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明门论》第三讲

●作者:多宝讲寺函授部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地分中略录名数解》。昨天我们把这个书的名讲完了。“大乘”,什么叫“大”,什么叫“乘”,“百法”是哪一百个法,“明”是什么,“门”是什么,“论”又是什么,“本地分”又是什么,“略录名数”。那么,这个希望大家都知道了,就不问了。今天我们接下去。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这是本文了。《百法明门论》的原文是很少的,没有几句话。他根据,“如世尊言”,经上佛这么说,就是说“一切法无我”。这个是引了这一句话。

如世尊言原为佛说,乃论主推尊法有所自。

论主就是世亲菩萨,他就是说:我这个话,我现在着这本书,并不是自己创造的,是根据佛说的。所以第一句就引佛说的话,佛这么说,佛经常说的“一切法无我”。那么,这个就是说我这个本论,并不是自己编出来的,是根据佛说,再是推论,是总结下来的。

一切法等者,总标百法及二无我以为宗旨。乃一论之纲领也。

“一切法等者”,就是“一切法无我”。这个什么呢?这个“一切法”就是标前面的百法;“无我”,有二个无我。这个是论的宗旨。这一部论的主要讲什么?就是讲一切法没有我。一切法是什么?就是前面的一百个法,心王八,心所五十一……这一切法,就是包含整个宇宙的万事万法,也是从《瑜伽师地论》六百六十法里边把最要紧的略成一百个。那么,《瑜伽师地论》虽然讲了六百六,也是总括下来的。那么,包含整个的一切万法都在里头。那么,这一切法,它有什么特征?就是没有我的。不管你哪一个法,有为、无为、心法、心所法,什么法,都是没有我。这是一个论的宗旨、纲领。

那么,无我,是二个无我。一个是补特伽罗无我,一个是法无我。假使我们说五蕴里边没有一个我存在,没有一个主宰的人我存在,这是人无我;五蕴自己本身没有一个自性,那是法无我。

那么,这是“乃一论之纲领也”。这一句话是整个一部《百法明门论》的总纲。

【八宗】

若究所宗,总一代圣教浅深为次分而为八。

那么,他所讲它的宗旨,那么,把佛的一代时教,浅的、深的,按了次第,分了八宗。这个,他把佛的一代时教,所有分的部派,最后的瑜伽、中观,全部把它分了八个宗,不是我们中国的八宗,那么,这个八个宗,我们是研究《异部宗轮论》的时候去研究。现在是带过去说一下就完了。

一我法俱有宗。此宗摄二十部五部之义,谓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或亦取经部根本一分之义。

第一是“我法俱有宗”,是最浅的,“我”也有、“法”也有。我们很奇怪的。佛法里边,都是讲最起码的是“人无我”,是要讲的,没有说“我”有的。但是,在佛法里边有个犊子部,它就是一个不可说的我。这个我,是他们承认是有的,这是佛教里边的一个最特殊的一宗,“我”也有、“法”也有,“我法俱有宗”。这个宗,在二十部里边有五个部属于这个的,主要是“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都是犊子部等流下来的那些部派。“亦取经部根本一分之义。”经部里边有根本部,后来是末部,两个。开始的就是根本部,根本部里边有一派,也是说有我的,这个是相近于犊子部的。那么,这是从我们的佛的教派里边最浅的一种,也可以说是一般的都不承认的,在《俱舍论》后边有专门一个无我品,就给犊子部辩论的,你说有“我”,他就说没有“我”。

二法有我无宗。摄三部全,谓一切有部、雪山部、多闻部,更兼化地部末计一分之义。

第二种,“法有我无宗”,那就是《俱舍》之类的,法是有的,五蕴是有的,但是五蕴里边并没有“我”这样这个人——补特伽罗没有,这是一般的,根本部里边有这么一个。“三部全”,哪三部?一是“一切有部”,一切有就是有部,有部的主张是这样子,“雪山部”、“多闻部”都是这样子,化地部里边末计,末计就是化地部后来的——不是根本部的——变化出来有一部分也说是这样子,“法有我无”。

三法无去来宗。摄七全部,谓大众部、鸡胤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法藏部、饮光部,兼取化地部根本一分之义。

第三,“法无来去”。这个宗派,“七全部”,这是二十部来分,“大众部、鸡胤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法藏部、饮光部,兼取化地部根本一分”,这个七部里边加上化地部一部分,都是这么主张的。那么,法藏部就是我们的昙无德部,我们的四分律部,四分律就是法藏部,他也是说法无来去,这个比前面深了,它就是不来不去。

四现通假实宗。摄说假部全、末经部一分之义。

第四宗,“现通假实宗”,假的实的可以互相通,那么,这个是也分几部,“说假部”全部都是这样子,经部里边“末经部”,就是说不是根本经部,后来演变出,经部里边有一部分,也采取这个教义。

此上四宗唯为小乘。

前面四个宗派,都是小乘,我们说小乘——根本乘,不要说小乘了。

五俗妄真实宗。即说出世部。

“五俗妄真实宗”,从世俗谛说是假有,是假的,这个胜义谛说是真的,这是真正的有,对这一个宗派就是包含出世部。

六诸法但名宗。即一说部。

第六宗,“诸法但名宗”。一切都是名言安立的,这个是一说部。

此二通于大小乘。

那么,这两个宗派,通于大小乘,就是接近于后来的瑜伽中观的。

七胜义俱空宗。八应理圆实宗。后二唯大。

最后两宗,就是瑜伽、中观。

“胜义俱空宗”就是一切法没有自性是中观部。

第八,“应理圆实宗”,那就是说唯识宗的圆成实性了。

这两派,在法相宗说起来,当然是最后一个最高,但是,我们的中观宗说起来,当然第七个是最高的。那就是了不了义的问题了,他因为是法相宗,他推崇第八。

此论旨趣即第八宗。

我们这部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的宗旨,就是根据第八宗来的。

于深密三时,乃第三时也。

第八宗,瑜伽派的这个宗派,他们依据的主要是《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把佛说的时教分成三个时候,“于深密三时,乃第三时”,属于第三个,最后一个时候。

言三时者。初四阿含言有,第二时八部般若言空,第三时即《解深密经》空有双彰中道教也。

那么,《解深密经》说三个时候怎么样呢?我们天台宗说五时、八教。《解深密经》判的是三时。三时:第一个,“初四阿含言有”,这是跟那个天台宗差不多,初时讲《四阿含经》,说一切法是有的;第二部,第二个时间,“八部般若”,讲《大般若经》,那么,这里讲一切法空;那么,到第三时,就是《解深密经》的时候,“空有双彰”,就是非空非有,这是中道。

那么,瑜伽部里边就是说《解深密经》是最究竟的,是中道义,但是,这个当然是宗派见了,从我们的格鲁的教,这个观点看,应成派中观见是最了义的。当然,我们讲这个的时候,他的见地这样子,就顺着他的见地说,我们自己心里有数,这个并不是最究竟,最究竟的还是根据中观。那么,他这个宗旨说了,“一切法无我”。

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那么,什么叫一切法,什么叫无我,这个两个问题。“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马上就提问。

【五种提问】

问有五种,谓利乐有情问、不解问、愚痴问、试验问、轻触问。此即利乐有情问也。

“问有五种”,我们提问,一般说有五种提问。

“谓利乐有情问”,第一种是大乘心,为了利众生的,为了利乐有情而发问的,那个我们经里边看了很多,《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无尽意菩萨就问佛,这位菩萨为什么叫观世音?这是为了利乐有情,这是利乐有情的问。

第二种,“不解问”,是不懂,提问。

第三种,“愚痴问”,他问的不对头,从愚痴的心出发来问的。

第四种,“试验问”,他考验考验你,你到底懂不懂,这个就是不是诚心诚意地问了。愚痴问,他心还是诚的,但是他问的问题,他是本身愚痴,他问的方式有点不对头,那个试验问就是考验的心了。

那么,最后“轻触问”,那就是有看人不起的问了,好像看你懂不懂,这个“轻”。它最后头二个是不正规的,最好的是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一个个等流下来。

那么,这个问,是第一种,我们现在问:“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这是属于第一种利乐有情而问的,因为一切众生不知道什么叫一切法、什么叫无我。那么,我们要利益他们,使他们了解这个道理,所以说故意这么设问,问一下。

下边,就是说,一个一个回答了。

【总标百法】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

那么,先回答“何等一切法”。一切法,要略地说一共大概有五种,可以分五类。

此总标诸法也。

一切法的总标可以分成五大类。

称理言之实有无量,以众生性欲无量。

我们说一切法到底有多少呢?“称理言之”,根据客观的道理来说,实际上法是无量无边的。因为什么缘故?“众生性欲无量”,众生的根性,他的意乐是没有边的,那么,佛说的话也是没有边的。那么,这里是约了一百个。

是以瑜伽始五识身历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今言五位百法,岂非要略乎。故云略有五种。

“是以瑜伽始五识身历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那么,实际上是无量,那么,《瑜伽师地论》,把它略成六百六十个,从五个识身——眼识、耳识、舌识、身识等等,一直到最后法处、法界,一共列了六百六十个法,那就是把宇宙的无量的法归纳成六百六。现在,我们这里“今言五位百法,岂非要略乎”,那么从这里比较下来,从无量无边的法约成六百六,现在又把它略成五大类、一百个法,那不是说,这是非常之扼要的?“岂非要略乎。故云略有五种。”这就解释“略”。为什么说“略有五种”?无边的法,《瑜伽师地论》把它(法)简择六百六十六,我们又把它归纳一百个,一百个又分了五大类(五种),所以说,要略的说有五种。

自此至“真如无为”,总答初问。

这里开始一直到最后的无为法里边的最后一个真如无为,那全部是回答第一个问题,一百个法。

那么,第二个问题,那就很简单的几句话,“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就二句话。整个论的结构就这么样子,先是打开说什么叫一切法,那么,每一种法详细地说,最后,什么叫无我,每一个无我,略略地解释一下。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那么,这里起是开始了。五种、五大类的法,哪五大类?“一者心法”,一个是心王;第二种,“心所有法”,心所法;第三“色法”;第四“心不相应法”;第五是“无为法”。这个心法、心所有法都有交待,所以不要着急。

【心法】

心法者,总有六义。

什么叫心法?这个心有六个意思。

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故。

“集起名心,唯属第八。”我们说什么叫心?集起来把它堆在一起,这个叫心。是这个意义来说。只有第八阿赖耶识是有这个特征的。

什么“集起”呢?“集诸种子起现行故。”“集起”二个字就是把种子集起来,产生现行。那么,这个功能说,只有第八识。第八识是种子识,一切现行从种子里边显出来的。等于说地下里边,种子下去了,一些稻谷就长出来了,现行是长的稻谷,播下的是种子。那么,阿赖耶识一样的,我们的种子、习气藏在这个里边,到了因缘和合的时候就能产生现行。所以说,从习气来说,这个叫心的,如果心叫集起的话,那么,这个就第八识阿赖耶识有这个功能。

二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或集起属前七转,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

第二,“积集名心”,这个心也可以叫积集。集起跟积集不一样,如果积集的心叫心的话,那是前面七个识。

七转识我们学过了,《五蕴论》里边,什么叫“转识”,“转”有三个意思,总的说,这些识从根本的阿赖耶识里边生出来的,就是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跟末那识。这七个识,它们的功能:“能熏积集诸法种故。”那么,它们又把一切法把它熏成种子。熏在哪里?熏在阿赖耶识里边。能熏的就是前七识,所熏的就是阿赖耶识。那么,这个从积集的能熏来说,前七识叫积集。

我们看,初学感到很繁复,大概地了解一下就行了。总的来说,我们等一下还要总结一下。

(3B)或者,“集起属前……”,这个还会反过来说。集起前面说是阿赖耶识,集起也可以说前七识。“现行共集熏起种故。”“现行”,大家一起,七个识,一起集起来,都来熏这个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边,那么,这个“集起”,属于前七识,所以“集起”二个字,看你怎么解。当你集种子起现行,就阿赖耶识,假使“共集熏起种子”的话,属于前七识。

那么,这个“积集”,本来是前七识,也可以讲阿赖耶识。“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它把一切法的种子把它含藏起来,等于仓库一样把堆起来,那么,这样子的讲积集,那就是第八识的功能了。所以说,总的来说集起叫心就完了,不一定要说这个能所,第七、第八互相比较了,这是因为细致地分析,我们初学,只要是集起的,有集起功能的就叫心。

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

“三缘虑名心”,心还有个功能——“缘虑”,能够考虑问题,缘境作思虑的用。“俱能缘虑自分境故”,那么,这几个识都能缘虑。

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

识是了别义,我们在《五蕴论》学过了,把一切法能够分别地知道的,了别它的差别的,这个叫识。那么,这个八个识都叫识,都有了别的作用。

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

第五种,“或名为意,等无间故”,那就无间灭意了。心也可以叫意,因为等无间。什么叫等无间?就是说前面的识灭掉了,可以生起后面的识,中间没有隔开——等无间。“等”呢,前一个识灭掉生后边一个,一个挨一个,相等的;无间,中间时间没有隔开的,等无间。这个叫意。

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斯皆心分也。

那么,第六是总的说法了,前面都是分析的比较繁琐的。

第八是一般用的。第八个阿赖耶识,它的心的积集的意义特别大,所以叫心。

第七个末那识,叫意,它思虑、思量的意思特别强,因为它总是缘阿赖耶识的见分,认为这是我,那么,有我爱、我痴、我见、我慢来相应了,一天到晚考虑这些问题,所以它的思虑的、思量的意思比较强,第七个就叫意。

前六个,了别的作用强。前五识了别外境,第六识了别法境,就是内心的那些。

“斯皆心分也”,这一些,心也好、意也好、识也好,都是心的一分,都是心的这一类,心的这一分。那么,就是心的作用不同,它的名字有的时候叫心,有的时叫意,有的时叫识。总的来说,体就是一个,所以属于一个东西。我们在这个《俱舍论》里边有这么一个话,“心意识体一”,心也好、意也好、识也好,这三个名字不同,体是一个。那么,这个就是说,这个心,有的时候叫心,有的时候叫识,有的时候叫意。

集起名心,能够集起三业的事情的。我们这个心里可以造身口意三业,这个叫集起。集起的名字很多,唯识宗当然集起是种子的问题,积集种子叫集起。那么,我们在根本部里边,它就是集起三业,一个心推动身口意造业,能够去造善恶业的,那就是集起。思量名意,专门考虑问题的,这个叫意。了别的时候就叫识。那么,心的这个识就是识蕴,就是大家要很简单地把它知道,一共有三个名字,它可以叫心,也可以叫意,也可以叫识。从了别的作用说它叫识,从思量的作用说它叫意,从集起三业的功能说它叫心。那么这里唯识宗呢集起种子的这个功能叫心,思量还是意,那么,了别还是识,一样的。

那么,这是心王,心的这一分讲完了。管你识也好,心也好,意也好,都是心的那一分。属于心王的。

【心所有法】

言心所有法者,具三义故。一恒依心起,二与心相应,三系属于心。具此三义名为心所。

那么,第二种心所法。它有什么意思叫心所法?“具三义故”,所以叫心所法,有三个意义。一是“恒依心起”,它本身不独立的,跟了心王起来的,叫心所,“所”就是它的部下了,就是属于它的。第二,“与心相应”,它跟心总是相应的。什么叫相应,我们还要说。第三,“系属于心”,就是“属”了,它属于心的,属于“心”所管属的。那么,于三个意义,叫心所。

所以说,我们说为什么叫心所法?它以总的来说有三个意思。一个是它要依心而生起来的。一个生起之后,又跟心相应的,不会跟心独立的,唱反调不会的。我们说有的人就不行了,你虽然是靠他长大的,但是他后来就又反起来了,跟你唱对台,父母把孩子养大,到文化大革命时候斗起父母来了,师父把徒弟带会,又把师父斗倒了,这个又搞诽谤起来,这个心所法不会,心所法跟心总是相应的,总是顺了一起的。那么,第三种,“系属于心”,它也属于心的,所以叫心所。心所的意思有三个:“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具此三义叫心所。那么,我们假使以后问,心所,为什么叫心所?你要把这三个意思要拿出来,少一个就不完整。

要心为依方得起故。

那么,第一,“要心为依方得起故”,这是解说“恒依心起”。怎么叫恒依心起?它说要这个心所法,一定要心做它的所依,那么才能生起。这个我们就是说复习一下,能依、所依的问题。能依是什么?能依是心所,所依是心。所以说不要把能看成一定能比所大,能决定是大的,这个要看下边是什么——能依还是能做。那你说能行、所行,这个人是能行的,路是所行的,那个时候“能”是主要的。现在依的话,心所能依,是次要的,次要的依是心所。那么,我们上一次讲过的,孩子依父母,到底还是孩子大、父母大?当然是所依的父母大。那么,徒弟依师父,当然是师父大。所以说,这个心(所)要心做它的所依,才能起来,如果没有所依靠的,它就起不来的。所以说,这个心所要依心的。这是第一个“恒依心起”,它自己独立不了的。

触等恒与心相应故。

那么,“触”,就是说,我们是心所法里边五个遍行,触、作意、受、想、思。这“等”,就是说那些心所法,它经常跟心相应的。为什么“触等恒与心相应”?而不说五十一个心所法,恒与心相应呢?这个我们前面《五蕴论》学过了,应当知道了。遍行心所,对一切心都相应的;别境,在个别境相应的;那么,善法,只有善心相应;烦恼法只能跟染污心相应。那么,就是不是恒与心相应。我们这里说经常跟心是一起的、不离开的,那就是遍行心所,所以“触等”。那么,其他的相应,当然也相应,善法跟善心相应,但是它有局限性了,不是一切心都相应,这里举的例,是遍的,一切心相应的,所以是“触等”。

那么,第二个就是与心相应,他这里就不说恒与心相应,为什么?就是说,遍行心(所)固然恒与心相应,但是其他的心(所),跟某些心相应,跟某些心并不相应。烦恼心跟善心、跟无漏心绝对不相应的。那么,这个不能说跟心不相应,但是要某种心相应,某些心它又不相应的。所以说与心相应,这个里边没有用“恒”,又是有意义的。他举的例摆一个“恒”,也是有意义的,就告诉你遍行心所是恒的。那么,反过来,其他的心所就不恒了。所以题目里边,“与心相应”,不说“恒”。

既云与心相应,盖心不与心自相应故,心非心所故。他性相应非自性故。

“既云与心相应,盖心不与心自相应故。”那么,与心相应,什么意思呢?心自己跟自己不能相应,我们说,经常举这个例:手指只能指东西,不能指自己,手指指自己,指那个手指,就没有办法指;眼睛能看东西,不能看自己。所以说,相应相应,不能自己跟自己相应。我们说朋友同参要好,不能够自己跟自己要好,这个是谈不上了。结同参总是跟人家结同参,哪说跟自己结个同参,你结啥个同参,还不是一个人。所以心跟自己不能相应,要跟其他的心所法相应。

“心非心所故。”那么,心跟心所法能相应,跟心自己不能相应,因为心王不是心所,不能相应。

“他性相应非自性故。”这个,说了半天,就是解释一个问题,我们看了很简单,但是他讲了很多,相应要两个东西,“他性”——跟其他的东西才能相应,自己给自己不能相应。所以“非自性故”。那么这里,把相应讲了很多,主要是一个概念,像我们说,相应就是两个东西相应,自己给自己,本身一个东西谈不上相应不相应,所以这个相应这个字,仅仅是两个东西以上的才可以说相应。

相应之义有四,谓时依所缘及事皆同,乃相应也。

“相应之义有四。”相应的意思有四个。什么叫相应,我们这里就拿出来了。

“谓时依所缘及事皆同,乃相应也。”时同、依同、所缘同、事同,这个四个事情同,那么叫相应。

触等看与何心生时,便属彼心之触等。

下边举例。“触等看与何心生时,便属彼心之触等故。”“触等”这些心所法,看它跟什么心生的时候。假使它跟眼识生,他就属于眼识的触;属于跟那个耳识生,就跟属于耳识的触;属于第六意识的生,就归属于第六意识的触。

故如次为三义也。

所以说,它是“如次为三义也”。那就是说——他说得还不仔细,我们给你再把它分析一下。

“时”等,心王什么时候生起,心所法也在这个时候、同一时候。

心所法依什么心王,那么,其他的心所法也依这个。假使触跟作意,这两个心所法它是相应的,它——触,依的是第六识,那么,作意也是依的第六识,这个两个才相应。如果触依的是眼识,这个作意心所依的是第六识,那这个不能相应,要同一个依。所以说时间相同不算,要所依的心王也是一个。

那么,所缘的境也一个。假使说同时依意根——依意识,意识心王,但是你这个心所法想的是这个事情,那个心所法如果想的是那个事情,就不相应了,都要缘同一个境。假使我们想的是昨天的我们讲经的一个里边的内涵,那么,作意也好、触也好,这些心所法同时缘昨天那个境,这些心所法叫相应。如果各了各的境也不相应了。

“事”要同,心所法跟心所法在一个心王的相应的情况之下,只能一个,一个跟一个相应,不能说一个跟多个相应,事就是体,体也是要相同的。一个心王,它一个作意、触、受、想,不能有二个受。一个心王,假使第六意识,一个触心所、一个想心所等等它相应的,但是受心所相应了,只能一个受,假使说你苦受就是苦受,乐受就是乐受,不能是又苦乐受靠在一起相应,这不相应的,苦跟乐怎么相应呢?所以说,那个想也一样的,你想这个事情跟想那个事情不能相应。所以说,事也是一个,一个心王,一个心所,其他的心所都是一个,才相应。

那么,在《俱舍论》里边,要五个相、五个义才相应,这里就四个义,《俱舍》里边还要补充一个。补充一个就是说“行相”同。

行相,所缘跟行相这二个是相对的。我们说所缘的是境,那么行相,就是说,我们在我们识里边浮起的那个影子。我们假使看的是这个一块地,前面种的,种的地,绿绿的一块地,那么,地是所缘境,行相——我们心里就浮起一个绿颜色的方块块的一个东西,这就是行相。那就是说,外境在我们见分里边所显的那个样子叫行相。

那么,这个行相也相同,你虽然缘的境一样的,但是,你行相就是跟我们以前讲的掉举,一个境多解,它意思是它缘这个境的时候是一个境,但是心所法,有的是看绿的颜色,有的看它的方块块,有的看它是泥土做的,有的它是分辩它里边的长的东西还是稻还是麦还是菜,这个各了各的行相,那就不相应。要同一行相。你看的这块地,缘的都……心里行相——这是菜,一样的,那么才相应。所以说在《俱舍论》里边要五义相应,有五个意思:心王心所,要五义平等,故说相应。

《俱舍论》里面有个颂:“心意识体一,心心所有依,有缘有行相,相应义有五。”1相应的意思有五个。那么,这是注解。说心王心所,假使要相应的要五个义,五个意思都是平等的,都是同的就是说,那么叫相应。什么同的呢?一是所依,都依一个心王。第二所缘,都缘一个境。三是行相,心里都采取的一个行相。那么,第四,时间是一个,不能是昨天的心跟现在的心所相应。那个不能相应,时间是一个,差一分钟也不行,这一刹那,同时在这一那生起的。第五个,事相平等。什么叫事?体。一个心王,一个心所,每一个心所法都是一个体,不能是两个体同时生起。那就是说在相应的心所里边,心不能有两个受、两个想、两个思心所,都不行,只能每一个心所法当中的一个,心王也是一个,体要相等,这五个意思都是相等的话,这个叫相应,如果少一个就不相应。

那么,为什么这里四个,这里五个?说了所缘决定有行相,行相、所缘是一对,就像我们昨天讲的,因果、能所,业性,这是一对的,说这个就映射到那个,还有那个东西。你说什么为性,决定还有什么为业。那么,这里说有什么所缘,决定有所行相,所缘是对境来说的,行相是对心上的见分上说的,那么,这个两东西是一内一外,相对的,有这个必定有它。所以在唯识里边就说四个,在《俱舍》里边则立五个,加一个行相。这个五个东西都同的,才叫相应。那么,所以我们前面说的心相应法——心跟心所法相应,心不相应行,相应这两个字就是这个五个意思。那么,心不相应行,就是说那些法没有这个五意思,这个五意思合不上的,叫不相应。

“触等看与何心生时,便属彼心之触。”这个触如果跟眼识生起来的,这属于眼识的触,如果跟意识生起出的,这个属意识的触。那就是第三个意思“系属于心”。

那么,我们说心所法呢有三个意思,一个是“恒依心起”,一个是“与心相应”,一个是“系属于心”。这里把三个都讲了。“要心为依方得起故”,这是讲第一个意思。“触等恒与心相应故”,一直到,“所缘及事皆同乃相应也”,这是讲第二个意思“与心相应”。最后,“触等看与何心生时,便属彼心之触等故”,这是讲第三个“系属于心”。

那么,我们说,心所法的意思有三个。这个都要记的,不记的话,你以后法相还是糊里糊涂的。什么叫心所法,搞了一个倒知不知的,叫你严格的界线拿出来,拿不出的,这个学法相的人要避免这些。我们说不要马马虎虎。马马虎虎,我们以前就小孩子时候就学过一个寓言。一个叫差不多先生,他这个人什么都马马虎虎,差不多就可以了,他有的时候做事情,总是吃饭吃得好一点、吃得坏一点,“啊呀”,他说:“差不多。”这个倒好的,差不多,这个没有什么。结果,后来他病了,去看医生,人家看了个牛医生把他请来,他说牛医生不能看人的,人家说你这个不要给他看。“啊呀”,他说:“医生么都是医生了,牛,人,都是医生,都差不多。”又看了,结果还吃了他的药。药当然吃不好,最后,他病得快死了,人家说:“啊呀,你怎么可惜了,你把医生搞错了。”“死跟活也差不多。”就死掉了。这样子的人做糊涂蛋了,我们说。当然从我们的佛教里说,“生死涅盘纤毫自性无”,是一样的。但是他根本不是佛教的,空性没有证到,他这个糊里糊涂的,什么都差不多,叫你学东西,好的、坏的差不多,高的、矮的差不多,刀钝的、利的差不多,人笨的、还聪明的也差不多。这样子个人是世界上没有用的人,那么,我们学法也不能差不多。你说如果差不多的话,你这个法学了,拿出去没有用的。到底是什么是东西啦?问,再一追理,没有了。

那么,这里我们是说心所法,一定要记住三个意思:“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那么,再什么叫相应?还要追。那么,就要说,所依、所缘、行相、事体、时都要相同、平等,这个才叫相应。这些道理一定要记住的,不记住的话,你法相白白学了。

那么,再下边,“如次为三义也”。把心所法的三个意思讲完了。

【色法】

色法者,识之所依、所缘。

色法有两类,一个是识的所依,识依它而生的;一个是识之所缘,识是缘它为境的。

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十有色

色法十一(有对色)五境——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

法处所摄色(无对色)(无表色)

乃五根五境质碍之色,亦名有对色。

那么,依它而生的是“五根”,缘之为境的是“五境”。这个有质碍的色也叫“有对色”。那下边就要讲无对色了。这是说五根、五境都是有质碍的色,那就是说它是有物质的体的,不管你怎么细。

我们说中阴是很细的,他从铁围山可以穿过去,他的物质是极细,但是我们说他有质碍,毕竟是物质的东西,不能说是精神的,灵魂之类的,没有物质的,不能这么说的。我们的佛教的中阴还是五蕴为体,不过这个色蕴是极细的色蕴,不能说他是一个灵魂,很多人就是要把外道的灵魂拿到这个佛教的中阴上来,这个概念混淆。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大居士,写了一篇文章,目的是弘扬佛教的,但是里边写了很多灵魂,结果后来受了批判,登了《法音》杂志上。灵魂,这个概念是外道的概念,怎么拿到佛教里来呢?

这个因为质碍的,叫有对色。这个“对”就是质碍的意思,有质碍的色叫有对色。

以能所造八法而成,乃十有色也。

能造、所造一共有八个。哪八个呢?能造四个,大家知道,地、水、火、风,所造,色、香、味、触。

这也是《俱舍》里边的一个颂。他就是说,一切物质,它最少的话要包含八个东西,不能再少了,地水火风决定有,那么,色香味触也决定有。它总有它的这个显色、形色,你这个颜色是白的、或者是黑的、或者是蓝的、或者是青的,形色是圆的、长的、方的或者是一颗一颗的不正规的,色是一定有的。气味总有一点的,什么东西,物质你总有一点气味的,你说它没有气味的,没有气味,你的嗅觉太钝了,如果你嗅觉好一点话,总是有气味。那么,这个味道,尝一尝看,有的东西尝了是咸的,有的尝的是辣的,有的尝的是淡的,总是味道是有。触,碰上去,湿的或滑的还是粗糙的等等,重的轻的总会有。

所以说,一切物质最起码的话,包含八个东西。如果它有声音的,还有九个。如果它属于有情的,最起码还有一个根,要加,一个一个加上去。那么,再少再少,减下去的话,起码是八个。就是这里所说的,有对色,“能所造八法而成”,那是最简单的物质,能造四个,所造四个。那么,你们要写一下,能造四个是地、水、风、火,所造的色、香、味、触。声音没有,声音是有的东西有声音,有的东西没有声音,所以不是最简单的。那么,这里说最简单的物质,色香味触是决定有的。没有一个东西说没有颜色的,也没有味道的,也没有气味的,也没有碰上去碰不到的。不会的。凡是物质都会有这个东西,色香味触。色香味触四个,地水火风四个,一共八个。能所造合拢来八个,这是最简单的有对色。

“乃十有色也”,那就是十个有色,就是我们的五蕴里边的五根五境。这个都是有,这个就是色了。

无对色即法处色也。

那么,无对色就是无表色,“即法处色也”。这个色不是我们眼睛的对象,是意识的对象,心里边缘的境,所以叫法处色。不属于色处的,不是有色,是法处里边的色。

那么,它这个是色法,色法就讲完了。我们在五蕴里边十一个色法——五根、五境、无表色。五根、五境是有对色,是合拢来,都叫十个有色,这是有物质的。那么,无对色就是无表色,这个不属于有质碍的,它是法处里边的。

那么,这是色法。

【心不相应行法】

言不相应行法者。行蕴有二。一相应行,即心所法。二不相应行,即始自得终至不和合性。二十四法是也。

第四个,不相应行法。什么叫不相应行法?先说行。“行蕴有二”,我们说行蕴里边有两种。一种是相应行(就是心所法),一种是不相应行,“即始自得终至不和合性,二十四法是也”。那么,不相应行法里边,第一个是“得”,最后一个是“不和合性”。从“得”开始一直到“不和合性”,这二十四个都叫不相应行法。那么,这里我们为什么相应行,不相应行好像很简单,就说过去了呢?那前面讲过了,心所法是相应行,它有五个相应的意思在里头,五义叫相(应),或者四个义叫相应。这个已经解释了。那不相行,反过来,没有这个五义的,或者没有四义的,就是不相应行。所以这里不要重新再讲了。

【无为法】

言无为法者。即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非彼非此,绝得绝失,简异有为,无造作故。名曰无为也。

最后,“无为法”。无为法,什么叫无为法?“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非彼非此,绝得绝失。”那就是《心经》,“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是他,也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也无智也无得,也没有什么得、也没有失,“绝得绝失”,得也谈不上、失也谈不上。这些特征,“简异有为”,都是差别于有为法的。有为法是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此有彼,有得有失。无为法就反过来,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彼无此,绝得绝失。将才反过来,所以一个是有为,一个是无为。那么,再说,什么叫无为?为是造作,没有造作的叫无为。那么,反过来,有造作的就叫有为了,所以说无为、有为的意思这里也讲完了,讲得很清楚了。

总的法应该是五种。哪五种?心、心所、色法、不相应行、无为法,这个五大类讲完了。那么,下边就分开讲了。这个就是一个网一样的,一个提纲下边很多的科,这个科做纲的话,它下边又分了好多科。我们开始的时候,“一切法无我”,是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五种。哪五种?心、心所、色法、心不相应行、无为。那么,什么叫心法?要分了。为什么按这个次第排?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

“一切最胜故。”这是心王,一切法里边它是最胜的,最殊胜的是心王,就一切唯心造,整个的三界都是心所造的,当然它最殊胜。

“与此相应故。”跟最胜的,两个相应的,当然挨了第二。

“二所现影故。”心王心所,所现的影像,那是摆在第三。

(4A)“三位差别故。”就是心王心所跟色法,它们三种互的差别所产生的东西,摆了第四。

最后“所显示故”,它所现的真理,是无为法,摆在最后。

那么,下边我们看他的解释。

言初心法八种。造善造恶,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此心也。有为法中此最胜故,所以先言。

“言初心法八种。造善造恶,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此心也。”心是最殊胜了,我们说造善的事情靠心,造恶也是靠心,它的能力最大,最有能耐。那么,五趣轮转,也是它的作用,乃至反过来——这是流转——还灭,成阿罗汉、成佛都是心的作用。所以说一切法中,心的作用是最大、最殊胜,那么,这个当然摆第一,我们说排一二三的,都是最能干的是摆在第一,总不见得摆个饭桶摆在第一。这个心王的力量最大、最殊胜,摆了第一。“有为法中此最胜故”,因为有为法里边,它是最殊胜,“所以先言”,所以摆第一,这是第一位就摆好了。

言与此相应故者。谓此心所与其心王常相应故。望于心王此即为劣。先胜后劣,所以次明。

第二呢,“言与此相应故者”,这是心所法,“谓此心所与其心王常相应故”,它跟了它心王后头的,沾光了,心王是最殊胜的,它了沾个光,第二。所以说,你们经常跟善知识一起的话,你们也沾了光了,我看到有些人他跟***一起要拍照的时候,他一定要坐在***旁边,为什么?争取第二,“我是***旁边的一个人”,争,要争取镜头,(师笑),我们看这个心不太好,但是这个意思是一样的,他就是说跟了***旁边的,一般就是说挨第二,他将来就是作接班人了,有这个意思在里头,所以要抢镜头。

那么,这样子,是因为跟心王经常相应,所以它排第二。“望于心王此即为劣。”跟心王比,它当然差一点,那么,“先胜后劣,所以次明”,它是相应的,就两个是一起的,一起的应当平等了?不平等,它比心王,两个比比看它差一点,它是依心的,心是它的主,所以说,它跟心比要差一点,既然它差一点,不能平起摆了,只好排第二。“所以次明”,摆了第二。

所现影故者,即前色法。谓此色法不能自起,要藉前二所变现故。自证虽变不能亲缘,故置影言,简其见分亦自证变则非是影。或与自证通为本质故。或简受所引色非识变影。第六缘时,以彼为质,质从影摄。前二能变,此为所变。先能后所故,次言之。

“所现影故”,这是色法。“所现影故者,即前色法”,第三位。这个色法“不能自起,要藉前二所变现故”,他这里讲得很多,我们也不要把他——因为他的思维是比较深,把我们引入一个其他的心里边去了,我们就把这个意思抓住就是了。我们的心王心所给唯识宗来讲,它是有“见分”、“相分”。“见分”当然是心的能见的那个功能,“相分”就是它变现的那个相,就是说“所变现故”。在唯识宗里边,假使说我们看,假使我们看一面面鼓,我们看到的是不是鼓?并没有看到鼓,我们是看到我们眼识里边现的鼓的样子,那就是照现在的这个东西说,就是照相镜里边镜头上的鼓,那个并不是客观的鼓,那么,我们看到的,眼睛的“见分”所直接缘到的这个“相分”,就是鼓的影像反射到我的眼识里边的,现一个鼓的样子,所以直接缘缘不到的,间接地缘的。

那么,这个变现的东西,就是它所缘的境,就是色法,所以色法是识变的。那么,这个阿赖耶识的话,它见分执为我了,它的相分就是我们的根身世界,也是变出来的。我们这个要变几层了,阿赖耶识根本的变,阿赖耶识变了色法,根身器界之后,我们缘的客观的根身器界,又是一个识,又变一道,所以说我们缘的东西是隔的几层的,眼睛缘它的时候是眼识的相分,根本阿赖耶识也碰不到,只看到的眼识的相分,那么,这个东西就是变现的关系了。这个色法要前面的心王心所所变出来的。

那么,它正因为一个识有四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相分。

“自证分虽变不能亲缘”,自证分也是变的,但是,不是它的影子,“故置影言”,是简别,“简其见分亦自证变”,就是说我们的一个识的见分也是自证分变的,但是,不是影,是能缘的见分。所以,这个影是指相分,直接讲是相分就完了。

“或与自证通为本质故,或简受所引色非识变影。”它有几个原因要来个“影”的,自证分它可以作本质,但是它不是影子,不是,只有相分才是影,所以要用“影”。“受所引色”,受所引色就是我们的无表色,也不是影子变的,要简别,也不是,受所引色,那就是相分。

“第六缘时,以彼为质,质从影摄。前二能变此为所变。先能后所,故次言之。”那么,我们说色法,我们缘的是本质,这个本质我们并不能缘到,而能缘到的是识变的相分,所以说,这些相分是所变的,所变的,能变的是心王心所,所变的色法是相分,那么,当然能在先、所在后,所以说,第三就是安一个是色法,“故次言之”,把色法放在第三。

分位差别者。谓此不相应行不能自起,藉前三位差别假立。前三是实,此一为假。所以第四明之。

那么,不相应行的分位差别,以前不是很多人“分位差别”、“分位差别”搞了半天就搞不清楚,什么忿,恚,什么又差起别来了,这个东西是太麻烦。他就给你简单地讲一下。

“谓此不相应行不能自起”,这个不相应行自己生不来的,它根本没有东西的,就是前面三个的差别假立,前面三个就心王、心所、色,它们互相地按它们的差别的情况之下,就是各式各样不同情况之下假安立的东西,它本身没有体的,都是它们的一分、一部分,根据它的这个三位起什么差别作用的时候就安立个什么。假使我们的势速是速度,当一个物体在运动的时候,它产生个速度,这个速度你看离开物体还有什么东西?没有了。所以说,在物体运动的时候,这个差别位的时候就叫这个速度。那么,一个生住异灭,在物体从没有到生出来的时候,它叫生,就是那个物体在变化的时候叫异,它能够安住一段,能够相对地安定一段时间叫住,最后它消灭了,叫灭。它都是没有自己本体的,就是前面的心也好,色也好,或者是心所也好,他们中间的一些变化的一些,产生一些作用,就是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所以说“藉前三位差别假立”,就是前面的心王、心所、色法它们各式各样的差别的部位,假安立这个二十四个不相应行。

“前三是实,此一为假。”前面三个是实在有的法,这三个没有体的,是假法。“所以第四明之”,当然有实体的摆了前头,假安立的摆了后头,所以摆在第四。

言所显示者。此第五无为之法。乃有六种。谓此无为体性甚深,若不约事以明无由彰显故,藉前四断染成净之所显。示前四有为,此即无为。先有后无,所以最后明也。

那么,最后,“所显示者”,无为法了。“此第五无为之法乃有六种。谓此无为体性甚深,若不约事以明无由彰显,故藉前四断染成净之所显示。”无为法是隐在后头的,假使事情不明了,你就不能知道无为法,所以说“若不约事以明”,不把事情讲清楚,那么,没有东西来显示它的无为法,要靠前面讲清楚了,“前四断染成净之所显示”,当前面四个染污的东西断掉了,清净的显出来了,所显示的就是无为法,所以说一定要约前面四个事情,才能够衬托出无为法来。“此即无为。先有后无,所以最后明也。”这个就是无为,先就是讲有的,就是四个位,就是心王、心所、色法,还有不相应行,有的讲完了,最后它所显示的道理,摆了最后讲,所以“最后明也”。

那么,这里我们又回顾一下《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法空”,就是一切苦都没有了,好了,你一切苦,空什么东西呢?“不要学的,只要空就可以了”,什么都不要学,你空什么呢?“照见五蕴皆空”,先要把五蕴什么东西知道,然后它隐在里边的无为法才能显出来,你五蕴都不知道,你空啥东西?一切法都空,这个,哪个会说的,结果你空了没有呢?打你一下,哇叫起来了,你空什么了?说你两句,呕气了,空什么了?所以这个东西,学法一定要从有到无的,这是说佛说的次第,哪一部经,哪一部论都显这个道理。龙树菩萨说的,先得法住智,后得涅盘智,也是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一切法的安立的道理,就是说把百法、六百六十法,这个智慧,缘起的法的智慧有了,认识到了,然后才得到法空的涅盘智,你前面智不知道,你怎么得涅盘智呢?我们的《菩提道次第》,先跟你讲下士道、中士道,讲那么多,都是讲有的东西,还要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并没有讲你空,最后空才摆后头毗钵舍那,给你讲空了,你没有前头的,你空怎么来呢?我记得《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边,要得空性智的话,先要持戒,听闻正法,依止善知识,等等等等,都是有的事情,这些都跟空相应的清净法,然后,到后来空的智慧才出现,如果你说我只要空好了,这些有的东西都不要,那么,你持戒也不持,听闻正法也不听,善知识也不依止,什么都没有,你空哪里来?没有根的树,没有源的水,不会有的,那是凭空而来的东西,是没有的。佛教是很科学的,有因有缘的,一切法没有无缘无故生,是没有的。那么,你这个不学法的人就是一个糊涂,你空是要的,但是空的方法是不要的,那么,你永远得不到空性,永远度不了苦厄,所以说,一定要把这些次第弄清楚,你耐得烦,要学,你不学你怎么空得了?

如是次第。

“如是次第”,这个就是说我们无为法,要那个次第来排,这个也是讲次第,为什么要排,心王在先,心所在二,色法在三,不相应在四,最后无为法,这个次第如此。那么,讲过了,不要讲过就算了,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去了,要问的,可能明天就问了,问哪个人?每一个人都有希望,都有可能性。

此结答也。由上如是胜劣、能所、实假、有无,故云如是次第。此略结上文,总标五位章门,下乃备列百法名数也。

“此结答也”,这是总的结论、回答,就这么五个次第。“由上如是胜劣、能所、实假、有无,故云如是次第。”这个“如是”就是前面的道理:它就是“胜劣”,心王、心所,一个胜、一个劣,所以心王摆在前头;“能所”,心王心所是能,色法是所,所现的影子,所以是色法摆在第三;“实假”,心王、心所、色法是实法,不相应行是假法,所以说,不相应行摆在后头;第四,“有无”,前面四个都是有为法,后头那个,就是有为法所现的,所以摆在后头。这个就是它的次第,是这么安排的,有道理的,不是乱摆的,不是乱排的。“故云如是”以这样子的次第排,要这么。“此略结上文,总标五位章门,下乃备列百法名数也。”这是总结上面的五位,这一章的“门”,就是这一个科题。

这个五位的次第给你总结好,总的给你讲完了,五位的事情讲完了,下边五位分讲了,一个一个讲。第一位心王,心王有多少,一个一个要讲,那么,下边就开了,“乃备列百法名数”,依五个位把一百个法全部把它讲完。

【心法】

那么,第一位就是心,心王。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

从心王来说,我们要略地说有八种。

此总标,下别列。

“此总标”,下边分开来讲。哪八种呢?

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

先讲六个识,这是通根本部的,根本教跟瑜伽的教派是相同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我们《心经》里也讲到这里为止,没有末那识、阿赖耶识,没有提出来。

随根立名,具五义故。谓依、发、属、助、如。

“随根立名,具五义故。”这个六个识,依它的根来安立名字的。为什么依根立名呢?有五个道理,“谓依、发、属、助、如。”那么,这个“随根立名”,我们在讲《五蕴论》的时候已经讲过了,为什么眼识叫眼识,不叫色识呢?同样是一个根一个境生出来的,眼根是根,色境是境,为什么生的识不叫色识,叫眼识?这道理我们讲过了。这里也是要依五个原因来讲识的名字要跟了根来安的。哪五个?就是“依”,是依靠它来的;“发”,从它发出来的;“属”,是属于它的;“助”,是帮助它的;“如”,跟它是同一个性质的。

那么,这五个他没有给你仔细讲,但是以六离合释来辨别依主依士的事情,那么,还没有学六离合释,又是一个天书来了,那么,念过再说,以后六离合释的讲义来了之后,讲好之后,你们再回过来看一看就会知道。

除根发之识,余四皆依根之识等,依主也。根发依士也。

这个五个意义里边,“除根发之识,余四皆依根之识”,前面,除了根发(就是第二个“发”),根发那个识,是发了,那么,这个,把它除外,其余的都是依主释,根发——依士释。因为根发,就是根为主,那么,识是次,根能够发了。那么,这个识依眼这个东西,那就是说能依的是主要,所依次要,叫依士释——依的是次要的东西。依主释,依的是主要的东西。假使是眼识,这个识是依眼根来的,那么,根就是主要,那你眼根发的识,识是主要的,那么,依的根发是次要的,所以叫依士释,依主依士的,他给你辩了一下,其余的没有跟你说,这个意思一般就是几乎是差不多的,依他生出来的识,从这根发出来的识,属于根的识,助了根起作用的识,跟根是同一类的识,这个是不要强辩了,不要一个个仔细地辩,大概意思都会得到就完了。他就是把依士依主给你简别一下。

虽六识身皆依意转,此随不共意识名依发等,故五识无相滥矣。

“虽六识身皆依意转,此随不共意识名依发等。”那么,这里要简别另外一个道理,我们说六个识,眼耳鼻舌身都依意转——就无间灭意。前五识依两个根:一个是心法的根,无间灭意——意根;一个是色法的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那么,这个意识,它没有身根的,没有物质的根,只有意根,所以,“此随不共意识名依发等”,这个意根据它不共的意思,前面的眼耳鼻舌身共的,它都可以,可以有两个依(一个是色根的依,一个是心法的依),而第六意识,它是专门一个依的,不共的,没有其他的依的,所以依这个意思说依它来发这个识的道理。

“故五识无相滥矣。”这个就是跟前面五识没有相滥的地方。这个就是说什么呢?意识是依意根来的,前五识也依意根生出来的,但是前五识有其他的色根,而意识是不共的,只有这么一个根,所以说叫意识。那么,前五识不能叫意识,因为它依还有其他的根,眼识虽然依意了,但是它还有一个眼根,它叫眼识,这不会混淆了。那么,这个就是解释意识跟前五识不混淆的道理。

盖兼未自在位言之尔。

这样的说法就是说,还是凡夫的,没有得到自在的时候说这么说的,得了自在位了之后,我们知道,六根清净位的时候,六个识都可以互用,眼睛能听,耳朵能看,等等,那个时候根就不是那么死板板的。现在我们的说依凡夫位,没有得到自在的时候这么说。

或唯依意故名意识,辨识得名,心意非例。

我们说,为什么叫意识?这些也是讲意识跟前五识所以不同的地方。或者,就是说“唯依意故名意识”,这个意思也差不多了,这个意识,它只依一个意根,没有其他的色根,其他的根,眼根,它固然也依意,但是它也有一个眼根,所以这个意识叫意识了,它依意根而来的,叫意识。他主要要把这个前五识跟意识不要混淆,因为都是依意根来的。为什么它叫意识,其他不叫意识,就是这个意思。这里还有一句话,“辨识得名”,一个识,安这个名字讲完了,“心意非例”,讲心讲意的时候,不是这么说的,不是,不可以此为例的。

七末那识

华言意识。如藏识名识即意故。

那么,第七讲意了,就是说,第八是心,那么这个讲法就不一样。第七末那识,“华言意识”,末那识是印度话,我们汉地就叫意识。这个意识跟前面的第六意识不能是一样讲,所以说“心意非例”。

“如藏识名识即意故”,末那识这个意识,因为它末那识根本就是一个印度话,翻了我们中国汉话就是意识。那么,这个意识跟前面第六意识是不是一样的呢?不一样,这个意识好像是第八识的名字一样的,这个识就是意,并不是依意的识,前第六识依意而发的识,依靠意根产生的识、生的识,叫意识,这个,当下意就是识,持业释,前面是依主释,这个两个不一样。同样一个意识,含义截然不同,它的识就是意,不能说它是依意来产生的识。

第六意识如眼识名识异意故。

第六意识跟眼识一样的,依意根而产生的识,就像依眼根产生的识叫眼识,依意根产生的识叫意识,而末那意识,这个识就是意,并不是依意而产生的识,所以这两个名字不能混淆。前面的第六意识,识跟意是两个东西,从意根一个东西产生的第六意识,识跟意是两个东西,识与意是相异的,不是同的。那么,第七末那识,识就是意,这两个不一样。

然诸圣教恐此滥彼故,于第七但立意名。

在我们佛教里边,毕竟这个意识,你说它是意就是识,跟这个第六意识根本两个字一模一样的,所以我们在经教里边干脆叫它个意,识就略掉了。所以第七个识——末那识,只叫意,不叫识,也就怕给第六意识混淆。

又以简心之与识,以积集了别劣余识故。

那么,这个里边一方面是恐怕跟意识混淆,叫意,另外一个,不是心王有三个名字?心、意、识,它,安它个意,也有特殊的一个情况。因为末那识是思量的作用最大,心是积集,识是了别,末那识对积集的意义差于其他的识,了别的这个方面的功能也差于其他的识,所以“积集了别劣余识故”。这个第七末那识它积集的功能、了别的功能差于其他的识,积集差于第八识,了别差于前六识,而这个意却特别强,所以说它就安“意”。

或欲显此与彼意识为近所依故,但立意名尔。

或者,还有一个意思,这个意识,它要一个根,最近的那个根,就是这个末那识,所以说,它安一个“意”,就是表示是第六意识的根。那么,如果它安一个“意识”的话,这个“意识”它的根跟它所生的识是一个东西,都是意识,人家看不清楚了。

那么,有几个原因,安第七末那识,不叫意识,叫意。原来是意识,但是,我们经教上就翻成意了。那么,三个原因:一个是恐怕跟第六意识混淆,虽然它的讲法是不一样,一个意就是识,一个是依意根而产生的识,但是毕竟两个字数一模一样的,怕混淆,第七个“识”就略掉了;第二个原因,心、意、识这个三个功能,第七末那识它的这个“意”的功能最大,所以叫它意,它这个了别的、积集的心跟那个识的功能差于其他的识,强调它叫意;再一个,它给这个意识作根的,做最近所依,就是最近的依靠的就是根了,那么,它也叫个意,否则的话,所依的也是意识,能依的也是意识,人家又搞不清楚了。

那么,这里我们把第七意——末那识讲了。第八识,应当讲完,把它略念了,明天再补充可以了,那就把第一个心王都讲一个段落了。

八阿赖耶识

华言藏识。能含藏诸种故。

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印度话,“华言藏识”,“阿赖耶”就是藏。这个藏就是多方面的,能藏,所藏,执藏,三个意思。它“能藏诸种故”,一切色、心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里边。

又具三藏义故,谓能藏所藏执藏也。

“又具三藏义”,它这个藏,有三个意思,就是能藏、所藏、执藏,能够藏,也是所藏,那些种子是藏在它上边的,那么,执藏,执阿赖耶识是“我”的,被这个末那识执了是成“我”的。这个叫能藏、所藏、执藏。这些在唯识里边广讲了,这里是标一个名就完了。

与杂染互为缘故。

“与杂染互为缘故”,这个阿赖耶识是染污的,与烦恼那些法互为因缘,烦恼法从阿赖耶识生起,阿赖耶识又积集烦恼的种子,这些互相为缘、互相生起。互为所缘就是能藏、所藏,阿赖耶识既能生起杂染法,杂染法又把它的种子藏在阿赖耶识里边——能藏、所藏。

有情执为自内我故。

执藏执为“自内我”,执为就是内边还有这么一个我在里边,就是执藏。

由斯三义,而得藏名。藏即识也。

因为由能藏、所藏、执藏的三个意思,叫藏。藏就是识,这个跟意识——末那识,意就是识,一样的。不要说是:藏的识,藏跟识是两个东西。当下这个识就是能藏、所藏、执藏,识就是这个藏,这是持业释,藏是功能,识是它的体。

那么,这就把八个识,我们讲完了。明天我们要问了,前几天都没有问,明天要复习一下,请大家准备,明天搞好了,我们要开始复习,复习之后,宗大师生日之后就展开我们的考试的活动,口试、笔试什么试都来,那么,今天讲就讲这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