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九、正知而住(分三科)未一、征

云何正知而住?

在种性地这一科里边,有四大科。第一科是自性,第二科是安立,第三科是诸相,第四科数取趣。现在是第二科里边的安立,就是种性的安立,这里边的事情很多。这个种性的安立里边有两大科,第一科是正辨相,第二科是广众缘。广众缘里边有两大科,第一科是违缘已经讲过了,第二科是顺缘。顺缘里边是有二大科,一个是胜缘,一个是劣缘,这个胜缘也讲过了,现在是讲这个劣缘。劣缘里边一共分十二大科,第一科自圆满,第二科他圆满,这两科讲完了。第三科是善法欲,第四科正出家,第五科戒律仪,第六科根律仪,第七科于食知量,第八科悎寤瑜伽,这都讲完了。现在就是第九科正知而住,这个正知而住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正知而住?」怎么叫做正知而住呢?这个正知而住的意思,对我们出家人来说,应该说对一切的修行人来说倒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个「正知」对「正念」说,这个「正念」就是心里面常常地保持清净,不贪、不瞋、不愚痴,那么就是正念。可是失掉了正念的时候这个颠倒妄想就出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正知,你赶快地你要迅速的觉悟,知道内心不清净了,要不忍受这个不清净的心里活动,赶快地要弃舍这个不清净的心里活动,把它调转过来恢复正念,这个作用叫做「正知而住」,就安住在正念里边。这个正知是一种智慧,由智慧的觉悟把正念恢复过来,安住在正念上,这叫做「正知而住」。这个大意也是这样子。

这是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正知而住呢?第一科是问,云何正知而住?第二科解释。

∵∵

未二、释

谓彼如是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已,若往若来、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悎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于解劳睡时正知而住。

「谓彼如是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已」,说是那一个修行人哪,他这样地长期地精勤地用功修行这个悎寤的瑜伽,就是不要睡很多的觉,很多的睡眠,但是也不要睡太少。这样子用功了以后呢?「若往、若来,正知而住」,那么你或者是到别的地方去,或者是到禅堂里去,或者是来到讲堂来,或者是到聚落里边去,你要保持你内心的清净,正知而住。

「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这个「睹」就是远远的看,这个「瞻」是近观,就是在附近看这附近的地方。若远睹若近瞻、或者是向上看或者是向下看,心里面也要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或者是你这身体有的时候弯屈或者伸、或者这个背、或者是足,你若屈若伸你心里面也要正知而住。

「持僧伽胝」,「僧伽胝」就是我们出家人搭这个大衣;九条衣、十一条、十三条、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二十一条乃至二十五条衣,这大衣。「及以衣钵」这个衣就是或者是五衣、或者是七衣,加上你拿这个「钵多罗」,这个吃饭的时候这些饮食的这些器,你心里面也要正知而住。「若食、若饮」,你若是吃这个「食」,所有的饮食总名为「食」,那么下边说这个「饮」当然是饮水或者饮汤这样。「若啖」这个「啖」就是吞啖,就是吃饭吃得很快,或者表示这个意思,或者是「尝」、尝尝它的味道,你内心也要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这是你身体的威仪,但是你内心也还是要正知而住。

「于悎寤」的时候你心里面要正知而住。「若语、若默」也要正知而住,和人谈话的时候、或者是不谈话的时候,你内心也要正知而住。「于解劳睡时,正知而住」,这个「解劳睡」这个「解劳」是「睡」的作用,解除疲劳,这个在那悎寤瑜伽之外,你中夜的时候休息,现在这个解劳睡是其他的时候,或者是由于你这个修禅定或者是什么事情特别疲劳,你这时候可以打一个盹可以休息一下,这个时间是很短促的,这个时候也要「正知而住」。

∵∵

未三、结

如是名为正知而住。

这是第三科结束了。这表示从早晨……这昼夜二十四小时,时时地要保持内心的清净。说是有的时候不能够……一时失掉了正念,立刻要把它调转过来,这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

午十、乐远离(分三科)未一、征

云何乐远离?

这是第十科,前面是第九科。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说怎么叫做「乐远离」?就是欢喜乐远离这怎么讲呢?第二科是解释。

∵∵

未二、释

谓由如是所修善法、无倒修治初业地已;远离一切卧具贪着,住阿练若、树下空室、山谷峰穴,草积迥露,冢间林薮、虚旷平野、边际卧具。

「谓由如是所修善法,无倒修治初业地已」,就是像前面这样子所修的这些善法,有自圆满、他圆满、善法欲、正出家这一类这就是「无倒修治」,没有错误地来修治你的身口意,而这一部分的修行叫做「初业地」,就是在佛法里边发了出离心、发了无上菩提心开始修行的情况,这是初开始修行要这样子用功叫做「初业地」。像正知而住这个要出家,有善法欲而后出家了,应该先要这样用功修行「初业地已」。

「远离一切卧具贪着」,这就是这个「远离」,这个「远离」指什么说地呢?就是你的卧具的爱着。说是我这个卧具很不好,你对于这个很不好的卧具你不高兴这也是执着,或者这个卧具很好你爱着它,这也叫做贪着。这个境界,从分别心上去看当然有如意、有不如意都有执着心,现在你都不要执着,好不好都不执着这叫做「远离」。

「住阿练若」,前面说卧具,这底下说你居住的这个情况、这个环境。你住在寂静处,或者是住在「树下」,这个树下也是寂静处,或者是这个「空室」里边,这个「室」这个房子里面是空的,那个寂静处的这个房子是空房子里面。或者是「山谷」里边,或者「峰穴」,这个高峰那个地方有一个穴你在那儿住。或者是「草积」,这「积」就是集聚,这真是就是所谓茅蓬了,这个茅草这么一个小房子,茅草做成的房子。或者是「迥露」,在很远的地方在那里住,没有房子连草房也没有就是在露地,没有覆盖的在这地方住。或者在「冢间」,这个坟墓的地方。或者是「林薮」,「林薮」就是树林子里边,就是很多的草有很多的树那叫做「薮」。或者是「虚旷」的地方,在「平野」,不是高山也不是低下的地方,很平旷的地方,平野的地方。「边际卧具」你这个卧具是很不好的,达到最边际了是最不好的卧具,你都能够不在意,这样的地方你可以用功修行。

∵∵

未三、结

是名乐远离。

这叫做「乐远离」,要欢喜远离,不是在聚落里边。

这是结束了这一段。下面第十一科是清净诸盖,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

午十一、清净诸盖(分三科)未一、征

云何清净诸盖?

怎么叫做清净诸盖呢?下边第二科解释。

∵∵

未二、释

谓彼如是住阿练若、或复树下、或空室等;于五种盖净修其心。所谓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及以疑盖。从彼诸盖净修心已;心离诸盖、安住贤善胜三摩地。

「谓彼如是住阿练若,或复树下」,说是那一个修行人他这样子安住在寂静处,或者是在树下或者是在空室里边住,这是表面上的境界,你内心里面作什么事情呢?「于五种盖净修其心」,就是原来并不是成佛了再出家的嘛!原来都是凡夫,凡夫他就是有种种的障碍,修学圣道的障碍。现在你在这个地方阿练若处住,你要把你内心里面这个障碍要「净修其心」,要用佛的这个戒定慧这个清净的法门来修治你的染污心,叫心清净。

说前面那个「正知而住」是你自己要求你这样作,但是要有一些方法的;现在这底下先把这个过失说出来。「所谓贪欲」就是贪欲盖,「瞋恚」也是一种障碍,这个「惛沈睡眠」也是一种障碍。还有这「掉举恶作」心里面有些杂乱的妄想,这个「掉举」当然是对于这可意的事情心里面一直的在那里忆念叫做「掉举」,「恶作」就是做了错误的事情后悔了叫做「恶作」,不高兴自己这样做但是已经做了所以后悔。「及以疑盖」就是疑惑,对于佛法也没有信心,对于佛没有信心、对于法、对于僧、对于自己都没有信心这是「疑」。

这五种都是「障」,修学圣道的障碍,你要用佛法里面的法门来清除这些障碍。「从彼诸盖净修心已,心离诸盖,安住贤善胜三摩地」,你用佛法清除诸盖之后,你就会安住在那个贤善的殊胜的禅定里边,这个时候是很自在很安乐的。

∵∵

未三、结

如是名为清净诸盖。

这是结束了。

∵∵

《披寻记》七七○页:

安住贤善胜三摩地者:为欲对治欲贪等故,住三摩地思惟青瘀等相,是名安住贤善胜三摩地。三摩呬多地说:何故此相说名贤善?诸烦恼中贪最为胜,于诸贪中欲贪为胜,生诸苦故;此相是彼对治所缘,故名贤善。(陵本十一卷二十二页)。

「安住贤善胜三摩地者:为欲对治欲贪等故」心里面有这些盖,你要发动你的出离心用佛法来对治它,就像有病要找医师治病似的。不能说心里面有盖无所谓,继续地这样子保留这些盖在心里面,那就不是修行人了。「住三摩地思惟青瘀等相」,安住在三摩地,那么这最低限度应该是欲界定,好一点应该是未到定地,或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住在这里边「思惟青瘀等相」,你若心里面有贪欲你就应该思惟这个不净观;青瘀、脓烂、散坏这些不净的这些法门,用这个来破除内心的这个贪欲盖,乃至这个后边的疑盖。「是名安住贤善胜三摩地」这样意思,因为这个盖是不贤善,破盖的法门,这个奢摩他就是贤善了。

「三摩呬多地说:何故此相说名贤善?」这个〈三摩呬多地〉我们已经学过了。为什么这里面说这个相貌叫做贤善呢?「诸烦恼中贪最为胜」,烦恼很多、很多的烦恼里边这个贪烦恼是最有力量的,「最为胜」。「于诸贪中欲贪为胜」,贪里面也有很多的贪,但是里面这个欲界里面的人这个欲贪,是在这么多的贪里面是最有力量的,它最能障碍你的修行。「生诸苦故」,有什么不好呢?这个欲贪令你苦恼,令你生出很多很多的苦恼。「此相是彼对治所缘,故名贤善」,就是这个不净观这个相貌「是彼对治」,就是对治那个贪心的所缘境,使令你那个不贤善的境界把它消灭出去,使令内心清净了,所以这个三摩地叫贤善三摩地。

这是第十一科清净诸盖。下面第十二科是依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征。

∵∵

午十二、依三摩地(分三科)未一、征

云何依三摩地?

怎么叫做依三摩地呢?

这一共是分十二科,现在是最后一科依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

未二、释(分四科)申一、住初静虑

谓彼如是断五盖已;便能远离心随烦恼,远离诸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安住。

这第二科解释这个依三摩地,就是你修观要以三摩地为依止处,这个「依止」这句话实在就是住处,你这修观的时候你这个观的智慧的思惟要安住在三摩地里边,就是这样意思。那么这个意思也等于就是定内修观的意思,而不是在定外修观。但是不是定外修观,并不表示定外不修观,不表示这个意思。就是你行住坐卧,你不入定的时候你心里面也应该是正知而住也应该是如理作意,那就是定外修观了。但是你要发生决定性的作用,你想要断烦恼想要起神通,那一定是在禅定里边才能发出来这个作用,那就是定内修观了。

所以这个南传佛教徒,这个清净道论上说到定外修观,只是说发天眼通那个地方有那么一点,其实这个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就是北传佛教也一样是定外也是修观,南传佛教也决定是定内修观的。因为你若没有禅定的时候你的观没有力量,所以非要在禅定里修观你才能断惑才能证真,才能发出种种的作用地,所以南传北传都有定外、定内修观这件事。但是这里边是说「依三摩地」就是定内修观。

「谓彼如是断五盖已」,就是那个修行人他修不净观、修慈悲观、修缘起观的这些事,把这五盖停下来了,「便能远离心随烦恼」,你这样修行以后这五盖就消灭了,你就远离「心随烦恼」这件事,你心就不随烦恼去了。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我们的心随着烦恼活动,贪心来了心就随着贪心就活动、瞋心来了心就随着瞋心去活动、这个疑惑心来了、高慢心来了,心就随着去活动。只有这个常常用功的人知道不对,立刻的停下来不随烦恼活动,说是「便能远离心随烦恼」。当然这个境界有浅有深,这个不随烦恼活动有浅有深的不同,这下边就详细解释。

这个第一科是初静虑。这个解释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住初静虑,现在这里「便能远离心随烦恼」其实这个地方呢,先说初静虑。

「远离诸欲恶不善法」,你这个时候,你心里边就远离了这一切的欲,就是欲界里的这一些个欲,心里面有不净观的力量这个欲界的欲停下来,不欲了。「恶不善法」,你心里面没有欲以后你表现在你的行动表现在你的语言上也清净了,不会再有这些杀、盗、淫、妄的这些不清净的「恶不善法」,不会随便说谎话骗人的事情都没有了。就是,离欲是内心的清净、远离了恶不善法是身清净、口清净,所以加起来就是三业清净了。但这个三业清净里边这么说还不是太明白,所以下边又加上「有寻有伺,离生喜乐」,这个「寻伺」在这里说是属于清净的寻伺,就是清净的如理作意,也就是不净观。我们有不清净的寻伺,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亲里寻伺、还有不死寻伺、国土寻伺,好多地这些不清净的寻伺。现在说这个人肯放下修这个不净观的出离寻伺、不恚寻伺、不害寻伺,它这个寻伺有了力量了「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就远离了那个五盖,远离了诸欲恶不善法,这个时候有什么现象呢?就生出了喜乐,就有轻安乐、心里面有欢喜心,就有这个事情。

这样子情形以后「入初静虑」,你就是你这个静坐的禅定的程度就超过了欲界定,进到初静虑、初禅,心里面没有欲的扰乱心里面寂静住,而还能观察欲界的不清净,叫做「虑」。「具足安住」,这初禅也是一大段,你若成就了一少分就是还不具足。就是所有的功德都具足了,安住在这个寂静住的心一境性里边了。那么这里边就是具足了五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具足了五支,就是初禅的功德圆满了,这是初禅。

∵∵

申二、第二静虑

寻伺寂静,于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第二静虑具足安住。

这是第二禅、第二静虑。「寻伺寂静」故,这个由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的时候你需要修不清净观,修这不净观的寻伺。现在已经成功了,已经离了欲界欲成功了初禅。现在久了的时候他心里面又不高兴这个寻伺,就是观察不净的这种寻伺,这位禅师不高兴这个寻伺感觉心里面不寂静,被这个寻伺老扰乱他的心使令他心里不寂静,所以现在也把这个寻伺去掉了不寻伺了,那么心就寂静了。

「于内等净心一趣性」,这时候在这个「内」就是心,在心里面,这个「等」就是舍慈悲喜舍那个「舍」的意思,「舍」那个字;其心舍住,就是把这寻伺寂静了但内心是「舍住」,就是不执着了,就是用寻伺的不净观破这内心的欲的烦恼,这个欲的烦恼去掉了就是不执着这个欲了,但是破欲的这个不净观还在,现在把这个不净观的寻伺也去掉了,所以叫做「舍」,其心舍住,就安住于舍。这个时候其心清净就是远离泥着法故;这个不净观所对治的欲是不清净,用不净观来对治这个欲把这个欲对治了,但是不净观存在的时候这个禅师认为这个不净观也不清净,所以现在把不净观也停下来了心这时候就清净了,「其心舍住」这时候心里面清净了叫「内等净」。

「心一趣性」,这个时候就安住在一个境界上叫做「心一趣性」。我们欲界的人这个心是六门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门转。但是到了初禅的时候,鼻、舌,鼻根、舌根不动了,只有四门转。二禅以上,只有一门,就是第六意识,只有一门转。而现在是在禅定里面的心里面寂静住,这叫做「心一趣性」,和我们欲界不同,和初禅也不同了,所以叫做「心一趣性」。

「无寻无伺,定生喜乐」,他这个时候心里面也不寻也不伺了,这个不净观也停下来了。心里面得到初禅的定,这个时候生出来更殊胜的超过初禅的喜乐,更殊胜的喜乐生出来了。这时候「第二静虑具足安住」这是这样意思。

前边的初禅是「离生喜乐」,就是离开了欲界的欲而后心里面有喜乐。现在第二禅呢,就是弃舍了初禅的寻伺,得到定而后生出来的喜乐所以叫「定生喜乐」,这是第二静虑具足安住。这个文上也很明显的看出来,就是不高兴欲界的欲乐,得到了三昧乐。而三昧乐有初禅的、有二禅、有三禅、有四禅的三昧乐,就是弃舍这个劣的,得到一个殊胜的乐,是这样意思。

这是第二静虑具足安住。

∵∵

申三、第三静虑

远离喜贪,安住舍念。及以正知,身领受乐。圣所宣说,舍念具足,安乐而住。第三静虑具足安住。

这底下第三科是第三静虑,就是三禅。这个三禅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呢?「远离喜贪」,因为他成就了二禅的时候他常常的入定,由初禅入到二禅常常的入定,入定久了感觉到禅定里面这个喜,这个欢喜心也不好也使令他自己心里面不寂静,这个喜也是踊跃性也使令他这个心里动乱,但是初开始的时候是爱着这个喜所以叫贪,喜的贪。现在久了呢就不高兴这个喜,就远离对于喜的贪着就呵斥它,呵斥它来动乱禅师内心所以呵斥它,久了这个喜就没有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