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二、依得二智辨(分二科)∵∵辰一、法住智

或法住智,如实了知诸所知事。

这个「意地」里面也是分五科。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现在的文是最后一科「作业」。作业分二科,第一科「约通相辨」,其实也就是总说的,说它有了知,说他能发业,说他能取善、恶果。第二科是「约最胜辨」,就是「意地」里边它最殊胜的功能,从这一方面来说明它,是不同于前五识的。「约最胜辨」里边,第一科是「标列」;第二科是「随释」,解释这一科一共有十五科,分十五段。第一段是「分别所缘」这一科讲完了。现在是「审虑所缘」,这一科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列」。第三是「释」。这个第三「释」里边,第一科是解释「如理所引」,一共是分三科。第一科「如理所引」,「如理所引」里面又分成二科。第一科「依离诸见辨」,这是上次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依得二智辨」,就是「法住智;善清净出世间智」,根据这二种智慧来说明这个「意地」的作用,也就是修行的事情,是第六识的作用,当然同阿赖耶识也欢喜。

「或法住智,如实了知诸所知事」,前面是远离一切见,从这方面来说明「意地」的作用;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为什么他能够不增益、不损减,得到佛法的正知正见呢?他就是因为学习佛法了。这个「法住智」,就是学习了佛法,而成就了一种智慧;从经、律、论的学习上你得到了智慧,而这个智慧是很坚定的,不是轻易的会动摇,所以叫做「住」,「法住智」。而这「法住智」呢?也就是通达一切法的缘起的道理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叫「法住智」。这底下有解释,什么叫做「法住智」呢?

「如实了知诸所知事」,如一切法的真实相而了知它,了知到所知道的事情。这里说「如实了知」这句话,不是指圣人的智慧说的;下面「善清净出世间智」,那是圣人的智慧。这里说「法住智」,还是在凡夫的时候,是世。在凡夫的时候这智慧还是世间智;但是他是从佛法中的经、律、论得到的智慧,也就是佛、菩萨、阿罗汉,随顺我们的程度,随顺佛法的真理而施设出来的名言,施设出来种种的名,由这种种名句文所表达的佛法,你按照这样名句文所诠的义,去正确的了知,叫「如实了知」,这叫做「如实了知」。他的范围是这样子的。

「如实了知诸所知事」,所知道的事情。「诸所知事」,当然就是一切的染缘起、一切清净的缘起、及一切的事情。但是在本论里边下文,也有指出来都是什么事,就是我们一般平常所学习的这个五停心观:『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就是这些『散乱众生,数息观』。另外『我慢众生,界分别观』;或者说是『多障众生,念佛观』,那么这就是「所知事」。或者是蕴、界、处,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乃至苦、集、灭、道的四谛、十二因缘、十二缘起,这一切的一切的事,那么这都叫做「所知事」。这也是包括了一切的染缘起、净缘起,乃至到修行的这个法门都在内了,那么这样的「如实了知诸所知事」的「法住智」,这也是「意地」才能成就的,这个意才能成就的。

辰二、出世智

或善清净出世间智,如实觉知所知诸法。

前面说这个「法住智」,是要依据名句文表达的佛法,从这方面去学习而成就的智慧。这个「善清出世间智」,就是以「法住智」为基础,进一步的去修行了,修行有成就了,这时候得到「善清净出世间智」。这个《披寻记》解释的很好,就是初得圣道的时候,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是清净的「出世间智」;若得阿罗汉果,是「善清净出世间智」。就加个「善」。若是初得无生法忍呢?那也叫做「清净出世间智」;等到向上进步,乃至到第十地,那是「善清净出世间智」,当然佛是最圆满的。你成就了「出世间智」,超越世间名言戏论的智慧;他能够「如实觉知所知诸法」,就是能够证悟清净法性的境界,达到这个程度,「如实觉知」;和前面那个「如实了知」还不同。那个「如实了知」要依据名句文;这里这个「如实觉知」得无分别智了,圣人的智慧了,能如实觉知诸法,这叫做「善清净出世间智」。

这个「出」,是超越的意思。「世间」呢?就是一切虚伪、一切虚妄、一切不真实、一切戏论的,无常可破坏的,这都是「世间」。现在超越了这些世间的戏论,达到无分别圣人,圆满的圣境,这样的智慧,叫做「如实觉知所知诸法」。成就这样的智慧,这也是「意地」的功能,所以叫做「约最胜辨」,它有这种殊胜的功能。

寅二、结

如是名为如理所引。

这一个是第二科是「结」,结束,结束这一段。这个「如理所引」,先解释怎么叫做「如理所引」,现在这里把它结束了一下。

丑二、不如理所引

与此相违,当知不如理所引。

这个这一段「约最胜辨」,解释这个「如理」、「审虑所缘」,这一科一共是分三段。「如理所引」是第一段。现在是第二段「与此相违」,与上面相违的,上面解释「如理所引」。与「如理所引」相违反的,「当知不如理所引」,那就是不如于理的分别心,所引出来的问题,那就是叫做「不如理所引」。那么这个「如理所引」呢?就是不增益、也不损减,而能成就「法住智;清净」的「出世间智」,这叫做「如理所引」。与如理所引相违反,就是它增益了,增益、损减而不成就「法住智;清净」的「出世间智」,那么就叫做「不如理所引」。不如于佛说的正法,那么所引起一切虚妄分别,这些事情也是第六意识的,也是第六意识的事情,也是它的功能,这是第二段。

丑三、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者:谓依无记慧,审察诸法。

这是第三段,这个「审虑所缘」就是这么三科。这第三个「非如理」所引、「非不如理所引」的是什么呢?「谓依无记慧,审察诸法」;前面是有记;「非如理所引」,就是染污。前面「如理所引」,就是属于善清净的。这里也不是清净、也不是染污的,是「无记慧」,不能说它是善、是染污的,属于这一方面的智慧。前面说到这个威仪路、还有工巧处、还有这个变化的事情,那就是属于无记的,属于无记。由于无记的心理发动出来的活动,发动出来的活动;但是它也有所觉知,它也是有所觉知的,也是一种智慧。譬如说工巧明,工巧的智慧,也不简单的事情。所以以这样的智慧去审察一切法,而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这一方面就叫做「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这属于这一部分的。

子四、结

如是名为审虑所缘。

这「审虑所缘」一共是分四科。第一科是「问」,第二科是「列」,第三科是「释」。现在是第四科「如是名为审虑所缘」,就是结束了这一段,这一段的文。这个「审虑所缘」这一科解释完了。

癸三、醉

云何醉?谓由依止性羸劣故、∵或不习饮故、或极数饮故、或过量饮故、便致醉乱。

这是第三科。一个「分别所缘、审虑所缘」前面二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一共十五科。现在第三科是「醉」。这个「醉」,是我们习惯上的用法就是饮酒,你喝醉酒了,也是「醉」。这个「醉」是什么原因呢?「谓由依性羸劣故」,就是我们所依止的,依止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身体,身体当然有生理的组织、也有精神性的组织,那么这个依止性的东西「羸劣」了,羸弱了,没有力量了。「羸」,是力量少了。就是这个「羸劣」,在我们中医来,中医我们叫汉医来说,就是气、血两个虚,虚的太过头了,叫「羸劣」。但是这个《披寻记》上的解释呢?是指意根说的,是意根羸劣了。这个话是《披寻记》这么解释,实在是《瑜伽师地论》本身有这种解释,有这种解释。但是这件事说意根是羸劣了,这件事需要再深入去思惟、思惟的。

但是我在想这件事,也应该包括生理上的羸劣在内的。这个南传佛教翻译这个意根,是翻个什么呢?就是翻个「脑」。我们看那个《阿毗达磨摄义论》,也叫《摄阿毗达磨义论》这个书上。这是南传的,现在的南传佛教的书翻成了汉文。但我在这个法舫法师的文章上看见一篇,他有说法。我们读这个《成唯识论》的时候,说上座部说这个意根,就是胸中物。胸中物,就是心脏,翻译翻成为心脏,这我们一般说肉团心,这叫意根,说上座部这样。而这个法舫法师说:这古人翻的不对,翻个胸中物,翻个心脏不对,应该翻作「脑」。所以现在这个近代的,像《清净道论》的翻译者就是叶均这位居士,他原来是个法师,是太虚大师派他到锡兰去留学的一位法师,他也是翻个「脑」。说上座部佛教,就是现在的南传的小乘佛教,翻这个意根就是「脑」。

这样子我们说读这个《俱舍论》。《俱舍论》是说一切有部,说一切有部,它是南传佛教说是上座部是根本说,实在是铜鍱部;北传的说一切有部这个《俱舍论》,这个世亲菩萨的《俱舍论》,他说这个意根就是等无间灭意根。前一念意识灭了叫做意,后一刹那的识才能生起;所以前一刹那识灭去了,叫做意,这么解释。那么这样说,就是没有同时的意根,如果翻个「脑」的话呢?那就是同时的意根,就是和第六意识同时的。

譬如说眼根同眼识是同时的,所以叫俱有依。若说第六意识的,第六意识的根,以「脑」为它的根,那也是同时的,也可以名之为俱有依了,就不是前后的。刹那间灭掉了的识,便叫做意,那就是前后的了;若说「脑」是意根,就是同时的了。

那么在小乘经论上也常提到一句话,叫『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也就是佛说的,佛在《阿含经》那样说。这样说『识缘名色』:这个『识』是心法;『名』也是心法。『名』是什么呢?就是五蕴里面的受、想、行、识,叫做『名』;但是另外又有一个『识』,还有一个『色』。『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可见佛法的确还是说到这个『色』。人的这个生命体的组成,不就是心,还要有色。

那么《俱舍论》上也提到『根明利故,识亦明利』;而《瑜伽师地论》也说到这里。这可见这个『根』,那么这个说,和这个『识缘名色,名色缘识』配合起来说,那么这个『根』就有「脑」的意思在里边,应该是这样的意思。而在这个《法华经》的〈譬喻品〉说到这个殿堂,这个〈譬喻品〉这个火宅,说这个大房子里面的这个殿堂,这个堂,就譬喻人的头,就譬喻人的头,这里面有什么意思呢?就有「脑」的意思啊!

我们事实上在日常生活里边,你也常常静坐你就会想到这里,这个明了性主要的部份在那里?是在头,而不是在觉。虽然是这个觉,这个觉知性是遍于全身的,但是你自已想想,你的明了心在那里呢?是在头部。所以说「脑」,是意根。这个南传上座部,铜鍱部说脑是意根,不能说完全是不对。

但是现在我们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当然它也是非常圆满,它也是包括脑在内。可是在下文,下边的文上,的确是说似乎是包括了,主要是说心法。「由依止性羸劣故」,只是心法说的。至于心法说,而这个前面说「异熟识」这句话,我们说这句话,这个「异熟识」,唯识的经论常是有这句话「异熟识」,而这个识,旧的翻译,异熟就是果报,就是果报。新的翻译,翻个异熟。这个识,是果报识,是果报。这样说它也有因,果前面有因,由因而得果,就是这个识,就是由因而得到的识。由因得到的识,那和下面的文的道理可也是相合的。我们等到「狂」那个地方再说,再解释。

说「由依止性羸劣故」,就是所依止的,这个意识所依止那一部份「羸劣」了、不强壮,特别的虚,所以就容易「醉」。而这个「依止性羸劣」了,那么这个人你想要读书,你想要做事,你想要发生什么作为,都有困难,都是有困难的。那这样说是人的脑有问题,那当然也是做事情也有困难,你读书也是不行,就是修行也是有困难,也是能说得过去。「或不习饮故」,或者说是这个人说是喝酒醉了,他不习惯饮酒,他若一饮酒,他就受不了,他就这样。

「或极数饮故」,或者他「极数饮故」,就是数数的饮,不断的饮酒,这个饮酒这件事,连续的饮,饮到最高了。「极」,就是你要连续饮它三杯、四杯,或者他就是无穷尽的饮下去了,那当然是醉了。「或过量饮故」,这个是说你本来是喝五杯就可以了,你喝六柸「过量」了,「过量」也就是醉了。「便致醉乱」,那么这个人就失掉了正常了,他就会乱了,就是不知道好坏了,那么这就叫做「醉」。这件事也指第六识说,而不指前五识说的。

癸四、狂

云何狂?谓由先业所引,或由诸界错乱,或由惊怖失志,或由打触末摩,或由鬼魅所着,而发癫狂。

那么这是第四科。怎么叫做「狂」呢?这个「狂」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狂」,就当乱字讲,就是乱了,没有秩序了,他失掉了念,失掉了念力了,明记不忘的念没有了。若说一般说就是神经病,这里就指这个神经病说。但是说是乱了,就是没有正念了,那也包括一般说失忆症,也应该包括在内了。说是人得了神经病,神经错乱了,什么原因会这样子呢?「谓由先业所引」,是因为过去生中,过去生中你造了一些罪业,由那个业力引发出来这种问题,引发出来这样的问题的。这个「业」,在《俱舍论》上,《俱舍论》第十五卷上有较详细的解释,和这里小小有点不同,大多数是一样的。它说是「由先业所引」,其中包括什么事情呢?就包括譬如说你这个人,你劝人饮酒,你做酒的生意,你卖酒给人家喝,将来这个人就容易得神经病。你卖酒这件事,这个《梵网经菩萨戒》上说到这件事,说到以酒给人这不得了,卖酒是不得了,所以菩萨不可以做这种职业。

第二件事呢?你给毒药给人家吃,你有意的谋害别人,这也是问题。或者是你故意的恐吓别人,你藏在一个地方,别人从那儿过,你突然间出来恐吓人,将来你也容易得神经病。所以人不应常好取笑于人,不应该做这件事,不应该取笑这件事。尤其是人家静坐的时候,你忽然间大吼,也对别人不好,对静坐的人不好;静坐的人,小小有点声音,他还没得定,但是也有一点功夫了,你若是发出大的声音对他有伤害。因为有时候开门、关门声音太大了,这对静坐的人不好,所以应该爱护静坐的人,你尽量的不要出声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