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二、次六颂解了解脱遍知(分二科)申一、总标义

显示解了缚遍知已,余有六颂,显示解了解脱遍知。

这是后面的八个颂,明灭道。分两科,第一科,头一个颂「显行苦相」,其余的七个颂「显示解了二种遍知」。∵先「标义」,这底下「别释颂」,先解释第一个颂是「解了缚遍知」,这一个颂解释完了。第二科是「次六颂解了解脱遍知」,分二科,第一科「总标义」。「总标义」,也就是结前生后的意思;结束前文,生起后文的意思。

「显示解了缚遍知已,余有六颂,显示解了解脱遍知」,这个颂就是:「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先标义,就是其余的六个颂,前面的一个颂,是「解了缚遍知已」,开示我们,令我们明白这个系缚遍知,就是前面这个颂:「于苦计我受,苦乐了知苦,分别此起见,从彼生生彼」,这一个颂是「缚遍知」,就要通达什么是系缚。这个「遍知」这句话,实在是属于圣道。就是初开始学习佛法,这个时候还不能称之为遍知;就是得圣道之后,有了无漏的智慧了,才称为「遍知」。所以现在是初开始学习的时候,佛菩萨开示我们,令我们明白这个「缚」这件事。「余有六颂」,剩余的有六个颂,「显示解了解脱遍知」。这个「缚遍知」,当然主要是苦谛、集谛;这个「解脱遍知」,就是灭谛和道谛了。这六个颂是显示这样的意思。这是结前生后,标示大意。这底下第二科「别显相」,显示出来解脱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

∵∵

申二、别显相(分二科)酉一、举颂

谓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等。

「谓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这个颂。「等」,就是后面还有些颂。这是把这个颂举出来。这底下第二科是「随释」,分六科,第一科是解「释初颂中非先非后」这一句;「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先解释这一句。这一个颂实在是在唯识的经论里面很有名的一个颂,但是在《成唯识论》上,这一句叫「非曾非当有」。《成唯识论》也是玄奘法师翻的,本论也是他翻的,但是句是不一样,可是意义是相同的。看这里的解释:

∵∵

酉二、随释(分六科)戌一、释初颂中非先非后句

非先者:与诸烦恼恒俱生故。非后者:即与彼惑,俱时灭故。

「非先者」,「非先亦非后」,先解释这个「非先」,怎么叫做「非先」呢?「与诸烦恼恒俱生故」,这就是第七识末那识,它「与诸烦恼」,和这个诸烦恼,就是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这四种烦恼。「恒俱生故」,就是长时期地在一起,都在一起活动,不是说它在烦恼之先。不是先有末那识,而后才有烦恼,不是在先的,它们是同时的,所以叫做「非先」。

「非后者:即与彼惑,俱时灭故」,就是和彼四种烦恼同时的灭了,就是这个末那识……,这样说这个末那识没有了。这个灭呢,不是说把烦恼灭了,而末那识后来灭,不是的,都是同时的,所以非先非后。那个「非曾非当有」,意思也是这样子。「曾」就是过去,就是在先;「当有」就是未来了,那么也是在时间上说的,那么也就是「非先非后」的意思。

这个「非先非后」,这一句解释完了。底下解释第二颂,但是其余的句子没有解释。这个「染污意恒时」,就是这个末那识,因为它是执着有我,是染污的根本。「恒时,诸惑俱生灭」,就是长时期地、不间断地和诸惑都是同时的生、同时的灭,也包括刹那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若是你修学圣道的时候,这个第六识修学圣道的时候,这个圣道现起的时候,这个第七识的惑就解脱了。这个惑灭除的时候,是「非先亦非后」。当然这个时候,在初得圣道的时候也开始灭,可是最后到金刚道的时候,就是十地菩萨最后心的时候,就完全的息灭了,所以应该指这个时候,「非先亦非后」,同时地息灭了。

∵∵

戌二、释第二颂

又显所说解脱之相,谓非即彼生已后方清净,别有所余清净意生;即彼先来无染污故,说为解脱。

「又显所说解脱之相,谓非即彼生已后方清净,别有所余清净意生」,这底下是解释第二个颂,就是:「非彼法生已,后净异而生,彼先无染污,说解脱众惑」,这是第二个颂。解释这个颂的时候,这地方说:「又显所说解脱之相」,这一个颂,前面说这个染污意息灭了,就是清净了,但是这一个颂又特别地显示所说的解脱的相貌。

「谓非即彼生已后方清净」,这是说非即彼染污法生起了以后,就是先有染污,后才清净。而这个后来的清净呢,「别有所余清净意生」,另外有一个清净的心生起,不是这样子。把这个「非」字先不要念,「即彼生已后方清净,别有所余清净意生」,这是一句;现在再重念,加上这个「非」字:「非即彼生已后方清净,别有所余清净意生」,不是这样子。那么是怎么样子呢?「即彼先来无染污故,说为解脱」,就是从开始的时候,从无始劫来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染污的事情,那就叫做清净解脱;这是从理性上说。这个一切有为法的本身是没有的,本身是没有这件事的。若是观察有为法本来是没有的,怎么有了呢?就是由因缘有的,这个时候才说它是染污的,说它是清净的。但是观察一切有为法本身呢,无有少法可得,就是没有染污的。

我们这个心的不清净,譬如我们现在心里面很平静,也没有贪心,也没有瞋心,没有这些不清净的事情。但是有因缘的时候,这个清净心出来了,或者是染污心出来了。你若常静坐的时候,反省自己,反省静坐的时候内心的相貌;你反省自己不静坐的时候,这个心在浮动的时候,这个动乱的相貌的时候,你会发觉是这样的。就是没有因缘的时候,没有这件事,心里面没有这些事情,都是有因缘的时候才有的。就从这里就发现这句话:「即彼先来无染污故,说为解脱」,都是由因缘有的,观察它本来是……这些染污都没有;就是第七识末那识的烦恼亦复如是,不过当然这是非常微细的事情。

∵∵

戌三、释第三颂

为成此义,故复说言:其有染污者,毕竟性清净等颂。

这底下是解释第三个颂:「其有染污者,毕竟性清净,既非有所净,何等有能净」,这是解释这第三个颂。「为成此义,故复说言」,为成就「彼先来无染污」这个道理,所以又说这个颂。「其有染污者,毕竟性清净」,说我们在事实上看,这个因缘一直地在动,那么我们心不能自主,我们就有染污了,种种的烦恼都现出来了。但是你若观察呢,它的本性是没有染污的,「毕竟性清净」;究竟来说,它的本性是清净的。从这个道理来说呢,任何人都可以断烦恼、都可以得圣道的,因为这个都是因缘有的,因缘有的东西可以破坏,所以用功修行是有希望的,得圣道是有希望的。《披寻记》这段文念它一念。

∵∵

《披寻记》五九六页:

谓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者:此染污意亦名末那,常与俱生任运四种烦恼一时相应,谓萨迦耶见、我慢、我爱及与无明。此四烦恼,若在定地,若不定地,当知恒行。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一卷八页)此说诸惑,应准彼知。

「谓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者:此染污意亦名末那,常与俱生任运四种烦恼一时相应,谓萨迦耶见」,就是我见。「我慢、我爱及与无明」,「无明」就是我痴,就是不知道、不明白无我的道理,叫「无明」。执着有我,就叫做我见。「我慢」,总感觉自己很高,别的人都不如我。「我爱」,就是爱着这个我。「此四烦恼,若在定地,若不定地,当知恒行」,就是得到四禅八定,你这四种烦恼也是活动;你没得四禅八定,你也是恒行的。所以从这里知道,得了四禅八定的人,只是远离了欲界的烦恼,但是你内心的末那识的烦恼还是存在的,所以说还是个生死凡夫,还是有漏定。「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一卷八页)此说诸惑,应准彼知」。

∵∵

戌四、释第四颂(分二科)亥一、标义

又复显示二种解脱,谓烦恼解脱及事解脱。

「又复显示二种解脱」,这底下是第四科,解「释第四颂」,亥一「标义」,解释第四个颂。第四个颂,就是:「诸种子灭故,诸烦恼尽故,即于此无染,显示二差别」,这是第四个颂,解释这第四个颂。「又复显示二种解脱」,前面解释解脱的遍知……。现在知道这个解脱的意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本来就是解脱的意思;一个是你修行成功了,烦恼断除去了,这是一个解脱。两个解脱,这个重点是重视本来是解脱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你本来是解脱的,所以你修行可以得解脱;如果本来就是不解脱,那就是没有办法,修行就是不可能得解脱了。所以本来是解脱,这件事还是很重要。那么,这底下「又复显示二种解脱」,这个解脱和前面二种解脱可不一样。「谓烦恼解脱及事解脱」,这二种。这是标示出来。底下「配释」,分二科,第一科是「烦恼解脱」。

∵∵

亥二、配释(分二科)天一、烦恼解脱

诸种子灭故,诸烦恼尽故者:显示烦恼解脱。

「诸种子灭故,诸烦恼尽故」,颂上这两句话「显示烦恼解脱」。「诸烦恼尽故」,这是说现行的烦恼灭了;「诸种子灭故」,是烦恼的种子也灭了。烦恼的种子灭了,这个现行的烦恼才能灭。不然的话,种子在,你表面上清净,那是不真实的。这是表示烦恼解脱了,它不能系缚你了,你心情自在了。

∵∵

天二、事解脱(分二科)地一、释

即于此无染者,显示事解脱。

「即于此无染」这句话,这是第二科「事解脱」。分二科,先解「释」。

「即于此无染者,显示事解脱」,这是在事上得到解脱。这句话可以分两个解释:一个是,前面是烦恼解脱,就是没有烦恼了;主要在烦恼那方面说,没有烦恼了。没有烦恼以后,你的心清净了,那叫做事解脱,可以这样解释。但是看下面的文,又不是这样子;应该包括这个意思在内,但是又有其它的意思。底下第二科是「证」。

∵∵

地二、证

如经言:苾刍当知!若于眼中贪欲永断,如是此眼,亦当永断,乃至广说。

「如经言」,如经上说:「苾刍当知!若于眼中贪欲永断,如是此眼,亦当永断」,这个意思和前面意思又不一样。「若于眼中贪欲永断」,这个眼当然是说你的眼根,也包括你的眼识,这样子;那么也是六根、六识都应该在内。在六根、六识上,你有了贪欲的时候,现在经过圣道的修行,这个贪欲断了,不贪欲了,那么这就是烦恼断,这是烦恼解脱。「如是此眼,亦当永断」,这样子以后,此眼亦当永断,也应该永久是没有了。这表示什么呢?你有烦恼的时候,你的六根都是有漏的。现在若说是前五根,意根暂时不算。前五根,若是你烦恼在的时候,你这前五根是由烦恼的力量得到的果报;现在这个烦恼没有了的时候,这个果报也就没有了,那就变成一个……,原来是有漏的,现在变成无漏的了。前五根是无漏的了,那叫做「事清净」,有这样的味道。这就在唯识上说呢,这前五根,若成佛的时候,变成无漏的了。你以前烦恼不清净的时候,前五根还是有漏的,这个地方有这样的意思。

「如是此眼,亦当永断,乃至广说」,那不但只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是在内。但是意根有特别,意根是在因中,前五根是在成佛的时候转变成无漏,意根是在成佛之前就转成无漏了。这是二种差别,这是第四个颂,第四个颂解释完了;「诸种子灭故,诸烦恼尽故,即于此无染,显示二差别」。

∵∵

戌五、释第五颂(分二科)亥一、标义

如是显示有余依解脱已,次当显示无余依解脱。

这是解释第五个颂,先「标义」。「如是」,前面这一段文,这几个颂是「显示有余依解脱」,显示完了,「次当显示无余依解脱」。看这个文,第二科「释颂」,分三科,第一科「自内所证」。

∵∵

亥二、释颂(分三科)天一、自内所证

自内所证者:显彼不思议故。

「自内所证者」,这个颂就是:「自内所证故,唯众苦尽故,永绝戏论故,一切无戏论」,这里边解释得很微细。「自内所证者:显彼不思议故」,就是你自家内心里面所证悟的境界。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显示那个时候的境界不可思议,就是离名言相了,那就是真如的境界了,胜义谛,这么样意思;是「不思议故」。

∵∵

天二、唯众苦尽

唯众苦尽者:为遣妄计唯无性执。谓有余依永寂灭故,说为寂灭,非全无性。

第二科,「唯众苦尽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为遣妄计唯无性执」,「妄计唯无性执」,「妄计」,这个执着是错误的,什么执着是错误的呢?「唯无性执」,就是执着完全没有了,没有体性了,完全没有体性了。这个话指谁说的?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这句话?在《大毗婆沙论》上,说到阿罗汉入涅盘以后,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有这种话,有这样意思,这个人就是灭了。说是众生界是不减少的,我们看那个文,阿罗汉入无余涅盘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没有了,就是这样意思。「唯无性执」,就是说没有体性了,就是完全没有了,这是「妄计唯无性执」。现在是「遣」,除遣这种执着。除遣这种执着,是怎么说呢?「唯众苦尽」,唯独是惑业苦,这个苦就指果报说的,当然指阿赖耶识也在内,就是这些虚妄都没有了。这表示说,这个有漏的东西完全灭了,还有无漏的功德还是有的。如果你说是不承认有无漏的功德,只是「众苦尽」,那就是错误了。所以现在这个意思说,「唯众苦尽」,唯独众苦尽了,那个无漏的功德没有尽,无漏的功德还存在,这个话里的味道是这个意思。

「谓有余依永寂灭故」,这个话也就包括前面那个「即于此无染」这句话,应该有这个意思。「谓有余依永寂灭故」,我们这个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呢,譬如这个阿罗汉把爱烦恼、见烦恼都除灭了,但是这个果报,前一生的有漏业招感的色受想行识还在,当然这个时候色受想行识很清净,和凡夫是不同,但是还是有漏的果报,就是「有余依」。等到寿命尽的时候,这「有余依」结束了。但是在不思议变易生死不是这样子,不思议变易生死是同时的。这个所知障、这个无明烦恼一灭了,果报随时也就清净了,不是分前后的,可是有这么两回事,可有这么一回事的。「谓有余依永寂灭故」,不是暂时的寂灭,永久的灭了。「说为寂灭,非全无性」,不是完全没有,就是有漏的惑业苦完全寂灭了,这无漏的功德还是有的,这样意思。那就有清净的依他起和圆成实,还是存在的。

∵∵

天三、永绝戏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