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七、诤根本处及能治别(分二科)卯一、举起诤处

又有六种诤根本处,一、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二、覆藏诸恶;三、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四、于衣服等更相欺诳;五、违越学处;六、于法于义颠倒执着。

「又有六种诤根本处,一、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二、覆藏诸恶;三、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

上次讲的那个第六科是「复有三处诸修行者难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贪恚害不乐所摄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现行;三者、超越有顶,超越此三难超越处,当知由六种无上对治。四无量是初对治」,这个「修四无量心」来超越第一种难超越处,这个是应该是容易理解的。

这个第二「无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对治,这个第二对治就是「超越一切行相现行」。这个无相心三摩地在三三摩地里面,有这个无相三摩地。三三摩地的次第呢?一开始是空三摩地,第二、无愿三摩地,第三是无相心三摩地。现在这里超越一切行相的现行,是要修无相心三摩地来超越。若在三三摩地里面来说呢?当然无相心三摩地是究竟圆满的。但是在这里这三种难超越的事的次第,他在中间。在中间,后边是超越有顶,就是「我慢」,是我慢。这个「我慢」这个地方有一点事情,就是在三三摩地里的次第,一开始是空三摩地,空三摩地是修无我观,在定里面修无我观,名为空三摩地,而后修无愿三摩地,无相三摩地,就圆满了,功德圆满。但是这一个次第,一开始是离欲,修四无量,四无量这个三昧是在四禅八定里面修的,境界也是很高。用这样的慈悲喜舍来对治欲贪恚害不乐,当然这个烦恼是清净了。清净了,这时候修无相三摩地来对治这个一切相的现行,当然也是可以。就是这个在无相心三摩地那里面就是二个方法,二个方法修这个无相心三摩地。就是不念一切相,思惟无相界,就超越一切相了,就超越一切行相的现行了。

但这地方就有可能有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因为没有修空三摩地。没有修空三摩地,这个「我」还在。前面修四无量心是破除去欲贪恚害不乐,破除这样烦恼。然后修无相心三摩地,超越一切行相的现行,这时候还有个问题,还是有我。所以第三个就是要修无我观了,修无我观的时候,这我慢永尽,就超越有项了。那么从这地方去思惟呢?这个无相心三摩地,如果前面没有空三摩地的话,这无相心三摩地里面还有我。「不与万法为伴侣」的时候,一切行相现行,就是心里面有一切相的现行,这个相现行于心,唯心作伴。现在一切相不现了的时候,唯独是心湛然独立。湛然独立,你没有修无我观的时候,就有可能,哦,这个就是我,有可能会有这个问题,那也就是类似非非想定了。非非想定是离欲的,也是离一切相的,但是「真神不灭」,就是我还在。

所以这个第三个呢?就是要我慢永尽是第三对治。但是怎么样来对治这个我?若观察这一念心在很高深的禅定里面,唯独这一念清净心明静而住,湛然常住,境界很高了!那么怎么知道这个不是我呢?那要修无我观。修无我观,当然这是…这一念心不是说没有这一念心,而是这一念心是因缘有,那就不是我了,是这么回事。

所以平常说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平常听人家讲开示,「不与万法为伴侣是何等人物?」「待汝吸尽西江水,再为汝道」,这个境界我也就到了吗?要从这个法门的安排的次第来说,你不修无我观,还不能超越有顶,还有这个问题。这个修行的事情,你若不去看佛菩萨的法语,自己还是糊糊涂涂的。

「又有六种诤根本处」,这一段文也是很有意思,就是「断我慢者,终不为彼我为究竟?为不究竟?如是疑惑缠扰其心」,这个话也很有意思。如果你常不读经,经论你常不读,你光是静坐的时候,你就会想:我对不对?我这样修行对不对?我现在出现的这个境界,是不是对呢??就可能会有这个事情。若常读经,佛是这么说的,与修多罗合,那么你的信心就起来,信心就增长。但是这一段文上说要断除我慢,断除我慢的时候也没有疑,也就不会有这个疑惑。

底下这是第七科「诤根本处及能治别」,分两科。「卯一、举起诤处」,就是这个纠纷的生起的地方,从什么地方生起的纠纷呢?

「一、展转相违,作不如意」,「展转相违」就是不只一次了。就是我触恼你、你也触恼我;我再触恼你,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这样触恼人,令你不如意。第一次也可能是无意的,无心的,第二次就有意了,那么展转的触恼,故意的叫你烦恼、引起你的烦恼、令你苦恼。那么这就是一个起诤处。当然这是一个…凡夫就是这样。

「二、覆藏诸恶」,第二个呢?就是自己做了很多的有罪过的事,隐藏起来,怕你知道,这是一个起诤处,但是又不可能人家不知道的。

「三、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等类中」,大家这个类别是平等的、是一样的,并不是我高过你,你高过我,都是一样。一样呢?这个利养也是平等的,但是偏要「剩受」,我偏要多受,我要多接受这个利养。「执为己有」,受了利养,得到了以后,这都是我的,我是应该这样子的。这也就容易起诤,就有问题。

「四、于衣服等,更相欺诳」,就是得到这些财物,「更相欺诳」,就是我欺诳你,你欺诳我。这个事情是那样,就是得财物的方…这个经过、这个过程,就用这个欺诳心向居士化缘,就是邪命,就是欺诳。得到以后又不说老实话,还是欺诳,那么这也就是容易有纠纷。

「五、违越学处」,就是犯戒了,没能够守持清净,犯戒。

「六、于法于义颠倒执着」,这底下对于这个法和义。这个法和义怎么回事呢?法是能诠,义是所诠,所诠之义。能诠的名句文,所诠的义理,是「颠倒执着」,就是错误的去理解。自己错了还认为是对的,所以执着自己的见。这样子呢?也是要出问题,也就是互相有诤论,也就引起纠纷。这个呢?主要就是常、乐、我、净。你执着无常而认为是常、苦恼而认为是乐、无我而认为是我、是不清净的而认为是清净的,就是执这一些事情,「于法于义颠倒执着」。

这个《披寻记》我们读一下:

∵∵

《披寻记》五二四页:

又有六种诤根本处等者,当知依此六处建立六诤根法: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邪见、倒见。依第一处建立忿恨,谓依身等同梵行现行非爱,是名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依第二处建立覆恼,谓于所犯乐欲隐藏,不欲令他知己所犯,是名覆藏诸恶。依第三处建立嫉悭,谓于僧只共有财物偏多受用,是名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依第四处建立诳谄,谓依邪命非法方便获得财物,同梵行者正诘问时便不分明,假托余事而有所说,是名于衣服等更相欺诳。依第五处建立邪见,谓无施与无祠祀无爱乐等。由是于非法中妄计法想,习诸邪行,是名违越学处。依第六处建立倒见,谓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是名于法于义颠倒执着。

「又有六种诤根本处等者,当知依此六处建立六诤根法」,这个「根」就是「处」,有此根而有这样的诤。

「谓忿恨」这是一种,忿恨的原因而有这些诤论。还有「覆恼」。这个文句都是那个《集异门足论》上的文句,这个和这个《成唯识论》、《百法明门论》不是完全相同。这个「嫉悭」,这个也是一个诤根处,还有「诳谄」,还有「邪见」、「倒见」等。这是六诤根法:忿恨、覆恼、嫉悭、诳谄、邪见、倒见,这是六个。

「依第一处建立忿恨」,就是「展转相违,作不如意」,这是第一处建立这个忿恨。「谓依身等于同梵行,现行非爱」,大家共同修行的人,就是故意的触恼人,不是可爱的事情,「是名展转相违,作不如意」。

「依第二处建立覆恼」,就是「覆藏诸恶」这个,「建立覆恼」。「谓于所犯乐欲隐藏」,自己有了错误的事情就隐藏起来,「不欲令他知己所犯,是名覆藏诸恶」。

「依第三处建立嫉悭,谓于僧祗共有财物偏多受用」,「僧祗」就是大众僧,大众僧共有的财物自己「偏多受用」,比别人要受用多一点。「是名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

「依第四处建立诳谄,谓依邪命非法方便获得财物,同梵行者正诘问时,便不分明,假托余事」,就是说不明白了,就是假托其他的事情,本来这个出问题的是这里,这里他不说了,说别的事情,「假托余事」。「而有所说,是名于衣服等更相欺诳」。

「依第五处建立邪见,谓无施与、无祠祀、无爱乐等」,这是第五处。「由是于非法中妄计法想,习诸邪行,是名违越学处」。

「依第六处建立倒见,谓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是名于法于义颠倒执着」。

∵∵

卯二、显能断法

又有六法能断如是诤根本处,慈心所发身语意业,能断初二;同受利养,能断三、四;同趣尸罗,能断第五;同趣正见,能断第六。

「又有六法能断如是诤根本处」,前面是举这个起诤处,这底下开示能断这六种诤的法门。

「能断如是诤根本处」是什么呢?「慈心所发身语意业」,那个忿恨是瞋,瞋用「慈心」,用慈爱的心情发出来的身、语、意的行动。「身」表现出来的也是慈悲心,「语」也是慈悲的语,「意」也是慈悲的意,用这样的心就把这个忿恨对治了。用慈爱的心彼此间来共住,那么就没有纠纷了。没有纠纷了,彼此都快乐,心情快乐。你若故意的触恼别人,你心里就苦恼。对方也苦恼,你也苦恼。如果用慈爱的心呢?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用修慈悲心来对治,对治这件事。

这个呢?「能断初二」,能断这前两个诤根本处,一个是「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二、覆藏诸恶」的事情。

「同受利养,能断三、四」,不要多领受利养,那么就把第三个和第四个这两件事的错误就息灭了。

「同趣尸罗,能断第五」,第五个是「违越学处」,「同趣尸罗」,大家共同的都守这样的戒。「趣」在这个地方是亲近的意思,也是尊重的意思。我尊重这个戒,我不违犯。大家共同的来学习这个戒,来尊重这个戒,爱护这个戒法,这样就把第五个错误息灭了。

「同趣正见,能断第六」,这个第六就是「于法于义颠倒执着」,那就是邪见的关系。现在若学习佛陀所开示的正见,那就是把那种颠倒执着也就息灭了。

这样说呢,要发慈悲心就是同受利养这件事也应该包括在内,这样嘛不就是没有纠纷。你发了慈悲心就没有纠纷,这就是慈悲。所以真能修慈悲观能远离很多的过失。不要因为我说出一句话,我发出来一样的行为,引起纠纷。我说这种话,我做这种事,人家不能接受的,不合道理啊!不合道理,就引起纠纷。引起纠纷,是因为我这样发出来的,那就是不慈悲嘛。所以若是有慈悲心的话,就能远离很多过失。这个戒实在就是慈悲,这杀盗淫妄就是不慈悲,这是一样事。

底下是「同趣正见」,这是要学习佛法才能有这个智慧。有这个智慧就没有邪倒、邪知邪见了。所以学习智慧也很重要,智慧能解决一切的问题,这是说出这件事。

而这个能对治的方法,倒是我们现在急需的一件事。

∵∵

寅八、能摄威德究竟差别

又有六法,能摄一切诸修行者威德究竟,谓神境、天耳、宿住、他心、生死智通,能摄威德;漏尽智通,能摄究竟。

「又有六法,能摄一切诸修行者威德究竟」,这是第八科「能摄威德究竟」的「差别」,能摄一切诸修行者的威德和究竟。人当然…若是…我们有可能会有这样的心情,我希望有大威德,也可能有这个的想法;但是也可能没有这个想法。没这个想法的人,多数是欢喜自由的人。欢喜自由的人就不愿意有威德,至于这个性情刚烈的人,可能有这个想法。但是这件事实在是应该具足的。

「谓神境、天耳、宿住、他心、生死智通,能摄威德」,这是解释前面这句话,什么叫做「威德」?就是有「神境通」。「神境通」就是神足通,有各式各样的不可思议的变化。那么有天耳通,还有宿住。「宿住」就是宿命通。「他心通」、「生死智通」就是天眼通。「天眼通」,说这个人死掉的时候,我们肉眼看不见他怎么回事,若有天眼通就知道这个人到那儿去了。在那里又生了,天眼通也能看见。这些死生都能看见,看见未来的事情,都能看见。这实在这也是一种智慧。

这五种神通的境界,能够「摄威德」,能统摄一切的威德力。你有这种的境界,这威德的力量就显现出来了,人家对你另眼相看,都不同了。

「漏尽智通,能摄究竟」,你若是有这个六通里面这个漏尽通呢?能够究竟圆满。如果你没有漏尽通,你前五个神通有时候会失掉的,那个威德不究竟,虽然有,有时没有,就没有威德了,还是靠不住。若有漏尽通的时候,心里面没有烦恼,没有这贪瞋痴的烦恼。就算是有的时候不常入定,定可能会失掉,也随时也会恢复过来。所以「漏尽智通,能摄究竟」。

这样加起来,这六法「能摄一切诸修行者」的威德的究竟,这是第八科。

∵∵

寅九、谛现观法障治差别(分二科)卯一、明能障(分二科)∵辰一、标

又于圣谛未得现观补特伽罗,略有六种能障谛现观法。

这是第九科「谛现观法」的障治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明能障」,先「标」出来。

「又于圣谛未得现观补特伽罗」,这个又我们的佛教徒发很好的心,爱乐佛法、学习佛法,但是对于这个「圣谛」,就是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圣人才认为这是真实的,不虚妄的,凡夫还迷迷糊糊的,这是苦谛吗?我感觉很快乐嘛!所以这个不知道是苦。只有圣人才知道色受想行识是苦的,苦集灭道的事情。

「未得现观」,你还没能成就无分别智。这无分别智,这个根本的智慧,通达色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是毕竟空寂的,这种清净的智慧还没有成就,这种人叫补特伽罗。

「略有六种能障谛现观法」,能障这种修行的法很多,但现在说六种。这六种能障碍你谛现观法的成就。

这是「标」,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前五」。

∵∵

辰二、释(分二科)巳一、举前五

谓如前说三种愚痴增上力故,起三颠倒,规求利养,希望寿命。

「谓如前说三种愚痴增上力故,起三颠倒」,这前面说有三种愚痴,你们还记住吗?一个「时节愚」、一个「分位愚」、一个「自性愚」,这三种。由这三种愚起这三种颠倒,就是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无我计我倒,计我的颠倒。

于「三种愚痴增上力故」,这个「愚痴」它很有力量,它的力量能叫你糊涂,叫你发动三种糊涂,这是三个。另外还有一个「规求利养」,这是贪心了,前面是愚痴,这是贪心。他还「希望寿命」,寿命长远一点。希望利养,希望有得享受,还希望健康,希望寿命长,健康长寿,这样子。这加起来就是五法,是「举前五」。

∵∵

巳二、显第六(分二科)午一、标相

此中差别者,于顺恶见、恶闻、恶说、恶分别处法中,喜乐恶见、恶闻、恶说、恶分别事。

「此中差别者」,这底下是第二科「显第六」,第六样能障碍你谛现观的这个过失。这里面说六法,那就和前面的五法多出来一个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

「于顺恶见、恶闻、恶说、恶分别处法中」,喜乐ㄌㄜˋ或者「喜乐ㄧㄠˋ恶见、恶闻、恶说、恶分别事」,就是顺于「恶见」,就是这是一种有过失的、染污的,你看见这个境界是属于染污的境界,放逸这种境界,能增长你的贪瞋痴的这种事情。「恶闻」就是这种言论,这样的言说令你污染,令你心里不清净那些事情,「恶闻」。「恶说」,「闻」是在听闻,或说你自己也会说,「闻」是听别人说,「恶说」是自己去说。「恶分别」总而言之,你见也好、闻也好、说也好,总是由内心去分别。内心这些污染的分别这些事情。

「喜乐ㄧㄠˋ恶见、恶闻、恶说、恶分别事」,这问题就在这里,这些恶见、闻、说、分别的这些污染的事情出现了。出现了,自己心里面生欢喜,我欢喜看见,见、闻、说、分别这些污染的事情,我欢喜,这就是问题了,这就是能障碍了,能障碍自己用功修行了。

∵∵

午二、辨摄

如是喜乐,于未得圣谛现观异生心,最能漂动,极为障碍,非于圣者。是故说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脱成熟分中。

「如是喜乐,于未得圣谛现观异生心,最能漂动,极为障碍」,这底下「辨摄」,说明白为什么它会有这种作用。

「如是喜乐」,说我们对这些污染的事情欢喜,这样情形会怎么样呢?「于未得圣谛现观」的「异生」,凡夫的这种人,他的心「最能漂动」,它有大力量使令您心动,动出来这个贪心、动出来这个欲心,动出个瞋心,动出各式各样的愚痴的境界。

「极为障碍」,他就是能障碍你修止观。你这时候再去静坐的时候心就不寂静,就坐不来了。奢摩他也止不住了,毗钵舍那也不能观了,就是无可奈何,这就是「极为障碍」。

「非于圣者」,这不是对圣人有种事情,圣人是不能障碍的。他已经成为圣人了,这些事对他是无效,只是对凡夫是有力量的。因为凡夫一切的这些污染的种子都存在,一有了所缘缘的时候这种子就要动,你加上一个不如理作意,就是糟糕了。

「是故说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脱成熟分中」,所以这个佛的法语中说这件事是在「明分中」。「明分中」,就是在这个资粮位,就是在外凡位。初接触佛法的时候,也生欢喜心,啊,这个圣人的境界很好,这大光明的世界我也欢喜,那么祈求、希望成就圣道,那个时候叫做「明分」。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到内凡,所以这个烦恼的力量很大。虽然有一点好的愿望,但是烦恼的力量很大,一遇见这种境界就不得了。所以「未得圣谛现观异生心,最能漂动」,漂动你的心。

「非在解脱成熟分中」,不是在那个解脱成熟的分中,就是内凡位。内凡位不那么要紧,这些事他那个正念还是有力量了。正念有力量,这些染污的境界对他影响不大,不是太有障碍。但是在外凡可是不行,还是有问题。那么这是开示我们这件事。

∵∵

卯二、明能治(分二科)辰一、标

对治如是能障碍法,当知即是六种正取相。

这是第二科「明能治」,前面第一科是「明能障」,这是第二科「明能治」,能对治那个障碍的。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对治如是能障碍法」,「对治」者,就是消除的意思,消除去这个能障碍的这种的染污。「当知即是六种正取相」,这六种正取相能够有力量对治它。

这是「标」,底下第二科是解「释」。

∵∵

辰二、释

谓如前说五种取相,及一切世间不可乐取相。

谓如前面说的那「五种取相」,「五种取相」就是无常常到,于苦乐倒,一个常倒,一个乐倒,一个我倒,加上规求利养,希望长寿,就是这个。这个当然就是用无常、苦、无我来对治,乃至到希望规求利养,乃至到希望长寿这个事,也是用这种过失来…来观察它的过失就能对治了。观察人的寿命,一口气呼出去,不回来就死了,还有长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