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十一)∵∵∵∵∵∵∵∵∵∵∵∵∵∵∵∵∵∵∵∵∵∵∵∵作者︰智果

本文︰

∵∵∵∵承182期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

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五位百法,上一讲次,已说第一位心法,今继续研究第二位心所有法。心所有法,旧名

「心数」,谓心所有法之数目甚多,举其相用最显着的,略有五十一种,即吾人日用平常,

心念所向之处,皆不出这五十一个范围,以其数多,故名心数。新名「心所」,谓眼等八识

又名心王,此五十一种心数,与彼相应,如臣随王,如仆随主,常相左右,辅佐扶持,能助

心王造业,随心王而起,为心王所有,故名心所。心所又分遍行等六位,如论文可知。以下

先研究第一位「遍行」,论文是:

一、偏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何谓遍行?「遍」是周遍,「行」是巡行,谓作意等五种心所,无远弗届,到处都能去

,所谓「遍四一切,名为遍行。」四一切为何?即:

1.一切性—谓遍於善、恶、无记三性。

2.一切地—谓遍於三界九地。

3.一切时—谓遍於有漏、无漏、世、出世时。

4.一切心—谓八识之生,必与俱故;与诸心所亦相应故。

偏行心所有五种,今逐一研究之。

一作意—这是一种非常灵敏、锐利的心理作用。「作」谓兴起,「意」即念头,作意,

就是兴起念头,我们要认识某一色境,必定先要对它作意,才能认识它,假使不对它作意,

而是兴起其他的念头,则色境虽然现前,也不能认识它,此即礼记大学所言︰「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瑜伽论卷一也说:「虽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

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识,必不得生;要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意,正复现起,所生眼

识,方乃得生。」意思是说︰眼识之生起现行,必须要有「作意」为其助缘。不仅如此,乃

至八识心王,或其他心所之生起,也要有「作意」心所为其助缘!

∵∵

∵∵∵∵今更进一步研究「作意」是一种怎样的心理作用呢?蕅祖百法直解云︰「作意者,警觉

心种,令起现行,以为体性;引现起心,趣所缘境,以为业用。」谓作意心所有二种作用(

乃至五十一心所中之任一种,亦皆有此二种作用),一曰体性,亦即亲作用,另一曰业用,

亦即疏作用。譬如「火」之一法,其煖性为亲作用,又其能燃烧为疏作用;又如「水」之一

法,其湿性为亲作用,又其能润泽万物为疏作用。

今「作意」心所之亲作用为何?曰:「警觉心种,令起现行。」谓作意是一种非常敏锐

的心理作用,它虽然尚在种子位(潜伏位),即能警觉应起心王、心所的种子,令起现行!

喻如多人,同住在一寮房里,夜晚有小偷进来,其中有一人,警觉性最高,一发觉小偷进来

,他虽还躺在床上,即能唤醒他人起床,今「作意」亦尔,其种子即能警觉心王、心所之种

子,令起现行!以上说其体性。以下再说其业用,即「引现起心,趣所缘境。」谓作意又能

引导这些已起现行的心王、心所,趣向所缘的境界!

总之:「作意」有二层作用,一者令心未起而起,再者令心起已趣境!

或曰︰「既已析明作意心所,又有何等用处?」

答曰:「可以用来修行念佛法门!」何以呢?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若能以智慧观照百

法中任何一法,则现前即能令我们趋吉避凶、平安吉祥,当来则可以令我们了生死、成佛道

!但看我们学了之後,会不会应用耳!今「作意」一法,亦复如是!净土行者,可以用来帮

助持名念佛!因为念佛就是要作意,作意才能摄耳谛听,全心力量,施於一声佛号上!

印祖曾开示我们︰「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

随妄转(按此即「作意」之功夫),喻如两军对垒,必须坚守己之城郭,不令贼兵稍有侵犯

,候其贼一发作,即迎敌去打,必使正觉之兵,四面合围,俾彼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彼自

惧获灭种,即相率归降矣!其最要一着,在主帅(按「主帅」喻心)不昏不惰,常时惺惺(

机警也)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灭贼,反为贼灭!所以念佛之人,不知摄心,愈念愈生

妄想。若能摄心,则妄念当渐渐轻微,以至於无耳!故云『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

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平』」如上述可知,吾人若能作意念佛,现前必能消灾

免难,当来必定往生西方!

二触—触就是接触。依唯识学云,触有二种:

1.是五境之一—即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之一,乃指身根所触之色法,如坚、

湿、煖、动、涩、滑、轻、重等色法。

2.是五遍行之一—即作意、触、受、想、思等五遍行之一,乃指感官对着外境,所发

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反之,若感官与外境不相接触,则心识活动,将无法生起。因此,今所

言之「触」,是心法,不是色法。

以下再依三点来研究触心所:

1.触之生因—成唯识论云:「触谓三和」,和就是和合,不相乖违之意,意思是说︰

触心所乃根、境、识三法和合所生。如外境是花(色境),由「眼根」映摄之,於是产生对

花的认识(眼识),这认识是不离根与境的组合,因此说三法和合生触,亦即根、境、识三

和是触之生因。如是则:

眼根、色境、眼识三者和合,生起「眼触」。

耳根、声境、耳识三者和合,生起「耳触」。

鼻根、香境、鼻识三者和合,生起「鼻触」。

舌根、味境、舌识三者和合,生起「舌触」。

身根、触境、身识三者和合,生起「身触」。

意根、法境、意识三者和合,生起「意触」。

反之,虽有根境识三者,但彼此互相乖违,如眼根、声境、身识,此之三法以不和合故

,则不能生起「触」心所。

2.触之体性—蕅祖百法直解言︰「令心、心所触境,以为体性。」意思是说:

「眼触」能令眼识心王、心所去接触青黄赤白等种种色。

「耳触」能令耳识心王、心所去接触丝竹歌咏等种种声。

乃至「意触」能令意识心王、心所去接触色声等一切法。

总之︰由於有「触」心所,前六识心、心所方能触境。

3.触之业用—蕅祖百法直解言︰「受、想、思等所依,以为业用。」意思是说︰这触

心所是受、想、思等一切心所所依之处,即前六识心、心所触境之後,能生起受、想、思等

四十九种心所来。故起尽经云:「受、想、行蕴,一切皆以触为缘故。」经文中「受、想、

行蕴」即包含四十九种心所,即所谓受、想、思、别境五,善十一,烦恼二十六及不定四。

(除作意及触,以作意非触所生故,触是本身故。)试列表如下:

↑\→识→受→想→思→爱非爱等心理生。(参考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

俗话说︰「一触即发」,又说︰「一发即不可收拾!」因此,凡是修行人,平素在六根

门头,无不小心谨慎,不令根、境、识三法,随便和合。论语颜渊篇孔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行者大可参究!(未完待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