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二、第二句(分二科)未一、有生法

若未来生,未来所得诸自体中,所有诸蕴皆未生故,非已起故,未灭没故,可生起故,是有生法。

这是第一科「生灭寂乐」这一科,解释这个「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彼寂为乐」。这个「长行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又分四科;第一科解释第一句「诸行无常」。现在是解释第二句「有生灭法」,解释这一句。

「若未来生」,就是将来的生命体,将来的生命体就是「未来所得诸自体中」,就是还没有来到现在,是将来所得的那个生命体里边。「所有诸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皆未生故」,都没有现前,所以叫做未来。「非已起故」,它不是现在,不是已经现起来,所以不是现在。它也不是过去,「未灭没故」;若是灭没了,那就是过去了;现在没有灭、没有失掉。「可生起故」,但是它虽然没有现起、没有灭,可是它有因缘的时候它会现起来,所以说它「是有生法」。它是有生──有因缘的时候它会现起来,所以叫做「有生法」。这个第三句(注:口误,应为第二句)叫做「有生灭法」,现在解释这个「有生法」,就指未来的色受想行识这个生命体说的。

∵∵

未二、有灭法

若现在生,现在所得诸自体中,所有暂住支持存活有情诸蕴,皆死法故,可为殒灭之所灭故,是有灭法。

这是第二科「有灭法」。「有灭法」指什么说的?就指现在这个生命体说的。「若现在生」,怎么叫做「现在生」呢?就是现在所得的诸自体里面所有的这个色受想行识。它是暂时的存在,叫「暂住」。「支持存活」,要众多的因缘来支持它,它才能够生存、它才能够生活,这样的「有情诸蕴」。这些蕴「皆死法故」,都是要死掉的、都是要败坏的,它不可能够永久存在。「可为殒灭之所灭故」,它现在虽然是还在,它现在是在,为什么说它是「死法」呢?它「可为殒灭」,可为殒灭的、可以消殒灭亡的、它是所灭的法的,所以叫做「死法」,所以说它是有灭的法,有息灭、有灭坏的这种事情。

这个「有生法」指未来说,「有灭法」是指现在说的。

∵∵

午三、第三句

若彼诸蕴,在于未来所得自体是有生法,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乃至即当如是正住。唯除才生,生已寻灭。

第三科解释「第三句」。这第二句「有生灭法」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三句是「由生灭故」。这个「由生灭故」,看这个文:「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所以它叫做「有生灭法」。这个「由生灭故」是解释「有生灭法」这一句,现在看这上的解释。

「若彼诸蕴,在于未来所得自体是有生法」,这个若彼未来的诸蕴,它在时间上说,它还在于未来;不是现在,也不是过去,是「未来所得自体」,是有因缘的时候它会生起的。「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在未来所得的色受想行识的自体里边,那里边的色受想行识「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色也好,乃至识也好,都不是常、也不是恒。「乃至即当如是正住」,「乃至」,这中间略去了一部分没有说出来。「即当如是正住」,这个学习佛法的人,应该按照这个道理安住,安住的思惟,就是思惟这个未来的色受想行识,没有常、没有恒,应还有一些事情,应该这样子安住其心,如理作意,正住思惟,正思惟住。「唯除才生,生已寻灭」,这里边没有常、没有恒,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只是这样子,唯独是除掉了……「才生」,一刹那现起了,一刹那就灭了,就是这个生命体,除了这个,另外没有生命体、没有五蕴可得,只是这么多。看这个《披寻记》的文。

∵∵

《披寻记》六六二页:

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等者:所得自体刹那刹那坏故,是名无常。系属命根,有限住故,是名无恒。寿量未满容被缘坏,非时而死,故不可保,乃至尔所时住,于其中间不定安乐,故变坏法。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六卷一页)由此当知,所得自体无常无恒等差别相,故于文中置乃至言。唯除才生,生已寻灭,于其中间相似暂住,说名为住。即当如是正思惟住,除此实无住可得故。

「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等者:所得自体刹那刹那坏故」,一刹那间就灭掉了、一刹那间就现起了、一刹那间就坏了,「是名无常」,这叫做「无常」。这个刹那变异是很微细的境界,「是名无常」,这无常这么讲,刹那坏叫做无常。「系属命根,有限住故,是名无恒」,没有恒,这句话怎么讲呢?「系属命根,有限住故」,这个生命体,它的存在是系属于命根,这个命根就是一种业力,使令这个色法──这个生理的组织、和心心所法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力量;使令这个色法和心法,这二法连系在一起,是有一个力量的,这个力量叫做「命根」。所以,这个生命体的存在是系属于这个命根,命根若在的时候,它就存在;命根若不在,这个生命体就结束了,所以它自己不能决定,它要属于这个命根来决定它。命根是「有限住」,就是有限度的存在的,它不是永久无限度存在下去,「有限住」,它存在一百年,到一百年的时候就结束了;存在一百二十年,一百二十年到时候就结束了,是有限度的存在,不是无限度的,「是名无恒」。这个「无恒」是这样意思,这就是一期的生灭。前面是刹那的生灭叫「无常」;一期的生灭叫做「无恒」。

「寿量未满容被缘坏,非时而死故不可保」,这个「乃至」这里面还有话略去了,现在这地方说出来,就是「寿量未满」,那个命根就是寿量,寿量还没有满,应该活五百岁,但是现在才是一百岁,还有四百年,还没有满、这个期限没有满。期限没有满就决定会生存下去吗?也不是!「容被缘坏」,有可能会被其他的因缘破坏了。其他的因缘,就是你自己不知道好歹,就会死掉,就有很多很多,前面曾经「非时而死」前面讲过。「非时而死」,寿命没有到就死掉了,「故不可保」,叫做「不可保」,靠不住。虽然说是你有五百岁,但是靠不住,有可能会「非时而死」,这叫做「不可保」。「乃至尔所时住,于其中间不定安乐故变坏法」。「乃至尔所时住」,说是我没有死,我能活一千岁;但是你那么多的时间,你存在的时候,「于其中间」不是决定令你完全满意的,可能很苦恼,所以叫做「变坏法」。这就是那个「乃至」里边的那些文,没有说出来。「如〈摄事分〉说」,这个文是那来的?就是本论的〈摄事分〉里面说的,是陵本八十六卷一页。

「由此当知,所得自体无常、无恒等差别相,故于文中置乃至言」,所以在文里面放个「乃至」,其实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文没说。「唯除才生,生已寻灭,于其中间相似暂住」,在中间,由生至死中间,前后刹那刹那的相似,前一刹那、后一刹那彼此相似,但是久了就不相似了。于相似的暂住「说名为住」,就叫做「住」。「即当如是正思惟住」,「乃至即当如是正住」,这个「正住」这么讲。「即当如是」,这个修行人应该这样子思惟观察,应该安住在这个思惟观察里面、安住在这个正忆念里边。「除此实无住可得故」,除了这个无常、无恒、不可保是变坏法之外,另外没有一个生命、没有一个色受想行识是安住的,另外没有,就是这么一个这么样一个无常、无恒的、可破坏的东西。这是解释这个第三句「由生灭故」,所以它有生灭,因为由无常故,所以有生灭。

∵∵

午四、第四句(分二科)未一、彼寂

若诸有情于现法中,永尽未来诸蕴因者,一切未来自体诸蕴皆不生故,说名彼寂。

这现在解释第四句。「第四句」分两科,第一科「彼寂」,解释这个「彼寂」,怎么叫做「彼寂」呢?

「若诸有情于现法中」,若是这个补特伽罗于现法中: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未来的事情还不知道,就是你现在的这个生命体、你的色受想行识,你能够相信佛法、你能够修四念住。「永尽未来诸蕴因者」,你修四念住修得很成功,永久的灭除了未来的色受想行识的因缘,你能把这个未来的还有生命吗?这个是不一定。若是现在你能造这个贪瞋痴的活动,那么你将来就会继续有色受想行识的生命体相续下去;如果你现在灭除这个爱烦恼、见烦恼,永尽未来诸蕴的因缘,「一切未来自体诸蕴皆不生故」,就不生起了。「皆不生故,故名彼寂」,这叫做寂灭,这个「彼寂」这样讲。这么说,若是你不修学四念住、不灭除这个见烦恼、爱烦恼,那么这个生命体结束了,又继续有生命体,这么相续不断的流转下去了。

∵∵

未二、名乐(分二科)申一、总标

又复此寂,由二因缘说之为乐。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乐」。「彼寂名乐」,这个「彼寂」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乐」字,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又复此寂」,就是你能够修这个四念住成功了,灭除去这个爱、见的烦恼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叫做「寂」。这个「寂」有两个因缘「说之为乐」,说它是快乐的。∵

∵∵

申二、列释

一者、一切苦因灭故,一切粗重永止息故,于现法中安乐住故,说之为乐;二者、当来生老病等所有众苦,永解脱故,说之为乐。

「一者、一切苦因灭故」,一切苦恼的因消灭了,那么他就是会乐。这个「苦因灭故」,究竟指什么说呢?就是指你现在的一念分别心、你现在的虚妄分别心、你现在这一念的执着心。你现在的一切的执着心若灭了的时候,他就不苦,所有的苦恼不能令你苦恼,苦恼的境界就是来了,不能令你苦恼。因为你能够安住在第一义谛那里,所以一切苦因、一切苦恼的境界,不能令你苦恼。

「一切粗重永止息故」,这个「粗重」就是烦恼的种子,这个爱烦恼的种子、见烦恼的种子,你由修四念处故,深见第一义谛,这些种子都息灭了,能灭除一切种子。「于现法中安乐住故」,你若能够修行达到这个程度,就是虽然现在有生命体的存在、有色受想行识的存在,但是你会很安乐住,安乐的存在、安乐的生活,所以叫做「说之为乐」,这样意思。

那个申一是「总标」,申二是「列释」。看《披寻记》。

∵∵

《披寻记》六六二页:

一切苦因灭故等者:贪爱永灭,证心解脱,名一切苦因灭。见修烦恼,永断无余,是名一切粗重止息。由是因缘,于现法中住安乐住,故说为乐。

「一切苦因灭故等者:贪爱永灭,证心解脱,名一切苦因灭」,这上面「贪爱永灭」,这个贪爱心永久的灭了,你就能够证悟心解脱的境界。这个「贪爱永灭」,有一个境界爱、还有自体爱。按通常的境界,也表示这样的意思。譬如说是别人的父母死掉了,你心里面没有什么事情,你心里不感觉什么。为什么呢?因为你对他没有爱,若是自己的父母就不得了啊!那就是因为有爱。所以如果你对你自己的生命体,你没有那个爱心的时候,这个身体若是种种的苦恼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你心里也没有事,也是没有事的,也不感觉到苦。当然这是很微细的境界,很微细、很微细的境界。所以「于现法中安乐住」。这个「一切苦因灭」是「贪爱永灭,证心解脱」,就是不为爱烦恼所系、也不为苦恼的境界所系缚,所以你的心解脱了,「名一切苦因灭」。这一切苦因灭就可以这么讲、这么解释。

「见修烦恼永断无余,是名一切粗重止息。由是因缘,于现法中住安乐住」,前边这一切苦因灭,指这个「贪爱永灭」,就是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个「一切粗重止息」,就是全面的、所有的烦恼、烦恼种子都说在内了。「由是因缘,于现法中住安乐在,故说为乐」。

∵∵

「二者、当来生老病等,所有众苦永解脱故,说之为乐」,这是第二个理由,第二个理由说是:将来的「生老病等所有众苦,永解脱故,说之为乐」,那么就是你现在若是这个贪爱的烦恼没有灭除,将来还继续有生老病死。这个生命有生老病死;这个生命结束以后,将来还有生命会生、会老、会病等,还有很多的苦恼等着你。因为你现在「一切粗重永止息故」,将来的生命没有因缘了,所以那些众苦也是都解脱了,那叫做「乐」。这样子说,就是将来也是乐。现在也是乐、将来也是乐。若是你不修四念处,你只是修禅定的话,那么成功了的时候,你现在的生活还可以;但是这个禅定结束了的时候,又继续──又生、老、病、死,所以将来不能够得解脱。这是这一段文,这四句话都解释完了。

∵∵

巳二、略辨义(分二科)午一、标说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这是第二科「略辨义」,分二科;第一科「标说」,今当略辨上文所说的道理。

∵∵

午二、释义(分九科)未一、依正见辨

谓薄伽梵此中略说:正见依处及正见果。

这是解释。解释这个道理的里边分九科,第一科「依正见」来解释。这四句话是「谓薄伽梵」,谓佛陀。「此中略说:正见」的依处,这「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这就是正见的依处,你若知道诸行无常是有生灭,你若能这样的觉悟,这就是有正见了。「及正见果」,「彼寂为乐」,这是正见所得到的果,是这样意思。这个「诸行无常,有生灭法」,这是很微细的境界,由粗显的境界一直到最微细的境界,这是你常常的修止观你才能够知道。这是「略辨义」。

∵∵

未二、依遍知辨

复有差别,谓略显示遍知依处及彼断灭。

彼「复有差别」。这是底下第二科「依遍知辨」:「谓略显示遍知依处及彼断灭」,这个「诸行无常,有生灭法」,这是遍知的依处。这个「遍知」实在是圣人的智慧,圣人的智慧知道「诸行无常,有生灭法」,也可以这样说。这个「由生灭故,彼寂为乐」,就是「及彼断灭」,及彼这一切苦恼的色受想行识、生灭的色受想行识灭了。按这个文,是「由生灭故」,观察未来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没有常恒住的东西,所以它是因缘所生的生灭法,是可以灭的;若是有一个自性的常恒住,就是不可以灭。「由生灭故」,由它本身是因缘生法、有生有灭,所以是可以灭。这样说「由生灭故」是向下念了,那么「及彼断灭」。

∵∵

未三、依所遍知等辨

又略显示所遍知法及与遍知。

这是第三科「依所遍知等辨」。这个看这《披寻记》。

∵∵

《披寻记》六六二页:

今当略辨上所说义等者:此中说有种种差别,如次配释诸行生灭及与寂乐,随文可知。唯除第三说所遍知法及与遍知,义有差别。诸行及彼寂,名所遍知法;了知无常等,是能遍知故。

「今当略辨上所说义等者:此中说有种种差别」,这个「略辨义」有好多差别,不同的解释法。「如次配释诸行生灭及与寂乐」,这么来配释,就是这个「寂乐」是一个意思;「诸行生灭」是一个意思,「随文可知」。「唯除第三」,第三科「依所遍知等辨」,这一段文有点不同。「唯除第三说所遍知法及与遍知,义有差别」,和前面不同。有什么不同呢?

「诸行及彼寂,名所遍知法;了知无常等,是能遍知故」,这个意思是「诸行及彼寂」这四句话,「名所遍知法」,是所遍知的法。这样说,「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这是缘起法,是世俗谛;「彼寂为乐」,「彼寂」这是第一义谛。这是二谛,是「所偏知」。

「了知无常等,是能遍知故」,这「能遍知」,你若能够知道这个「彼寂」,这是无分别智、这是根本无分别智;了知「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这是后得智。或者说是前边这个智慧是闻思修的三种智慧,也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这是一种如量智;这个「彼寂为乐」是如理智,就是无分别智。这还有这样的不同。

∵∵

未四、依三世行辨。

又略显示三世诸行所有杂染,及彼寂故所有清净。

前面这是分三科,这底下第四科「依三世行辨」,过去的诸有为法,现在、未来的诸有为法。

「又略显示三世诸行所有杂染,及彼寂故」,这个「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由生灭故」,前面解释过,有过去世,过去世也是诸行无常,有生灭法;未来也是、现在也是,是通于三世。「及彼寂故」,就是彼三世的有为法现在完全寂灭了。这么样解释,所有都清净了。这样说,前面这个「彼寂」,彼三世的有为法都是指有漏的诸行,这有漏的诸行完全息灭了,那就是无漏的,无漏无为的清净法了,这样意思。

∵∵

未五、依缘起辨

又略显示诸缘起法及缘起灭。

这是第五科「依缘起辨」。

「又略显示诸缘起法」,那么前三句都是「缘起法」,那么第四句就是「缘起灭」。这样是略辨义。

∵∵

未六、依苦灭二谛辨

又略显示苦谛、灭谛。

这是第六科「依苦灭二谛辨」。这样说,「彼寂为乐」这是灭谛,前三句都是指苦谛说的。这样子就是在四谛里面说了二个谛。

∵∵

未七、依三解脱门辨

又略显示空与无愿二解脱门所依处所,及显无相一解脱门所依处。

「又略显示空与无愿二解脱门」,这第七科「依三解脱门辨」,这个显示空解脱门和无愿解脱门所依的处所。这个「诸行无常」里边有无我的意思,因为我是常住的,所以这个是表示「空解脱门」。说到无常,那也就是「无愿解脱门」,无常就是苦,苦、无常这都是属于无愿解脱门的所依处。从这里──依止此处修空解脱门、修无愿解脱门。「及显无相一解脱门所依处」,那就是「彼寂为乐」,就是涅盘名为「无相解脱门」。这是依三解脱门解释这四句话。

∵∵

未八、依二法辨

又略显示圣谛现观相违二法断所依处。言二法者:一、随顺戏论,二、怖无戏论。

「又略显示圣谛现观相违二法断所依处」,这是第八科依二来法辨、来说明。「略显示圣谛现观」,「圣谛现观」就是已经修四念处成功的圣人,见到苦集灭道四谛的人的那个止观的境界,「圣谛现观」。头一些日子解释过这个「现观」。「相违二法」,与圣谛现观相违反的有二种法,这二种法断灭了的依止处,就是这四句话是这样意思。这句话「相违二法」是什么呢?「言二法者:一、随顺戏论,二、怖无戏论」,就是这二种法断灭的依止处。看《披寻记》解释这两句话。

∵∵

《披寻记》六六三页:

一随顺戏论等者:若谓我有,而生愿乐,是名随顺戏论。若谓我无,而生怖畏,是名怖无戏论。

「一随顺戏论等者:若谓我有,而生愿乐,是名随顺戏论」,如果你是执着色受想行识里边有一个我,有个我,而对于这个「我」非常的欢喜,这叫做「随顺戏论」。我们不修行的人是对自己特别爱乐,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子,对自己欢喜;但是我们不修行人爱着自己这句话,只是习惯上成了一个习惯爱着自己,的确这爱着心也是很强,但是不是那么分明。谁爱着自己的这种爱着最分明呢?就是有修行的人、修行的人。因为他常常修行的时候,他对于这个生命体本身的现象逐渐的分明了、逐渐的分明。

以前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说这个唯识的经论上说,说第七识执着第八识的见分是我,只是凭记忆力记住这件事,实在怎么回事儿?不是太明白!但是,你常常静坐修止观的时候,这件事就明白了、特别的分明。如果你若不学习佛法的话,那的确是这么样,就是:「若谓我有,而生愿乐」,就的确是这么回事。感觉到自己:「这个是我、这个是我!」就会明白这句话。「若谓我有,而生愿乐」,就是我看禅师的语录上面,有一个禅师、有一句话:「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就是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是名随顺戏论」,你若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爱着这个我,这就是「随顺戏论」,根本没有我,你认为有个我,这就叫做「戏论」。你爱着这个我,你就随顺戏论,就是这么回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