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二、舍根(分二科)∵∵寅一、明断义(分二科)

卯一、标简(分二科)∵∵辰一、标害随眠

又无相者:经中说为无相心定,于此定中舍根永灭,但害随眠,彼品粗重,无余断故。

「出离受等」,这一科里分三科,第一科「出诸受事」,就是从这五种受里面出来这些事情。分四科,第一科「辨差别」,第二科「释经说」、第三科「辨受相」,这三科都讲完了。现在是第四科「明断等」,就是把这些受断除去、断掉它,消灭出去。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苦等根」,这也讲过了。现在第二科是「舍根」;苦、乐、忧、喜、舍这个「舍根」。这个「舍根」怎么样断掉它呢?说这一件事。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明断义」,先「标简」,先「标害随眠」。

「又无相者」,这个《无倒经》里面说个「无相」,「无相」是什么意思呢?「经中说为无相心定」,那是指「无相心定」说的。经里面说个「无相」的话,这个弥勒菩萨解释那是指「无相心定」说的。「于此定中舍根永灭」,这个「舍根」怎么样消除去呢?就是要成就无相心定。这个无相心定这是圣人,在这里实在就是指阿罗汉以上的圣人说的;成就阿罗汉的圣人他圆满了无相心三昧,这位阿罗汉在定中、在无相心定里边「舍根永灭」,这个「舍根」是永灭了。这字面上看「舍根永灭」,但是按这文的义,又不是这样解释的。

那么「舍根永灭」这句话怎么讲呢?「但害随眠」,只是消灭了烦恼的随眠,叫做「舍根永灭」。这个「舍」就是「舍受」,也不是苦也不是乐,也不是忧也不是喜,这时候叫做「舍受」。这个「舍受」还是存在的,那么怎么叫做「永灭」?是灭掉了烦恼的随眠,就烦恼的种子。这意思是说,我们没得圣道的人,我们也有这个「舍」的感觉,但是这个「舍受」是和烦恼的随眠在一起的;现在得了阿罗汉果成就无相心定之后,就把与舍受在一起的烦恼的种子消灭了,这叫做「舍根永灭」,这个「舍受」实在还是存在的,这样意思。怎么叫做「但害随眠」呢?「彼品粗重,无余断故」,「彼」那个烦恼的种类;爱烦恼、见烦恼。它的「粗重」,也就是那个随眠,那个随眠是「无余断故」,没有剩余、全部的消除了,那就叫做「舍根永灭」,是这样的意思。

为什么不说「舍根」本身消灭了呢?一定要说是与「舍」在一起的烦恼种子消灭了,为什么要这样讲呢?

辰二、简非现缠

非灭现缠,住无相定,必有受故。

这是第二科「简非现缠」。前面「标害随眠」是害灭、灭除了随眠,这样意思。

那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是「非灭现缠」,因为入无相心定的时候,是把烦恼的种子,爱烦恼、见烦恼的种子全部地消灭了;并不是灭掉与缠烦恼在一起的现受,现出来、现行的那「舍受」;不是灭的「舍受」的现行,只是灭了与舍受在一起的烦恼,而「舍受」本身还是存在的。因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住无相定必有受故」,这安住在无相三昧的圣人他还是有受的,受还是存在的,所以不能说受灭掉了。如果说把受灭掉了与事实不符合,事实上受是存在,只是把烦恼灭掉了,所以这样子叫做「舍根永灭」,这样讲。「简非现缠」,这个「现缠」就只是「舍受」假名为现缠,这么讲。不是灭的「舍受」,因为住无相定的时候它还是有受,没有灭。

卯二、辨相(分二科)∵∵辰一、出彼受

于此定中容有三受;谓喜、乐、舍。

这是第二科是「辨相」。卯一「标简」,明断舍根的这个道理,第一科是「标简」,就是简别灭这个「舍受」究竟是灭的什么?现在再辨别这个「舍受」的相貌,无相心定它还是有「受」的。

「于此定中」;「出彼受」,说「于此」无相心定里边「容有三受」,容许有三种受,「谓喜受、乐受、舍受」,有这受的,所以不能说「舍受永灭」。是与舍受在一起的烦恼随眠灭掉了,那叫做「灭除舍受」。这个文是这样子意思。

辰二、释彼断

非彼诸受得有随眠;烦恼断故说以为断,彼品粗重说名随眠。

前边第一科「出彼受」,这第二科「释彼断」,就是解释「舍根永灭」这个道理。

「非彼诸受得有随眠」,这个无相心定是大阿罗汉的境界,大阿罗汉他内心里面的受是无漏的,这个舍受是无漏的,不是有漏的。所以「非彼诸受得有随眠」,不是无相心定里面那个无漏的受还有烦恼种子,没有这回事。因为什么呢?「烦恼断故」,因为阿罗汉以上的圣人这爱烦恼、见烦恼都断掉了,只剩无漏的受了。又一种意思呢,这个「舍根永灭」这句话是「烦恼断故说以为断」,是指在修行的时候,他的爱烦恼、见烦恼断了,就叫做「舍根永灭」,是这么意思。「彼品粗重说名随眠」,彼所断的烦恼种子叫做「随眠」,不是舍受的种子叫做「随眠」;舍受是无漏的,它不是烦恼所以不能称之为「随眠」。这个「受」也是有种子,那不能名为随眠,那是无漏的功德、无漏的种子。这样解释这个意思。

寅二、明边际

又此舍根乃至何处?当知始从第四静虑,乃至有顶。

前边说到这个「受」,现在说到这个受的边际,这个舍受的边际;到什么时候还有舍受呢?舍受的边际。

「又此舍根乃至何处?」在有情的众生来说,到什么地方为止都是有舍受的?过了这个地方就没有舍受了;这是问它的边际。「当知始从第四静虑,乃至有顶」,这个舍受的边际,就是从色界的第四禅,「第四静虑」的时候开始有舍受,一直到无色界天的「有顶」,就是非想非非想定,在这个范围内都是舍受。这个色界的初禅、二禅、三禅他们都是喜受、乐受。初禅破掉了忧,而苦还是存在;二禅破除去苦受,苦的粗重没有了;三禅那也没有喜而有乐;四禅把乐破掉了,就是舍受。若是灭尽定,就超过了非非想定了,舍受也没有了,这个境界是这样的;灭尽定就是「无受」,「无受」这是圣人的境界,这样意思。

癸二、五顺出离界(分四科)∵∵子一、明五相摄(分二科)∵∵丑一、标

复次此五根出离,无相为后,于彼五种顺出离界展转相摄。

这是第二科「五顺出离界」。这「出离受等」这一科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出离受事」这一科讲完了,现在第二科「顺出离界」。「顺出离界」这里边就是说到能出离诸受的功德,你有什么有力能出离这么多的受、能从这么多的受里边出来,超越这一切受的境界?这说这件事。分四科,第一科「明五相摄」,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配」。现在第一科是标出来。

「复次此五根出离」,前边说到五根的这些事情,现在说从五根里面出离、从五根里面解脱出来。这个「最后」的是什么呢?是「无相」,由无相三昧能出离这个舍、舍受。「于彼五种顺出离界」,修不净观、慈观、悲观、修无相心定,无相心定分两部分;前面的不净观和慈和悲三个,加上两个无相心定,就是五个。这五个法门能出离这五受;出离这五受,最后是无相,最初是不净观。这个「于彼五种顺出离界展转相摄」,这五根和这五种顺出离界;「界」是因、因此而得出离,就是能出离的法门;它们是互相摄的,能出离与所出离是互相有关系的,叫做「摄」就是有关系、彼此有关系。这个「展转」,当然是有展转的关系,你不能够超越那个次第,一定先修不净观来破除去这个欲,破除去这个欲;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你破除这三种寻伺,先要有不净观、或者慈、或者悲,用这三种观破这三种寻伺。然后你才能够有无相心定,再破除去剩余的这些受,所以有展转的意思在内的。这是「标」,底下就「配」。

丑二、配

此中由欲、恚、害出离,即说乃至乐根出离;由色出离,即说第四静虑舍根出离;由萨迦耶灭,即说无色界一切舍根出离。

这一段文和后边的文有一点关系。「此中」能出离的五个法门、和所出离的五种根,他们怎么样相摄呢?这里把它配合起来;「此中由欲、恚、害」,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出离」,就是从这三种寻伺里面解脱出来。解脱出来,照理说就是得到初静虑了,得到初静虑就是从这个欲、恚、害解脱出来了。从欲、恚、害解脱出来就没有忧、没有忧愁了,这个人的心情是安闲自在没有忧愁了。没有忧愁这个时候只是从「忧」出来,那么其余的「苦」应该说没有出来,「喜、乐」也应该说还没有出来;但这文上说「即说乃至乐根出离」:你从欲恚害出离了「即说乃至乐根出离」,这个文字就在这边有点事情。那就说你从苦也出来了、从喜也出来了、从乐也出来了。

这个乐根就是第三静虑;这个喜就是初禅、二禅都有喜,三禅没有喜而有乐。那么初禅破除忧,二禅破除苦,这个苦也在内,也是从这里出来了。那么这表示什么意思呢?就是修这个不净观破除去欲寻伺、修慈观破除恚寻伺、修这个悲的观法破除去害的寻伺;由这三个法门破除去破这三个寻伺。那么破其他的这个苦,破除三种寻伺就是破除忧了,破除那个苦和喜乐也用这三种方法也能破除去,这里面有这个味道。所以说「即说乃至乐根出离」,这样讲。当然用这佛法来说,由八解脱里面也看出来,就观察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到四禅都是不净,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都可以这样观察,这样说也就说得过去,从这么多的受里面解脱出来。

「由色出离,即说第四静虑舍根出离」,前面就是忧根、苦根、乐根都除去了,那么剩下来就是这第四禅的舍根还没有出离,所以就说到这个。「由色出离」,「色出离」,这个色界天都是色,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是色;有色,就是因为对色有贪爱,所以人的果报有这生理的组织。现在从色里面解脱出来,那也就是说从第四静虑解脱出来了,超越了色界的四静虑。那么第四静虑就是舍根,若是从色出离,也就包括了第四静虑的舍根,从舍根里面也解脱出来了。那么这个地方,那就是修「无相心定」;修「无相心定」就是观察这个「色」无我、无我所的,是空无所有的。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刹那刹那生灭变化,无我、无我所;观察它前一刹那灭、后一刹那不生,就是寂灭相。那么就从色界第四静虑的舍根解脱出来了。

「由萨迦耶灭,即说无色界一切舍根出离」。前面「由色出离,即说第四静虑舍根出离」只是说所出离的「色」,能出离的法门这地方没有提;没有提、也就包括在里面。「由萨迦耶灭」,就是灭除我、我所的这种执着,就是修无相心定灭除去这我、我所的时候,你若成功了就是阿罗汉了;阿罗汉「即说」你,就是赞叹你,「说」等于是赞叹;赞叹你从「无色界」的「一切舍根」,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都是舍根,从这么多的舍根里面解脱出来了。这里面有一个什么味道呢?有什么意思呢?说是在空无边处定的人,成就了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定的人、识无边处定的人、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的人,他们都是有我、我所见的,明白点说。所以你修无我、无我所的这种智慧就把我、我所灭了,灭了就超越了无色界定以上,那么就是圣人。

这样说,天台智者大师他没有读《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后来翻译的。但是他说「非非想定」,怎么叫「非非想定」呢?他说:就是灭除去了苦、乐、忧、喜,唯有「真神不灭」叫做「非非想定」;「真神不灭」,「真神」、「神」就是我也,就是真我没有灭。我们去为人解释,就是我们自己要明白,什么叫做「色界四禅」?什么叫做「无色界的四空定」?我们照那个文去解释、解释,当然也不能说是错,也是对;但是里面那个要义,原来在这里面看出来。就是「空无边处定」的人,就是我、我所见,我、我所见没有灭。「识无边处定」也是我、我所没有灭、也是没有灭掉。「无所有处定」就是舍一切的舍、苦、乐、忧、喜都灭了,「舍」也灭了,这个「我」是存在的。这个空无边处定里面有这个味道,识无边处定也是有这个味道,无所有处定还是这味道,就是一切都没有了,就是「我」还是最后是存在的。非非想处定,非想、非非想,就是没有粗的想、而有微细的想;那微细的想是什么呢?就是「我见」,原来就是「我见」,就是我、我所见。「唯我独存」,是名「非非想定」。

现在这个阿罗汉,「萨迦耶灭」:修这个无相心定,灭除去我、我所见的时候,就从无色界解脱出来了,就是灭掉了无色界天的一切的舍根,从舍根里面解脱出来。

这样的解释,也得到一个消息:你想要解脱生死,要修无我观。「我不修无我观!」不修无我观,你不能解脱。所以《阿含经》重视修无我观,而《大智度论》也是修无我观,同时当然也修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而现在这里《瑜伽师地论》,亦复如是,也重视无我观。重视无我观,所以要把「什么叫做我」,这外道的「我」是怎么回事?要把它清清楚楚的说出来,然后也很认真的辨别这个「我」是错误的,要赞叹无我论、破除去这个有我论,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所以「由萨迦耶灭」,就是成就了无相心定的时候,这我、我所见没有了。我、我所见没有了,就是从无色界定一切舍根里面解脱出来;这是「一切舍根出离」。

子二、释顺出离(分二科)∵∵丑一、问

顺出离言,有何等义?

这前面是「配」,「标」和「配」,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释顺出离」;前面「明五相摄」,这底下说「释顺出离」。

「顺出离言,有何等义?」这个「顺出离」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叫做「顺出离」?「于彼五种顺出离界展转相摄」,这个「顺出离」这句话要解释解释,有什么道理?这么问,底下回答。

丑二、答

由住此者能出离故,名顺出离。不说由此出离于彼,为离欲者说此界故。

「由住此者能出离故,名顺出离」,就是安住在这个观法里面、安住在这样的观法里面,这个「此」就是观;不净观、慈观、悲观,乃至到无我、无我所观;安住这样的观里面「能出离故」,就能够从那五种受里面解脱出来,这就叫做「顺出离」。他能随顺出离,而不是把你留在那里不出离,是这个意思。「不说由此出离于彼,为离欲者说此界故」,这个地方这话也是很妙。「不说由此出离」,不是说这个凡夫「由此出离于彼」,「由此」观能从那五种受里面出来,不是。是「为离欲者说此界故」,是为那个已经远离了「萨迦耶」的「欲」;这个「欲」是我爱,爱着这个我叫做「欲」,「萨迦耶欲」就是爱着这个我:我痴、我见、我爱、我慢,那就叫做「欲」。为离欲的人「说此界故」,说此五种界;「界」者,因也。这五种观是从五根里面解脱出来的因,因此而能解脱;这样讲法,这样讲这个道理。

子三、显建立义(分二科)∵∵丑一、由欲恚害出离(分二科)∵∵寅一、问

问:诸欲、恚、害定同时断;何缘建立别出离耶?

这是第三科「显建立义」。就是这个「五顺出离界」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明五相摄」,第二科「释顺出离」,这两科讲完了。现在第三科「显建立义」:显示建立这个出离的义,出离的差别义,出离的相貌;建立这个道理的相貌,它的相貌是怎么回事?这里分二科,第一科「由欲恚害出离」分二科,第一科「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