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十六、七种慢(分二科)∵∵巳一、征

云何七种慢?

巳二、列

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这是第六意识它的作用。一共是分成十五科;前面说到「广辨世间」;这第二科「安立世界」。「安立世界」里边,第一科「约依处辨」,就是所居住的地方来说。现在是第二科「约有情辨」,约有情里面说分两科。第二科是「随应释」。「随应释」里面分十九科,现在是第十六科,是「七种慢」。这是第六意识它有高慢心。当然,我们头几天说到人所以名之为人,因为高慢心太大。在这里把它分成「七种慢」。

「七种慢」,第一种叫做「慢」。「慢」这个字,在这里就是心举为相。我们的内心就自动的会高起来,感觉到自己很强,那就叫做「慢」,这是个通相;这七种慢说它的别相,第一个「慢」,《披寻记》里面说的很清楚。你们都有《披寻记》。

《披寻记》七五页:

谓慢过慢等者:于劣计己胜,于似计己似,是名为慢。于似计己胜,于胜计己似,是名过慢。于胜计己胜,名慢过慢。于五取蕴观我我所,是名我慢。未得计得,名增上慢。于多分胜计己少劣,是名卑慢。于实无德计己有德,是名邪慢。如是一切心举为性,故名为慢。(如《集论》四卷十页说)。

第一个是「于劣计已胜,于似计已似」,这叫做「慢」。就是对于不如我的人──这个人不管是那一方面,他都不如我,我超过他,那么叫做「计已胜」。他是超过他,他也就执着我比他强,这是第一个。

第二,「于似计已似」,就是彼此相似,彼此的程度是相等的,我也就认为是相等的,我不是不如你,那么这里面还是有高举的味道的,所以叫做「慢」。这是第一个慢,叫做「慢」。

第二个慢是「于似计已胜,于胜计已似」,对于彼此的程度是相等的,但是认为自己超过他。「于胜计已似」,事实上那个人的程度是高过我的;但是我感觉我和他是平等的,一样,这叫做「过慢」,就是超过了。头一个慢是相等的意思,在相等上执着是相等的;现在是不如人家,他认为和人家一样,这就是过了,这是「过慢」。

「于胜计已胜」,事实那个人的程度是超过我的;但是我认为我超过他,这叫做「慢过慢」,这是太过了,这种高慢。

「于五取蕴观我我所,是名我慢」。这个慢,这倒是一个根本的,在色、受、想、行、识的五蕴里面,经过观察的,不是一般的分别心,经过了观察,感觉到五蕴里面有一个我可得,有一个我,有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有了实体的我了,这个心就自然的会高起来,那么这叫做「我慢」。

「未得计得,名增上慢」,我没有成就这样的功德,我没得初果,我认为我得初果了;我没有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我认为我得到了,这叫做「增上慢」。这个「增上慢」,是一个修行人,不是一般的人,他真实是用功有多少成就的;但是错认了消息,对于这个法相认识得不够清楚,认识不够清楚,自己所认为的境界超过了事实的境界,叫做「未得计得」,这叫做「增上慢」。

「于多分胜计已少劣,是名卑慢」,就是那个人超过我很多很多;而我认为,我只是小小的不如他而已,那么这叫做「卑慢」。

「于实无德计已有德,是名邪慢」,自已实在是一点功德没有、一点优点也没有;但是自己感觉自己有功德,那么叫做「邪慢」。「如是一切心举为性」,这一共是七种慢,总而言之,就是心里面高,就有这个味道,所以叫做「慢」。

佛菩萨的智慧的确是广大,对于烦恼的相貌说得非常的微细、说得非常的清楚,若不这么说,我们自己还不大清楚;小小的可能会明白。这是第十六科:「七种慢」。

辰十七、七种憍(分二科)∵∵巳一、征

云何七种憍?

这是「七种憍」,怎么叫做「七种憍」呢?

巳二、列

谓无病憍、少年憍、长寿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贵憍、多闻憍。

第一个是「无病憍」,我没有病、我身体健康;我没有病,看别的人总是常常有病,于是乎自己也会憍慢。这个憍慢──这个「憍」傲和前面那个「慢」有什么不同呢?这个「憍」,就是对于自己所有的如意的事情、自己所有的荣耀的事情,深深的爱着而憍傲了,这叫做「憍」。和前面「慢」的不同,前面的「慢」,是在我上的有执着;这个「憍」,是在我所上的执着,我所,我所有的。我没有病,那么也就是这个憍傲心也会生起来。

第二个是「少年憍」,他年轻,看别人都老了,他年轻,他也会生起憍慢心,看你们都老了,渐渐可能都走了,这都是我的天下了,那么心里面也生了欢喜心,也就憍傲起来。

「长寿憍」,寿命长,年高,也会憍,也会有这种憍慢心。

「族姓憍」,他这个族姓比别的族姓高贵,他父亲是皇帝、他祖父也是皇帝,他若做皇帝更不得了;就是不做皇帝他也感觉不得了!族姓高贵的时候也生憍。

「色力憍」,这个「色」,就是这个身体──或者是相貌庄严、或者是身体健康、或者各式各样的色。这个「力」,他的体力、或者是智慧力、或者什么,这一方面有特别的优点的时候也会憍。

富贵也会憍。这个「富贵憍」和「族姓憍」有相通;或者他虽然不富贵,但是他是富贵的族姓,属于这个族姓的。现在说富贵是他本身已经富贵了。

「多闻憍」,这个人有学问,博学多闻,那么他也会憍慢,各式各样的这些烦恼。从经论上看,当然我们凡夫心粗,烦恼重,会有骄慢,圣人也有憍慢。当然,没到圣位的时候,得到禅定的人高慢心是更厉害;入了圣位以后也是有憍慢心。从《大品般若经》上看,要得到阿罗汉以上才没有憍慢心。所以这个憍慢心,的确是,这个烦恼连圣人都有。到第七地,若论菩萨说,到第七地还有多少憍、还有多少慢的,还都是有。

不过论习气,约习气来说,那阿罗汉可能也还是有一点。可见这个事情真是遗憾,很不容易除掉这种烦恼。这要深深的修无我观才能够去掉这种个高慢心,不然的话还是不容易;但是圣人他的觉悟心很强,他这种心一有,他立刻会知道;知道,他立刻的他能够把它停下来,和凡夫不同。凡夫有了憍慢心,一直的不能停。

辰十八、四种言说(分三科)∵∵巳一、征

云何四种言说?

这是第十八科「四种言说」。

巳二、标

谓依见、闻、觉、知,所有言说。

这是「标」出来。「云何四种言说」是问。这第二科是标:「谓依见、闻、觉、知」而发起「所有」的这些「言说」,这底下解释。

巳三、释(分四科)∵∵午一、依见言说

依见言说者?谓依眼故,现见外色,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见言说。

解释分四科,第一是「依见言说」。

「依见言说者,谓依眼故,现见外色,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见言说」。这个「依见」,根据自己所见到的事情而发为语言的。「谓依眼故」,就是根据自己的眼,这眼最好是正常。「现见外色」,就是现在看见外边的一切的青、黄、赤、白,长、短、方、圆,各式各种境界。「由此因缘,为他宣说」,由于「现见外色」的因缘,所以为别人宣说所见的事情,那么会有很多的话说出来。「是名依见言说」。

这个「见」是得到言说的消息,实在来说,是第六意识才会说话,这个眼识还不会说话的。

午二、依闻言说

依闻言说者:谓从他闻,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闻言说。

这是第二科「依闻言说」。「谓从他闻」,谓从别的人听到一些消息,「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闻言说」。

午三、依觉言说

依觉言说者:谓不见不闻,但自思惟,称量观察,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觉言说。

这是第三科「依觉言说」。这个「依觉言说」怎么讲法呢?

「谓不见、不闻,但自思惟,称量观察,由此因缘,为他宣说」,那么这叫做「依觉言说」。这是指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一种智慧境界。这个第六意识也就是第六意根特别强的人,他不全是凭借见、闻得到的消息,他内心思惟会出来很多事情,这是有智慧的人,所以「依觉言说」。「但自思惟,称量」那件事、「观察」那件事,「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觉言说」。

午四、依知言说

依知言说者:谓各别于内所受、所证、所触、所得,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知言说。

「依知言说者」,这是第四科,从这个「知」上面得到消息而发为语言的。

「谓各别于内所受、所证、所触、所得」,「各别于内」,就是一样一样的。「内」,就是心、就是识。前面那个「依见」,是依眼识,眼根发眼识;「依闻」,是依耳根发耳识,得到了资料,这个第六意识才会说话。这个「依觉」,是指第六识说。现在这个「各别于内」,就剩下来这几个:一个是「所受」,应该指鼻识说;「所证」,应该指舌识说;「所触」,指身识所说;「所得」,就是指五俱意识,这个前五识和外境接触的时候,同时有第六识和它在一起得到外面的消息,这一刹那前五识停下来,而第六意识就会说话。那么这就指那个五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和前五识同时活动的那个第六意识,叫做「所得」。

「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知言说」。这样的解释和我们通常的解释有点不一样。

这是说「四种言说」。「四种言说」,就是我们人会说话,这个众生会说话是有这么多的差别。这么多的差别,在我们佛教徒来说、佛弟子来说,这里边可是有点问题。其中有一样事我想要特别说的,就是关于用功修行这件事。用功修行,若是有多少相应的人,你修定、或者修慧,修这个戒、定、慧有多少相应的人,就是心安下来了。你静坐的时候修止有多少相应、修观也多少相应,他就能调伏烦恼。这种人有一种相貌:不愿意说闲话。他因为有多少相应了,他就愿意去修行,愿意修止观、修行。

至于说是我们佛教徒,就说我们出家人,虽然是出了家,但是于法还没有相应。当然初开始来到佛法里面来,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他没能够与止观相应。没有与止观相应的时候,他也有一种相貌,表现于外的相貌,什么相貌呢?心若不安以后,就要找人说话,不说话心里面受不了,就是烦躁、心里不安;若找人说说话就好一点。因为人就只知道自己而不知道别人,他就要敲人家的门、要串寮,到别人寮房;如果有人在屋子里、在静坐的时候,敲他的门,敲他的门就和人说话。而那个人性格如果是柔和一点,他当然也随顺你,你要说,他就和你说说话。如果是性格不是那么随顺的,他立刻的拒绝你,没有时间同你说话,他不怕得罪你,他心就是在用功上面。所以有些老修行有怪脾气,其实怪脾气,有的人生来有怪脾气,这也是有;有的人是因为道心发出来的怪脾气,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境界。

现在是说修行的境界,生来就有怪脾气,那个我不管,我们不要说。就说是修行的人怪脾气,反倒是很好,他立刻拒绝你,不同你说闲话。但是另外的人的性情多少的──也不要说哀愍,多少同情你,愿意说话随顺你说话,结果你打他闲岔了,他现在一下子最少可以坐两个钟头;若和你说闲话,可能说到两个钟头、三个钟头说不完。其实修行人他那个心情,你说这句话一毫钱也不值,一毫钱都不值,不值得说这些事情;但是那个与法不相应的人,他感觉到很有意思,说出来心里痛快,他不知道打别人闲岔了,不知道这是不对的事情,这是一个很不合道理的事情。

而那个用功修行的人,如果你常常这样子去,他就会有变化。什么变化?那修行人要走了,他告假,他到别的地方去了,不在这儿住。若是那个修行人脾气怪一点,一下子拒绝你,再也不要同我说话了,那么他就继续用功,他可能还不走。但自己与法不相应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感觉到:我的一肚子委屈,自己也好像很有理由的要诉苦、要说出来;但是那个修行人,这实在是不值得,什么事情值得这样子?

所以这个事情,在我们在家居士或者还是可以宽一点、放宽一点;我们出了家的人要觉悟这一点,自己与法不相应、自己的烦恼、自己的业障,自己的善根还没有成熟,自己懈怠,自己不能调伏自己,反而还障碍别人。不是你有意障碍,是愚痴;并不是有意障碍。就是无意中障碍了别人,这是不对的,这应该要注意这件事。

辰十九、众多言说句(分二科)∵∵巳一、征

云何众多言说句?

这是第十九科,「众多言说句」。前面只是说「四种言说」,现在这里是广说了,各式各样的言说。分二科,第一科是「征」,就是问。

「云何众多言说句」,就是很多很多的语言,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那叫做「言说句」。这个「言说」,就是我们说这个语言叫言说。「句」,是文句。言说里面都是文、都是文句;一个字一个字连接起来就有「句」;那么就会表达你内心思想,这叫「言说句」。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类」。「标类」里面有两种,第一个是「出多种」。

巳二、释(分二科)∵∵午一、标类(分二科)∵∵未一、出多种

谓即此亦名释词句、亦名戏论句、亦名摄义句,如是等类,众多差别。

「谓即此亦名释词句」,有众多、有多种类,第一个「即此」,就是这个言说里边也名为叫做「释词句」,就是解释一切法的这种言句;和下面有「戏论句、摄义句」。那么这个「释词句」,照理说,一般说是解释一切法的言词,这里应该说就是读书人,就是书,各式世间上的书、和佛法中的书都包括在内,就是书上的言句你能够去阅读、去解释、去言说,那么这是「释词句」。

「亦名戏论句」,这个「戏论句」是什么呢?窥基大师的解释就是「颂」,也就是像我们说个白话就是唱歌、各式各样的歌曲,现在说这是个「戏论句」。这一切的言词都没有真实义,没有真实义,所以叫做「戏论」。没有真实的意义的,那么叫做「戏论句」。这个没有真实意义,当然这是站在佛法的立场来批评这件事;若是站在世间的人的立场来说,那又不同了,世间人认为唱这个歌是非常快乐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这是立场的问题、思想上的问题。

「亦名摄义句」。这个众多的言说句就分这么三类:这个「释词句」,这是读书,读书的事情;「戏论句」是唱歌的事情;至于「摄义句」,就是其余的一切的言论,就是内心里面有什么样的思想,把它表达出来,那么都叫做「摄义句」,应该是这样意思。

「如是等类众多差别」,有「释词句」、有「戏论句」、有「摄义句」,有这么多的类别,很多很多的差别,它包括了很多的差别在里边。

未二、摄诸字

诸字母能摄诸义,当知亦名众多言说句。

这个科的名字叫做「摄诸字」;但是文里面的话是「能摄诸义」,应该是一样的。

又「诸字母」,这个文字,古代的人发明文字的智慧,像英文有二十六个字母;那么或者梵文;或者我们中文,中文这个字母是太多了,我看。由这么多的字里边,根本的这个字母能生来很多很多的变化、能生出来很多很多的语言、生出来很多文章、能变出来很多的书,所以叫做「母」,是这个意思。

「能摄诸义」,这个字母它能够含摄很多很多的道理。这个「摄」也可以当个「引发」讲,能引发出来很多的道理,无穷无尽的,就看你的智慧了。「当知亦名众多言说句」,这个字母有这样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可以知道也可以名之为叫「众多言说句」,这样意思。

午二、列句

彼复云何?所谓地、根、境、法、补特伽罗、自性、差别、作用、自、他、有、无、问、答、取、与、正性、邪性句。又有听、制、功德、过失、得、不得、毁、誉、苦、乐、称、讥、坚、妙、智退、沈量、助伴、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句。又有七言论句,此即七例句。谓补卢沙、补卢衫、补卢崽珔、补卢沙耶、补卢沙摫、补卢杀裟、补卢铩,如是等。又有施设、教敕、标相、静息、表了、轨则、安立、积集、决定、配属、惊骇、初、中、后句。族姓想、立宗言说、成办、受用、寻求、守护、羞耻、怜愍、堪忍、怖畏、拣择句。又有父、母、妻、子等,一切所摄资具,应当广说。及生、老等,乃至所求不得、愁叹、少年、无病、长寿、爱会、怨离、所欲随应、若不随应、往来、顾视、若屈若伸、行住坐卧、警悟、语默、解睡、解劳句。又有饮啖、咀味、串习、不串习、放逸、不放逸、广略、增减、寻伺、烦恼、随烦恼、戏论、离戏论、力劣、所成、能成、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不和合、相似、不相似句。又有杂揉、共有、现见、不现见、隐显句。又有能作、所作、法律、世事、资产、真妄、利益、非利益、骨体、疑虑、惊怪句。又有怯弱、无畏、显了、不显了、杀害、系缚、禁闭、割截、驱摈句。又有骂詈、忿怒、捶打、迫愶、诃责、烧烂、燥暑、摧伏、浑浊、圣教随逐比度句。

「彼复云何」;前面是「标类」,这底下「列」出来这个言说「句」。众多的言说句,究竟是什么呢?这底下说出来。

「彼复云何」?彼众多的言说句究竟是什么呢?「所谓地、根、境、法、补特伽罗、自性、差别、作用、自、他、有、无……」。这以下,窥基大师把它分成十科,分成十段,这第一段是「人法所依门」。「人法所依门」,这个「地、根、境」就是法;「补特伽罗」就是人了。有人就有法,有法也就有人。

「地」这个字怎么讲呢?当个「依止」讲。这个依止,若在经论上看,这个依止怎么讲?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他有说出这件事。譬如说,要说这一大段文的时候,第一句是总、是个总句,以下的句是别句。这个总句是别句的所依,依这个总而说出来别;依这个别,去解释总句的意义,所以叫做「依止」。那么这也可以说,像写文章的方法也就是这样子,先把大纲──你这篇文章的大纲有几条,列出来,然后一一的解释,文章也是这样子。现在说这个总句是所依止的,叫做「地」,那这是一个言说句,也是言说的方法、言说的次第,这是一类。

「根」,就是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境」,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这也是个言说的地方。「法」,色、受、想、行、识都是法,也是包括一切法。「补特伽罗」,在前边「地、根、境、法」,是法;「补特加罗」就是众生、就是人了。那么有这样的法,是谁有这样的法?就是这个人。这个人做种种的活动,发出来种种的言说,就是「人」。

「自性、差别、作用、自他」,这底下又说到这个法──每一法都有他本身的体性。譬如地、水、火、风:地是坚性;水是湿性;火是暖;风是动。这色法以变碍为性;受、想、行、识,乃至识以了别为自性,每一法都有他本身的体相,那就叫做「自性」,这也就是言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