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观看唯识

云何名世间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者,云何名世间?」佛告三弥离提:「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者亦然),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集则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

三弥离提!若无彼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触,无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无耳、鼻、舌、身、意(者),则无世间,亦不施设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灭则触灭,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灭故。」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到世界边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说有人行到世界边者,亦不说不行到世界边而究竟苦边者。」如是说已,入室坐禅。

时众多比丘,世尊去后,即共议言:「世尊向者略说法言,我等今于世尊略说法中,未解其义,是中诸尊谁有堪能于世尊略说法中,广为我等说其义耶?」复作是言:「唯有***阿难,聪慧总持,而常给侍世尊左右,世尊赞叹,多闻、梵行,堪为我等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说其义。今当往诣***阿难所,请求令说。」

时众多比丘,往诣***阿难所,共相问讯已,于一面坐。具以上事,广问阿难。尔时阿难告诸比丘:「谛听,善思,今当为说。若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此等皆入世间数。诸尊!谓眼是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是等悉入世间数。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多闻圣弟子,于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是名圣弟子到世界边,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尔时***阿难复说偈言:

「非是游步者,能到世界边;不到世界边,不能免众苦。

是故牟尼尊,名知世间者,能到世界边,诸梵行已立。

世界边唯有,正智能谛了,觉慧达世间,故说度彼岸。

如是诸尊!向者世尊略说法已,入室坐禅,我今为汝分别广说。」***阿难说是法已,众多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以上三部经,皆是从《杂阿含经》中的〈六入相应〉所节录出来的。

其很明显地将「圣所说海」「世间」「世界边」,都说成「识所变现的」。

为什么呢?因为修行,主要是从「六根」所现的「六识」中去着手的。

这也就是,说到唯识学的起源,我认为《杂阿含经》中的〈六入相应〉,即是其渊源。

尤其再将之与〈五阴相应〉对照,则〈五阴相应〉属见道位,〈六入相应〉属修道位,就更明确了。

〈五阴相应〉的见道位,如用「中观系统」去统理,则更精确、利落。〈六入相应〉的修道位,如用「唯识系统」去剖析,则更广博、细腻也。

总之,虽以「心境互为缘起」,相渉相入去看,在理上最究竟。但以「识有境无」为旨归,从离境转识去下手,才成修道的方便也。

因此「唯识」的唯,非唯一、唯有之意。而是「抉择」之意,「抉择识」为修道入手的最方便。

别业与根身

前在九缘生眼识中,乃将九缘归为三类:尘境、根身与心识。

故尘境、根身与心识,似为同等,或平行的关系。

然而在生死流转间─即从前世到来生的过程中,主要是因「识」去投胎,而有根身的。

甚至问:识为何投此胎,而不投彼胎?为何不生下来就是王公贵族?为何有些生下来,即体弱多病?

答曰:为「业识」相应故。

所以在生死流转间,是以「业识」为主导,而选择其「根身」的。

其次,既生下来,又以「业识」为主导,而形成其个别的思想、感受、情绪与生活习惯。且这些又会影响到「根身」的发展与型态。

因此生病了,就广义而言,也是属于「业障病」的。既有前世的业,也包括今世的业。

于是乎,就根身与心识的关系而言,却非同等,或平行;而是主导与附从。

所以在九缘生眼识中,识的比率,又增加了不少。

共业与器界

前述的根身与心识,虽偏讲的是个人的业识;但就实际而言,人与人间,众生与众生间,其业识是互相影响,而无界限的。

所以这互相影响,而无界限的业识,即称为共业。

在六道轮回的众生中,各道都有其不同的共业。如唯识学所谓:天见为琉璃,人见为水,鬼见则浓血也。

所以我们所见到的山河大地,乃是从「人道众生」的共业所变现出来的!天见非如此,鬼见、畜牲见皆非如此。

于是乎,在九缘生眼识中,尘境与心识又非平行关系,而是主从关系也。

因此,在九缘生眼识中,识的比率又扩张了不少。然而即使如此,也不可以说:境是全无的。

小结:以上所释「万法唯识」,乃谓《中观论颂》里「众缘所生法」的法,非心外有法,而是指意识也。

识有境无,虽非究竟义;但不妨为修道的方便。

根身是附属于别识,器世是附属于共识。因此「万法唯识所现」的识,不能单指别识,而应广指共识。

至于共识的「共」,因范畴的不同,即有不同的变现。往小看,譬如人道中,各民族的体质、外相、文化禁忌、风俗习惯等皆不同。往大看,譬如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的资用受用、修道利钝,全不同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