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明门论》第九讲

作者:多宝讲寺函授部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地分中略录名数解》。

昨天我们讲到“不相应行”。不相应行,是讲了外道的“无想定”。

“无想定者,想等不行”,这个无想定里边,就是想心所,“等”,等其他的心王心所;不行,就是不现行了。“令身安和故亦名定。”那麽,既然是心王心所没有了,怎麽叫定呢?定是心一境性,叫定。心也没有了,心王心所都没有了,那麽,这个定从何来呢?它就是说“身安和故”,身得到调柔、平等、舒畅、调适,这个也是定的效应之一。虽然心的调柔是没有,但是身的有,那麽也叫定。

“或云,此定想等心聚悉皆不行,而云无想者,想灭爲首。”那麽,既然是这个定,心王、心所都没有了,爲什麽叫“无想定”?不说“无心定”?也不说“无受定”?也不说“无作意定”?爲什麽突出这个“想”?那麽,下边回答了。“云无想者”,这个无想定之所以叫无想呢,“想灭爲首”,他是要修定的时候,就是要灭这个想的。

“谓此外道厌想如病”,外道认爲想是生死的根本,对它好像是病一样讨厌它,那麽,“忻求无想”,以爲得了无想之后就证涅盘了。无想是“微妙”,那麽,他修这个定的时候,以灭想爲首,就是目的是爲灭想的,所以得了定之后,虽然心王心所都灭掉了,从加行上灭想爲主,叫无想定。那麽,这个是外道修的定。一般说,无想定的人,他思想停顿了,那麽,他以后从无想天下来就是很愚痴的,他因爲思想不起作用了,经过长时期的休息了,那麽,这个思想就钝掉了。所以说,内道不修这个定的,内道的要开智慧,他不能修无想定,那麽,他也不以爲无想是涅盘了,所以说,也不会走这个错误的道路。

下边,“灭尽定”,就是内道的圣者修的定。

灭尽定

灭尽定者,令不恒行心、心所灭,及染第七恒行心聚,皆悉灭尽,乃此定相。

“灭尽定者,令不恒行心、心所灭。”不恒行的,就是前六识。

“及染第七恒行心聚,皆悉灭尽。”第七识是恒行的,它是不间断的。

所谓“不恒行”,我们在休息的时候、在睡眠的熟睡的时候、休克的时候,这些心都灭掉的。那麽,你眼睛不看东西的时候,眼识也没有,也就停下来了;耳朵不听,耳朵也停下来了;那麽,鼻子不闻东西,鼻子在休息了;乃至熟睡的时候,意识,第六意识也休息了。这是不恒行的。第七个末那识,却是恒行的,总是执着这个阿赖耶识的见分是我了,它不会放下的。

那麽,只有这个“灭尽定”能把它停一下,把它这个第七个末那识也是把它停下来了,它也是灭掉了。所以这个很困难,这是凡夫与外道做不到的,只有圣者,圣者一定要三果以上的,才能修这个定。所以这个定层次是相当高的。

盖修无想则作出离想,而灭尽乃作止息想。

他这两个修定的目的不一样。外道修无想定,因爲以爲修了无想定就会出离三界,就得涅盘了。而这个灭尽定,虽然他静的层次比那个无想定还要高,他把第七末那识也灭掉了,但是他不作涅盘想,“作止息想”,那是休息一下、停息一下,得到寂静的一个境界,让心静一下。所以说,他的出发点也不一样。

又无想唯凡,灭尽唯圣。

再一个差别,无想定绝对是凡夫,尤其是外道;灭尽定不但是外道没有,凡夫也没有,一定是圣者,圣者而且是三果以上的圣者才能修。

乃二定之差别也。

这两个定的差别,主要这里说了两个。一个是无想定作出离想而修的,而灭尽定作止息想而修的;又无想定是凡夫修的,而这个灭尽定是圣者(三果以上)修的。这就是无想跟灭尽定的差别。

而相同之处前面说了:无想定,把恒行的心王心所都灭掉了,就是前六识的心王心所全部灭掉了;灭尽定同样,前六识的心王心所灭掉了,还进一步,把第七识的这个心王心所也灭掉了。

所以说,有同有不同,而最要的不同,无想定是外道修的,以爲是出离三界了;而灭尽定是圣者修的,只是止息,把心里静一下。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麽,还有这个第七识的问题,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这也就是学法相、不学法相的问题了,我们经常有些地方,看到,“念经不要用第六意识念,用第七识来念。”这个话好像是有这麽说的,那麽,我们这里说如果严格地从法相的这个界限说,第七识不能念经的,第七识念什麽呢?我爱、我痴、我慢(师笑),念这个东西的。它就是把阿赖耶识抓住,就是我爱、我痴、我慢、我见,这个几个,天天念的是这个东西,它不念经的。那麽,真正要念经还是靠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一个,做坏事又是它,做好事也是它,修行又靠它,下地狱造罪也是靠它。所以说,这个东西我们要把它用得好呢,成佛有余,用得不好呢,阿鼻地狱、金刚地狱。所以说,我们要把握住这个第六识,第七识是不能把握的,它行相很微细了,你感也感不到它有这个识在那里。

大抵于厌心种上,遮碍转识,不生功能,立此二定也。

这是相同之处,大致来说,厌患心,就是这个无想定厌患这个想,认爲想是生死的根,那麽,灭尽定就厌患这个心王心所它不寂静。从厌患心的这个种子上,産生一种功能,是可以遮止或者遮碍了这个转识,就是前六识或者灭尽定再加一个第七识,使它们不生起来,有这样一个功能,那麽,就是安立这两个定。无想定,它从厌患想的心所的种子上,使前个六个转识不生;那麽,灭尽定厌患那个心的动荡不定、不寂静,它就可以遮止前七个转识,都不生。从这个种子的功能就安立这两个定。

那麽,这个定是因,那麽,果报就是“无想报”了,修无想定的人,在第二辈子决定生到无想天去,无想天在哪里?在第四禅的广果天的一个边边上。

无想报

言无想报者,由欲界修彼定故,感彼天果,名无想报,乃无想之报。

那麽,“言无想报者”,无想的异熟报,“由欲界修彼定故”,欲界的人修得了无想定之后,“感彼天果”,那就感到无想天的果报,这个叫无想报,“乃无想之报”,这个是无想定的得到的果报,叫无想报。

那麽,这个无想定的果报,在无想天,无想天在广果天的一个比较高的一个台上,里边是他的寿命五百大劫。一个大劫就是什麽呢?就是一个成住坏空,整个经过这个一个大劫,那麽,五百个大劫,那就是要非常长的时间了,这五百个大劫,很长,但是他在里面干啥呢?

才投生的时候,他有心的,有一个念头,知道他生到无想天去了,那麽,这个念头一过,什麽心都没有了,等到他快死了,有一个念头又生出来了,因爲他无想的势力没有了,他就生出念头来了,知道他要死了,投生去了,那麽,就中间五百大劫的整个时间等于睡了一大觉,什麽事情都没有干,再长,对他说,没有啥意思,等他醒过来了还是一刹那,前面事情,再长,他也根本不知道。

那麽,这样的这个无想定,我们感到毫无意思,但是外道他是执着,他认爲这是已经涅盘了,不会再出定了,所以他是搞错了。那麽,这个无想报,五百大劫,生下来一般说都是生三恶道的,因爲他这个修禅定的果报享完了,其他的没有什麽善根,而这个无想呢,愚痴,那麽,一般是畜生道最多。

名身

名身者。能诠自性,单名也。二名已上,方名名身。三名已上,名多名身,乃诠别名之身。

“名身”,名句文身了,“能诠自性”,“单名”,单是名。二名以上叫“名身”,三个以上“多名身”,这个前面讲过的。

“诠自性”,假使我们说茶杯,茶杯这个自性就是茶杯,摆茶的杯子。一个名就茶杯,两个名茶杯跟桌子,三个名麽桌子、茶杯、凳子。这个多名身,“乃诠别名之身”。那麽,就是说这个名字不是一个,各式各样的名字就“多名身”了。

句身

句身者,一句名句,二句名身,三句已上名多句身。单句诠差别,多句则诠别句之身。

那麽,“句身”,一句句子。假使“茶杯是无常的”,这个就是一句,成了一句句子了。一句叫“句”,两句叫“句身”。

假使我们说:“有爲是无常的,有漏是苦的,涅盘寂静的。”这是三句,“多句身”。

一句是“句”,二句“句身”,三句以上的叫“多句身”。

“单句诠差别”,单一个句子,假使说“诸行是无常”,就是说一切有爲法都是无常的,就是有爲法它这个自性、它的差别,就是它的含义是什麽呢?无常。

“多句身”就是各别各的句子了,“有漏是苦,涅盘是寂静”各了各的了,那麽,当然有联系了,但是每一句句子是一句,是其他的句子,多句身。

文身

文身者,文即是字,能爲名句二所依故。如单言斫单言刍,未有诠表名之爲字。论不言名与多名,举中以摄广略也。又云,带诠名文,如经书字。不带诠者,只名字,若字母及等韵类是也。

“文身者”,文就是字,我们的“字”,实际上就是字母,“能爲名句二所依故”,我们要一个名,就是一个名或者一个句,它要靠字母拼起来的,所以说它依靠这个字母。

“如单言斫单言刍”,这个是印度的字母,我们这里,“未有诠表”,单是一个字母,没有意思的,它拼成一个字,就成了个“名”了,那麽,几个“名”兜拢来又成个“句”。

“论不言名与多名,举中以摄广略也。”这里说一个名身、句身、文身,没有说名,单个名没有说,多名也没有说。“举中”,举当中那个,第一个是名,第二个是名身,第三个是多名身,它举中间那个名。“以摄广略也”。以略摄广,就是举一个麽举一反三了。

“又云带诠名文,如经书字,不带诠者,只名字”。带了“诠表”的、就是有内涵的叫文,那麽,不带的就叫字。“若字母及等韵类是也”,字母这些东西,“等韵”就是拼音字母,等等,就是这个“字”。

那麽,这个是名句文身,我们知道它的概念就完了,一个名就是一个概念,字就是字母,拼起来成一个字,就是“名”了。那麽,几个字兜拢来就成一个句子。自性,它本身,差别就是它的内涵。假如说这个台灯,它能发光的,“台灯”是一个名字,是自性,发光就是它的差别了。

下边是生、老、病、死了。

生者,先无今有。

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叫生。以前从来没有的,现在生出来了。当然我们这个生是从这个世俗谛说了,胜义谛根本无生无灭了。在这有爲法的如幻的那些缘起里边,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这个就叫“生”。

住者,有位暂停。

就在它这个生出来之后,有暂时的稳定性,那麽,就叫“住”。

老则住别前后,亦云衰变名老,又云法非凝然。

“老”就是“住”的前后了,“住”之前之后它有变化,“衰变”,就是变化了,就叫“老”。我们叫是“生住异灭”,就是“异”了。“又云法非凝然”,这个法不是一个死板板的、不动的,是要变化的,变化就是“老”了。

无常

言无常者,今有后无,死之异名。

“言无常者,今有后无。”那就跟“生”反过来,“生”是“先无今有”,这个“无常”是“今有后无”,现在还是有的,以后就没有了。“死之异名”,这个就是“死”的别名了。本来是有的,这个人活的,后来他没有了,就死掉了。

又诸圣教多合生灭,以爲无常。盖生名爲有,有非恒有,不如无爲,灭名爲无。无非恒无,不如兔角。不同彼无爲兔角之常,故曰无常。今唯据死而言。

这个“无常”,本来是生灭无常了,这个佛经里边,把生灭两个合拢来,就是代表无常,那就是刹那刹那的生灭都是无常。我们这里用一期的“无常”,就是叫“死”。它下边就是讲“无常”两个字,就是它的内涵了。爲什麽叫无常?

“生名爲有”,生,就是生灭,生灭两个就是无常了,一般经里边,生灭就是无常。那麽这个生跟个灭,爲什麽它是无常呢?生是叫有,就是“先无今有”。这个有,非恒有,不是永远地有下去,“不如无爲”。无爲法是不动的,它这个无爲法是有的,但是它是不动的,就是恒有。那麽,这个生不像无爲法一样,有了之后就紧是有下去。那麽,“灭”呢,叫“无”,但是这个“无”还不是永远没有,“不如兔角”,兔角是没有的,永远没有的,没有说哪个兔子的角看到了,它永远不会有的,兔子哪里有角呢,它是永远是没有的东西。所以说,生不是恒有,灭也不是恒无。

那麽,“不同彼无爲兔角之常”,“无爲”跟“兔角”,“无爲”是恒有,“兔角”是恒无,它是常的,那麽,这个叫无常了。既然不同它们的常就叫无常了。所以生灭就是无常。这两句话就是解释生灭爲什麽是无常。这个我们不怎麽解麽,也能够体会到了。既然是生灭,刹那刹那生灭,当然无常了。假使是常的话,生了就不灭了,灭了也就不会再生了。

“今唯据死而言”,“据死”叫无常呢,是一期的无常,我们这里真正的无常,刹那都是无常,从生下来,每一刹那都在无常,都是新陈代谢,新的生出来,旧的就灭掉,都是无常的表现。这一个无常的概念,现在我们这个唯物论是发展得很详细了,单是无常,你“苦”这个就没有了,虽然是无常,他们还追求这个快乐。(11A)那麽,空呢,更是谈不上了,这个空的概念,一般是不会达到这个高度了。无常却是已经研究得很彻底。

流转

流转者,因果不断相续前后。

什麽叫“流转”呢?就是因果没有断,前后相续,就像水一样,这一条河,它前水过了,后水又接上来,虽然前面的水不断地往、跑,跑失了,但是后面的水不断地继承过来,所以这个河就没有断掉;如果后来的水不接下来了,这个河就断掉了。我们这个法流,一样的,前面的祖师尽管是一代一代很好,如果后面没有人了,断掉了。所以说,希望后边的不断要接上来,要接班了。

定异

定异者,善恶因果互相差别。

什麽叫“定异”?决定是不一样的,就是差别。善的、恶的因果,做善的因,决定感乐报,做恶的因决定苦报,是有差别的,不会做了善因感了苦报来了,做了恶因感乐报了,不会混淆的,决定是差异的,互相差别,这是定异,决定是不一样的。

相应

相应者,因果事业和合而起。

“相应”。这是从前面的三位,心王、心所、色法的它们的关系来说话的,这个不相应行都是它们的关系。那麽,是这个相应。“因果事业和合而起。”因果的事情,它和合了,生起来了,就叫相应。我们说我们对什麽事情相应不相应,就是你能够和合的就相应了,合不起就叫不相应。

或曰,此之总名不相应行法,今名相应者何耶?

那这里就来个辩论,如果我们会看法相书,辩论的例子很多,《俱舍论》、因明麽更多,不要说了,《俱舍》里边,以后我们法相的一些书里边,都来辩论,都是经常有辩论的话的,而且再深一点的、高一点的,它的辩论都是拿因明来辩的,不是一般的,这里还没有拿因明的架式,还没有拿出来,《俱舍论》就拿出来了,那其他的法相,《成唯识论》全部是因明的架式。

它就辩论了,它说:“此之总名不相应行法,今名相应者何耶?”我们这个二十四个东西,都是不相应行法,怎麽中间不相应里来了个相应出来了呢?不是矛盾了?你现在来了个相应,明明是不相应的,这二十四个都是不相应的,你怎麽来了个相应呢?这个什麽意思?

盖名不相应者,简前相应心所而已。此相应者,乃前三法上事业和合之谓,岂相漤乎。

它这个简别了,我们说不相应,就是对前面的心王心所两个相应来简别这个,所以不是说其他的一切都不相应,只是说跟心王不相应。这个心所法,是跟心王相应的,叫相应。现在这些行法,是跟心王心所不相应的,不像心所法跟心王相应的,叫不相应,从这一点上叫不相应,并不是一切相应都没有了。

那麽,这个相应就是前三法——心王、心所、色法,“事业和合之谓”,它们的事业,就是它们的业果方面因缘和合了,就産生相应的事情了。这个前面的相应不相应,不相混淆的,“岂相漤乎”,就是岂跟前面的能混淆呢?不能混淆的,各有各的含义、内涵,不一样的,一个是心王心所的相应,这个是三个法的事业上的相应、因缘和合的相应,不相混淆的。这是一个辩论。

势速

势速者,有爲法游行迅疾飞行运奔,皆此所摄。

我们《***供》里边,很多人念一个“迅”都是念“速”的,有一句“如理精进迅急愿共成”,这个时轮金刚里一句,我们的磁带里也是个“速”,这个,很多人都念一个“速”,“迅”跟“速”两个不一样的,千万不要混淆。这个因爲太含煳了,如果很清楚地念一个“速”的话,人家看你们多宝讲寺这麽起码一个字也认不到的,“迅”读“速”的,不晓得是哪些人,这个是前面的,当然现在很多人还没有来,我们这些地方要稍微注意一下,不要“迅”念个“速”,这个人家看了要闹笑话,做法师了,这个字也搞不清楚,最起码的一个文字了。

什麽叫“势速”呢?“有爲法游行迅疾飞行运奔。”这是速度了,它很快地在走,或者飞,等等,都是属于这个“势速”里边的,那就是速度了,飞机的速度、我们走路的速度、汽车的、火车的,跑的速度等等,都叫“势速”,这是古代的名字,叫“势速”,“皆此所摄”。

次第

次第者,编列有叙,令不紊乱。尊卑上下,左右前后,有规矩者,皆此摄也。

所谓“次第”,就是排列,有一个头绪,令它不混乱,按一个一个次第来,不乱的,一哄就来,就乱掉了。昨天我们说的灌顶,湖北灌顶就是一哄而上,把法座都差一点哄倒了,这个就没有次第,乱七八糟就不行。如果有次第的,一个一个来,那就是有条不紊的了,不会産生那些不好的现象了。那麽,不紊乱。

那麽,它的次第,举例呢,“尊卑上下”,尊卑,就是说,在家的呢,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再孩子,一个一个排下来,有一定的次序,在佛教里边,上座、下座,根据戒腊来分,都有次第尊卑,凡是戒腊高的是尊,戒腊浅的是卑,没有戒腊的,那是居士,那麽,更下了。“上下”,上边下边也一个次第,“左右前后”等等,这都是。凡是有规矩的,都叫次第,“皆此摄也”。

时者,过、现、未来,成、住、坏、空,四季三际,年月日夜,六时十二,随方制立,故名爲时。

这是时间了,它举了很多例,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时间,劫的成住坏空,就是我们世界成、住、坏、空。成,世界的形成;住,世界暂时的稳定;坏,开始变坏;空,是全部坏掉、坏完了。“四季”,我们中国的春夏秋冬,“三际”,印度的,热际、寒际、雨际,三个际,一年分三际,他们是。那麽,“年月日夜”这些都是一般的计算时间的方式。“六时”,印度是六时的,也有十二时的,我们就是二十四小时的,等等。“随方制立”,根据各个地方的制度安立的,这个都叫时间。所以说,有的人说这个“不相应行”有很多我们没有学过的,可以广开地讲,我想没有什麽好广的,很简单了,这个讲广了就没有意思了,它本来是那麽简单的东西,你把它广讲得很多,就不需要。那麽,这是时间的问题。

方者,色处分齐人法所依,或十方上下六合四极,亦随所制。

“方”就是空间了。“方者,色处分齐”。“分齐”,就是限量、范围;“色处”,有色的东西,就有方位,就有方向,就有空间。“人法所依”,人也好,法也好,依止这个地方的、处所了,就是根据空间了,反正是现在空间两个字都懂了,不要多说了。或者“十方”、或者“上下”、“六合”、“四极”等等,“亦随所制”,根据你各个地方的所制定的就安立。“十方”,是上下、四域、四方,“上下”就是上下,“六合”就是东南西北上下,“四极”也是东南西北,等等。这些都是空间的一些记方的一些方法。

数者,度量诸法之名,或一十百千至不可转也。

那麽,“数”,数量了。“度量诸法之名”,就是来称量一切法的一个名字,一、十、百、千、万,《俱舍》里就一直举到阿僧祗,就是说,印度以前记数,有多少个?有几种,一到十、十到百,一共有六十位,那麽,到阿僧祗,是五十几位大概,再后头的,因爲太多了,就大家都不传了,没有了、失掉了,到阿僧祗爲止。阿僧祗是一个无数了,这个无数实际是有数的,就是十的五十二次方,五十二位,五十二次方。那麽,再还有八个数位,因爲太大了,平时不用的,失传了。我们在小时候,学珠算,算盘里边,就有很繁复的名字,什麽“那由他”了等等,都有这一些名字。

和合性

言和合性者,谓于诸法不相乖反。

“言和合性者”,什麽叫“和合性”呢?“谓于诸法不相乖反”,不相违背的,就叫“和合”。那麽,诸法——一切法,只要它不是互相乖离的、互相违背的,那就叫“和合”。

不和合性

不和合性者,谓于诸法相乖反故。

反过来,“不和合性”,“谓于诸法相乖反故”。这一些法,碰了一起,互相有抵触的,要违反的。那麽,我们僧团里边,六和六和,平常经常在强调这个六和,就是僧人之间,要和合,不要乖反。一切法都是有了内魔才有外魔,如果僧团不和合,决定外魔会趁机而来,颠覆这个僧团。我们这个唯物论也很聪明,它说堡垒要从内部来攻破的,好像这麽一句话,我记不清楚了,就是说内部不团结,这个堡垒就靠不住的,如果内部团结的话,堡垒是攻不下来的,也是这个意思。内部要团结,外边是没有办法的。内部不团结,那就外边不来,也会攻破的,自己也会破掉的。所以要和合,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前如相顺因,此如相违因。

前面这个“和合”,就是相顺的因,互相相顺了,“不和合”就是相违了,这个意思,这个比较明显一些,相顺的、相违的就是和合、不和合了。

或曰,此二十四于前三分位,则以何法当前何位?

这个二十四个不相应行,在前面这三个分位,就是心王、心所跟色,这三个里边算呢,哪一个法属于哪一个位,就是说命根属于哪一个?型钟质粲谀母觯恳淞耍讯母雠淝懊嫒龆鳌⑹鞘粲谀娜龅姆治坏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