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十九.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

卯六、善语(分二科)∵∵辰一、举颂言

贤圣尝说最善语,爱非不爱语第二,谛非不谛语第三,法非非法语第四。

这一大段一共是二十七科,现在是第六科「善语」,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第二科是「长行」解「释」。长行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分两科,第一科是「标释善语」。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标释善语(分二科)∵∵未一、总标

今此颂中言善语者:所谓善说、善言、善论。

「今此颂中言善语者」,说到这个贤人、圣人,常说「善语」,最好的语言,「所谓善说、善言、善论」,这个「善语」的意义,就是善说、善言、善论的意思。看这《披寻记》解释这三句话。

∵∵

《披寻记》六七三页:

所谓善说善言善论者:此三皆是善语异名。无倒记别,是名善说;语具圆满,是名善言;正断他惑,是名善论。

「所谓善说善言善论者:此三皆是善语异名」,这三句话都是善语不同的名称,意义是一样的,但是也有多少差别。「无倒记别,是名善说」,用这三句话解释这个「善语」,第一句话善说,「善说」什么意思呢?「无倒记别」,就是没有错误的说话,分别事情,那就叫做「善说」,你的语言里边没有错误,就可以名之为善说了。「语具圆满,是名善言」,语的资具就是你的文句,词句很圆满不土气,那就叫做「善言」,表达意义的语言,你用得很美,你的词句很美,就叫做善言,不但是没有错误,而这言句还是很好听的。「正断他感,是名善论」,这就是你这善言的作用,「正」是主要的,他能够除断除对方的疑惑,你的语言有这样的作用,那就叫做「善论」。这三个合起来就叫做「善语」,这善语有这三个意义,一个是没有说错,一个是语具圆满,一个是能够令对方除疑,这就叫做善语,这是言善语这一句话,这样解释。

∵∵

当知善说有三种相,所谓悦意、无染、唯善。

「当知善说有三种相」,善说语言有三个相貌,「所谓悦意、无染、唯善」,这三个相貌。这是总标「善语」的相貌。

∵∵

未二、别释(分三科)∵∵申一、爱语

由第一语,令他庆悦。

这下面「别释」,分三科,第一科解释这个「爱语」。前边颂文里「爱非不爱语」,先解释这个爱语,什么叫做「爱语」呢?「由第一语」,由第一个,就是这个「悦意」,「令他庆悦」,能使令对方心情喜悦,叫做悦意。

∵∵

申二、谛语

由第二语,令自尸罗终无穿缺。

「第二语」就是「无染」,第二个语言就是使令自己的品德,自己的戒律,「终无穿缺」,由始至终都没有缺失。若是有「穿」,就是有洞了;有「缺」有缺欠的地方,那就不美好了。现在是没有这些过失,没有这些缺点,那叫做「无染」。这是显示「无染」,是自身没有过失。

∵∵

申三、法语

由第三语,能令他人出不善处,安住善处,因此引摄利益安乐。

这也是你说话的作用,能令听你语言的人,从这个「不善」的地方出来,安住在良好的地方。譬如从这个十恶业出来,安住在十善法上,从染污的地方出来,安住在清净的地方,那就叫做「出不善处,安住善处」,这是第三个「唯善」。第一个是「悦意」,第二个是「无染」,第三个是「唯善」。这个「唯善」是这样的意思,就是有功德,第二个是没有过失,第三个是有功德,第一个是令人听见了欢喜;心情欢喜,而没有过失,有功德,这样意思。

「因此引摄利益安乐」,因此「悦意」、「无染」、「唯善」,因此三个相貌,能使令人引趣,没有能制造出来,「摄」是积聚,这功德不嫌少,渐渐的积聚。你若这样子,就是有利益、有安乐了;你现在的安乐就叫做「利益」,将来的利益就叫做「安乐」,这是指现在和未来说。

∵∵

《披寻记》六七三页:

由第一语令他庆悦等者:此释前说悦意、无染、唯善三差别相。当知悦意,即爱语相;无染,即谛语相;唯善,即法语相。由此道理,下辩义中说此三相,名为释句。

「由第一语令他庆悦等者:此释前说悦意、无染、唯善」,这「三」个「差别相」。「当知悦意」,即是「爱语」的相貌;「无染」,即「谛语」的相貌。这偈文上「爱非爱」,第二句是「爱语」,第三句是「谛语」,第四句是「法语」,这里边用悦意、无染、唯善,加以解释。「当知悦意」,即是「爱语」相,「无染」就是「谛语」的相貌,「唯善」即是「法语」的相貌。「由此道理,下辩义中说此三相,名为释句」,解释那三句话。这样说,「善语」这句话是总说的,下边「爱语」、「谛语」、「法语」是别说的,由别释总,解释这个总句。这是「标释善语」,解释完了。下边第二科是「料简差别」,分三科,第一科解释「爱语」,就是还有不同的意义。

∵∵

午二、料简差别(分三科)∵∵未一、爱语

或有爱语,非谛非法。谓如有一,以美妙言,称赞他人非真实德。

「或有爱语,非谛非法」,或者是这个因缘的变化,是很多很多的,它里边有不同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呢?或者有人说的是爱语,但是这个爱语,不是谛也不是法,这下面举个例子。

「谓如有一以美妙言,称赞他人非真实德」,譬如有一个人,他用这个很美好的语言,称赞另外一个人的功德,但是那样功德,不是真实的功德,称赞人的功德,令人欢喜叫爱语,但是实在是说谎话了,称赞他人非真实功德,不就是说谎话,不是真实的了,那就不是谛语,也不是法语,「非谛非法」。这是说只是「爱语」,「非谛非法」,下边第二科是「谛语」。

∵∵

未二、谛语

或有谛语,非爱非法。谓如有一,以染污心,发粗恶言,诃责他人真实过恶。

「或有谛语,非爱非法」,或者这个人说出来的话,可以称之为谛语,但是不是爱语也不是法语。底下举个例子,「谓如有一」,有一个人「以染污心,发粗恶言,诃责他人真实过恶」,这是谛语。那个人是有错误,你就是诃斥他错误,这是真实话。但是用染污心,什么叫做「染污心」?就是瞋恨心。瞋恨心发出来粗恶粗暴的语言,诃责那个人真实过失。这是真实话,所以称之为谛语;但是这种话不令人欢喜,也就不会出不善处安住善处,也可能制造出来很多烦恼,所以这种话是真实语,但是不是爱语,也不是法语。这是第二句。

∵∵

未三、法语

或有法语,非爱非谛。谓如有一,善知称赞,及与诃责。知可称赞,可诃责已;然不称赞,亦不诃责。唯善方便,为说正法,能令彼人出不善处,安住善处。

「或有法语,非爱非谛」,这第三句是法语。或者有人说出来的话是「法语」,这话说的有道理,是合法的;「非爱非谛」,但是不是爱语,也不是谛语。什么样的情形是这样呢?「谓如有一」,有一个人「善知称赞,及与诃责」,他能知道,他能善知道,这个人有功德,可以称赞他,赞扬他;也善知诃责,这个人有错误,你诃斥他,他是知道这件事。「知可称赞,可诃责已;然不称赞,亦不诃责」,但是不诃斥他,他有功德时,也不称赞,那就不是爱语,「亦不诃责」,也不是谛语,你有错误诃责你,这是谛语,现在不诃责,所以也不是爱语,也不是谛语。那为什么称之为法语呢?

「唯善方便,为说正法」,只是善巧方便的为这个人宣说正法,正法是八正道的道理,说这些戒定慧的道理。说这种话,当然这是法语,「能令彼人出不善处,安住善处」,能够使令那个人从不善的地方跳出来,安住在好的地方,有进步了,有功德庄严了,那么这是法语。但是不称赞他,亦不诃责他,所以也不是悦意的语言,也不是谛语,但是是法语了,这是一种智慧。这样子,把这个非爱语、非谛语、非法语也解释了。

∵∵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前边是「别释颂」,这底下「略辨义」,分三科,第一科「标」。「复次今当略辩上」面「所说」的「义」,这句话是标。

∵∵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所有善语,若标若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这第二科是解释,佛陀在这个颂里面略示,简要的开示「所有善语」的道理,「若标若释」。

∵∵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此中略义」是这样子。

∵∵

卯七、正行果利(分二科)∵∵辰一、举颂言

信惭戒施法,善人所称赞,是名趣天道,能往天世间

这个说话,每人每天说了很多话,但是有人会说话,有人不会说话,的确有很多的问题,这里边开示我们有这么多事情。现在说第七科「正行果利」,正行的利益,所得的果利。分两科,第一科「举颂言」,第二科「长行」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以出家的情形来说明。分两科,第一科是「释颂初一句」,「信惭戒施法」,解释这一句。分五科,第一科是「信」。

∵∵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巳一、别释颂(分二科)午一、依出家辩(分二科)

未一、释颂初一句(分五科)∵∵申一、信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

「此颂所明」,道所明的意义是什么呢?「谓如有一」,有一个人「于佛所证法毗奈耶」,佛所证悟的法和律,「获得正信」,学习佛的法、律,学习佛所说的法、律,他得到了很深刻的信心,就是有智慧,有智慧觉悟了这个法和律,由智慧生出来的信心,那么这叫做「正信」。这个「正信」,看下文的意思,就是他相信有生死轮回的事情,人天是好一点,三恶道是苦一点,然而人天的事情也是苦,生死流转是苦,知道涅盘是安乐的,他有这样的信心,那就有愿,了脱生死得涅盘的愿望了,这叫做「信」。

∵∵

申二、惭

耻在居家。

这是第二科「惭」,惭愧。他若是有这样的信心,他若是过在家这个欲的生活,他羞耻。有的文上,佛陀呵斥这个在家居士,得了初果的人不知羞耻,没得初果的不提,得了初果的是圣人了,但是他要过在家人的生活,佛说这个人不知羞耻。现在这个人,他还没得初果,他得了信心,他就对在家生活感觉到羞耻,那么这个「耻」就是惭愧。

∵∵

申三、戒

受持净戒,趣得衣服、饮食、卧具,便生喜足,减除器物,俭约资缘。

这是第三科,就是解释「戒」这个字。那么他就出家了,从这个污染的烦恼家出来,到这个非家的地方,到佛法僧这里边来,受了戒,而能「受持」清「净戒」法。「趣得衣服、饮食、卧具,便生喜足」,这个「趣」者,求也,就是追求衣服、饮食,他得到了,获得他所求的衣服、饮食、卧具,「便生喜足」,得到的虽然不是那么好,心里也欢喜,就满足了,这也是不容易。以前我们初开始出家的时候,读这个经论,说佛在世的比丘过乞食的生活,心里面就是没有在想什么,但是现在思惟这件事,乞食很不容易,乞食是不容易的,可见那个时候的人忍力有多大,智慧高,就是为了圣道,这些事情不计较,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事情都不计较,能过得去就好了。

「便生喜足,减除器物」,「减除」就是减少,减少使用的器物。我们一天的生活里面要用多少东西,但是这个人减少使用器物,你和人做乞食的生活,你不可以要求太多。「俭约资缘」,就是减少生活所需的这些财物。「资」者财也,财货就是钱财,钱财是生活所需重要的一个条件,这叫做「资缘」。但是这件事,虽然是必须的,但是要减少。我们每天要吃饭,不吃饭不能生活,那么初出家的时候,当然是随着原来的习惯,天天吃饭;现在学习《瑜伽师地论》,知道一件事,要少吃,少吃有多少好处?静坐的时候不打瞌,少吃饭有这种好处,当然吃太少也不行,你要知道这个量。

∵∵

申四、施

凡所获得如法利养,终无私隐,必与智人同梵行者而共受用。

这是第四科。前边是出了家以后,过出家人的生活,你要减少所需的衣食住,这些事情都要减少,因为向人求不容易,所以你要能忍受得了这件事,这个人能受得了这件事。

「凡所获得」,这第四科解释这个「施」。他「凡所获得」,这个「凡」是一切的意思,我所获得一切的东西,一切的这些财物,「如法利养」,所得到合法的利养,你诚实的向人祈求,知量而受,知量而取,那就是「如法」;你有虚妄心,不诚实,你向人有所求,就不如法了。「凡所获得如法利养」,这个财物,「终无私隐」,始终是不隐藏起来,得到的东西不隐藏起来,我私下的隐藏起来,就是把它公开。

「必与智人同梵行者而共受用」,决定和这有智慧的人,和这共同修圣道的人,共同来受用所得的利养。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要说是已经得到的,不肯同人共同受用,就是有可能会得到,就已经有执着这是我所,别人若是沾点边,就不高兴,这是我们佛法的衰相,也就是人的弱点,这个我我所。最初在经论上看见我我所,听老师讲,解释这个意思也明白,但是心里面默然,没有什么分别。现在知道这个我我所是很厉害的,我我所很厉害,很厉害的,我们没有得到很多的人,这个我我所也轻一点,越得到多的人,我我所越厉害。这个我是更厉害了,你碰到一点都不可以,驱逐你,你不可以到这儿来,有这种事情。而这个人「施」,他就肯,能布施。

∵∵

申五、法

所有正法,初中后善,称扬梵行。所谓契经乃至论议,皆能受持研寻究达,传授他人广为开阐。

这是第五科解释这个「法」,「信惭戒施法」,解释「法」这个字。所有的学习佛法,佛教里边的正法,经律论都是正法。这里边分三段,「初」善、「中」善、「后」善,「称扬梵行」,这个正法里面,赞叹修学圣道,这件事的重要。这个「正法」究竟指什么说的呢?「所谓契经乃至论议」,就是十二分教,旧的翻译叫十二部经。「皆能受持」,这个人耻在居家,而能出家受持净戒,具足信、惭、戒、施的这个人,他对于这个正法,是非常努力的,不是不欢喜学习佛法,虽然是出了家而持戒清净,不欢喜学习佛法,不是,他都能受持,而能「研寻」,而能「究达」,这是他自己努力,又能够「传授」给他人,就是「广为开阐」,他有这个慈悲心,用慈悲心,很详细的,很广博的,为他人开解阐扬正法的道理,使令所有的人都能修学圣道。

∵∵

《披寻记》六七四页:

所有正法初中后善等者:〈摄异门分〉说:初善者,谓听闻时欢喜故;中善者,谓修行时无有艰苦,远离二边依中道行故;后善者,谓极究竟离诸垢故,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又梵行者,谓八圣支道。(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页)契经乃至论议,如〈声闻地〉别释应知。(陵本二十五卷六页)由具闻慧,名能受持;由具思慧,名能研寻;由具修慧,名能究达。悲愍他故,传授于彼,随其所受,能正开示,名广开阐。

「所有正法初中后善等者:〈摄异门分〉说」,本论的〈摄异门分〉里面说,「初善者,谓听闻时欢喜故」,初开始听闻佛法的时候,心里面生欢喜心,这叫做「初善」。「中善者,谓修行时无有艰苦」,听闻了以后,这里面包括了解,信解,而后开始修行的时候,「无有艰苦」,他没有艰难困苦,不感觉到苦。修四念处的时候,心里面也是很欢喜,那就叫做「无有艰苦」。「远离二边依中道行故」,就是远离苦边,远离乐边,也不特别修这个苦行,可也不是非要特别的乐。就是乐呢?他心里面也不执着这个事情。就是生活苦一点也不在意,那就叫做「远离二边依中道」而修学四念住,修学圣道故,这是「中善」。

「后善者,谓极究竟离诸垢故」,就是这个人,他最后修行了很久,得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呢?就是「极究竟」的时候,「离诸垢故」,他能远离贪瞋痴的污垢污染,不管你得到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或者是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修学这个戒怎么样的深妙,这个戒定慧怎么样的有成就,他都是远离垢染,也不会高慢,能去掉内心的贪瞋痴,这是「离诸垢故」。「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及一切究竟离欲」这是总说一句话,就是你所有的功德,成就的信、进、念、定、慧,总而言之,这些功德里边就能够离欲,能够远离欲染,为最后的边。这个欲染就是离欲界的欲,离色、无色界禅定的欲,乃至离一切法的欲,心里无所着,那就叫做「最后边」,这就叫做「后善」。「初善」是闻慧,「中善」实在是修,就是修行的时候;「初善」包括闻思在内,「中善」是修行,「后善」是最后远离一切烦恼。

「又梵行者,谓八圣支道」,这上面说是「称扬梵行」,这个「梵行」,「必与智人同梵行者」的这个梵行。这个「梵行」指什么说的呢?「谓八圣支道」,就是三十七道品最后的八圣道,(陵本八十三卷十二页)说。「契经乃至论议,如〈声闻地〉」的解释,一样一样解释「应知」,(陵本二十五卷六页)。「由具闻慧,名能受持」,「皆能受持研寻究达」,这三句话怎么讲呢?这上面说,由于你具足了闻慧,闻慧具足还不容易,就是你要通达什么是佛法了,这还不是容易,能够具足还不容易,「名能受持」。「由具思慧,名能研寻」,研究探讨里面的深义,去思惟观察,那就叫做「由具思慧」。「由具修慧,名能究达」,在禅定里面思惟法义,叫做「究达」,这时候智慧高,心力大,所以能够究竟的通达。「悲愍他故,传授于彼」,这个动机是要有悲愍心,能够离众生苦,令你得到圣道的乐,这样的动机来传授他人,「传授于彼」。「随其所受,能正开示,名」叫做「广开阐」,这么讲。

∵∵

未二、释颂后三句(分二科)∵∵申一、标

彼既成就是诸善法,当知必获三种胜利。

这是解释后面的三句,第一句「信惭戒施法」解释完了,现在解释后边的三句,「善人所称赞是名趣天道能往天世间」。「彼既成就是诸善法」,分两科,第一科「标」。「彼」那位出家人,既然成就了这么多的善法,这一共是五种,信、惭、戒、施、法,「当知必获三种胜利」,殊胜的利益,那三?

这是「标」,下面是「列」,分三科,第一科解释第二句「善人所称赞」。

∵∵

申二、列(分三科)∵∵酉一、第二句∵

一者、诸佛诸佛弟子真实善人之所称赞。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