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第十讲)

丁一∵初六颂四事问答外境无∵分二

戊一∵先一颂难………&helli

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

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戊二∵后五颂释∵四难非理∵分二

己一∵初二颂答非不成∵分二

庚一∵初一颂答别难不成……&helli

处时定如梦,身不定如鬼,

同见脓河等,如梦损有用。

昨天我们把立宗的事情讲完了,今天开始讲问难,回答小乘、外道的一些问难。大家提了一些问题(写了两页纸),我们先解答一下。

第一:第七识、第八识在何处?都是在心里边。但是第八识的相分是徧法界的,一切山河大地、根尘世界都是第八识的相分,而第七识的相分是指阿赖耶识,范围比较小,第八识的范围宽。

第二:什么叫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此即有财释也。有者能有,财者所有也。”心之所有,属于心的心所法,这是有财释。比如说,王有臣、人有财,这都是有财释。就是说这个法,它有它的作用,或者它的将来产生的果。前面我们讲“大乘”的时候也有讲到有财释:“又摄论说,或乘大性,是有财释。”乘有大的功能,叫大乘。我们再举一个喻,这棵树能长苹果的,叫苹果树,它能够长苹果。有些果树不一定结果,但是我们一看那个树就叫它苹果树、桔子树,它能长苹果、能长桔子。还有我们以前讲六离合释的时候举的喻:“如戒名解脱,戒是修因,解脱是所得之果,名戒为解脱。于义似不当,然能持戒者,后必得解脱之果,故知戒中实有解脱,故可名戒以为解脱。此即从所有法立能有名,即是有财释也。”别解脱戒也可以叫解脱,因为他持了这个戒,将来能得到解脱的果,所以也叫解脱。这些都是有财释。这个法里边,它有那个功能,或者后来有那个果,用它的功能或者它将来的果安在它的名字上,这是有财释。

第三:能熏、所熏的相状是怎么样的?能熏、所熏,这个东西不是物质的。物质的熏,比如用香的烟熏在一张布或者熏在纸上,时间久了,这个布或纸就有香味,这是物质熏。而我们心里的熏是熏染:跟善的人在一起,你会受到他的好的影响,这就是熏了。在阿赖耶识里边还有一个熏,现行能够熏种子,现行经常现出来之后,就能够产生一种功能,这个功能(种子)能生起将来的现行,这也是熏。熏是各式各样的都有。

第四:经部师说缘无心起……?缘无心起,缘没有的东西也能起心。什么是没有的东西?龟毛、兔角。龟的毛是没有的——哪个乌龟长毛?有没有?有,我看到过,绿颜色的毛,不过这个可能不是它身上的毛,可能是背上生了藓苔之类的毛。一般真正地来说,乌龟是没有毛的,兔子也没有角。这个没有的东西,意识可以缘吗?在这个时候,“缘无心起,亦但有心”,虽然没有境,心还是生起来了。这个跟唯识的观点是合的。但是经部只有这么几个例子,其它的境还是实在的,跟唯识是不相合的;“然非一切”,它不是一切都是缘无心起。我们唯识宗说一切都是缘无心起的,那才叫唯识;而经部只有这么一个例,那不能叫唯识。

第五:……?这个问题,等一下再说。

第六:种子可以积集,行相如何积集?行相是一样的,有各式各样的行相。比如说受心所,它的行相是领纳,它领纳苦乐忧喜舍,一会儿苦、一会儿乐、一会喜、一会儿忧……,这就是在积集行相了。它不是“堆”起来的意思了。一个心所或者心王里边,各种各样的行相都可以生起来,这就是积集。

第七:以圆成实性来判因有……十九页后五行(宣统二年冬十月江西刻经处校刊、单行本上册)∵:“然心心所,依世俗谛,非真实有,依他起故,如幻事等。若依胜义,非实非不实,心言绝故”?这是说心心所的。圆成实性说的是真如,这是决定有的。这里说的是依他起的那个心心所法,从世俗谛看,它不是真实有,是假有、似有非有(依他起)。依他起,因缘和合而生,不是本来就如此的;它不是决定有,也不是没有,因缘和合了,它就生起来,非有似有、假有。若从胜义谛来说,它是“非实非不实”,胜义谛是离言绝虑,“心言绝故”,心不可思、言不可说,说它有也不对,说它没有也不对。那就是不可说了,你还说什么?那就是“非实非不实”了,也不是有,也不是没有,不可说的。这个问题就这样了,没有什么难的。

第八:内心之境是否如心?这有三家说法,我们取的是第二家护法论师的说法。原文在第二十页:“虽知离心实境非有,心内之境,为如于心,亦是实有?为有异耶?答:成唯识论第十卷中,略有三说。”第一家(第一师)说:“然相分等,依识变现,非如识性依他中实”,相分、见分是假的,识性是实在的;识是依他起,相分、见分不是依他起,是偏计执。这是第一种说法。第二种就是护法论师的说法了,见、相二分跟识本身都是从因缘而生,都是依他起;识是怎么地真实性,它也是怎么地真实性。这是护法菩萨的见解(三分)。“第三师说:或相分等皆识为性,由熏习力似多分生”,第三师的重点是说,相分、见分都是虚妄分别的力量生起来的,“真如亦是识之实性。故除识性,必无有法”,都是识,这样子来是说“唯识”的道理。这三个师,他说第三师是安慧菩萨一类的,第二师是护法菩萨一类的,“前二师义护法等宗”,这个“等”指第一师。“合而论者,第二师说胜”,其中最好的是第二师护法菩萨的说法。“然佛地论,但有一说,同第一师”,《佛地论》还有一个说法,是什么论师他这里没有讲。那么就是这三个,大同小异,各有各的观点(唯识宗里边,还有好几派)。

第九:无间觉中八识……?无间觉就是这个心灭掉之后,第二刹那。在《俱舍》里边叫无间灭,前五识要生的时候,除了依五根之外,还要依无间灭。这个无间灭也是意根(无间意),“思量有二:一无间觉,二现思量。初通诸识,后唯第七”,这个意根里边有两种:现思量、无间觉。无间觉每一个识都有,而现思量,恒审思量这是我的,这个作用只有第七识才有。

第十:“若我真性,离心言故,有为非空;若汝真性,非极成有,唯是空故……”?这是跟清辨论师的辩论。清辨论师认为,一切法,在胜义谛里是空的(自性空),在世俗谛里是假有,而我们唯识宗的说法,在胜义谛里边自性是离言的,有为法不能说它是空。“离心言”的就是“非空非不空”了,不能说它是空。这个“真性”就是指胜义谛。“若汝真性”,你(“汝”指清辨论师)说在胜义谛里边,一切法都是空的,而我们唯识宗是反对一切法空的:“若我真性,离心言故,有为非空”,实际上,我们是“非空非不空”,既然是非空非不空,也就是不空,跟你说的空是不一样的。“若汝真性,非极成有,唯是空故”,清辨论师说胜义谛里边一切法都是空的——我们唯识宗是“极成有”,我们赞成有(非空就是有),而你说没有、只是空(非极成有,唯是空)。那就是说不一样了,唯识跟中观观点不一样。

十一:心所是依他起……?心所法,它有它的种子,依了它的种子在阿赖耶识里边,因缘和合而生起来。这是缘生的法,因缘和合而起的,是依他起。

十二:如何唯识的观点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跟前面那个一样的,这里一起讲了,它的原文是在《华严经》里边。我们看在哪里?三界唯识,它前面引的经,还有后来其它的经,在∵第十页后面(宣统二年冬十月江西刻经处校刊、单行本上册)∵:“又《华严经》第九卷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心即是识,识能够造一切,因缘和合之后,识能够产生一切的法(相分、见分),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心如是,佛也如是,佛的体跟心是一样的;如佛众生然,众生也是以识为性,都是依心,所以“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了。佛与众生,体都是心,佛是证到圆成实性的(觉了),他依无漏的依他起(净分依他起),转识成智,把我们的识转成大圆镜智、平等性智……,而它的性还是一个东西(心);众生则是迷于实性,他的缘起是染污的,是有漏的,是有烦恼的,迷在里边,但是体还是识,一样的。心就是识,心跟佛、众生,从体上说,本来是一个(一模一样),差别就在于迷悟的不同:佛是证了实性的,是悟;众生是迷于实性的,是不觉。所以说成了佛之后,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佛;而在众生的份上,即使看到佛,也不是佛。佛的化身徧六道,我们看到哪些是佛?真正要有福报好的、有一定的善根才能看到三十二相的应化身的佛,报身的佛,要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看到。一般的众生,即使佛在面前,他看的也不是佛,就是跟众生一样。

无著菩萨修慈心定,要见弥勒菩萨,他修了很多年,几次下山,都得到人家的指示。第一次下山,看到一个人拿一条铁棒子在磨,无著菩萨就问:“你磨啥东西?”她说:“我现在需要缝衣服,没有针。”“这么大一根铁棒子,要磨成一根针,你得磨到哪一天去?”“你才是呆了,我天天磨,哪有磨不成的?每天磨一点、每天磨一点,总有一天磨成的。”无著菩萨开悟了:噢,她是这样子下功夫,为了一根针肯下这样的功夫,我现在修定,修了三年,没有得到什么效果就下山了,这个不对!还得修下去。回去又修,修了很久,还是没有消息,又下山。这次下山,看到一个人,拿一块绸帕子在石头上抹,无著菩萨就问他:“你抹石头干什么?”他说:“我要把它抹成一个镜子,好照啊!”“你是呆了,这么粗的一块石头,那么一块绸帕子,你抹到哪一天成镜子呢?”“你才呆了,我天天抹、天天抹,哪会抹不成镜子的?只要肯下功夫,总会抹成镜子的。”无著菩萨一听,又觉得有感触:哦,他为了个镜子还下那么大的功夫,我修定,出生死、度众生成佛的定,还舍不得修,时间花了没多少就退了,不对!又回去修。修了很久,还是没有见到弥勒菩萨,他又下山了。下山之后,在路上看到一只癞皮狗,长了个脓疮,很痛,躺在地上叫,他因为是要见弥勒菩萨而修慈心定的,他看到这只狗很可怜,虽然它是狗,他的慈悲心就起来了。印度治这种脓疮,采取的办法是用嘴来吸脓。他就不管那狗的臭、脏、脓、血,把口去吸那些脓水。开始吸、吸、吸,吐出来的都是脓水,很臭,吸到后来,不但不臭,香而且甜起来了,最后,这只狗就是弥勒菩萨。为什么?你没有慈悲心,弥勒菩萨就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你慈悲心起来了,弥勒菩萨就现在你面前。你开始没有慈悲心,看见的就是个癞皮狗;后来真正的慈悲心生起了,看见的就是弥勒菩萨。所以说在我们凡夫份上,本来是佛的也看不到是佛,而成了佛之后,看到每一个众生都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大概这个意思。

十三:唯识家如何看待清辨论师的中观见?唯识家看待中观宗清辨论师的中道见,偏于“空”,没有“有”。唯识家是没有的就说没有,“无”;有的就说“有”。就是说,徧计所执是没有的,要把它去掉;圆成实性是有的,不能说它没有;依他起是似有非有,也不能说绝对的空,也不能说没有。它分了三个层次:一个是绝对没有,一个是似有非有,一个是绝对的有。这个里边,绝对的有是指圆成实性,至于说依他起的心心所,在胜义谛里看是非有非无、非空非不空。这就是前面说的,不要把圆成实性跟依他起性混淆起来。

这几个问题大概就是这样子回答了。我们现在接下去,释外难:“自下第二,释外所征,广破外执”,征就是问,解释我们自宗之外的人的问难,再反过来广破外执,破除他们的执着。本来是他们问难,是他们先来攻我们,我们现在把它解释之后,再反攻他们。“于二十颂中,大文有七……”,这个念过了。“于初难中,先标外难,后叙难”,先标一下,再解释它的什么问难。“今‘即于此义,有设难言’者,标外难也”,这个就是论里边的文了。论文里边“即于此义,有设难言”,就这个“唯识”的道理,人家有设难(问难)了。“谓此所难,无实外征,论主假作经部诸师,为此问意,故说设难”,这个“设难”的第一个意思是说,这个难并不是真的经部论师问的,而世亲菩萨就经部论师他们经部宗的意思、假设他们来问的。第二个意思,“又设谓施设”,这个“设”还可以作“施设”说,经部论师的主张跟唯识宗是不同,“即实经部,施设此难”,真的是他们这么设问。这两个意思都可以用。

丁一∵初六颂四事问答外境无∵分二

戊一∵先一颂难……&helli

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

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论:颂曰: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述曰:此下正叙难。初略颂,后广问。颂中初句,牒大乘义,及第四句不应成言,正为难理,总通四难。谓若说识无实境者,即处决定不应成等,至下当知。旧论颂云:处时悉无定,无相续不定,作事不应成,若唯识无尘。意具文倒,寻者自知。

[名相注释]《唯识二十颂》讲要:“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万法唯识,心外无境,此唯识宗之说也。有难者曰:假定只此内识,而心外别无实境,则下之四义,应不成立。一、处所之决定;二、时间之决定;三、相续不决定——相续者,人生之异名。人唯见自心中之境物,而实与众人有同等之感觉,且各人无不见,天地之所现不决定,唯见一类境焉;四、事物之作用。在难者之意,以为上之四义,确系一般公理,故有此难。

“此下正叙难”,这个难是什么问难呢?“初略颂,后广问”,先来一个颂标出他们的难,颂是略的,把略颂的提好之后,然后再广泛地解释他们的这个问难。这个颂里边就含有四个难:“若识无实境”,照你们这么说,识是有的,而实在的境是没有的(这是唯识宗的宗旨),那么“即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一连四个难。

它这里很简略,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太虚大师的《讲要》,它把四个问题都标出来了。这是外道的问难,第一个问难是“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它标点也给你点了:“一处所之决定、二时间之决定”,两个问题;“三相续不决定”,第三个问题;“作用不应成”是第四个问题。

“万法唯识,心外无境”,这是唯识宗的宗旨,“此唯识宗之说也”。“有难者曰”,他假设经部宗或者是真的经部宗这么说,“假定只此内识,而心外别无实境,则下之四义,应不成立。”假定只有内识,没有心外的实在境,那么下边的四个道理都成立不了。这个四个道理是一般常识性的问题,常识性的问题都不成立,那就是反常识了,你们的观点就是错的了:第一个是处所决定,第二时间决定,第三相续不决定。什么叫相续?“相续者,人生之异名”,就是有情,就是人。第四是事物之作用。“在难者之意,以为上之四义,确系一般公理”,这是世间的常识,你们说的是反常识,那就是有问题了,“故有此难”。

这个颂把四个问题都提出来了,太虚大师的《讲要》里略略地解释,《述记》里有广讲。

“颂中初句,牒大乘义”,这个颂里边第一句话是“牒大乘义”,是重复大乘唯识宗的宗旨:识无实境。“及第四句‘不应成’言”,第四句里“不应成”这个话,“正为难理,总通四难”,有四个东西不能成立,这个问难就难在这个地方。这个“不应成”通四句难。

哪四个难?“谓若说识无实境者,即处决定不应成等”,假使照你们这么说(只有内识,没有外在实在的境)的话,就有下边那么多毛病——第一个难是处所决定不应成立,“等”其它三个:时间决定不应成立、相续不决定不能成立、作用不能成立,四个问题。他下边一个一个地讲,“至下当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