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二十五)作者:智果

本文:

(四)戒禁取─「戒禁」就是戒律、禁制;「取」就是执取,意谓外道之人,於所受之

戒律、禁制,妄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虚妄,自谓由此戒禁,

能得出离,是名「戒禁取」。

俱舍论十九卷云:「於非因道,谓因道见,一切总说,名戒禁取。」此中有二种:

(1)非因计因─如外道之持鸡戒〈学鸡之一足立〉、狗戒〈学狗之食粪秽〉等,以为

是升天之因,是为非因计因之戒禁取见。

(2)非道计道─如外道之修涂灰〈以身投灰或以灰涂身〉、断食等苦行,以为是涅盘

之道,是为非道计道之戒禁取见。

以上说「戒禁取」之体性,以下更说其业用:

百法直解云:「无利勤苦所依为业。」意谓由持邪戒,故枉受勤苦,而空无利益!大智

度论二十二云:「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罗刹鬼戒、哑戒、聋戒,如是等戒,智所

不赞,唐苦无善报!」〈按「唐」即「虚」义〉。

试举一公案为证:昔有二外道,一名布剌拏雉迦,受持牛戒,二名额剃剌罗栖?迦,受

持狗戒。二人异时往佛所,种种爱语相慰问已,时布剌拏问世尊曰:「此栖?迦持狗戒,修

道已满,当生何处?」世尊告曰:「汝止莫问!」再三请佛,佛乃告言:「受持狗戒,若无

缺犯,当生狗中,若有缺犯,当堕地狱!」彼闻佛言,悲泣哽咽,不能自胜!世尊告曰:「

吾先告言,止不须问,今果怀恨!」时布剌拏言:「不意此人当生狗趣,故我悲泣!然我长

夜受持牛戒,将来亦当尔耶?唯愿大慈,为我宣说!」世尊告曰:「准前狗戒!」

由以上公案可知:外道之人,勤苦修行,却堕恶道,此等皆由不了真道〈非道计道〉,

妄执邪因〈非因计因〉所致!

(五)邪见─一切颠倒见、邪推度,皆名为邪见,甚至於前述之四见,亦名邪见。今何

以又特别安立此邪见呢?据瑜伽师地论五十八卷云,邪见略有二种:

一者增益邪见─指前四见。

二者损减邪见─特指第五种邪见,以拨无因果故。〈俱舍论十九卷云:「於实有体,苦

等谛中,起见拨无,名为邪见。〉

以上二种邪见,在成唯识论述记三十六卷中亦有记载,谓:「此有二种,一增益,谓余

四见,二损减,此谤因等,名损减故。」

然则此一「损减邪见」之内容为何?据唯识诸论言,略有四种:

(1)谤因─谓世无可招果之因!

(2)谤果─谓世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

(3)谤作用─拨无从此世往他世之作用〈即拨无「死此生彼」作用〉

(4)坏实事─拨无世间阿罗汉等〈即拨无涅盘〉。

又据成唯识论言,此第五种之邪见与前四见之不同点有二:

一者名宽─此见名宽,不正名邪,一切不正见,皆此见所摄。

二者义遍─此见义遍,如增上缘,诸邪解者,余所不摄,皆入此摄。

以上略说「不正见」五种已竟。

以上五种不正见,又名「五利使」,使是驱役之义,即烦恼别名,谓此五见,能够驱役

众生身心,令诸众生,造诸恶业,而堕入三恶道中,故称为「使」。五利使是对五钝使〈贪

瞋痴慢疑〉而说的,所以名为五钝使者,以贪等五惑性较钝,难以制服,要在修道位中,才

能惭断故〈钝故难断〉。而身见等五惑,所以名为五利使者,以惑性较为锐利,遇境辄生分

别,如闻正法,於见道位中,即能顿断〈利故易断〉!

不正见之行相,已如上述。然则「正见」为何?今顺便略述之:

瑜伽三十八卷云:「正见者,能善通达真实法。」然真实法究何所指?瑜伽八十四卷又

云:「能了知四圣谛故,名为正见。」由此可见,真实法即指四圣谛苦、集、灭、道。据俱

舍论廿六卷言,此四圣谛之下,各有四种行相,名为「十六行相」,行者若能修十六行观,

见解自然正确!

十六行观内容为何?今试言之:

(甲)苦下四行─无常、苦、空、无我,略释如下:

(1)无常─观因缘生,念念生灭,故无常。

(2)苦─为无常所逼故苦。

(3)空─世间万象森罗,都不过是因缘聚会时,所暂时现起之幻相耳,若追究其底里

,则全然子虚乌有,无有自体,一切了不可得,当体即空!

(4)无我─四大本空,五阴非有,我及我所,俱不可得故。

(乙)集下四行─集、因、缘、生,略释如下:

(1)集─有漏和合〈指惑、业〉,能招苦果。

(2)因─观於六因能生苦果。六因如下表:

┌─相应因─心所与心王相应。

-─俱有因─心王与心所,更相佐助。

-─同类因─亦名「自种因」,谓自种感自类果。(如过去善法与现在善法为因

-,现在善法与未来善法为因。〉

六因─-─遍行因─十使遍於苦集〈即苦谛下,十使具足;集谛下,但有七使,除身、

-边、戒取。〉

-─异熟因─果报异世而熟。

└─能作因─根尘有力生识。

(3)缘─观於四缘能生苦果。〈四缘即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4)生─观於身後还生後有苦。

(丙)灭下四行─灭、尽、妙、离,略释如下:

(1)灭─涅盘诸烦恼灭。

(2)尽─涅盘一切苦尽。

(3)妙─涅盘为一切第一。

(4)离─涅盘超过生死。

(丁)道下四行─道、正、迹、乘,略释如下:

(1)道─道品能至涅盘。

(2)正─道品非颠倒法。

(3)?─道品是圣人行处。

(4)乘─道品能运行者至之解脱。

如是行者修此十六行观,观察四谛明白,即得正见!

补白:

∵∵∵∵憨山大师云:

「若是真实为生死汉子,当观本师释迦文佛於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不是为求

菩提舍头目髓脑处;如此当发勇猛,拼舍一条穷性命将这一具臭骨头布施十方,供养大众,

一切行门,苦心操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若於日用六根门头,头头透过,便得法法解脱

!古人云:从缘入者相应疾,如此用心,三十年不改,纵不悟道,再出头来,定是顶天立地

汉子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