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泉州佛教历史

泉州自古有“泉南佛国”的美称。在泉州开元寺有一木刻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对联作者是宋代大学者朱熹,书写者是近代着名高僧弘一法师。历史上,泉州的佛教曾经非常兴盛,目前,开元寺、崇福寺、承天寺是泉州三大丛林。《心灵家园》节目将陆续为大家介绍泉州佛教历史。今天介绍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泉州佛教历史,在五代十国时期,泉州佛教迅速发展,进入兴盛的黄金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因为交通阻隔,社会相对安宁,泉州佛教迅速发展。另外,闽国王氏家族统治福建,实行保境息民政策,福建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王氏家族大力推崇佛教,大造寺院,大造佛塔,大造佛像,大印佛经,并大量剃度僧尼,福建佛教进入兴盛的黄金时期。闽王政权33年中,共建佛寺267座,仅泉州就造54造。当时经济开发还属于萌芽状态的厦门也建造了第一座寺院——泗洲院。

王审知的侄儿王延彬继承父亲王审邽任泉州刺史,前后执政二十六年,在泉州尊敬僧人,大造佛寺,对泉州佛教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王延彬后的泉州节度使留从效同样大力推崇佛教。当时泉州的地方割据势力也大都好谈佛理,尽力优礼僧人。

《泉州府志》记载,王审知次子王延钧当闽王时,将福建土地定为三等,将最肥沃的田地全部拨给寺观。泉州刺史王延彬、泉州节度使留从效,以及留从效后的泉州节度使陈洪进等,也大量施舍田地给寺院。所以,当时泉州佛寺的田产数量甚至比民众还要多。

《泉州府志》还记载,五代梁贞明二年,就是公元916年,王审知从海上运输木材到泉州建七级木塔,号无量寿塔。塔在南宋时又重建为砖塔,就是现在的泉州西塔。五代时,泉州建造的着名佛寺有承天寺、水陆寺、崇先广教寺、空相院、保福寺、方广寺、法石寺、金池寺、玉泉寺、玉泉广济院、凤凰寺、凉峰弥陀寺等数十座。

王延彬在泉州开元寺创千佛院,请当时着名僧人省儯╠ēng)到开元寺居住。王延彬还大兴土木,为外地来泉州的高僧在开元寺建造清吟院、清凉舍、浴室院、泗洲院、法兴院、法华院、罗汉阁、千佛院、金自院。天复元年,又创地藏院、净外白衣院、上方院。此外,在泉州开元寺还创建兹恩院、天佑院、建法院和报劬(qú)律院,延请僧人居住。

五代梁贞明年间,节度使陈洪进延请僧人栖岑演说《上生经》。后唐长兴元年,公元930年,王延彬儿子王继崇任泉州刺史,创建清隐院,延请禅僧师寂住持。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节度使留从效创建六祖东院,延请僧人如岳居住讲法。后唐时,漳州刺史董思安的妻子,在泉州开元寺建栖隐禅寺。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留从效改威明庙为上生院,延请僧人道岑为住持。

泉州僧人智宣,在唐末沿陆上丝绸之路,渡流沙到印度求法,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五月回到开封,进献辟支佛骨、梵本贝叶经等。唐末五代高丽僧人玄讷来泉州求法,为雪峰义存门徒,泉州刺史王延彬在泉州西门外北峰乡建福清寺。玄讷在福清寺驻锡30年并圆寂于该寺。

后唐时,王延政儿子王继勋在泉州开元寺建造《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经幢。经幢八角八面,高120百米,坚刻76行文字,除主要部分经文外,又刻记施舍建经幢人的姓名,其中有许多地方官员,如“州司马专客务兼御史大夫陈光嗣”、“州长史专客务兼御史大夫温仁俨”等。经幢上诸地方官员题名,施舍钱财数目,从一千文、五千文到三十文等。这反映了五代时泉州以刺史为首的地方官员崇信佛教的情况。

经幢构件上的浮雕飞天,赤脚裸露,身体修长,保留着飞天雕刻风格,是艺术价值很高的的佛教艺术品。经幢铭文还记载,造经幢的石灰岩石采自太湖,历程是十分艰难。此外,在泉州东郊宝觉山附近乌墨山的山坡上,还发现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雕刻的石佛,石像高170厘米,立姿,赤脚踏莲座,现在保存在泉州开元寺内。

据《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记,敦煌遗书中有泉州僧人省冏吹摹度萸Х鹦伦胖钭媸λ獭贰J橹屑窃兀宕蠼昙洌粕芷奈荽淌罚ㄊ住持招庆寺,称明觉大师。后来泉州兵乱,招庆寺被烧毁。留从效为清源节度使,重建招庆寺,延请省冹ξ星焖碌谝蛔〕帧A舸有Щ寡忧胧住持泉州承天寺。这表明泉州招庆寺与承天寺同为南禅曹洞派的寺庙,且两座寺庙的关系十分密切。

五代时泉州招庆寺僧人静、筠二禅师编的《祖堂集》是现存最早的禅宗灯录。公元1245年,《祖堂集》十二卷被收入高丽版大藏经,现藏于韩国伽耶山海印寺。《祖堂集》自宋以后即在中国失传,朝鲜海印寺的藏本直到近代才重新发现,它是研究中国禅宗史和禅宗在朝鲜半岛传播史的珍贵资料。80年代,《祖堂集》由日本传回泉州。

《泉州千佛新着诸祖师颂》和《祖堂集》,同为10世纪泉州佛教禅宗的重要典籍,是研究唐、五代泉州佛教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材料。据泉州开元寺《紫云开士传》云,唐与五代,仅开元寺门下就有各派佛学宗师34人,其中以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和南山律宗为最盛行。(作者:黄德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