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二、非食(分二科)∵∵卯一、问

问:此谁为非食?

在解释五盖的障碍里边,分两大科,第一科是「食」,第二科是「非食」。现在是说「非食」,就是每一盖里边都有「食」和「非食」。现在是第五「疑盖」的「食」、「非食」;「食」解释过了,这第二科是「非食」。「非食」第一科是问。

「此疑盖谁为非食?」谁是对治这个疑盖的呢?

∵∵

卯二、答(分二科)∵∵辰一、标

答:有缘缘起,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

就是思惟缘起的道理,就能破除去疑盖。这是「标」。

第二科解释,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举于三世」分二科,第一科「明非食」。

∵∵

辰二、释(分二科)∵∵巳一、举于三世(分二科)∵∵午一、明非食

由彼观见唯有于法、及唯法因,唯有于苦、及唯苦因故;所有一切不正思惟为缘无明,于三世境,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断。

「由彼观见唯有于法、及唯法因,唯有于苦、及唯苦因故」,就是思惟十二缘起里面只有这四条:第一条是法,第二是法因,第三是苦,第四是苦因;十二缘起就是这四样。从这四样里边的思惟,就能破除去一切的疑问、一切的疑惑。

「所有一切不正思惟为缘无明,于三世境,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断」,你能思惟「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这样思惟的结果,所有的不正思惟为缘的无明;这不正思惟是引起无明的因缘,你不正思惟这无明就生起来了。「于三世境」,这个无明是对过去、现在、未来就起出来种种的怀疑、种种的疑惑。现在你能思惟缘起的关系,这个无明于三世境的疑惑「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断」,所以它能对治、能消除去,能消灭一切的疑盖,疑惑的障碍。

∵∵

午二、释如理(分二科)∵∵未一、反显

若不如理而强作意,其如理者而不作意;总说此二,名不正思惟。

这以下是解释「如理」;这个如理的作意会有这样的作用。分两科,第一科是「反显」,从反的那一面来显示。

「若不如理」,这个如理是正面,不如理就是反面;如果不能够如理作意,就像前边:思惟我、思惟有情、思惟有情世间、器世间,那些不如理的作意,你强要去思惟,那就有问题了。「其如理者,而不作意」,像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些是如理作意。这个如理作意,你不作意,不这样思惟。「总说此二,名不正思惟」,不应该作意的、你偏要作意,应该作意的你不作意,这两种叫做不正思惟。

这是从反面说的;底下是从正面说,第一科是「标义」。

∵∵

未二、正成(分二科)∵∵申一、标义

若于是中,应合道理;应知是处,名为如理。

这是「标义」,底下解释。「若于是中,应合道理」,若是在十二缘起里边;这流转的缘起、还灭的缘起里边,这是合乎道理的,能令你消除一切的疑惑,灭除一切烦恼,增长智慧得大涅盘,这是很合理的事情。那么这样「应知是处,名为如理」,这个地方,这就是如理作意;能令你消除烦恼、增长智慧,这就是如理作意。能令你增长烦恼,隐没了智慧的事情,那就是糊涂,那就是不如理作意。现在说这十二缘起这一方面是如理作意。这是「标」,底下解释因由。

∵∵

申二、释由

谓于暗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非不如理。

「谓于暗中作光明想」,我们原来不是佛教徒,我们对于过去、未来、现在,什么叫做佛、法、僧,这一切事情,都是迷迷糊糊的,就是黑暗中。现在遇见佛法了,就是遇见缘起法了,这是光明。「由此方便,如理作意」,用这样佛说的妙法,佛说的缘起法,佛说的苦、集、灭,道的缘起法,这是一个转凡成圣的方便、转凡成圣之道,你能在这里去「如」就是随顺,随顺佛说的真理去观察,这就是如理;「非不如理」,不是不合道理的。这是解释原由,所以应该这样作意。

∵∵

巳二、例余处所

于余处所,亦有所余如理作意。

这是在五盖里边,这只是说疑盖,在疑盖里边于黑暗中作光明想,这样子叫「如理作意」。「于余处所」,其他的贪欲盖、瞋恚盖、掉举恶作盖,那四个盖叫「余处所」。「亦有所余」,亦有其他的合理的观察、思惟法门:修不净观啦、修慈悲观啦、修持息念这些,那也叫做光明想;也可以说「谓于暗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也可以这么说。这是「例余处所」。

∵∵

辛二、别辨(分三科)∵壬一、静虑支分(分四科)∵

癸一、略标列(分四科)∵∵子一、初静虑摄

复次于初静虑具足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

这是第二科「别辨」。前边是「总辨」,总辨等引地,这个「辨」大概是两个现象;一个说初禅断除五法、圆满五法,然后说盖障,但是前面这个大意可以明白了:想要得禅定,一定要断除五盖,灭除去贪欲盖、瞋恚盖这些盖。若是有这些贪欲盖、瞋恚盖这五盖的存在而不破除,是不能修禅定的,禅定是得不到的。这个就是很明白看出这件事。前面是「总辨」,这底下是「别辨」,「别辨」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说「静虑的支分」,就是色界四禅里面,每一禅里边都是一支一支的;初禅有五支,二禅有四支,三禅有五支,四禅有四支。就是有总、有别,「禅」这是总,其中分五个部分,或者这样的意思;由这五个部分的功德组织成这个「禅」的。这里面分成四科,第一科是「略标列」,又分四科,第一科是「初静虑摄」,是摄属于初静虑。

「复次于初静虑,具足五支」,这个色界初禅它是具足五个支,由这五个支来支持这个「禅」的成就,有五个力量组合起来成为初禅,哪五个力量呢?「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这五个部分成就初禅的。

这是「略标列」,只是把这五个名字标示出来,下边还有详细解释。

∵∵

《披寻记》三六四页:

于初静虑具足五支等者:显扬论云:寻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伺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显扬论二卷五页)此中二种杂染:谓欲界烦恼杂染,及业杂染。显扬又云:喜者: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调安适,受受所摄。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能摄所依,令身怡悦安适,受受所摄。(显扬论二卷五页)此中转依,谓由修养对治断所治障所得转依。又于定地所缘境界,系心专注令不流散,是说名心一境性。如是应知于初静虑建立支义。

「于初静虑具足五支等者」,这个《显扬论》,《显扬圣教论》上解释:「寻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这个「寻」它有什么作用呢?你按照这个「寻」的方法去修行,能够断除去两种染污的事情;就是一个烦恼杂染、一个业杂染,这两种杂染可以断掉,断除去这两种过失,「能对治二种杂染」。「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这上面这个「寻」究竟指什么说的呢?就是三种寻:一个是「出离寻」。「出离寻」是什么呢?就是从欲出来,从欲的系缚里面解脱出来。我们没得禅定的人,都是为欲所系缚,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把这个人系缚得牢牢地不得解脱。现在若得到了初禅了的时候,就是从欲的系缚里面出来了。那么怎么能够出来呢?就是用「寻」的方法;什么寻呢?就是「出离寻」,就是修不净观就把欲的心理破掉了,从欲里面出来了,「出离寻」。

「无恚寻」,「恚」就是瞋恚、愤怒、不高兴了;这是一种烦恼。「出离寻」,是出离贪欲。这个「恚」,无恚;从瞋恚的烦恼里面解脱出来,叫「无恚寻」。「无害寻」,这个「害」就是要伤害;对方对我不利,我要报复、我要伤害对方。那么这个和「恚」有什么不同呢?「恚」是比「害」还要厉害的,就是要杀害对方,那个叫做「恚」。这个「害」只是要伤害,还没有说是要杀死他,只或是打他、系缚他、令他苦恼就是了,这个「恚」是很厉害的。这样说呢,「害」和「恚」对比起来是一轻一重,这样意思。那么现在这三种寻: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修习不净观、修习慈悲观,破除去这种烦恼。

「伺者」,「伺」是什么呢?「谓能对治二种杂染」。什么叫做「伺」呢?有「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和前面同样是三个,但是「寻」是粗略的意思,「伺」是非常深细的一种观察智慧。这个文是《显扬圣教论》(二卷五页)上说,「此中二种杂染:谓欲界烦恼杂染及业杂染」。

「《显扬》又云:喜者」,第三支这个「喜」字怎么讲呢?「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调安适,受受所摄」。这个「喜」怎么讲呢?「已转依者」;这个「已转依」怎么讲呢?这个「依」是什么?「依」就是你的心,就是修禅定的这个人的心;心是一切事情的依止处。这个「转依」就是转变了,原来我是没有禅定的人,我这个心是散散乱乱的,现在把这个心经过禅定的训练转变、不散乱了,得到禅定了,这叫做「转依」;把内心里面的散乱弃舍了,成就了不散乱的禅定的功德了,这叫做「转依」。所以「已转依者」,就是修禅定已经成功了的人。「依于转识」,就是心在外境上活动的,不是指阿赖耶识说。他心里面有「悦」、有「勇」;就是有喜悦,而在喜悦之中有勇,就是很勇猛不是软弱的境界;这个喜悦之中有勇,这是有一个特别的境界。「心适」心里面很安适,「心调安适」,这就叫做「喜」,「喜」是这个意思。

「受、受所摄」这个话,这个「受」单独念,然后「受所摄」,这么念。这个「喜」是什么呢?就是「受」,就是你心里面遇见可爱的境界,你心里面领受这个可爱的境界,这就叫做「喜」。不止于此,「受所摄」,于属于「喜」一切的心心所法,还有其他的心所法的,和它在一起相应的,譬如说触、作意、受、想、思,里面有个受,其余的触、作意、想、思也都在内;就是「受」和受所摄的,这都叫做「喜」。所以每一个心所法都是一团的,不是单独的;但是其中有一个是最重要的,就名之为「喜」,是这样的意思。这就叫做「喜」,而这个「喜」实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得到禅定以后,心里面快乐、欢喜,是这么意思。我原来没有禅定的时候我不欢喜,我用功修行,老也没有成功心里也不欢喜;忽然间成功了心里面欢喜,这个「喜」是这个意思。

「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相耶识能摄所依,令身怡悦安适,受受所摄」。「谓已转依者」,就是禅定成功了的人,「依阿赖耶识」,这个「乐」要依阿赖耶识为主来说的。怎么与阿赖耶识有关系呢?「能摄所依」,阿赖耶识的力量,他能够摄持你这个身体,这个「所依」也就是你的身体,当然心也在内;能摄持这个身体,能摄所依的身体,「令身怡悦」。其实我们没有得定的人,这个身体也是阿赖耶识来摄持它的,由阿赖耶识来统治它;这个得定的人,也还是阿赖耶识,但是可是有变化。什么呢?「令身怡悦」,能使令你的身体「怡悦」,就是喜乐、快乐。我们没有得定的人也是阿赖耶识摄持它,但是我们感觉什么?没有什么呀!不感觉有什么特别的乐;没有什么病痛的时候,也不感觉乐、也不感觉到苦。现在得了禅定可是不是,「令身怡悦安适」,没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也是「受、受所摄的」。

这个「乐」和前面「喜」可是不同。就是「乐」现前禅定成就了以后,这个身体里边感觉到很重大的快乐出现了,出现这件事。出现这件事的时候,你心里面喜乐,这个「喜」和「乐」是不一样。这个「乐」,这上面说得很明显,就指前五识说的,就指身体说的;那个「喜」是指转识,主要是第六识,这样意思。

《显扬论》二卷五页说的,「此中转依,谓由修习对治,断所治障所得转依」,这解释什么叫做「转依」?就是由于你长时期的不怕辛苦,修这个静坐,常常的静坐。「对治」就是消灭,消灭了所消灭的「障」,这五种障都消灭了。消灭了这时候成就的身心,这时候出现的身心,里面有禅定、有喜乐,这就是这个意思。

「又于定地所缘境界」,这解释「心一境性」。这个「定地所缘境界」就是你已经成就了禅定,在禅定里边你的这一念心所缘的、所注意的境界,「系心专注」,「定」好像绳子似的,把你这个心就绑在所缘境上叫它不要动。「令不流散」,使令这个心不到别的地方跑,不跑到别的地方去虚妄分别。「是故说名心一境性」,就是你的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这就叫做「定」,这就叫做「禅」,是这么的意思。「如是应知于初静虑建立支义」,初静虑有这五种义。这里面还有其他的事,后面有解释,就简单这样解释就好了。

∵∵

子二、第二静虑摄∵

第二静虑有四支: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

∵∵

《披寻记》三六四页:

第二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内等静者:谓为对治寻故,摄念正知,于自内体其心舍住,远离寻伺,尘浊法故,名内等净。(显扬论二卷六页)余如前释。如是应知第二静虑建立支义。

「第二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内等净者,谓为对治寻伺故」。这个「初禅」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用寻伺的方法,用这个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破除去贪烦恼、瞋烦恼,乃至散乱、掉悔、恶作,这一切的盖,把这些盖破除去成就禅定的。所以这个寻伺对于初禅来说,它的功劳是非常大的,就是由寻伺而成就的初禅,是这样的意思。但是到了第二禅的时候就变了,这个寻伺是不对的,要把这个寻伺排遣出去,不要它了,这个意思。所以「谓为对治寻伺故」,感觉这个寻伺不好,要消灭它。消灭它就得要「摄念正知」,心里面不要去什么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不要去修这个分别心、弃舍它,叫它摄持你的正念正知,下面有解释。「于自内体」就是在自己的内心上,「其心舍住」,你这个心就把寻伺弃舍了、不要了。「远离寻伺,尘浊法故」,这个时候弃舍了这个寻伺的尘浊法,所以叫做「内等净」;这个「净」就把寻伺的尘浊法去掉了,所以叫做「净」。这个「内等」就是心里面定,心里面的定叫做「内等」;这个「等」在这里是「定」的意思。你内心是寂静住的,而远离了尘浊法的寻伺,所以名之为「内等净」。而这里边怎么样能够驱逐出去寻伺呢?就是「摄念正知」,就是用这个方法,下面有解释。《显扬论》二卷六页这么说的,「余如前释」其余的喜、乐、心一境性,和前面初静虑的解释一样的。

∵∵

子三、第三静虑摄

第三静虑有五支:一舍,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

∵∵

《披寻记》三六四页:

第三静虑有五支等者:显扬论云:舍者:谓于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有厌离故,不染污住,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转动而安住性。念者:谓于已观察喜不行相中,不忘明了,令喜决定不复现行。正知者:谓或时失念,喜复现行,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乐者:谓已转依者,离喜离勇安适、受受所摄。(显扬论二卷六页)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三静虑建立支义。

「第三静虑有五支等者」:《显扬论》说这个「舍」字怎么讲呢?「谓于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这个第二静虑的这个人,也就是修初禅成功的那个人;那个人他对于内心里面生「喜」不欢喜,不愿意有这个「喜」。这个「作意」,就是使令这个「喜」生起的这个作用叫「作意」。「不忍可故」,心里面不忍受,不同意心里面有喜的作意,不同意;不忍可就是不同意。不同意怎么办?「有厌离故」,就是厌恶这个「喜」的生起;有如意的事情出现的时候心里面欢喜,这个欢喜我不高兴;有如意的事情出现可以,但是心里面不要动,不要喜,就是这个意思,「厌离故」。「不染污住」,这个「喜」是个染污,把这个「喜」除掉了就是不染污,就是清净了所以叫做内等净;但是这个地方解释这个「舍」。

「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转动而安住」,这叫做「舍」,这个「舍」是这么讲。这个「舍」字在佛法里面真是妙得很:修禅定、修有漏禅这里面有,八正道里面也有舍。这个心是平等的;也不散乱、也不昏沈,那么「心平等」。「心正直」,就是不散乱、不昏沉的这个心相续地明静而住,叫作「正直」。「心无动转」,这时候这个心,一切的境界不能影响它,不能使令它动,不能使令它散乱,它一直的是能够明静而住;「无动转」,而安住,在心里面安住,那么就叫做「舍」。这个「舍」字要记住它,这个「舍」字怎么讲呢?就是「心平等、心正直、心无动转而安住性」,这叫做「舍」。

「念者,谓于已观察喜不行相中,不忘明了」,这个解释这个「念」怎么讲。「谓于已观察喜」,因为得到了初禅以后常常入定,一入定心里面就有喜有乐,久了就不欢喜这个喜。不欢喜这个喜的时候他就观察这个喜的过失,这个喜使令心里面不安静,不高兴它。「不行相中」,你弃舍这个喜、喜就不活动了,「不行相中」这个喜不活动;没有喜的这个境界你能够不忘、不失掉,心里明明了了的,「令喜决定不复现行」,你这个正念的力量很强大,使令这个喜就不再出现,那么这就是叫做「正念」。

「正知者,谓或时失念」,或者有的时候忘了,失掉了正念。「喜复现行」,这个欢喜心又出现了,一入定有很多的乐,心里面又欢喜,又欢喜又不行,不可以。「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这时候你心里面就出来一个正知,说「不对!不要有喜」,又把这个喜驱逐出去,立刻知道这是不对。这样子观察分别正知,这叫做「正知」。「谓或时失念,喜复现行,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这叫做「正知」。

「乐者,谓已转依者,离喜、离勇、安适,受、受所摄」,就是没有那个喜,没有那个喜的勇的安适,没有。这时候叫做「乐」,有广大的轻安乐,但是没有喜,这叫做「受、受所摄」。「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三静虑建立支义」。

这样的次第就是:修第二静虑的时候,弃舍初静虑的寻伺;修第三静虑的时候,弃舍第二静虑的喜,去掉了喜,心里面有乐,是这个意思。

∵∵

子四、第四静虑摄

第四静虑有四支: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

∵∵

《披寻记》三六五页:

第四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舍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转动,而安住性。念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不苦不乐者:谓已转依者,非安适非不安适。受受所摄,色界最极最上寂静最胜摄受,无有动摇。(显扬论二卷七页)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四静虑建立支义。

「第四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说:舍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初静虑弃舍了欲界的欲,第二静虑弃舍了初静虑的寻伺,第三静虑弃舍了二禅的喜,现在第四静虑,弃舍了三禅的乐;超越了寻伺、喜、乐。寻伺、喜、乐这是三地:就是初禅,二禅,三禅。「一切动故」,寻伺、喜、乐这三种心所法都是使令心浮动,现在这种动完全弃舍了、不要了,所以叫做超越,超过了,这就叫做「舍清净」。寻伺、喜、乐都是不清净,弃舍它就清净了。这是禅定里面的境界有这样的差别。「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动转而安住性」这叫做「舍清净」。

「念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不忘失」,这个境界心里面明明了了的,不会再忘掉的,「心不忘失,而明了性」,这就叫做「念清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