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四、四种

或立四种,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

这是第二科「意根」。前边是说五根,说完了;现在是说第二:「意根」。「意根」里面分十二科,前三科都说完了。前三科这个分法也是很有意思。第一种是「一种意,谓由识法义故」名之为意。「或立二种,谓堕施设意、不堕施设意。初谓了别名言者意,后谓婴儿意。又初谓世间意,后谓出世间意。或立三种,谓心、意、识」,这样子说明意根的类别。

现在这以下是第四科,是立四种意,那四种呢?「谓善、不善」,这从前边的文可以看出来、可以明白这个分类法,意它与善心所相应,那么就叫做善意;与染污心所相应,就是不善。有覆无记也是染污心所,就是末那识的四种烦恼,它也是不善;但是特别的微细的关系,不善的行相不明显,所以叫做「有覆无记」。「覆」者,障也,障碍的障;也有覆藏的意思,就是隐藏在那里,表面上看还是无记的。「无覆无记」就是亦如是(注:语音模糊)了。所以,这个意有这样的差别。因为阿赖耶识是没有烦恼相应的,所以要是「无覆」;可是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恶,所以叫「无记」。

巳五、五种

或立五种,谓五位差别。一、因位。二、果位。三、乐位。四、苦位。五、不苦不乐位。

「或立五种」,这是第五科。「谓五位」的「差别」,五个阶段。第一个是「因位。二、果位。三、乐位。四、苦位。五、不苦不乐位」。这个「位」,也可以说就是时间:这个时候它是处于因的位,这个时候是处在果的时候。这样说,在种子的时候名之为因,现行的时候名之为果,可以这样解释。

三是「乐位」,就是它与境界接触的时候有乐的感觉,名为乐位;有苦的感觉;有不苦不乐的感觉,从这样立为五位。

巳六、六种

或立六种,谓六识身。

就是眼识乃至意识。

巳七、七种

或立七种,谓依七识住。

「或立七种,谓依七识住」,那么「七识住」正好是七个,所以是七种意。这里说的这个意根,就是把所有的心法都包括在内了,这个范围是很广的。

这个七识住是什么呢?在《俱舍论》上有解释。第一个是「有色有情身」,身体的身;「身异、想异」:就是这个广大的地区里面的众生,彼此之间相对的看,他们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各式各样的差别,不一样,这叫「身异」。「想异」,他的内心的思想也是有差别,这就叫「想异」。这指什说的呢?就指我们人类说的──人和一分的天:欲界六天也包括在内、也包括初禅天在内。这个地区的众生,三恶道不在内,当然身体是不一样的,内心的感受也是不一样,苦、乐、不苦乐的感觉不一样,这是叫做一种,第一种识住。

第二种是「有色有情,身异想一」,就是这一个地区的众生他们的身体不一样的,还是不一样;但是内心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一类。这一类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指初禅天。初禅天;从二禅天的人,我们在前面文读过了;死掉了,二禅天的人死掉了生到初禅来就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这个人,他心里面感觉只有他一个人,他还想要再多多少人来这边,共同的在这里生存。他这样想,就真是有人来了。有人来了,也就是从二禅天、或者是三禅天的人到这里来。若是在劫初的时候,不可能是由欲界的人到初禅天这儿来,不可能是这样子,只有从上面降下来。这个人来了,就是梵众天了。这个梵众天一看见大梵天王的大威德的境界。大梵天王的身体和梵天的身体不一样,所以「身异」,就是特别高大、威德特别的大,梵众天是不如大梵天的,所以「身异」;但是这想是统一的。因为他感觉:我们是大梵天王生我们的;大梵天王也认为你们是我生的,就是由心念而生,和我们欲界的人不一样。那么这两方面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叫做「想一」,统一的一;但身相不同,所以叫做「身异想一」,这是第二。

第三、「有色有情身一想异」,这就是二禅天的人。二禅天的人他们的身体是一样的,彼此都是那样的;但是内心的想有变化。内心的想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这个初来──从三禅天生到二禅天的人,初来到二禅天的人,他来的时候正赶上大梵天以下火灾起的时候,大火燃烧的时候不得了!这初来到二禅天的人感觉到:这个火这么厉害,是不是会烧到我们这里来?心里面有恐怖。以前就旧来的,就是先来的,就是很久、已经在这里生存了很久的二禅天的人经过这种事情,就对初来的天人说:「不要紧!不要紧!没有事,它们不会烧到这里来。」他不怕。所以是有怖、有不怖的不同,这叫做「想异」;这是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就是他本身的想法有不同,譬如说天人彼此间相对说不同,说他一个天人本身的内心有不同的想法。这个不同的想法是什么呢?他入了二禅的时候,这个喜、乐的境界,这个喜的境界,当然他欢喜;但是久了就厌、厌烦,就从那个禅里面出来;出来,就到近分定。譬如说初禅的近分,我们通常说就是未到地定,就是二禅前、入二禅三昧之前也有近分定,那么他就是从二禅的根本禅出来,到近分定去。到近分定,这什么不同呢?近分定里面没有喜乐。没有喜,他感觉很快乐,他也欢喜这个舍的境界。舍的境界久了,又不欢喜了,还是欢喜喜乐,又入到二禅的根本禅里面,这个心情有这样的变化,所以叫做「想异」。二禅天的人,身相是一样的,都是那样子,都是那么庄严;但是心里面有这样的变化,所以叫做「身一想异」。这是第三识住。

第四个识住:身一、想也是一,是三禅天,三禅。三禅天的人都是那么样的光明、庄严;内心里面的乐也是都是那样无差别,这「身一想一」。这一共是四个。初禅、二禅、三禅,加上欲界人和一分天、初禅也在内,那就是:身也是异、想也是异,这一共是四个识住。等到五、六、七这三个识住,就是无色界天的下边的三个: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这三个。加起来就是七识住。这个「识住」意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欢喜,这个识欢喜在这里住──我欢喜到那去,到那去以后也不想离开,所以叫做「识住」。七识住,这个色界天的第四禅不在内;无色界天的第四空定:非非想处定也不在内;三恶道也不在内,这是什么原因呢?三恶道这个地方太苦了,识不愿意住在那里。说是我业力所逼迫,不住也要住;但是他心里不欢喜住,所以不立为识住,这是一种,这是三恶道不立为识住。

色界天的第四禅天为什么不立为识住呢?因为里面有一个无想天,第四禅天有一个无想天,无想天里面把识灭掉了:本来是前五识是不动的,那么第六意识也灭掉了,所以识不住在那里,不立为识住。无色界天的非非想定里面有灭尽定,所以也不立为识住。所以,这是立为「七识住」,是这样意思。就是欢喜住的地方立为「识住」,不欢喜的地方不立为「识住」,所以只是有「七识住」。七识住,那么这就是七种识。

巳八、八种

或立八种,谓增语触相应、有对触相应、依耽嗜、依出离、有爱味、无爱味、世间、出世间。

这一共是八种。第一个是「增语触」。「增语触」和「有对触」,在《俱舍论》上有解释这两个名字。

「增语触」,前五识是相对触,就是有对触,是不会说话的;第六意识才会说话。所以,第六意识和前五识对比的时候,就发觉第六意识多出来一件事,就是「增语触」,它能够会说话,它增生出来一件事,它就是有学问,这个第六意识是个读书人,它知道很多的名、很多的名句文,有很多的知识,所以它会说话,它有这样的触,所以叫做「增语触」,有「增语触」与它相应。

这个「有对触相应」就是前五识。前五识是有前五根──依五根去触前五境,所以它们是有障碍的,前五根是物质,是有质碍法,是有对触。那么这是两种了:增语触相应、有对触相应,这都是识,这样子就都叫做意,这可是和《摄大乘论》的一意识师有点相合了。

「依耽嗜」,这个「耽」我们前面讲过;那个「眈」应该是目;这上是个耳。「依耽嗜」是什么?就是欲,就是我们欲界的人,这个欲是很厉害的,这个染着心非常的重。就像人──这个食欲特别强的人,若看见饭是不能不吃的;看见糖了,是非吃不可的,这个欲就是这样子。在《阿含经》里面,佛说一个譬喻也就是这个意思,说人的欲心重,看见了欲就是非要吃不可,「依耽嗜」。

「依出离」,这就指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他们没有欲界的欲,从欲出来了,叫做「依出离」──就是这样的识,这个识是离欲了;那个识还没离欲,这有这么样分别。这个出离也包括着无漏识在内,有漏识、无漏识在内,包括无漏识在内叫出离。

「有爱味」,这是指有漏的识。欲界的识也好,色界、无色界人的识也好,都是有爱味的、都是有执着的;不过所爱的虽然不同,终究还是爱。「无爱味」,这是无漏的,无漏的识是圣人了,他没有这种染污心了。

「世间、出世间」,这是这两种。这个世间识,就是所有的有分别的都叫做世间识。「出世间」是无分别的,超出世间了。若这样讲,这个「无爱味」是无漏的识,但是无漏的识也可以分两种:一个是有分别,一个是无分别。圣人的、阿罗汉的心,他若不入定,出定的时候,他也知道这是色、声、香、味、触、法,他也有这个分别;但是心清净。这个出世间的、他的心不受一切法的时候,就是超越世间一切分别境界,那就是出世间的识了,入于第一义谛了。那么这总加起来,这叫做八种,立出八种识。不过这个范围是广了,把出世间的识加在里边了。

巳九、九种

或立九种:谓依九有情居。

「或立九种」,这或者是安立九种识,九种意:「谓依九有情居」。「九有情居」,前边那个七识住,那就是七有情居。这个九识住,再加上两个。加上两个,就是加上色界的第四禅、无色界天的第四:非想非非想定,加上这两个,就是九有情居。就还是没把三恶道放在内,就是三恶道不是个可以安居的地方,所以不放在内。这是九个,九有情居。

巳十、十种无

或立十种者,无。

没有十种义,这个是无。

巳十一、十一种

或立十一种,如前说。

「或立十一种」,或立十一种意。十一种意,如前面说的,像前面讲的,讲过有十一种意。你们看见前面那一个地方讲十一种意了?所以我查了,看了一看,读了一读,就是十一个善心所,算是十一,就是这样说吧!十一个善心所。这十一个善心所──五十一个心所;这里说五十三个心所,都应该背下来,那十一个善心所更应该背下来。

巳十二、十二种(分二科)∵∵午一、标。

或立十二种,即十二心。

「或立十二种」,十二种。「即十二心」,十二种心。十二种心,那十二种呢?

午二、释(分二科)∵∵未一、世间(分二科)∵∵申一、欲界心

谓欲界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

「谓欲界」的「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欲界的众生有这么四种心。

申二、色无色界心

色界有三心,除不善。无色界亦尔。

色界天的呢?有三种心。谓「除不善」,这个四种心里面,把那不善没有;色界天的人都是好心,没有不善心。「无色界天亦尔」,也是。那么就是色界、无色界六,加上欲界的四,就是十个。

未二、出世间

出世间心有二种:谓学、及无学。

另外再加上两个,就是「出世间心有二种:谓学及无学」。「学」,就是由初果开始算,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学,都是学;第四果算是「无学」。他们,当然第四果在阿罗汉──小乘佛法说,心是清净的,前三果还多少有的时候有乌云出来,三果也好得多了。那么加起来就是十二种心,就是十二种意。

卯二、外六处(分六科)∵∵辰一、色(分十科)∵∵巳一、一种

或立一种色:谓由眼所行义故。

前边是「内六处」;这底下说「外六处」。说外六处,这个根、境差别中,这就是境──外六境,六种,分六科。第一科是「色」,这个色也有增数的不同。

「或立一种色」,什么呢?「谓由眼所行义故」,就是眼根、眼识它能在这上面活动。所以,「所行」──这个「行」字也很有意思,眼所行的境界,耳就不可以行,耳根、耳识不可以在色的境界上活动,所以这个「行」这里面也有事情的。这是一种色。

巳二、二种

或立二种:谓内色、外色。

「或立二种,谓内色、外色」,内里边的眼耳……,内身。「外」,就是外境,也都是色。

巳三、三种

或立三种:谓显色、形色、表色。

这我们前面也讲过了,什么叫做「显色、形色、表色」。

巳四、四种

或立四种:谓有依光明色、无依光明色、正不正光明色、积集住色。

这个「有依光明色」是指什么色说的呢?就是这个光明它有所依。譬如说灯本身是光明的,那一部分光明就可以称之为「有依色」。其他的地方也是光明,就叫做「无依色」,或者这么说也可以。其实,这当然根本上说,其他的空间的光明也是有依,没有依从那儿来呢?这光明;不过可以这样分别:「有依光明色、无依光明色」。或者说「有依光明色」,它没有离开它的那个本体,发光那个体没有分离;「无依光明」就是分开了,它占有的位子离开了那个本体了,那么就可以说「无依光明色」。

「正不正光明色」,就是日月盈亏的时候。太阳、月亮有的时候有盈满,有的时候有亏的时候,就叫做「正不正光明色」。

「积集住色」,就是一切山河大地所有的色都是和合色,这是四种色。

巳五、五种

或立五种:谓由五趣差别故。

这五趣的色,各式各样不同。

巳六、六种

或立六种:谓建立所摄色、覆藏所摄色、境界所摄色、有情数色、非有情数色、有见有对色。

这个「建立所摄色」,我们前面也已经讲过了。譬如说这个世界、这个虚空里面,先是有风轮、然后有水轮、有地轮,那么这就是「建立」,彼此建立,有情才可以在上面居住的,这是「建立所摄色」。从前面文上看,色界天,一切的空居天不在内,他们不用这些做依止,他们不是这样;只是我们地面上居住的人是要依靠这个的,这叫「建立所摄色」。

「覆藏所摄色」,就是我们居住的这个房屋,我们可以覆藏,在里面覆藏。「境界所摄色」,这个境界是对识说的,识以它为所缘境,那么叫做境界所摄色。「有情数色」,里面──地、水、火、风的组织里面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样范围的色。「非有情数色」。「有见有对色」,这就是眼所见的色,叫做有见有对色;其余的五根就不是了。这是建立六种色。

巳七、七种

或立七种:谓由七种摄受事差别故。

由七种摄受事的差别,也就可以名之为七种色了。这个「七种摄受事」在《披寻记》第二卷七十二页第三行那已经说过了,你看一看就好了。

巳八、八种

或立八种:谓依八世杂说。一、地分杂色。二、山杂色、三、园林池沼等杂色。四、宫室杂色。五、业处杂色。六、彩画杂色。七、锻业杂色。八、资具杂色。

「或立八种」,或者立八种色,「谓依八世杂说」。这个八种色是什么呢?这八种色是依据八种世间所说的色,加起来成八,叫做八种色。那么,这个话的意思似乎是佛教本身不常这么说的。

一是「地分杂色」,这个大地它的很多很多的不同的颜色,杂色。二是「山杂色」,高山上的杂色。三是「园林池沼等杂色」,这又是不同。第四是「宫室杂色」,这建筑,「宫室杂色」。五、「业处杂色」,这「业处杂色」怎么讲?我想了老半天,我心里面有个分别,就是建筑宫室的时候,各式各样的形象、颜色,这叫做「业处杂色」,我这么讲;你们看可不可以这么讲?

六是「彩画杂色」,艺术家他能够彩画出来种种的图样,彩画。七是「锻业杂色」,这个「锻业杂色」,就是炼金,炼金业这一方面的事情,把金属的东西放在火里面烧炼、打,造成各种器物,这叫锻业的杂色,也是各式各样的杂色。八、「资具杂色」,人生存所需各式各样的资具也有不同的颜色。

巳九、九种

或立九种:谓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粗、若细、若劣、若妙、若远、若近。

「或立九种」,九种颜色。「谓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粗、若细、若劣、若妙、若远、若近」九种,这是《阿含经》常有这个话。若过去的色、若未来的色、若现在的色。「若粗、若细」就是大小,粗大的,细小的。「若劣、若妙」,这个色里面有劣下的,有特别殊胜微妙的,或者是远的,或者是近的。但是《阿含经》上还有个内、外,这里就不说了。若说内、外就是十一个了;所以,把那个不说就是九个。可是内、外也可以包括在这个「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粗、若细、若劣、若妙、若远、若近」,也可以包括在里面,所以也可以说没有略去。

巳十、十种

或立十种:谓十种资具。

「十种资具」也是──我们看那《披寻记》第二卷七十二页上也说了。那么这个色的类别有这么多,这是「外六处」,「外六处」里面的这个色处说完了。现在是第二:「声」,声音。声音也是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种。

辰二、声(分十科)∵∵巳一、一种

或立一种声:谓由耳所行义故。

我们的耳根、耳识能在那上面活动,那个就叫做「声」,就是安立为声,假名字为声。

巳二、二种

或立二种:谓了义声、不了义声。

这个声音能了义,那个声音不了义,就是一个直声。这样说,人能发出来的声音是能够了义,其他的就不一定了义;或者他是也能了义,但是我们不懂,那也可以说是不了义。或者是佛法的声音是了义,其他的声音是不了义。

巳三、三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