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一

己三、出离地(分二科)庚一、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趣入地。云何出离地?∵

这〈声闻地〉里边一共是分三地,〈种性地〉、〈趣入地〉这两地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三〈出离地〉。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趣入地」,「如是」,就指前面这一大段文,如是已经说明了趣入的真义。「云何出离地」,是什么意思?这一句话是「生后」。

第二科是「略广宣说」这个〈出离地〉,分四科:第一科「离欲的资粮」,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总标里边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

∵∵

庚二、略广宣说(分四科)辛一、离欲资粮(分二科)

壬一、总标(分二科)∵∵癸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若世间离欲、如是出世间,及此二资粮,是名出离地。

这出离地里边的大意,就是说世间的离欲这件事、及出世间的离欲。「及此二资粮」,及此两种离欲的前方便,是名叫做「出离地」。「出离地」,就说明这两件事。这是颂,下边是「长行」。

∵∵

癸二、长行

谓若由世间道而趣离欲、若由出世道,而趣离欲,若此二道所有资粮,总略为一:名出离地。

「谓若由世间道而趣离欲」,就是得到了未到地定以后他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由世间道离欲,就是修色界定,由世间的方法进步到离欲的梵的世界,就是得到色界四禅就是离欲了,就是超过了欲界的事情。「若由出世道」,第二条道路就是出离三界到圣人的世界去,这又是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是超越世间的,也是「趣离欲」,进步到离欲的世界去。这个离欲,当然是比世间的离欲究竟了。「若此二道所有资粮」,就是这两种离欲;也就是一个世间道、一个出世道,它们所有的前方便;「资粮」就是因、由此因而得离欲的果所以叫做「资粮」。「总略为一」,合起来就叫做「出离地」。

这是把这一段,〈出离地〉这一大段文的大意标出来了。下面第二科「别释」,解释这件事。分三科:第一科是「世间离欲」,先解释世间怎么样离欲。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

壬二、别释(分三科)癸一、世间离欲(分三科)子一、征

云何名为由世间道而趣离欲?

怎么叫作「由世间道」,从世间的这个方法进步到离欲的梵的世界呢?就是梵天,得到色界定,就离了欲界的欲了。这句话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离欲界」。

∵∵

子二、释(分二科)丑一、举离欲界

谓如有一,于下欲界,观为粗相。于初静虑离生喜乐,若定、若生,观为静相。彼由多住如是观是时,便于欲界而得离欲;亦能证入最初静虑。

这「谓如有一」,譬如说有这么一个人他对于下边的这个欲界;就是站在色界的立场,欲界是在下边色界是在上边。那么他对欲界的情况「观为初相」,观察这个欲界是粗劣的境界、是有过患的地方、有灾难的地方、不是和平的地方。「于初静虑离生喜乐」,对于色界有四静虑这初一个静虑,这个静虑是「离生喜乐」,远离了欲界的欲,就会引发出来喜乐。这件事有两种:一个是定、一个是生。就是得到色界初禅的时候叫做「定」。你得了定以后,寿命尽了,人间的寿命尽了,就往生到色界初禅去,那叫做「生」。这两种情形都叫做「初静虑离生喜乐」。

「观为静相」,观察色界初静虑的离生喜乐定,它是寂静、微妙、安乐的地方。不像欲界有那么多的过患、老病死,这老病,很多很多的苦恼的境界;那里没有这些事情,就是这样观察。「彼由多住如是观时,便于欲界而得离欲」,这个人他站在色界定的立场观察欲界有过患,但是他这个人现在还是在欲界,他还是属于欲界的人他还是有欲的,他不是色界天上的人,他还是人间的人他和一般都有共同地欲的问题。但是「彼由多住如是观时」,那个修行人由于他的心多数是安住在这样的止观里边,他观察欲界是不好的地方,色界天、色界初禅是最好的地方。

他常常这样观察的关系,「便于欲界而得离欲」,他就是把欲界这种欲的这种毛病,这久远劫来的习气就改变过来了,就弃舍了欲就没有欲了,「而得离欲」。「亦能证入最初静虑」,弃舍了欲界的欲所以他也就能够证入,就是成就了、也就进步到色界最初的静虑,成就了初禅了。他常常这样做止观这件事就成功了!

这是第一科「举离欲界」,下面第二科是「例余一切」。

∵∵

丑二、例余一切

如是复于初静虑上,渐次如应,一切下地观为粗相,一切上地观为静相。彼由多住如是观时,便于乃至无所有处而得离欲,亦能证入乃至非想非非想处。

「如是」,指前面这一段,「观下边的欲界是有灾难的地方,观色界初禅是没有灾难的地方」,是这样子观察。「复于」、又,又对于初静虑以上,初静虑和第二静虑来对比的时候,那么初静虑又是下,初静虑也是有过患的地方,第二静虑又没有过患。第二静和第三静虑、第三静虑和第四静虑,那都是这样子有下有上,有这个问题。「渐次」如是「如应」,如其所应「一切下地」都是观察有过失的地方,「一切上地」观为无过失的地方、都是寂静微妙的地方、是令人安乐的地方。

「彼由多住如是观时,便于乃至无所有处而得离欲」,因为都是用同样地这样地止观这样观察的时候,由于长时期做如是观的关系,当然其中也有止。「便于乃至」,所以他乃至到「无所有处」,这是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而得离欲」。就是对「无所有处天」没有成就的时候,观察它特别地好,那么就成就了无所有处定,成就了之后又感觉到它也不美,又欢喜到非非想天了,观非非想天非常的好,那就把无所有处的爱着也弃舍了,所以「乃至无所有处而得离欲」。「亦能证入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就是在三界里边成就了最高深地禅定的地方,成就了。

∵∵

子三、结

如是名为由世间道而趣离欲。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如是名为由世间道而趣离欲」,前面这一大段这就是由「世间」的方法而进步到「离欲」的境界。「除此,更无若过、若增」,除掉了前面所说的这一个粗劣和寂静、除了这个方法之外,另外没有更超过这个方法的、也没有更多地方法的,就是这么多。这是把世界的离欲的这个大意说完了,详细还在后面说的。

∵∵

癸二、出世离欲(分三科)子一、征

云何名为由出世道而趣离欲?

这是第二科「出世离欲」,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由出世间的方法,进步到离欲的圣人的世界去了呢?这是「问」。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成就有学智见」。

∵∵

子二、释(分二科)丑一、成就有学智见

谓如有一,亲近善士,于圣法中已成聪慧,于圣法中已得调顺。于苦圣谛如实知苦、于集圣谛如实知集、于灭圣谛如实知灭、于道圣谛如实知道。

「谓如有一,亲近善士,于圣法中已成聪慧」,说是「谓如」有这么一个人,他亲近善知识,和这善知识去跟他学习。「于圣法中已成聪慧」,对超越世间的这个圣人阿罗汉、辟支佛、佛的世界,三乘圣人的世界这样的佛法,他因为向这位善知识学习就听闻了这样的佛法,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他成就了这样的智慧、这样地聪明智慧。这个「聪」是指耳根说,这个「慧」是指心说,主要是心,但是心里面的智慧一定要通过前五识;但是单说耳识,就是要向善知识学习,要接受他的教导。这可见重视这一点。

「于圣法中已得调顺」,他成就了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之后,又成就了修所成慧。在修所成慧里边,就是在禅定里边,就是成就了奢摩他;在奢摩他里边修毗钵舍那观、修这个四念处的观法,就把这见烦恼、爱烦恼调伏了,所以叫做于圣法中已得调伏,使令心里面不那么浮动了,「已得调顺」。这个但是还没入圣道!

「于苦圣谛如实知苦、于集圣谛如实知集、于灭圣谛如实知灭」,到了修所成慧「已得调顺」的这个时候,继续地努力就入圣道了、就得初果了。得了圣道的时候是什么境界呢?

「于苦圣谛如实知苦」,世间上的这苦,有苦苦、有坏苦。「苦苦」是人所能认识到的,是人所能觉知到的;我有老、有病、有死、有爱别离、有怨憎恚,谁都知道这是苦,这个没有什么难都会认识到的。但是这个「坏苦」还不容易;就是如意的事情被破坏了,这是苦;被破坏的时候才知道是苦,这个也是人也容易知道。就是没有被破坏的时候要知道是苦,这还不容易;就是如意的事情还在你能认识它是苦,这个是不容易。但是现在是说「于苦圣谛如实知苦」,这是一个是苦苦和坏苦,这两个能够认识是苦也还比较容易。第三个苦就是「行苦」也是苦,就是不感觉苦、也不感觉乐的这个境界,这种境界你也能认识他是苦,这个不容易!这要圣人才能够知道。

我们若是具体地说明它呢,就是色界初禅、二禅、三禅这都属于坏苦,四禅以上到非非想定,他们是舍受,不苦、也不乐是属于舍受;这个舍受也是苦,这要圣人才知道。这外道得到了色界定、得到无色界定认为就是涅盘了,但是佛菩萨的智慧的观察那是苦恼的境界,还是生死的境界。你能认识他是苦,这个事不容易,这要圣人才行!所以「于苦圣谛如实知苦」。除掉了「苦苦」、「坏苦」,这个「行苦」、就是不苦不乐的舍受也是苦,这是要初果圣人以上才知道的,他能「如实知苦」。就是我们平常的…我们当然没得到色界定、也没得到无色界定、连未到地定也没得、欲界定也没得到。但是我们身体四大调和也没有病痛、没有什么烦恼的时候心里感觉到什么?你感觉到也很好不感觉到苦,所以你不是圣人。你若是圣人呢「如实知苦」,这也是苦,这个境界是苦的境界呀!「于苦圣谛如实知苦」。

「于集圣谛如实知集」,「集圣谛」就是见烦恼、和爱烦恼这一切的烦恼和业力。这个烦恼它能够积聚很多地苦恼给你享受,所以叫做「集谛」。你若常常静坐的人容易有点感觉,不常静坐的人、你的贪瞋痴活动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有烦恼,自己的烦恼都动了、开口骂人了他还不知道自己有烦恼,这我们平常人就是这样子。若多静坐、常常静坐的人以止观调心的人,也容易感觉到。「喔!我现在…」不要说是骂人;心里面动了瞋心就知道「是我不对了!我不应该动瞋心、我不应该动贪心」,这时才能知道是苦。

但是现在说…不要说你的贪心动了、瞋心动了这是烦恼;贪心也没动、瞋心也没动,就是自己不感觉到有烦恼,你这分别心接触一切事情的时候那就是烦恼,你都有执着嘛!你那个执着反倒是比贪烦恼瞋烦恼更微细、力量更大,令你有生死苦的根本的地方,那还是个这么大的烦恼。是「于集圣谛如实知集」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现在平常没有烦恼的时候,你那个心举心动念也都是烦恼,你能认识吗?「于集圣谛如实知集」。

「于灭圣谛如实知灭」这个「灭圣谛」,一切法都是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灭、刹那生这样生灭变化,现在这个「于灭圣谛」这个「灭」,这个生灭都灭了,生灭灭已这个寂灭的境界,「如实知灭」是知道这个「灭」,这也是圣人才能知道的,凡夫是不知道的。当然这种真理是圣人的境界。

「于道圣谛如实知道」,你修这戒定慧就是「道谛」,这个「道谛」它能够使令你从生死的这个地方到涅盘那里去、到那不生不灭的地方去那就是「道」。这个达到了圣人的时候,才认识这真实是「道」,能令你得大安乐而不是令你苦恼的地方。

这就是在修所成慧到了无漏境界的时候,到了无漏的境界,这一开始就是初果,初果的时候这个时候叫做「有学智见」。这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都是「有学」,他还要继续地学习、继续地修止观才能够圆满他的圣道,都是「有学」,这个是他的智慧;这个见也是智慧,这个我们以前讲过。知道过去世、过去的一切法、知道未来的一切法那是属于「智」,知道现在的一切法叫做「见」。有多少种的解释法。

∵∵

丑二、证得无学解脱

既得成就有学智见,从此已后,渐修圣道,遍于三界见修所断一切法中,自能离系、自得解脱;如是便能超过三界。

「既得成就有学智见,从此已后,渐修圣道」。这第二科、「证得无学的解脱」。是既然这位已「成就」圣道的这位「有学智见」的这个圣人。「从此已后」,从初果以后,成就了有学智见以后,因为圣道还没圆满他要继续地修行、继续地修学四念处、修止、修观,「修学圣道」。

「遍于三界,见修所断一切法中,自能离系」,他普遍地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的境界心无所着了,一切法都心无所着。这一切法分两类:一个是「见道」、一个是「修道」所断的这些烦恼。见道是断这个分别我执,修道断这个俱生的我执、也断一切爱烦恼。这个烦恼就在一切法上活动,现在这位修行人观一切法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一切法都趣于灭相,这样子烦恼就不动了,则「自能离系」,自然地、就是很容易地就能远离了烦恼的系缚,就是成就了无常、无我、空的智慧的时候这个烦恼就不系缚你了。「自得解脱」,你就见到真理已后心得大自在,而再没有生、老、病、死的苦恼这种境界就得大自在了,所以叫做「解脱」。

「如是便能超过三界」,这样的人他就能超越了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的欲是超越了,色界、无色界的欲也都超过了,「心无所欲」就是得到三三昧都成就了,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都成就了。

∵∵

子三、结

如是名为由出世道而趣离欲。

这一大段文,就是由出世间的圣道,就是从闻思修,修四念处就是「出世道」,从这里远离了三界的欲。

∵∵

癸三、二道资粮(分三科)子一、征

云何名为二道资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