然也是从身体的层面入手,但它从一开始的着眼点仍与世人不同:世人过分看重身体、保养身体、美容相貌,正是佛法所说的“身执”。不知道身体是四大假合,也是缘起性空,执着身体只会忘记根本,引起痛苦烦恼。佛家对待身体采用的是中道的观点:身体虽然不是修行的根本,其本性是空,然而身体又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四大和合,身健体康,自然容易使人的心理平静和谐,乃至明心见性,这就是“借假修真”,所以也要善待身体,调理身体。因此说:苦行非道,但有时却是助道的因缘。

佛法将身又分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从每一根都可以作为修行的起点。详细方法可以参照《楞严经》二十五位圆通和其他佛教经论。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3,从心理的层面入手——从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识起修

佛法唯识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和心理学思想,精深奥秘,望有识之士挖掘这个宝藏)中将心的层面细分成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从每一识都可以作为修行的起点。详细方法可以参照《楞严经》二十五位圆通和其他佛教经论。

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再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代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⑨

......

当然,外物、身体和心理很难绝对的分开,它们处在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对立又统一的共同体中。所以在实际修行中,往往是错综复杂、交互影响的,只能说起作用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众多的修行法门只不过是祖师大德根据众生的根性和喜好而慈悲设置的,本身并无高下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且并无实法可得,要知道弃舟才能登岸,病愈自然不需药,否则只会又被佛法所缚。正如百丈禅师所言:“一切言教。只是治病。为病不同。药亦不同。所以有时说有佛。有时说无佛。实语治病。病若得瘥。个个是实语。治病若不瘥。个个是虚妄语。实语是虚妄语。生见故。虚妄是实语。断众生颠倒故。为病是虚妄。只有虚妄药相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