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五、计常论(分四科)子一、标计(分二科)∵丑一、所计

计常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我及世间,皆实常住,非作所作,非化所化,不可损害,积聚而住,如伊师迦。

这个「不如理作意」一共有十六段,现在是第五科第五段「计常论」。前面是「计我论」讲过了,现在是第五科「计常论」,这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标计」,就是先提出来这个计常论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叫做「计常论」。这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所计」,第二科是「能计」,能计是指人说的,这个「所计」就是这个人有常的思想。

「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就是这个人,他「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我及世间皆实常住」,这个我就是自我,下面也有说,我们前面也讲过很多了。或者是计色受想行识是我,或者是离色受想行识是我。这个世间就是主要色受想行识,这是世间,或者是器世间,色受想行识是有情的世间,器世间就是无情的世间。「我及世间皆实常住」,都是真实有体性的东西,他是永久存在而不可破坏的。

「非作所作,非化所化」,本来是…这个世间是不同思想的人有不同的主张,说这个世间是作所作是化所化。但是现在这个「计常论」者他认为不是作所作,不是作者所造作的,或者说也不是自己作的,也不是他人作的。在后面文有说,这个自己创造的,就是我前生的业力,我前生的业力造成了我现在的生命,那么是自作。说他作,或者是时间创造的,或者是极微创造的,或者是方、时…各式各样的东西所创造的,这在《楞伽经》里面有提到这件事。现在这个「计常论者」,他都不承认,不是作所作,「非化所化」,也不是变化者所变化的,那这是谁呢?就是大自在天或者梵天王等,他们是有这种力量能创造万物、能创造宇宙的万物,他们是化者、是变化者。现在这个人、这个计常论者说,不是他们,也「非化所化」,非是化者所变化的。

「不可损害,积聚而住」,这样说呢,那等于说这个人就是自然有的,自然有的这些我及世间是不可以损害的。他就是永久的积聚而住,他认为是积聚而住,有众多成份的东西积聚在一起而存在下去。

「如伊师迦」,这举一个譬喻。「伊师迦」是什么呢?在王舍城附近有个高山,高山它很牢固的存在那里不可破坏,说一切法也是这样子。或者有的地方说是有一种草,名字叫做伊师迦,那个草也是很牢固的,不可破坏。所以这个譬喻,我及世间都是实有常住的。这是他有这样的思想,有这样的执着。

∵∵

丑二、能计

谓计前际说一切常者,说一分常者,及计后际,说有想者、说无想者、说非想非非想者,复有计诸极微是常住者,作如是计。

这是所能计的人,能执着的人,但是也没有提出名字来,只是有这个人。「谓计前际说一切常者」,这个前际和后际,后面有一个后际,这是在时间上说的。时间上说是前际,就是过去的、过去了的时间,过去了的事情,说一切法我及世间都是常住的,一切都是常住的,就是不加简别了。

「说一分常者」,这有不同的思想,就是,不是一切都是常,只是一部分是常住的。这个下面这个文有比这里有详细的解释,这里只是标出就是了。「及计后际,说有想者、说无想者、说非想非非想者」。这个我及世问是常,就这么两类:说前际一切常、说前际一分常,说这么两类的不同。及计后际一切常,这里面说出来三类:说有想者、说无想者、说非想非非想者。那么说无想就是无想天,这个非想非非想就指非非想天,其余的都是属于有想,分成三类,有这三类不同。这是在后际常,分这么三类。

「复有计诸极微是常住者」,前面是说我及世间,我及世间有前际的常、有后际的常,有这样的差别。现在这里说另一种,又有执着诸极微是常住的,这是一种,这就是分两大类,第一类我及世间,第二就是说极微。在《披寻记》上是说就是我,前面指我常,我常有前际、有后际的不同,前际分两种,后际分三种,这是指我。底下这个极微的又是一种,是常住的。「作如是计」,这么多的人,有这样的执着,有这样的思想。

∵∵

子二、叙因(分二科)丑一、问

问:何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我及世间是常住耶?

「问:何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这底下第二段「叙因」,前面是「标计」,标出来他们这样的执着,这底下是「叙因」,说一说他的因由,为什么他会这样子?丑一「先问」。

「何故?」什么原因「彼诸外道」,有这样的「见」,有这样的「论」呢!「我及世间是常住耶?」这个见也好、论也好,就是我及世间是常住,什么原因会有这样的思想呢?有这样的言论呢?

这是问,底下就回答,回答第一科是「指广说」。

∵∵

丑二、答(分二科)寅一、指广说

答:彼计因缘如经广说,随其所应尽当知。

「彼计因缘如经广说」,彼那外道有这样思想的原因,像经里面说的很详细,就是《梵网六十二见经》里面说了,这在《阿含经》里面有。「随其所应尽当知」,随那部经里说的事情,你应该去读一读,去认识认识。

∵∵

寅二、叙差别(分二科)卯一、计前后际常(分二科)

辰一、计前际(分二科)巳一、约一切常辨(分二科)

午一、依静虑

此中计前际者,谓或依下中上静虑,起宿住随念不善缘起,故于过去诸行,但唯忆念,不如实知,计过去世以为前际,发起常见。

「此中计前际者」,这是第二段「叙差别」,说出来他们的这个思想的不同的相貌。是分二科,第一科是「计前后际常」,计前际常、计后际常,这是第一科,另外还有第二科是「计极微」,就是分这么两科。现在这是第一科,第一科里面又分二科,先说「计前际」,这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约一切常辨」,和前面「标列」的一样。「一切常辨」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依静虑」,第二科是「依天眼」。

「此中计前际者,谓或依下中上静虑,起宿住随念不善缘起,故于过去诸行,但唯忆念,不如实知,计过去世以为前际,发起常见」。这可见很不简单,不是我们这散散乱乱的人有这样的思想,是有禅定的人、有神通的人,在襌定里面他有这样…发出来这样的思想的,这件事是这么回事。那么在襌定里面是分两部分,一个是禅定里面起发出来我们一般说宿命通、一个是起天眼通,从这两种神通发出来这种思想的,这样讲法的。

「此中计前际者」,这里面他执着在过去世,过去世已经过去了的,说一切常、或者说一分常,他们这种人不是随随便便的散乱心里面,有这样的思想的。

「谓或依下中上静虑」,这个「或依」还是有点不定的意思,或者是依静虑而有,或者不是,那么这个下中上静虑,下品、下品清净的静虑、或者是中品、或者是上品的静虑。

「起宿住随念,不善缘起」,因为若不得到禅定,这里面说静虑,当然是色界禅,没有到达色界禅是不能有神通的,所以这里面说呢,就说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但是说下中上,没有明白说,究竟是初禅、是二禅、是三禅、是四禅,没有那么说,没那么说,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看这么多的参考书上没有解释,没有解释,我故妄言之就是初禅也好,二禅、三禅、四禅也好,每一禅都有下中上,同样是得到初禅但是有下中上的分别,乃至到第四禅也是,也是一样。

那么在禅定里面「起宿住随念,不善缘起」。他发动了这个「宿住」,就是过去世、过去世你的生命的情况,一切我及世间的情况。「住」,当然是有世间的存在,那么「随念」,随顺他的念力去思惟观察。当然我及世间都是缘起法,那么缘起法当然都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都是无常的。但是这个有禅定的人、有神通这个人,他并不善知、不善通达缘起的道理,缘起道理是不常不断,是有生灭变化相续不断的;相续故不断有生灭变化故不常,是不常不断的。但是他「不善缘起」,并不懂得。

我们平常的人,若说这个人有神通,那他就是佛了,他说的一定是对的,他就是大菩萨了。但是现在从这段文看,有神通的人靠不住,「不善缘起」,这就是弥勒菩萨说:说这个人是不懂得「缘起法的」。

「故于过去诸行,但唯忆念,不如实知」。因为他不懂得缘起的道理,《阿含经》说缘起甚深、极甚深,的确是要圣人、要佛的智慧才能通达,一般人是不行的。这没有佛法的地方,谁能在那里建立佛法呢?唯有佛。不是阿罗汉,也不是辟支佛,唯有佛才行,佛才能说佛法。

在这个地方也可以知道,大乘的不可思议,小乘阿罗汉还是不能建立佛法的,所以不能够不承认大乘,不能不赞叹大乘的。所以是「故于过去诸行,但唯忆念」,所以这个不善缘起的有禅定有神通的人,他对于过去了的,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相续流转的诸行,「但唯忆念」,他只能够知道而已,知道念一念过去世中我姓什么,我叫什么名字,我在那时候生活的的情况怎么样,谁是我父亲,谁是我母亲,这可以忆念就是了。「不如实如」,他不能真实过去诸行的真实相的,他不知道。

「计过去世以为前际,发起常见」,他就执着过去世的事情就是前际,在现在以前的这段时间里头,认为那都是常住的、不可破坏,就是也还是虚妄分别。

这是「约一切常辨」,「依静虑」,依静虑这里是说依静虑起的「宿住随念」,而发起这样的执着的。

∵∵

午二、依天眼

或依天眼,计现在世以为前际,于诸行刹那生灭流转,不如实知。

这是第二科「依天眼通」。

或者这个依下中下静虑,修天眼通成就了的人。他就根据他的天眼,计现在世以为前际,这个现在世以为前际,叫做前际。这是对后际,名之为前际,现在是在将来的以前,也就算前际,就是同过去际合在一起,都叫做前际。那么「前面下中上静虑」那么这就是…这是三个,加上这个「现在世以为前际」就是四个,这是四个一切常论。

「于诸行刹那生灭流转,不如实知」。他对这个诸有为法,这个色受想行识的有为法,都是刹那生、刹那灭的相续流转,相续不断的流转,他不能够真实的明了。这个人死了的时候,这个五蕴的变化,有善色受想行识、有恶色受想行识,善色、恶色这个因果的变化,他不能真实的知道。

在我以前也说过,说是这个外道为什么学习狗、学习鸡、学习牛,学习牛的行为,为什么这样呢?这是外道得了天眼通,他看牛死了升天上去了,看见这个狗死了升天上去了,他就认为牛的行为是升天之因,认为狗、鸡的行为是升天之因,于是乎他就…他自己和他的徒弟,大家就学习牛、学习狗、学习鸡,所以持牛戒、持鸡戒、持狗戒,这样子将来可以升到天上去,比人间好、比人间快乐。现在这里倒没有说那件事,就是有天眼通他会看见人死了,和我们肉眼不同,看见人没有死他又继续有生命,这些事情生灭流转。但是这件事还是看不明白,不真实知道,所以又执着是常,执着是常。这是加在前面的三种,一共「四一切常论」。

∵∵

巳二、约一分常辨

又见诸识流转相续,从此世间,至彼世间,无断绝故,发起常见。或见梵王随意成立,或见四大种变异,或见诸识变异

这是第二科是「约一分常辨」,第一科是「约一切常辨」,现在第二科「一分」,就在我及世间中的一分是常住,其余的还是无常的这样子。

「又见诸识流转」,当然前面说一,这是「四一分常论」,这底下说的应该还是天眼。「又见诸识流转相续」,这个人从久远以来,一直到现在,在世间上的变化主要还是识,主要是人的思想,这个相续不断因果的变化。

「从此世间至彼世间」,从这个世间到另一个世间去,从人的世间到天上的世间、或者是又回到人的世间、或者到三恶道的世间,总而言之都是识,这个识来来去去。

「无断绝故」,一直地没有中断,总是相续的。这是执着这个「识」,眼识、耳识乃至意识,他不明白「识」是刹那生灭变化,种子生现行,由现行熏种子,这样子相续变化的,他看不出来,他认为是常住的,所以就发起常见,就是发动了人这个心是常住,其余的一切法是有变化的,心是常住的,这个或者是可以这样说。或者说这个地方就是指我说的,执着我见,就是以识为我,执着这个识是我,这个我是常住的,其余的都是无常的。这是「我一分常论」这样解释。这是「四一分常」里面的一个,一分常。

「或见梵王随意成立」这又是一种一分常论,一分常辨。「或见梵王随意成立」,因为世界成住坏空,成劫的时候,世界已经成就了的时候,坏了,坏劫了以后是成劫,世界成就了是说这个初禅天以下,都被火烧了,就空了,后来这世界又成就了的时候,由二禅天,光音天二禅天,二禅天的人死了,死了就来到初禅。那么最初来到初禅的这个人就是梵天王,他先来,他先来就他一个人,他感觉到怎么就我一个人呢,他心就动就希望再有人来,他心一想就有人来了,也就是从二襌天或者其它天来到这里来。

来这里,这个梵天王他心里面就误会了,认为那个人是随我心想而生的,所以我是一切众生之父,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儿子、是我的奴仆,或者怎么的…。后来的人,后来的天,也认为这里原来有一个天,我是随他的,「随意所生」,随这个梵天王的意所成立的。所以他是主,他是我的父,他是常,我是无常,父是常子是无常,那么这样子,就叫做梵天王是常,梵王是常,其余的人都是无常,这又是一分常。

「或见四大种变异」,这是在神通、在禅定里面,在神通中他看见四大种地、水、火、风是有变化的,不是真实的,但是他没有看见心识,心心所法也是有变化的,他没有看到,认为心是常住的。所以就执着,心这一部分的自性是常住的,这是又一分常论。

「或见诸识变异」,或者这一个有禅定的人,在神通中他在观察思惟,「识」是刹那刹那变化的,四大种是不变化的。所以就是四大种是常,识是无常。这样加起来是四个「一分常论」,是这样子。

前面「标」的时候说「一切常者」说,「一分常者」,这底下分别出来这么多。

∵∵

辰二、计后际(分二科)巳一、举因缘

计后际者于想及受,虽见差别,然不见自相差别。

「计后际者于想及受,虽见差别,然不见自相差别。是故发起常见,谓我为及世间,皆悉常住」。前面是说「前际」,现在这里说「后际」,后际。

这个「后际者于想及受,虽见差别」,「后际」就是将来,我在将来的时候执着这个我见,我在将来的时候是怎么回事。那么这个人或者是在神通里面、在禅定里面,或者是这个人第六意根很利,他会思惟。

「于想及受」,就是他感觉到这个我这个体性是常住的,常住的但这个我并不是孤独的,他还有想、还有受的不同,还有想和受的不同。那么这个想有各式各样的想,或者就是一种想,想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就是一种想。那么无所有处天也应该就是一种想,就想无所有。那么其他的这个像欲界的人天、色界的人天,除了无想之外,都是有想、有种种想,都是有种种想的。

「及受」,这受呢,我的这个体性是常住的、真常不坏,但是他会有受。比如说是到这个第四禅天以上,加上无色界天的四空天,这些人都是舍受都是舍受。比如初禅、二禅、三禅都是乐受,纯是乐受而没有苦。那么我们欲界的人、天乃至饿鬼、畜生,有苦、也有乐、也有舍,也有苦乐舍,地狱的众生唯独是苦受。这个我在六道里面、或是有时候天、有时候是人、有时候三恶道有这样变动,都是有想、也有受的不同,但是我是常住不变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