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二、约最胜辨(分二科)∵∵壬一、标列

又诸意识望余识身有胜作业,谓分别所缘,审虑所缘,若醉、若狂、若梦、若觉、若闷、若醒,若能发起身业、语业,若能离欲、若离欲退、若断善根、若续善根、若死、若生等。

「又诸意识望余识身有胜作业,谓分别所缘,审虑所缘」,这是「意地」的第五科「作业」。「作业」里边分二科。第一科「约通相辨」,就是按一般的情况说明这个意识的作用。现在是第二科「约最胜辨」,就是「意」它最有力量的作用,从这方面来说意识的作业,它是不同于前五识的。

「又诸意识望余识身」,「又」和前面不同的意思,所以叫做「又」。「诸意识」,就是意识也是很多的,这个有善、有恶、有无记,也还有各式各样的意识,也还是从它的相貌上说,叫做「诸」;体性还是一个的。「望余识身」,对比前五识的体性,「身」,是体性的意思。

「有胜作业」,这个意识有殊胜的作用,什么是它的殊胜的作用呢?「谓分别所缘,缘审所缘,若醉、若狂、若梦、若觉、若闷、若醒,若能发起身业、语业,若能离欲、若离欲退、若断善根、若续善根、若死、若生等」,这都是意识殊胜的作用,不是前五识所能办的。这是把这个它殊胜的地方「标列」出来。

壬二、随释(分十五科)∵∵癸一、分别所缘(分三科)∵∵子一、征

云何分别所缘?

子二、释(分二科)∵∵丑一、标列

由七种分别。谓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

这以下是「随释」,随前面所标的一样、一样的解释。先解释这个「分别所缘」。这个「分别所缘」,是意的殊胜作用。什么叫做「分别所缘」呢?这底下又分成三科。第一科「征」。「云何分别所缘」,这是问,这句话。第二科解「释」,解「释」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标列」。「由七种分别」,这个「分别所缘」里边有「七种分别」,都属于「分别所缘」,这个题下的,其中「所缘」是什么呢?「谓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这七种,这「七种分别」,现在解释第一种「有相分别者」。

丑二、随释(分七科)∵∵寅一、有相分别

有相分别者。谓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

「有相分别者」怎么讲呢?什么叫做「有相分别」呢?「谓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这里有二个意思:「谓于先所受义,所起分别」,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就是这二个意思。或者说「谓于先所受义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就是这二个。那么用这二个意来解释这个「有相分别」。

先说第一个「谓于先所受义」,这个「有相分别」,就是说「先」前「所」领「受」的「义」相。这个「先」怎么讲呢?就是前五识是「先」,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和色、声、香、味、触的境界先接触,那么叫做「先所受义」。「先所受」了「义」的时候,第二刹那,就是寻求,第六意识就开始活动了。第二刹那就是寻求、决定、染净,这个第六意识就开始活动了。那么这「先所受义」,那么当然它也是「善名言者」才能生起分别,就是它要明白很多的「名」;「言」,就是「名」。这个「名」,就是一个字、一个字,一切法的名字,你要通达很多、很多事物的名字。那么这个「先所受义」这是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你要「善名言」,然后你才能够生起心里的活动,就会有种种分别。寻求也是分别、决定也是分别、染净也是分别,这样子叫做「有相分别」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这个「诸根成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成熟了。譬如说是小孩子,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没有成熟,没有成熟,他就不能够像成熟的人,生起那样的分别,不行!这小孩子,不要说一般的小孩子,你就是这个人年纪很大了,他一点书都没有读过;假使城市里还比较好,乡村里面,完全没有读过书的人,他对名言也是会说几句话,也是会说话,但是很多话不会说。你像就是我们中国人没有学过英文的,你用英文的名言去思惟种种的知识,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善名言」这句话也是很重要。所以是「诸根成熟」了,它要「善名言」。它要善于这个「善」这个字是有二个意思:一个是「善」者,能也,他能够说话。实在来说也包含读书的意思,也包含你读了很多书的意思。再这个「善」字,有巧妙的意思,就是一般说,你擅长于这件事,你对于这件事你擅长,你这个人有口才善于说话,那么叫做「善名言」。这个「诸根」是「成熟」了,好像是《大智度论》上说:『佛的最后身菩萨,他一降生就诸根就成熟了』,就是成年人一样,就是我们一般人,不可以。一般人要等待一个时期。所以「先所受义善名言者,所起分别」就是这个意思。第二就是,「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这叫做「有相分别」。这个「有相分别」里面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先不要讲。

寅二、无相分别

无相分别者:谓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起分别。

第二个「无相分别」,这个「无相分别」怎么讲呢?「谓随先所引,所有分别」:这个「随先所引」怎么讲呢?譬如说是寻求、决定、染净以后,就有等流。我们的分别心,寻求、决定、染净以后,有等流的分别。现在这里说是「随先所引」,就是这个等流的分别,这个随顺前多少刹那、寻求、决定、染净,随这些的分别引来的、引发出来的等流分别,这些分别叫做「无相分别」。

「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别」:「婴儿」,就是初降生的小孩子。「等」,等于童子位,就是他己经可以自己知道怎么游戏了,就是这样的小孩子,那么就是叫做童子位。这些小孩子是「不善名言者」,他们的名言知道的很少,虽然他们的内心也有分别,但是那个分别叫做「无相分别」。这里边的意思从前面的「有相分别」,和第二个「无相分别」对比起来,什么叫做「有相」?什么叫做「无相」?就是我们的内心要能特别的用心的去观察思惟这件事,叫做「有相」。「无相」,就是他不能特别的用心去思惟什么事情,叫做「无相」。虽然也是思惟分别的,但是不能特别的用心去思惟分别,这叫做「无相」。看这个文里面有这样的意义的。

「先所受义,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这个他就是有这个能力,就是有什么事情,他就可以深入的思惟观察、去了解这件事,然后怎么处理,这有这个能力叫做「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不是,他不特别用心的,心里面也是分别;但是不能特别用心的去认识,所以叫做「无相分别」。

寅三、任运分别

任运分别者:谓于现前境界,随境势力,任运而转,所有分别。

这个第三个,解释第三个事情,第三个分别的名字叫「任运分别」。「任运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谓于现前境界」,就是说这一个人他遇到出现在眼前的境界,这种事情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它能引起你特别注意,这个境界它有这种力量;其实随时随地都是有境界现前的,但是一般性的事情,引不起来人的注意,那不算数。现在这里说的「现前境界」,就是特别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境界特别大,或者是有什么特别的境界、情况。

「随境势力,任运而转」,那么这一个当事人,他的内心就是随顺现前的境界的力量,那么你任运而转。这里边也包含一个意思,就是你也应该是熟悉它的内涵,熟悉它的意义的。那么就这么一看,你内心里面也就能理解,也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随着那个境界的转变的情况,你也不需要特别的用心,任运的就这样起分别,这样的分别叫做「任运分别」。

这个「任」字,当个「因」字讲,因果的「因」,或当「就」,就是什么的那个「就」,成就的「就」。这个因所现前的境界的力量,就这样子随顺的去起分别,不需要加上一番心力去思惟的,不需要加上心力去观察、思惟。就是很容易的,好像是很自然似的就明了了,明了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叫做「任运分别」。「任运而转」:这个「转」,就是动,内心的动作不是特别刻意的,不需要特别加上心力的,任运的就这样动了,就明白了,这样的分别,叫「任运分别」。

寅四、寻求分别

寻求分别者:谓于诸法,观察寻求,所起分别。

这个就把有相分别的意思更具体的说明了一下。「寻求分别者」:这个「寻求」,就是你要加上心力,你要进一步,不能表面上看上去,还不是太明白,不明白,你要进一步去求,去寻求去。「寻」,也就是观察的意思。「谓于诸法,观察寻求,所起分别」,就是对于世间上一切的事情,一切的因缘生法,要观察、要深入的去观察,去思惟去,这样子的情形所生起的分别,叫做「寻求分别」。

前面说是这个任运分别里边,「随境势力,任运分别」这个还是一般性的事情,这要用佛法比较现成的,能明白这件事。这们一般说是看见了一枝草,或者是一朵花,就看看就算了,心里面不再去思惟什么;但是若是在佛法里面,佛教徒的学习,学习佛法的人,修观行的人,就不是了。他就是听听鸟叫一声,看那个树摆动了一下,或看到一朵花落了一下,就是平常的事情,他是和一般人看法不一样,他要寻求一下,他要寻求一下。「谓于诸法」,要观察它,观察它是怎么回事?这时候生起的分别。或者特别在社会上也有这种情形。特别做医生的人,或者做科学家的人,那他就会从表面上去深入到里面去观察、研究,那么都有这种「寻求分别」都有这种。

寅五、伺察分别

伺察分别者:谓于已所寻求,已所观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别。

这「伺察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伺」,也就是观察的意思。「谓于已所寻求」,这是说对于你在某一事情,已经寻求过了,你己经观察过了的事情,你再深入的去观察它去,你发现了更深一层的不同的事情,你能够取到它的相貌,你能拿到它的意义,你能够安立名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样所起的分别,叫做「伺察分别」。这是社会上的学者也有这种的情形;但是在佛教徒是特别的需要这样的事,佛教徒特别需要,不管你是修缘起观、修无我观、修无常观,修这个出世间的一切法门,都需要这两种:一个「寻求分别」、一个「伺察分别」。就是观察这个就是我们一般人谁不知道老、病、死的事情呢?老是很现前的事情,随时都会看见这个老,随时也会知道病、死的事情,但是印象不够深刻,不知道。谁不知道春、夏、秋、冬呢?谁不知道这个花开了、花落了,这个事情谁不知道呢?但是那只是表面上而已。若是佛教徒你修止观呢?就是不可以只是表面上,要深入的观察。所以就需要「寻求分别」、又需要「伺察分别」,这样子你才能见到真理,你才能有希望转凡成圣的。

所以说这个《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说到这里,尤其是现在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这里,那么我们读这个《大般若经》,就是《大智度论》也会感觉到有这种事情,我们佛教徒修学圣道的时候,就是不断的深入观察、思惟,是这样子,才能得圣道。我们一般说这个世俗谛、第一义谛。这个世俗这两个字里边有一个什么的特别意思呢?就是能覆障这个第一义谛,能覆障第一义谛,就把那个第一义谛的,我们∵∵禅师就这么说,把第一义谛的相貌遮盖住了,你看不见,让你看不见。

譬如说这个花开、花落,这是个世俗谛的境界,但是那里就有第一义谛,我们被这个花开、花落;本来也可以从这个一生、一灭,一开、一落上,这可以到第一义谛那去,但是你不经过寻求、伺察的分别就不行。你就被这个花的开、落遮住了,把第一义谛相貌遮住了。那个世俗这个字也就是覆障的意思,怎么能够把这个覆障揭开呢?就需要寻求分别,还需要伺察分别才可以的,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你从这个修四寻思智、四如实智,《摄大乘论》上讲过,四寻思、四如实智,从那上也看出这件事,要这样子你才能得无生法忍。说我根本不观察,只是心里面寂静,那怎么能得无生法忍呢?你只是修止,怎么得无生法忍呢?这不可能的啊!所以我们中国的禅宗,后来的人就是偏了,走偏了。但是你若不学习经论,就不知道那件事,不知道它偏了,不知道。寻求分别、伺察分别要这样子去分别。

寅六、染污分别(分二科)∵∵卯一、约贪烦恼辨

染污分别者: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于未来,希乐俱行;于现在,眈着俱行,所有分别。

「染污分别者:谓于过去,顾恋俱行」,这以下是第六,一共七个分别。现在是第六个分别。这个「染污分别」指什么说的呢?「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于未来,希乐俱行;于现在,耽着俱行」:这个「执」这个字,金陵刻经处印的这个《瑜伽师地论》正文,是个「执着」;但是这个《披寻记》的这个本子呢?是「耽着」,是个「耽」,和这个有点不同。我们说「耽」比较合适,说有分别。什么叫做「染污分别」呢?就是有垢秽的分别。「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世间上尘劳的事情是一切凡夫所爱着,所染着的事情,虽然这件事己经过去了,不是现前的,己经过去了,没有了;但是内心里边还在「顾恋」,还在染着这件事情。「俱行」,我们前面说到心所,这个心王本身是无记性的,它不是善、也不是恶,无记性的。现在说「顾恋俱行」,就是那个染着,那个贪着心,贪着心和这个心王在一起活动,叫做「俱行」。

所以我们若是遇见这些触恼的境界的时候,它在唯识修观法、修观行的时候,会有一个分别;这个人的本心还是清净的,说这个人现在毁辱我,或怎么的,修观行者应该怎么观察呢?观察这个人的心还是清净的,并没有染污,没有烦恼,因为心本身是无记性的,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为什么他现在他在欺负我,毁辱我不讲道理呢?因为他的清净心被烦恼染污了,那个烦恼在迷惑他、影响他;就像一个好人受到坏人的威胁来做坏事,他本心是不做坏事的,他本身是无记的嘛!是被染污的心所,染污他了,是这样子。所以这个修观行的人说这个人的本心是好的,是另外的烦恼影响他,从这里减少自己的瞋心,减少自己的愤怒,也可以这样观察。现在说呢?这个心是无记的,为什么会「顾恋」呢?因为贪心和他在一起,他不能排斥那个贪心在一起;所以事情虽然过去了,心中还在留恋,顾恋染着那件事情。

「于未来,希乐」,将来的事情,也不是现在;可是因为染着的关系,对于还没有成为事实的事情,心里面也希望这件事情能出现,希望能够属于我,这叫「俱行」。「于现在,执着俱行」,「眈着」这个「眈」这个字,这个字还有点不同。这个「眈」放个眼目的目,这地方比较合适。这个「眈」,音都念ㄉㄢ∵,但义不同。这个目字边这个「眈」在这里比较合适,就是爱着的这个意思。耳字边的「耽」没有这个意思,没有爱着的这个意思;所以这里应是目字边的「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