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

《瑜伽师地论》一共有五分,第一分就是〈本地分〉。〈本地分〉里面一共有十七地,现在是第六地〈三摩呬多地〉;但是科判上说,十七地分成十四科,现在是第四科「三摩呬多地」,这一地里面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

丙四、三摩呬多地(分二科)∵∵丁一、结前生后

已说有寻有伺等三,云何三摩呬多地?

这是「结前生后」。前面已经宣说了「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这三地都讲过了。「云何三摩呬多地?」现在是第六地,这个「三摩呬多地」是什么意义呢?这是生起后文;这是「结前生后」。

第二科「标列随释」,就是把这个「三摩呬多地」的内容把它全面的标列出来,然后加以解释。这一大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分两段,第一个是「嗢柁南」。

∵∵

丁二、标列随释(分二科)∵∵戊一、标列(分二科)∵∵己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总标、与安立,作意、相差别,摄诸经宗要,最后众杂义。

这是这个颂。底下「长行」,「长行」就是把颂里面的意义把它列出来。

∵∵

己二、长行

若略说三摩呬多地,当知由总标故、安立故、作意差别故、相差别故、略摄诸经宗要等故。

「若略说三摩呬多地」里面的道理,「当知由总标故」。这个《瑜伽师地论》的作者,他的次第都是这样子:先把想要说的道理把它标列出来,这大意把它标出来,然后再加以解释。「安立故」,就是每一个每一段是怎么安立其中的要义。「作意差别故」,「作意差别」就是修行的意思;佛法里面这个修行的事情真是非常的微妙,就是只是内心的动作。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得解脱,为得解脱的原因就是原来是苦恼、为苦所困,这个苦恼的困扰是什么?也是内心的分别,就是内心的分别才有苦;现在想要改善它还是要用内心的分别来对治它,所以这是「作意差别故」。「相差别故」,每一种的修行各有各的相貌不同。「略摄诸经宗要等故」,这是把诸经里面对于三摩呬多修行的纲要,都把它引来做一个证明。这个「等」字,就是颂里面最后一个「最后众杂义」,这「众杂义」还是由诸经里面引来的,所以也就放在一起,就是「诸经宗要等」。

这一共是五段:总标、安立、作意、相差别、略摄诸经宗要,分这五大段。这是「标列」。下面第二科「随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总标」,又分四,第一科是「征」。

∵∵

戊二、随释(分四科)∵己一、总标(分四科)∵庚一、征

云何总标?

前面把下文的大意一共是分多少段,都标出来。这底下又问甚么叫「总标」呢?这是第二科是「征」,就是「云何总标」是「征」。庚二是「标」。

∵∵

庚二、标

谓此地中略有四种。

这个第一科又是总标,总标里面都是标的什么呢?是这样,「略有四种」。

∵∵

庚三、列

一者、静虑,二者、解脱,三者、等持,四者、等至。

「一者、静虑」,第一科就是色界的「四静虑」,就是解释这个色界四禅的事。「二者、解脱」,解脱就是「八解脱」。「三者、等持」,「等持」翻译就是三摩地,三摩地叫「等持」;在这里说到是非常的广,这个〈三摩呬多地〉里面还是包括「等持」的。「四者、等至」,这个「三摩呬多地」是翻个「等引」,现在这里第四个是说「等至」。「等至」和「等持」和「等引」还是都有差别的,下边都有解释。这样说这个总标一共「标」出来这四种: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下边解释,也就是解释这四种。

∵∵

庚四、释(分四科)辛一、静虑

静虑者谓四静虑:一、从离生有寻有伺静虑,二、从定生无寻无伺静虑,三、离喜静虑,四、舍念清净静虑。

「静虑者」,这是第四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静虑」。这地方只是小小的把名字列出来,内容的解释还在〈声闻地〉里面就是特别详细解释了。

第一个是「从离生有寻有伺静虑」;「二、从定生无寻无伺静虑」,我看这下面有解释,这里就不要解释。「三、离喜静虑,四、舍念清净静虑」,这就是色界天的四禅。

∵∵

辛二、解脱

解脱者谓八解脱: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解脱者」,这第二个是「解脱」。「解脱」是什么解脱呢?「谓八解脱」有八种解脱法门。一是「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这么多。

这个「八解脱」里面最后一个就是「灭尽定」,这「灭尽定」要到三果圣人以上才能有灭尽定,所以这个八解脱是三果以上的圣人所修的法门,是这么一个境界。

这是「解脱」,把它大概的列名字,把它名字标出来。

第三科是「等持」,「等持」里面分十一科,第一科是「空三摩地等」。

∵∵

辛三、等持(分十一科)壬一、空三摩地等

等持者谓三三摩地:一、空,二、无愿,三、无相。

「等持者」,这个「等持」是指什么说的呢?「谓三三摩地」,三个「三摩地」就叫做「等持」。什么呢?「一、空,二、无愿,三、无相」,这是这三个三摩地。这三个三摩地,这「空」和「无相」之间才是「无愿」;这「无愿」在「空」和「无相」之间。我们有的时候是把它放在后面:空、无相、无愿;但是这里把它放在中间,它是有道理的。

∵∵

壬二、有寻有伺三摩地等

复有三种:谓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

「复有三种」这第二科。谓有寻有伺三摩地、无寻唯伺三摩地、无寻无伺三摩地,这是在前面曾经解释过。

∵∵

壬三、小三摩地等

复有三种:谓小、大、无量。

「复有三种」三摩地:谓小三摩地、大三摩地、无量三摩地,这也是不同。

∵∵

壬四、一分修三摩地等

复有二种:谓一分修、俱分修。

「复有二种」三摩地:「谓一分修」三摩地、还「俱分修」三摩地,这是第四种。

∵∵

壬五、喜俱行三摩地等

复有三种:谓喜俱行、乐俱行、舍俱行。

第五「复有三种」:谓喜俱行三摩地、乐俱行三摩地、舍俱行三摩地;这又三种。

∵∵

壬六、四种修定

复有四种:谓四修定。

四种修四禅,这也是三摩地。

∵∵

壬七、五圣智三摩地

复有五种:谓五圣智三摩地。

这个平常不大多见解释的地方,这在后面都有解释。

∵∵

壬八、圣五支三摩地

复有五种:谓圣五支三摩地。

这又是一种,这是第八。

∵∵

壬九、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

复有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

这个名字也不多见,这里面有解释。

∵∵

壬十、金刚喻三摩地

复有金刚喻三摩地。

这个是常见的名字。

∵∵

壬十一、有学等三摩地

复有有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等三摩地等。

这一共有十一种。这个「三摩地」这个名字下面有这么多的事情。

∵∵

辛四、等至

等至者:谓五现见三摩钵底、八胜处三摩钵底、十遍处三摩钵底、四无色三摩钵底、无想三摩钵底、灭尽定等三摩钵底。

「等至者」,前面三种都简略的说了一下,这底下第四科是「等至」。「谓五现见三摩钵底、八胜处三摩钵底、十遍处三摩钵底、四无色三摩钵底、无想三摩钵底、灭尽定等三摩钵底」,这个「三摩钵底」有这么多的差别。

这前面虽然说是「释」,实在还是列名字而已,里面的事情到下面有解释,我们在这里不要再多说了。

∵∵

己二、安立(分二科)∵庚一、征

云何安立?

前面「总标」这一大科完全标过了。下面说这个「安立」,这个「安立」就有解释的意思了。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云何安立」?前面那个颂和长行里面,「总标」之后有「安立」;「安立」是什么意思呢?这是问。

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总辨」分两科,第一科「辨地名」分两科,第一科「出体性」。「出体性」里面第一科是「标简」;「标简」就是简别,有的是、有的不是,是这样意思。

∵∵

庚二、释(分二科)∵∵辛一、总辨(分二科)∵∵壬一、辨地名(分二科)

癸一、出体性(分二科)∵子一、标简

谓唯此等,名等引地;非于欲界心一境性。

「谓唯此等,名等引地」,前面说这么多的等持、等至、四静虑,很多很多的,这些都名之为「等引地」,这「等引地」就包括这么多的事情。「非于欲界心一境性」,这个「等引地」只包括这些,也有些没有说的也是有,不是欲界的心一境性在内的;欲界的心一境性不在内,不是等引地。这个话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初开始修禅的人,得到的定叫做欲界定,这个「心一境性」也可以名之为定,就是「欲界定」,或者说「欲界心一境性」。这「欲界心一境性」也叫做「心一境性」,也可以名之为定,但是它的功夫太浅了、它不及格,它不能算是「等引地」的;「等引地」是超过了它的程度,比它境界高的。所以欲界定把它挑出去不算在内,这叫做「标简」,这个「简」就是挑一挑,把它简别出去。

∵∵

子二、释非

由此定等无悔欢喜安乐所引,欲界不尔;非欲界中于法全无审正观察。

这底下说出个理由。这第二科「释非」,解释为什么它不及格?

「由此定等」,由于前边说这些等引、三摩地、等至、四静虑这些定,他们是这修行人要持戒清净,持戒特别清净的人,持戒清净的人他没有犯戒,他不犯戒所以他心里面很安稳不悔恨,犯戒的人一定是后悔的心里面很悔恨;而这些成就定的人都是持戒清净他心里面很欢喜,持戒清净所以心里快乐欢喜,欢喜所以心里面快乐;这个欢喜和快乐还是有差别的,下边有解释。由于「无悔」、由于「欢喜」、由于「安乐」,这时候才成就这个「等引」的,成就这么多的功德:四静虑、八解脱…种种的这些事情,这是很高深的境界。「欲界不尔」,这欲界定是不及格的,它没有这种境界,欲界定是很粗浅的不算在内,它不能算是等引地。不是等引地的原因就是它不具足这个「无悔、欢喜、安乐」的功德,这样子。

「非欲界中于法全无审正观察」,这一句话又赞叹一下。前面是贬斥这个欲界定不及格;这句话又赞叹一下。这里说欲界定它还没有达到等引的程度,但是并不否认它有「审正观察」的能力,欲界定也有这种能力。「非欲界中于法全无审正观察」,这句话说它不及格,并不是说欲界定里对于修学圣道,这个「法」修学圣道,「全无审正观察」一点儿审正观察都没有,不是这个意思;在欲界定里边也能够「审正观察」。这个「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认真的意思,不含糊,不是马马虎虎的,他真是万缘放下,专精思惟,深入的观一切法的真实相的;他真是诚恳地、真实用功的叫「审」。这个「正」就是要依据如来的正法,而不是要自作聪明的,那么意思。那么深入地去观察诸法的真实相,修四念处就叫做「观察」。

这意思是你成就了欲界定,你在欲界定里面也可以修毗钵舍那的,是这样的意思。这在《成实论》里面也提到这一点,就是说成就了欲界定的人他也能得圣道,这可见在《瑜伽师地论》也同意这一点。不过这个当然,若是得了等引、得了三摩地、得了等至、三摩钵底,那当然它的力量是更大的,它是更容易有成就的了。

这是说欲界定有功德但它定力不是很高深,不能名为等引,这段文是这个意思。

∵∵

癸二、释初相(分二科)子一、标列(分二科)丑一、断除五法

复次初静虑中说离生喜,由证住此断除五法:谓欲所引喜、欲所引忧、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忧、不善所引舍。

这是第二科「释初相」。前面第一科是「出体性」;这个「安立」里边说出它的体性,就是一定要超过欲界定达到了等引的境界,这个时候才能名之为「等引地」。这里第二科「释初相」,就是解释初静虑的相貌。这四静虑的相貌,详细的解释在〈声闻地〉,这里只是大概说一下。「释初相」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标列」里边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断除五法」,说这个初静虑它能断除去五种过失。

「复次初静虑中说离生喜」,就是远离了欲,这欲界的欲是一个苦恼的烦恼,远离了烦恼;这个「离」就是远离了欲界的欲,远离了欲界烦恼所造的一切的罪过,烦恼和业都远离了。远离了以后心里面有欢喜,有喜悦这叫做「离生喜」。这里当然就是由前面那一句话「无悔欢喜安乐」,有这个事情,能够得到轻安乐,破除去欲界的烦恼得到了轻安乐,那叫做「离生喜」;这个喜由于离了欲,而后生出来的喜乐。

「由证住此断除五法」,由于这个人能放得下欲,所以他不怕辛苦常常的静坐;「证」就是成就了,成就了初禅了。成就了以后他能「住此」,能够很自在的安住在初禅里面,这叫做「住此」。「断除五法」,这样子成功的人,他就能断除去五种过失。那五种呢?「谓欲所引喜」这是一种,「欲所引忧,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忧,不善所引舍」,这五种过失都消除了。

这是第一科「断除五法」,第二科「五法圆满」。

∵∵

丑二、五法圆满

又于五法修习圆满:谓欢、喜、安、乐及三摩地。

「又于五法修习圆满」,就是断除去五种过失,成就五种功德,这样意思。「五法修习圆满」,那五法呢?「谓欢、喜、安、乐及三摩地」,成就了这五种功德。就是损减了这样的过失,增加了这样的功德;一个减、一个增。就是成就了初禅的这个人,就是减损了五法,成就了五法。

这一段是「标列」,第一段是「标列」。现在底下第二段「随释」,解释前面这两个五法,第一个是「所断法」,先解释「所断法」分五,第一个「欲所引喜」。

∵∵

子二、随释(分二科)丑一、所断法(分五科)寅一、欲所引喜

欲所引喜者:于妙五欲若初得时,若已证得正受用时,或见或闻或曾领受,由此诸缘忆念欢喜。

前面这五法的第一法;第一个过失是「欲所引喜」,这句话怎么讲呢?「于妙五欲若初得时」,就是欲界的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这有欲的人认为这个欲是很妙的、很好的,这叫「妙五欲」。这「妙五欲」要初开始得到,成就了这种欲,有这种欲的人当然心里面欢喜,「若初得时」欢喜。「若已证得正受用时」,初开始得到还没有受用;说这个饭做得非常的好,但是你还没吃;虽然没吃,但是已经做好了心里就欢喜,这是一种欢喜。「若已证得正受用」时,你已经成就了以后你这时候在享受,在用它的时候当然也是欢喜。「或见或闻或曾领受」,或者是看见了这种满意的五欲心里欢喜,或者听人说也心里欢喜,或曾经领受过、过去领受过、享受过。「由此诸缘忆念欢喜」,这个欢喜欲的人有欲的人,有这么多的因缘;初得时欢喜,正受用的时候欢喜,或见或闻或曾领受,这么多;总而言之和自己的见闻觉知相接触了,心里面在忆念的时候心里面欢喜,这就叫做「欲所引喜」。所以这个有欲的人的相貌是这样子,说得很微细,这样子。

∵∵

寅二、欲所引忧

欲所引忧者:于妙五欲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复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诸缘多生忧恼。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