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八、因缘果建立(分二科)∵癸一、征

复次,云何因缘果建立?

这是前面「界建立」。这一大科里边一共分八科,这是最后这一科「因缘果建立」。先是问。「复次,云何因缘果建立」,前边的「数」、「处」、「有情量」、「有情寿」、「有情受用」、「生」、「自体」,这个七大科的道理之外。「复次」,还有「因缘果」的建立,就是「因」的建立、「缘」的建立、和「果」的建立,这三种道理是什么意思?这是问。底下就解「释」。解「释」先列出来,有四种。分四个方面,来解释这个道理。

癸二、释(分二科)∵∵子一、标列

谓略说有四种:一、由相故。二、由依处故。三、由差别故。四、由建立故。

「谓略说」:「略」者,要也。就是按照要义来说,要点,从它的重点上来说,「有四种」。一、是「相」,从「相」方面来说,从它的「依止处」来说,从它的「差别」来说,从它的「建立」,来说这个「因缘果」的建立。这列出来这四种,底下就解释。先从「相」上解释。先标出来。

子二、随释(分四科)∵∵丑一、由相(分二科)∵∵寅一、总标相

因等相者:谓若由此为先,此为建立。此和合故,彼法生,或得、或成、或办、或用;说此为彼因。

「因等相者」,是「因」的「相」、「缘」的「相」、「果」的「相」。「谓若由此为先,此为建立,此和合故,彼法生,或得、或成、或办、或用;说此为彼因」,这底下就解释。先「标」出来它的「相」,怎么说的呢?「谓若由此为先」,谓这世间上一切的有为法,有为法中,当然是心为主。「谓若由此为先」,这个法的生起,它要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先有这件事才可以。那么这个「由此为先」这个「此」是什么呢?这是它的「因」,「因果」的「因」,后边还有解释。

「此为建立」,就是「缘」,有了「因」以后,还需要有「缘」的帮助,这样「法」才能建立起来。「此和合故」,这个「因」和「缘」他们和合了,他们具足了。「彼法生」,那一件事就出现了,就是这样意思。「或得、或成」,彼法的生起,也就是「成」就的意思。这个「成」就,也就是「得」的意思,「得」到了,「得」就是「成」就,才是「得」,没「成」就是不能「得」;或者说是「得」;或者说是「成」;或者说是「办」,就是这件事「办」好了。「办」,也就是「得」,也就是「成」。或者说这个「得」、「成」、「办」,就是「用」。就是因缘和合发出来的作用,这几个字是通的,「生」、「得」、「成」、「办」、「用」是一回事,但是用不同的字来形容这件事。就是「因等相」,「因相、缘相、果相」,就是其中最先的,就是「因」,其次是「缘」,然后才有「果」。

「说此为彼因」:就是那一样法,要依此因缘为「因」,那一件事才出现的,是这样意思。这一段是「标」。底下采取问答的方式说明它,分成五科。第一科,是「彼法生」。先是问。

寅二、问答辨(分五科)∵∵卯一、彼法生(分二科)∵∵辰一、问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生耶?

前面说一个大概,这底下详细的说明这件事。就是由此为先,「以谁为先」呢?谁是最初就需要具足的呢?「谁为建立」,此「为建立」,是指谁说的呢?「谁和合故」,此「和合故」,究竟是谁和谁「和合」呢?「何法生耶」,「彼法生;或得、或成、或办、或用」,这是那一样事情出现了呢?前面说过的要再加以解释。先问,这底下就回答。

辰二、答

答:自种子为先。除种子依、所余若有色、若无色依,及业为建立。助辨、所缘,为和合故。随其所应,欲系、色系、无色系、及不系、诸法生。

「自种子为先」,这里说得更明白了,这一切有为法,它要出现的时候,最先须要具足的,就是它的「种子」。眼识有眼识的种子,耳识有耳识的种子,乃至意识要有意识的种子,一切有为法都要有它的「种子」,就是先要有这件事。

「除种子依,所余若有色、若无色依,及业为建立」:第二个问题是「谁为建立」。这个「谁为建立」,就指「缘」说的。这个「缘」,种子就是因缘,那么这个「缘」就是「增上缘」,其余的缘都包括在内。「除」了「种子」,这个因缘是它重要的一个力量之外,现行的一切法,以「种子」为「依」才能出现,所以叫做「种子依」。

那么什么是「所余」?除种子「所余」的,剩余的所谓「建立」。「谁为建立」这句话,就是种子不算数,不算在内,除掉了种子所剩余的「若有色、若无色依,及业」这三样,是「建立」者,就是它的缘。「若有色」指什么说的呢?就是前五根,眼、耳、鼻、舌、身,这都是地、水、火、风组成的东西,所以是「色」。这个「识」若生起,一定有这个俱有依。我们前面讲过,眼识的生起,一定要要有眼根,不然这个眼识不能生起,乃至身识生起,要有身根,那么这就是俱有依。俱有依是什么缘?是增上缘。

「若有色、若无色依」:「无色依」是什么呢?前面说过就是「等无间依」。「等无间灭依」,前一念的眼识灭了,后一念的眼识才能生起。这个「识」,不是地、水、火、风的物质,所以是「无色」的。依这个「等无间灭依」,也是它生起的一个缘,如果它不灭,你后一念的「识」不能生起,所以「若无色依」,「若有色,若无色依」,要有这个依。前面因缘已经说过不在内,这底下就是说这个一个俱有依、一个等无间灭依。

「及业」,这个「业」就是它活动,它的活动,它们众多的因缘正在有这种活动的作用,叫做「业」,有这活动的作用,就是「业」。那么这个时候这个「眼识」这个所生法,就建立了。有了「种子」、有了无间灭依、有了俱有依,当然底下还有其他的。

「助伴,所缘,为和合故」,还要有「助伴」。「助伴」,也就是很多的心所,心所法。眼识也有它的心所法,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有它的心所法,「助伴」。那么有了「助伴」还是不行的,还要有个「所缘」境,「眼识」以「色」为「所缘」境,乃至意识,以一切法为「所缘」境。这样子四缘都具足了,因缘、增上缘、次第缘就是等无间灭依,还有所缘缘,都具足了。这四缘都具足了,就是「为和合故」。什么叫做「和合」?众多须要的因缘都具备了,都凑合在一起,那个时候就是「此和合故」。

说是「彼法生」,「彼法生」是什么呢?「随其所应,欲系、色系、无色系,及不系,诸法生」。「随其所应」,随那个众生所适合的,就是这样子。这个众生他现在只是希求五欲,希求欲乐,而不希求禅,三昧乐,也不想要得涅盘乐,那么它就是属于欲界的了,这是「欲界系」。「欲界系」,这个「系」,是系缚、也是系属的意思,就是属于欲的范围内的法就出现了。

「色系」,那个众生他希求三昧乐,他不欢喜欲,他对欲,受到欲的苦恼。欲原来想法是乐,结果是很苦,所以就不希求欲了,就希求色界的三昧乐,那么他也自然是要这几种,要「种子」,「由此为先、此为建立、此和合故」,也是要具备这些事情。那么「色系」,色界系法就生出来了。「无色系」,他这个众生也不欢喜欲,也不欢喜色界的三昧乐,欢喜无色界天的三昧。那么也是要「种子为先,除种子依。所余若有色、若无色依,及业为建立。助伴、所缘,为和合故」,这无色界系法,才能出现的。

「及不系诸法生」,这个众生他也不欢喜欲,也不欢喜色、无色界的三昧乐,他欢喜涅盘,得大解脱,就希求出世间的圣道,没有系缚的,大自在的境界。那他也是要「自种子为先,除种子依。所余若有色、若无色依,及业为建立。助伴、所缘,为和合故」也是要这样子的,当然性质不同。这样子众缘具足了,「不系诸法生」。

卯二、彼法得(分二科)∵∵辰一、问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得何法耶?

前面这一段由「问答」的方式解释完了,这是第一段。一共是分五科,这是「彼法生」这一科解释完。现在是第二段「彼法得」。这个「彼法得」看这个前后文意思,前面这个「彼法生」,是全面的,完全的包括在内了。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在出世间的圣道,全面的包括在内,这叫做「彼法生」这一科。现在第二科「彼法得」看他怎么讲。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得何法耶?答:声闻独觉如来种性为先。内分力为建立。外分力为和合故。烦恼离系、证得涅盘」:这可见这一段单独说不系诸法生,出世间的圣道,单独说这一段。特别的说到出世间的圣道,这和前面的那一段,也包括在前面那一段里面,但是这里特别的说到它,单独的说它的事情。这也是先「问」。

说是「谁」以那一种法「为先」有的?那一种法「谁为建立」?「谁和合故」?「得何法」呢?能成就到什么样的事情,这样子。这「答」,这底下回「答」。就先「标」。

辰二、答(分二科)∵巳一、标

答:声闻、独觉、如来种性为先。内分力为建立,外分力为和合故,烦恼离系,证得涅盘。

「声闻,独觉,如来种性为先」,就是这个「声闻」人,和「独觉」,就是有感觉到生死苦,要解脱生死苦,从生死里出来,解脱出来,有这样的坚定意愿的人,就是「声闻、独觉」的人,属于「声闻、独觉」这两种圣人的开始。「声闻」,出生在有佛处,有佛法在世间成就的。「独觉」,就是没有佛法在世间,而他能够觉悟了的这种人。「如来种性」,「声闻」种性、「独觉」种性、「如来」种性。「如来种性」,就要有大悲心,在出离心上又建立了大悲心的人,愿意普渡一切众生,皆得三乘圣道,有这样高尚的意愿的人,就是有这样「种性」的人。

这个「种性」这句话,这个「种」,就是种子。这个草木,这一些的植物,它能生起,都是要有种子。现在出世间的圣道呢?他也是要有他的种子,要有种子。这个「性」,也就是种,「性」也当个「种子」讲,有这种功能性。有「声闻」的功能性,能成就「声闻」圣道的功能性,成就「独觉」、成就「如来」的这种功能性。如果是在本论上说,就是本具的,天台宗的话,本具的。本来就是有的,不是由修来的,就是从无始劫来,不用修,本来就有这种种性,有的众生没有。这个《瑜伽师地论》上有这种主张,有的众生没有这种种性,有的有,有的没有。现在说这个人能做「声闻」,能成为「独觉」,能成佛,是他本来有这样的种性。如果没有,那就不行了,这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若是这样讲。

「种性为先,内分力为建立」,光是「种性」还不行,还要有「内分力」,才能把这个「种性」建立起来。还要「外分力为」之「和合故」,「和合」来帮助他才行。这样子说是「谁为先」?「种性为先」。「谁为建立」?「内分力为建立」。「谁和合故」呢?就是「外分力为和合故」。「得何法」,得到什么成就了呢?「烦恼离系,证得涅盘」,有这样的成就。「烦恼」是系缚人的,使令你不得自在。现在由于修学圣道,远离了烦恼的系缚了,那么然后他证悟了一切法不生不灭,离一切相的胜义谛了,那么叫做「证得涅盘」;就是「得何法」,就是得到这样的法。从这句话看出来什么事情呢?就是修行人,这上面说「声闻、独觉、如来」这都是修行人,不是世间流转生死的人,可是原来他是流转生死的,在流转生死的时候,他修学圣道的时候,就是修这个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这是助道。『观法无我』呢?就是涅盘了。见一切因缘生法,就是寂灭性,诸法寂灭相。念念这样观察,观察这因缘生法是寂灭性,那么叫做「证得涅盘」。

如果说是你不观寂灭性,那是不行的,不能得圣道,不能得圣道。这个所以我们佛教徒修行的法门,从这些重要的经论上看,很容易辨别你的法门对不对。你修行的法门修行的是对了?是不对了?很容易就知道了。说是我修行只是令心里面寂静一点而已,没能见诸法寂灭性,那就不能得解脱,很明白的就可以知道这件事。这是回「答」了前面的「问」。以「谁为先」?以「种性为先」。「谁为建立」?「内分力为建立」。「谁为和合故」?「外分力为和合故」。「得何法」呢?得到「烦恼离系,证得涅盘」,就是还是无所得的境界。

已经把那个问,回答了。回答了,但是还有问题。什么叫做「内分力为建立,外分力为和合」呢?这话怎么讲呢?底下解「释」。解「释」先解「释」这个「内分力」。

巳二、释(分二科)∵∵午一、内分力

内分力者:谓如理作意、少欲知足等,内分善法,及得人身、生在圣处、诸根无缺、无事业障,于其善处深生净信,如是等法,名内分力。

现在这个解释叫「内分力」。这个「内分」,这个「内」字,看那文上的解释,「内分」是对外分说的,对外分说「内分」,那就是你本身要具备的条件,就叫做「内分」。你自己要具备的条件,叫做「内分」。「外分」呢?就不是你,不是你自己能成办的,那就是另外别的因缘成就的。所以叫做「内」,就是你自己这一方面成就的力量,自己要成就什么力量呢?「谓如理作意」,这个声闻、独觉、如来在因地的时候,发心的时候,你要能够「如理作意」,随顺真理来动作你的心,你这个的动,心的动作要合理,这样的意思。

我们说是我们修行的时候,要心寂静,修奢摩他止,要心寂静,而这地方说作意是动。作者,动也。要把你这个心动起来,当然是如理的,这可见我们没有修行的时候,心也是动,但是是不合道理的,不如理。现在要合理的动作,这合理的动作看出来,止也是合理的动作,观也是合理的动作。若是止和观对论呢?那就应该是观,是如理作意,是合理的作意。就是要远离一切的邪知邪见,远离这个凡夫的颠倒迷惑,要远离外道的邪理,邪知邪见,要有佛法的正知正见,用正知正见来指挥你的心,叫他这样动,那么叫做「如理作意」,应该是这样的意思。

「少欲知足」,还有一个条件,要「少欲」。这个「欲」要「少」,就是你生活上所须的要少,不能够贪求很多很多,不可以。但是在本论,下文有解释。就是《瑜伽师地论》下文有解释,下文解释什么呢?我有功德,我不欲人知,这叫做「少欲」。我有功德,我不愿意别人知道我有功德,这叫做「少欲」。

「知足」,「知足」当然你现在没到法性生身的时候,没得法身,还是肉身,还是要生存所需的条件,衣、食、住还是需要的,因为得到这么多就足了,就满足了,不多贪求;就是得到的东西,不管是好、是坏,心里面不染着,得到的不是特别精妙的衣、食、住也好,也知足;得到好的,也知足,不染着,不染着这些事情,那么叫做「知足」。「少欲知足等」,就是下面的解释,加上一个易满易养的意思,就是很容易满足。在家居士护持这些修行人的时候,感觉到这个修行人很容易侍奉他,不感觉到这个简直贪多,没有厌足,忽然间要这个,忽然间要那个,没有「知足」的时候,那就不是易满易养。这是说容易满足,给他一点,他就「知足」了,那叫做「等」,「少欲、知足等」。

「内分善法」,这是你本身具足的功德,要有这种。要「如理作意」,要「少欲、知足等」这些善法。「及得人身」,还有一样事情,你要得到人的果报,人的身体,因为三恶道不可以。三恶道是个恐怖的世界,苦恼的世界,不能修行;因为苦恼这时候心里面乱,很难是如理作意的,所以三恶道不可以修行。你生到天上去太乐了,为乐所迷,也不能发心修行;只有在人间,没有三恶道的苦恼,也没有诸天那么乐,这个时候可以,要「得人身」。「得人身」有个好处,人间也有苦,人间有苦,令你生厌离心,人间也有不是特别殊胜的乐,你心情自在一点,心情自在就能够用功修行。所以要「得人身」,才能够修行,这可见「人身」很宝贵的,「人身」宝贵,就是他能栽培善根,能修学圣道,在这里说的宝贵,「及得人身」。

「生在圣处」,还要有一个条件,你得「人身」的时候,这个时候世间上有佛法流行,这个地区有佛法在那里流通,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在这里来来往往的,就这个地方就有佛法了。如果没有比丘、没有比丘尼、也没有优婆塞、没有优婆夷,这地方是没有佛法的,所以「生在圣处」,就是有佛法流行,这句话我们做这句话,好像也明白了,实在是因为这个地方,有佛教徒,才有佛法的。

我们来到美国这就很明白这件事,如果没有佛教徒,那有佛法呢?「生在圣处」,什么地方有佛法,什么地方就是「圣处」。你若生在这个地方,说是这个世界上有佛法,但是你生在那个地方没有佛法,那么不行,不可以,「生在圣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