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四、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以苦自任不任于他而生非福,谓受外道自苦戒者。二、以苦任他不任于自而生非福,谓随有一不律仪者。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谓诸国王及祠祀主、马祠祀等。四、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福,谓住静虑者及离诸恶补特伽罗。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以苦自任不任于他而生非福,谓受外道自苦戒者」,上一次我讲的,不是昨天,上一次讲的,就是昨天的上一次讲的,「又有四清净道:一、背恶说法及毗奈耶,二、向善说法及毗奈耶,三、资粮道,四、清净道」。你们找到这个文了,这个我再解释一下。

「又有四种清净道」,四种清净道,「清净」就是圣,得了圣道的时候,断惑证真的时候,叫做「清净道」,就是有四种方法,有四种法可以成就清净道。第一个是「背恶说法及毗奈耶」,「背」就是弃舍,弃舍这个恶说法及毗奈耶。这个「恶说法」就是不符合缘起的道理,叫恶说法;这个「毗奈耶」就是律。但这个恶说法,法和律这都是恶说,恶说法、恶说律,就是外道的法和律。这个毗奈耶可以这么解释。「二、向善说法及毗奈耶」,那这就是佛法了。「向」就是清净的意思,清净学习佛教的善说法和律,这么样解释。「三、资粮道,四、清净道」。

「此中最初,谓如有一于外道见及引无义苦切行中,心不爱乐亦不忍可」,这个是解释那第一个「背恶说法及毗奈耶」。「谓如有一于外道见」,就是那个说法,外道的思想;「及引无义苦切行中」,「无义苦切行」就是无义的苦行。无义的苦行是什么呢?就是外道那些五热炙身,四方都是火,四面都是火,东西南北都是火,上面是太阳,他在中间受这个热来炙其身,来烤、来热他的身体,这是用苦切行。或者是不吃东西、不吃饭,或者是一个脚立在那里,或者持鸡戒、持牛戒、持狗戒,这些苦切行中,而这个就是那个毗奈耶了,就是所谓戒禁取这一类的事情。「心不爱乐」,这就是解释那个「背」字,「亦不忍可」,这个文这么解释好一点。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以苦自任」,这是第三十七科,一共三十九科,这是第三十七科「补特伽罗诸门差别」,分四科,那现在是第四科。「又有四种」人,这是四类人,第一种是「以苦自任」,这个「任」这个字,在这里是授予的意思,就是用这个苦给自己吃,给自己受苦,这就叫做「以苦自任」。「不任于他」,他不授予他人的苦恼,他不把这个苦恼给别人,他只给自己。这样做的人,做了结果是什么呢?「而生非福」,就引起很多不可爱的苦恼事情,这是指谁说的呢?「谓受外道自苦戒者」,就是那个禀受外道,不是佛教里面的,外道自己苦恼自己的那种戒、那种人,就是自己给自己苦吃,就是刚才说的那些受牛狗戒的,或者是五热炙身的那些人。

「二、以苦任他不任于自」,第二种人就是把这个痛苦的事给别人吃,给别人受苦;「不任于自」,不给自己受苦,这样做也是会造成了很多的苦恼。这是指谁说的呢?「谓随有一不律仪者」,这就是说随那一个人,他就是欢喜做恶事,或者是钓鱼,或者是打猎,或者以杀生为职业的人,或者以偷盗为职业的人,或者是以淫为职业的,就是随有一不律仪的这种人,就是给别人苦头吃,他自己不受苦。

「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第三个就是自己也受苦,也给别人苦,因此而造成了很多的罪过。这是谁呢?「谓诸国王及祠祀主、马祠祀等」,国王就是国家最高的领导者,有权利的人,他有那么多的国土,有那么大的权利,有那么大的财富,他还不知足,他还是要侵略其他的国家去,于是乎自己也很苦恼,被侵略的也是很苦恼,所以是「以苦俱任」。「及祠祀主」,祠祀主这个祠堂里面这些邪知邪见的人,供养鬼神,供养天神,就是杀害猪羊,杀害这些来祭祠鬼神、祭祠天神;这样做自己也是苦恼,而杀害的众生也是苦恼。「马祠祀等」,就在祠堂里面杀这个马,把这个马杀掉了来祭祀,这也是一种非福的事情。

「四、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福」,第四种人就是他不拿这个苦恼的事情授予任何人,也不给自己苦吃,也不给他人吃;那么他这种行为「而生大福」,能造成很多有意义的功德。这是什么呢?「谓住静虑者及离诸恶补特伽罗」,就是安住在色界四静虑的人,他成功了这种人,他在深山里面住。假设没生到天上去,在人间的话,在深山里面与世无诤,自己常常入定;虽然生活很简单,看起来很苦,但是他并不苦,所以他很快乐。如果他若是来到人间教授的话,也会令人少欲知足、修学梵行,也是一种大福德的事情,所以是「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福」。「及离诸恶补特伽罗」,及人世间远离一切恶事的人,他不作恶,他能修五戒十善或者种种的功德,这种人也是有意义的,并不是持这些无义苦行,没有这些事情。那么这是「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这一段。

∵∵

寅三十八、语业过失功德差别(分二科)卯一、举过失

又略有四种语失:一、不实,二、乖离,三、毁德,四、无义。

这是第三十八科「语业过失功德差别」,语业有过失的语业,有功德的语业,是不一样的。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举这个过失的语业。

「又略有四种」话、四种语言是有过失的。那四种呢?一是「不实」,就是说谎话。第二是「乖离」,破坏别人的感情,使令别人彼此间变成了冤家,这样子;说这种语言,当然这是个动机的问题,他自己有一个希图,需要用妄语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我说一句谎话,我能占到便宜,我破坏别人的感情,我能得到便宜,所以叫做「乖离」。第三是「毁德」,就是谤毁别人的功德,就是破坏别人,这是说一些暴恶的语言。第四是「无义」,就是他也不属于前三种,这个就是属于放逸的语言,放逸的语言没有真实的意义,而是也有过失的,引起人的放逸。

这四种语言,当然是在身语意这三业上说,是属于口业;但是它不能离开意业的,因为离开了心是没有事情的,所以也还是由心发出来的语言。由心发出来的语言,就是刚才所谓动机了,如果动机有问题,当然就是有过失了。但是我们佛教徒不应该这样子,不应该为了成就自己的利益去伤害别人,这样的语言不可以说,不应该这样说,不应该有这种动机、这种事情。

∵∵

卯二、例功德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四种语德。

前面是「举过失」,这是第二「例功德」。就是与前面这四种妄语相违反的,就是不说谎话,也不说离间语,也不说粗恶语,也不说这个杂秽语,说法语,这样子「即是四种语德」,就是四种语言都是有功德的。一般社会上的人,我感觉到说谎话不算一回事,随时说谎话。一般没有什意义的,也不见得对你有伤害,这还是轻微;如果是有意的伤害人,那的确就是不对了。我刚才说过,但是我们佛教徒不应该这样,这个语言上不要有这些过失,「当知即是四种语」的功「德」。

∵∵

寅三十九、圣及非圣语言差别(分二科)卯一、举非圣(分二科)辰一、标

又略有四种非圣妄语。

这第三十九科「圣及非圣语言差别」,分两科,第一科「举非圣」,先是「标」出来。「又略有四种」,不是圣人的,这是妄语,圣人是不说妄语;「非圣」那就是凡夫了,凡夫说这个妄语。这是「标」,底下加以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举见不见」。

∵∵

辰二、释(分二科)巳一、举见不见

谓于见不见,颠倒而说。

就是凡夫说谎话的时候,一般的常见就是「于见不见,颠倒而说」。他是看见了,但是你问,他说我没看见,于见颠倒而说;于不见也颠倒而说,他是不见,但是你问他是见不见?他说是见了!就是不是那真实,错误地与事实相反地那么样去说话。这是一种妄语,凡夫的妄语。

∵∵

巳二、例闻不闻等

于闻不闻,于觉不觉,于知不知,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例闻不闻等」。对「于闻不闻」也是颠倒而说,「于觉不觉,于知不知,当知亦尔」,这是非圣。底下「例贤圣」。

∵∵

卯二、例贤圣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贤圣谛语。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贤圣」的真实语,贤圣的真实语,见就说见,不见就说不见,闻不闻、觉不觉、知不知也是,也是照真实说。这一段文在前面讲过,在这里就是顺一顺文就好了。

∵∵

子五、五种(分二科)丑一、结前正显

已说四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五种。

这是第五科,前面已经说过了四科,就是用一、二、三、四的数字来介绍佛法的大意。现在用五的数字介绍佛法,分两科,第一科「结前正显」,把前面那一段文结束,正显现在的五种。

「已说四种佛教所应知」的境界,这以下说「五种」佛教所应知处。「已说四种佛教所应知处」,这句话是结前;「次说五种」,是正显,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别广宣说」,分二十科,用五个数字来表示佛法,分二十科,第一科是「杂染清净行聚差别」。分两科,第一科「于有取蕴」。

∵∵

丑二、别广宣说(分二十科)寅一、杂染清净行聚差别(分二科)

卯一、于有取蕴

谓有五种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一、所依所缘自性行聚,二、能领纳自性行聚,三、能分别言说分位取诸法相自性行聚,四、能作用自性行聚,五、能了别自性行聚。

这个「有取蕴」,「取」就是烦恼,有烦恼的五蕴,就是这个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是有烦恼的,那么这就是凡夫的五蕴。圣人就是无取蕴,没有烦恼的蕴。凡夫的这个五蕴也是由烦恼而引生的,引生出来五蕴之后,又发出来烦恼,所以叫做「有取蕴」。这底下是「于有取蕴」,看「于有取蕴」是怎么讲的。

「谓有五种诸欲贪品」,这是说有五种法,这五种法是什呢?「诸欲贪品」,是各式各样的欲。这个「欲贪」是于欲有贪,这个「贪」者爱也,爱着这个欲叫做「欲贪」。「品」者类也,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烦恼。是「粗重随逐」,这个欲贪属于活动,就是你内心里面有这个贪爱心出现,叫做「欲贪」;「粗重」是这个欲贪烦恼的种子。说这个人是有欲心的人,但现在他没有欲心,现在他的心里面还是清净,但是他有欲贪的种子,叫做「麤重」。

这个粗重的种子「随逐流转」,这个种子,从久远以来就有这个种子的,种子一直随逐这个人,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随逐到现在。他时常出来活动,那心里面就有欲贪了,活动了以后又造成了这个欲贪种子的力量,是「随逐」。「流转」是相续下来,或者来到人间,人间也可能各式各样的人,也可能是中国人,或者是外国人,各式各样的人,或者跑到三恶道去,或者跑到天上去;但是这个欲贪的种子总是随逐你不舍,不和你分离,你到那去都随着你。

「杂染所摄」,这个欲贪,不管是欲贪的现行也好,种子也好,都是不清净的,属于这一类的。你对于这个五蕴里面,这五法里面有这样的东西随逐你。「行聚」,这个「行」就是活动,就是一切有为法。而这「聚」不是孤独的,都是一堆一堆的,色法也是一大堆;受,你这感觉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乐忧喜舍的感觉也是一大堆,忧、喜、舍都是受;想也是一大堆;行也是一大堆;识也是一大堆。所有的法都不是单独的,都是一堆一堆的,所以叫做「聚」。这五种法,是属于「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的五法。这是标出来,标出来这「有取蕴」的大意,这底下就列出来究竟那五法呢?

「一、所依所缘自性行聚」,这个「所依」就是我们的前五根,这个「所依所缘自性行聚」是色法。「二、能领纳自性行聚」是受,一条一条就是色受想行识五法。属于色法来说,「所依」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缘」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也是色法。声音也是属于色法的,因为色法的振动才发出来声音,也是色法。所依的根的色法,所缘的境界的色法,这两种色法是「自性行聚」,就是属于它本身的境界。眼它本身的情况,耳、鼻、舌、身它本身的情况,这个「自性」就是它本身的意思,这也是属于有为的,也是「聚」。这是第一说到色蕴。

「二、能领纳自性行聚」,能领纳就是受,境界出现的时候,眼识和色境相接触的时候就有识,就是根、境、识这三个一和合就有受,就会感觉到是苦、是乐、是受,苦乐忧喜舍这种感觉。「能领纳」,他有这种功能能领纳。你若没有识就不行了,他就没有苦乐忧喜舍的受。「自性行聚」,这个受本身的这个有为的境界,这也是一大聚。

「三、能分别言说分位」,这是想,这个想它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能分别」,一个能「言说」。这个根境识一接触的时候,他心里面就会想,这个分别就是想,就是会思惟这是怎么回事,取它的各式各样的相貌情况,去加以观察、加以思惟,那么叫做「分别」;「言说」,又能说出来话,用语言表达出来他内心所想的,这两件事。「分位」就是所想的也是有分位的,所说的话也是有分位的,不是一笼统的那样子,其中有各式各样微细情况差别的,所以叫「分位」,这是想。

「取诸法相自性行聚」,这还是这个想,能分别言说,由内心的分别所以能发出言说来,这是一种;第二种是「取诸法相」,其实这个「取诸法相」和那个「分别」有相通的意思。这个「取」也可以说是拿到,拿到诸法相貌的情况,这个是心法,这个是色法,心是属于什么,色法又属于什么,各式各样的相貌,这样的「自性」行相,这都是想的自性的一个「行聚」,这种境界。那么这是想的相貌的情况。

「四、能作用自性行聚」,这就是五蕴里面的行蕴,行蕴。前面「能领纳自性行聚」,这是苦乐的领纳,苦乐忧喜舍的领纳;第三个「能分别言说分位取诸法相自性行聚」,这是认识,认识境界的相貌;现在这第四个就是采取行动了,能发生出来行动的作用,或者是来保护自己,或者去破坏别人,或者利益他人,各式各样的作用,这一类的活动,「自性行聚」,这是属于行蕴。

「五、能了别自性行聚」,这是第五种,就是识蕴,识蕴是能了别,能了别一切境界的相貌。前面受、想、行是属于心所法,能了别是心王,心王和心所是合作的,都有了别性。但是心王是主,其他心所法等于是帮助它做事情的一种情况,帮助心王做事情的一种功能。「能了别自性」,这了别本身的情况,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它也是一聚一聚的,不是单独的,心王它一动也是一大堆的事情。所以这个「聚」、集聚,所以这正是说这个就是五蕴。这五法里面是「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是这么一个境界。这是「于有取蕴」是这样情况,底下。

∵∵

卯二、例无取蕴

此五相违,当知即是离欲贪品粗重还灭清净所摄自性行聚。

这第二科「例无取蕴」,没有烦恼的蕴;就是前面这五蕴和它相违反的,不是「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不是了。

「当知即是离欲贪品」,它没有欲贪品。这样说这个「欲贪品」,应该不只是欲界的烦恼,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也在内。离了欲贪品,离了粗重,而能因为戒定慧的修学成功了,就是回到诸法寂灭相这里来,它那个无分别智,或者是有分别的智慧,都是清净的,没有烦恼的杂染,这样所摄的「自性行聚」。「所摄」的也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是聚集的。那么这就是圣人的境界,这要到阿罗汉果以上才可以,才有这种无漏的五蕴,才出现的。

∵∵

寅二、受用欲者所爱境别(分二科)卯一、标列五欲

又有五种受用欲者所爱境界,诸乐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诸背欲者,恒正观察,谓色声香味触。

这底下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杂染清净行聚差别」,现在第二科「受用欲者所爱境别」,这受用五欲乐的,在欲里面生活的人,他所爱的境界有什么不同呢?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这个「五欲」。

「又有五种受用欲者所爱境界」,受用欲的这一类的人,他所爱的境界有五种。「诸乐欲者,常所追求」,这欢喜欲的生活的人,常是这样去追求这个欲的,没有我要追求,有了就要受用,那么已经有了还不足,还要继续追求,还要加多一点,所以「常所追求,常所受用」。

「诸背欲者,恒正观察」,但是也不全都是受用欲者,还有弃舍欲的人。弃舍欲的人,就是「背欲者」。「恒正观察」,他为什能够弃舍这个欲?他就是要有智慧,能够有深入的、正确的观察欲是苦,所以他能放下这个欲,能「背欲」。这个五种是什么呢?「谓色声香味触」,就是如意的色声香味触,是所追求的境界。

这一段是标,「标列五欲」;底下第二科「配释四爱」,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

卯二、配释四爱(分二科)辰一、标

当知此中,依所追求、所寻思、所染着事,有四种爱乐。

「当知此」色声香味触里面,「依所追求」的色声香味触,「所寻思」的色声香味触。这个「追求」是在未来,追求就是还没出现,没出现我要追求它,使令它出现,所以它还在未来,追求是还在未来;「所寻思」是已经过去了,我过去享受到的五欲,虽然是过去了,心里面还在寻思、还在忆念。「所染着事」是现在,现在成就的五欲,时时爱着这五欲的事。此中「依所追求」是未来,「所寻思」是过去,「所染着」是现在,从这三方面来观察有四种爱乐的不同。底下第二科是「配」。

∵∵

辰二、配

谓未来所爱乐事,即所追求;过去所爱乐事,即所寻思;现在所爱乐事,即所染着,此复二种:一、所爱乐事,二、从彼所生所爱乐受。

谓未来所爱乐的事,即是所追求的;过去所爱乐的事,即是所寻思的;现在所爱乐的事,即是所染着的,那么这是三种。但是「现在所爱乐事」有两种,「此复二种:一、所爱乐事」,就是色声香味触;「二、从彼所生所爱乐受」,从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个事上面,引发出来的爱乐的乐受,所爱的乐受,如意的觉受,所以加起来就是四种了。

∵∵

寅三、爱非爱业异熟差别

又有五种有情,所得受爱非爱业果异熟自体。谓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第一科、第二科,现在第三科「爱非爱业异熟差别」,有爱业异熟、非爱业异熟。

「又有五种有情」,就是五种众生,他们所得到的受,这个「受」其实就是果报,但是这个受有差别,有「爱」业果异熟、有「非爱」业果异熟,有可爱的。因为这个果是业所得,所以加了「业」字。这个「异熟」,就说这个果不是一下子就熟了,逐渐逐渐成熟的,所以叫做「异熟」。「自体」,就是这个果报的自体。一共有五种,「谓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就是天、人,那是属于爱业果异熟;那落迦是地狱、傍生、鬼趣这三种,是非爱业果异熟,加起来就是五种。

∵∵

寅四、失利养等因行差别

又有五种失利养因行,亦是背涅盘因行。谓若于是处受用利养,若从彼得,若所得物,若所为得,若如是得,于此诸处心生吝惜。

「又有五种失利养因行,亦是背涅盘因行」,这是第四科「失利养等因行差别」。「失利养因行」,就是你有这样的因行,就失掉了利养,这样意思;因为你有这样的行为,你就失掉了利养。「利」就是财富,「养」就是你生活所需,来资养你的生命,简单说就是财富。失掉了财富的一个原因,就是你有这样的一个行为,使令你应该得的没得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