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十四、能尽诸漏真实智别

又有四种,于转还品真实能取智,能尽诸漏。一、转品果真实智,二、转品因真实智,三、还品果真实智,四、还品因真实智。

一共是分三十九科,现在是第十四科「能尽诸漏真实智别」。「能尽诸漏」是他的作用,谁有这个作用呢?是那个「真实智」,真实的智慧能断烦恼,不能断烦恼,那个不是真实的智慧。而这个智慧还是有差别的,这里这一段文就是说这样的意思。

「又有四种」智慧「于转还品」,「品」就是类,「转」是一类,「还」是一类。「转」就是流转,在生死里面活动,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在三界六道里边生死,就是「转」品。「还」品,就是还归诸法寂灭相;诸法本来是寂灭的,但是我们虚妄分别,就现出来六道生死的虚妄相,现在遇见三宝了,还复于、归还到寂灭相,就是涅盘了,这又是一类,这是清净的一类,「转」品是染污的一类。是「真实能取智」,这个「取」在这里就是认识的意思,真实的能认识「转」品、「还」品的真实相的那个智慧是有四种。「能尽诸漏」,这个智慧是能灭除去一切的烦恼。那四种呢?

「一、转品果真实智」:这个流转生死,虽然情况也是很复杂的,但是也就是分两类:一个是果,一个是因。对流转生死的「果」这一类的情况,你真实能够明了的,这是一种智慧。凡夫虽然在生死里流转,但是对于生死不认识,不是那么明白的,这唯有圣人才能明白这件事。

「二、转品因真实智」:就是流转生死一切法里面的因,因此因而得果,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什么样的果是由什么样的因得来的,你通达了「转品因」的真实智慧,这又是一种。就是有因才有果,有果也决定是有因,因和果两个是不能分开的;说是没有因而就有果,那就是邪和邪见了。

「三、还品果真实智」:这个「转品果」其实在四谛里面就是苦谛,「转品因」就是集谛,就是这两种;「还品果」就是苦集灭道的那个灭谛,灭谛就是惑业苦都寂灭了,色受想行识都不生了,离一切相的那个寂灭相。你通达了这个寂灭相,那个真实的智慧,那就是真实的智慧。

「四、还品因真实智」:那么还归寂灭是要由修学戒定慧,才能够达到那个果的寂灭相的,对那个清净的因,你能真实的通达,那就是真实的智慧,那么这就是道谛。加起来就是通达苦集灭道的四种智慧,是「真实能取智,能尽诸漏」的。

∵∵

寅十五、能断烦恼正方便别

又有四法,能令信者为断烦恼修正方便。一、相续殷重作用精进,二、正知行念,三、奢摩他,四、毗钵舍那。

这是第十五科「能断烦恼正方便别」。我们心能静下来,心不要向外攀缘,心能够反省,反省的时候就会知道有烦恼的过患,这个时候才能从内心里面发出来我要断烦恼,才会发出来这件事。如果虽然常常起烦恼,而没能静下心来反省,也不知道烦恼有什么过患,不知道烦恼有过患,很难愿意断烦恼,很难愿意采取行动,我应该消灭一切烦恼令心清净,很难有这样的愿望。现在这上面说能断烦恼的正方便别,「正方便」就是正确地灭烦恼的方法,这个方法有四种,就是这么意思。

「又有四法」,又有四种方法,「能令信者」,能使令相信佛法的人,「为断烦恼修正方便」,他的目的是需求要消除自己内心的烦恼,他就采取了正确的行动,叫做「修正方便」。那四种呢?

「一、相续殷重作用精进」,「相续」是不间断的意思,今天也这样子,明天也这样子,一直的相续下去做这件事。「殷重」是专一的意思,专一就是很诚实的真实的要做这件事,不是虚伪的。「作用精进」,「作用」就是发起、发动,就是从内心里面发出一种作用,什么作用?就是「精进」,就是努力的这样修行而不懈怠。那么这是第一个,这一个法实在就是精进。

「二、正知行念」,第二个法就是正知和正念。这个「正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用功的时候,你要能够有智慧认识这是正确的、这是错误的,这叫做「正知」。若认识了的话,我的身口意,我的用功修行,这一下子有点错误,赶快地要把他调转过来,那么这叫做「正知」,是这个意思。这个「正知」,就好像类似警察这种职业性的事情似的,他就是在去监察人民的行为,你是合法是不合法这件事,这「正知」是这样意思。「行念」,这个「行」也和那个作用的意思一样。就是这个心在活动的时候要有念,这个「念」是不忘的意思,明记不忘的意思;或由正知的作用知道这是正确的,这个正法在心里面显现出来,不要忘掉了,这叫「念」。忽然间失掉了正念,这个正知马上的要警觉,把这个正念把它收回来,不要失掉了。这也就是在精进用功的时候,内心里面的相貌,要有正知和正念的这种差别,有这种作用。

「三、奢摩他」,第三个方法就是止。这个止有多少种,这个止,譬如说我们用息,出入息作所缘境,就停留在那里不要动,以息为所缘境;或者以心为所缘境;或者是色受想行识都可以作所缘境;或者是以诸法寂灭相为所缘境,就是各式各样的所缘境。但是这个止的意思,就是安住在所缘境上明静不动,不散乱也不昏沈,就是来修学习这个定。

「四、毗钵舍那」,「毗钵舍那」翻作中国话是观察的意思,观察是属于智慧,就是观察诸法真实相。因为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是在虚妄的境界上活动,在虚妄境界上活动,结果不是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贪,再不然就是邪知邪见各式各样的烦恼,这是因为不见诸法真实相的关系,心里面虚妄分别,就引起烦恼。所以现在要观察诸法真实相,所以叫「毗钵舍那」,观察诸法真实相就没有问题了,烦恼就不生起了。因为在诸法真实相那个地方,不是生烦恼的地方,这虚妄的境界才会引起烦恼,所以需要有观的智慧,只是奢摩他的定不可以。当然你若在诸法寂灭相上得定,那就是观了,止观统一了。

这四个方法是「能令信者为断烦恼修正方便」,当然没有信心的人就不要提,有了信心你用这四个方法,你就能断烦恼。

∵∵

寅十六、通达法等所依差别

又有四种能通达法,能尽上漏所依足迹。谓为得圣道修有漏慧,既得道已缺诸烦恼及缺诸事,无余永断诸烦恼事,如所得道转更修习。

这是第十六科「通达法等所依差别」,也是有四种差别,在这个地方有阶级的不同,深浅的不同,有前后次第的不同。

是「有四种能通达法,能尽上漏」,这也是显示这四种法的作用,你修学这四种法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能通达法」。这个「法」就是诸法寂灭相,也就是归依佛、归依法那个法,能令你明白怎么叫做归依法;「法」:法性、实际、诸法如乃至涅盘,这些都叫做法。「法」,这是一个名字,是一句话,是个音声,这不能算是通达。若「通达」,那是真实的要得到无分别智才能与法性相应,所以是「通达」。所以「能通达法」,就是表示你可以见到诸法实相了,这四种法能令你证悟诸法实相,这叫「能通达法」的意思。

「能尽上漏」,这个「漏」就是烦恼,漏是烦恼,为什么说「漏」呢?「漏」就像人生疮了,生了疮的时候从疮里流浓、流血,叫做「漏」。现在我们的烦恼,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里面往外流,不是贪心流出来就是瞋心,往外流出烦恼;眼也是个疮,耳鼻舌身意都是疮,我们凡夫的六根就是六个疮。这个疮里面一动,和色声香味触法一接触,这个贪心就出来了,瞋心出来了,各式各样的烦恼都出来了,所以叫做「漏」。这是佛菩萨慈悲的智慧,形容这个烦恼的相貌是这样子。这个「上漏」怎么讲呢?这个「上」这个字是超越的意思,就是超越这个烦恼的境界,是这样意思;也是解脱的意思,解脱这个烦恼的境界,解脱烦恼的境界那就是圣人了。

「能尽上漏」,就是能够灭除去一切漏,能超越一切漏的境界,超越烦恼的境界,这就是你通达这四种法,你能够断烦恼,能够见到真理。这个「能通达法」就是见到真理了,「能尽上漏」是断惑,断惑证真,是这么一句话。「能通达法」,实在就是得到了无分别无漏的智慧了。「能尽上漏」,得到这个智慧有什么好处呢?能断烦恼,断烦恼就得解脱了,就是圣人了。

「所依足迹」,这四种法就是「通达法」、「尽上漏」所依止的地方,就叫做「足迹」。这个「足迹」怎么讲呢?就是你在路上走的时候,现出来痕迹,现出来脚的印,在泥土的道路上走,就现出来足迹。现在说这四种法的修行,就是有这样的,也就是圣人,过去的佛菩萨,他们这样走过来的道路,我们也跟着这个道路去走,也就是我们所学习所根据的地方,所以叫做「所依足迹」。这是说这四种法的作用。这底下就说什么四种法呢?

「谓为得圣道修有漏慧」,那天智禅法师问:有所求就是不对的,但是不求还不行,求又是错了,那么怎么才是对的呢?这句话有这个意思。「谓为得圣道」,就是我们佛教徒学习了佛法以后,感觉到要学习圣道,才能解决老病死的问题。学习圣道那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修有漏慧」,你这时候修行,努力学习佛法,修学戒定慧,这个时候还没有成功,所以你虽然用功修行,但都还是属于有漏的,还都是属于有漏的,而不是真实圣人的境界,所以叫做「修有漏慧」。这个「慧」,虽然是超越了一般的凡夫境界,在思想上超越了凡夫这种虚妄分别的境界,但是还是有漏的,他还不是清净的,还不是那个清净的圣境,不是圣人的那个清净境界,所以叫做「修有漏慧」,是这样意思。

「既得道已缺诸烦恼及缺诸事」,虽然是有漏,但是你依据佛所开示的法门,努力的去做,忽然间就超越了,忽然超越是这么讲。但是现在人的语言叫突破,这两个字也合适,就是从有漏的境界忽然间就突破了,突破这有漏的境界到无漏的境界去,就成功了。所以说虽然是有漏,但是他有力量向于无漏,所以还是很宝贵的事情。说是这个时候一念突破,突破了有漏的境界,突破了有漏的虚妄分别心,就见到真理了。见到真理的时候,你就得到无分别的智慧了,那是名为「道」。「既得道已」,你既然已经成就了,「得」就是成就,获得了清净无漏的智慧,见到真理了以后,「既得道已」。

「缺诸烦恼及缺诸事」,这个时候是「缺诸烦恼」,原来的时候,所有的烦恼我都具足,一点也不缺少的;现在入了圣位以后,烦恼缺了,就是见烦恼、分别我执没有了,就缺了。「及缺诸事」,诸事也不具足了。「诸事」是什么呢?没有得圣道的人,当然也有可能会做好事,就是先有同情心,有利益他人的行为,那就是好事。有的时候又有不同情心,有杀害、伤害众生的动机,做了一些事情的,做了事情那就要到三恶道去了。所以这个众生有各式各样的烦恼,有各式各样的因果事情,都是具足的。但是你得了圣道的时候,就是得了初果以上的时候,「缺诸事」,三恶道的这些事没有了,不会再到三恶道去,不会因为有罪业使令你到三恶道去,不会的。除非你有大悲心、有神通,那么到三恶道去救护众生,但那不是罪业,那是慈悲心的行动。现在是得了道以后,得了初果的时候,「烦恼」也不具足了,「事」也不具足了,有所缺了。那么这是第二个境界,就是见道。

「无余永断诸烦恼事」,这是第三个就是修道。得了初果以后,就是初得无生法忍以后,烦恼也没有完全断,还有烦恼,功德不圆满,所以还要努力的去修行。修行由初果、二果到三果到四果,把所有的烦恼都消灭了,叫做「永断诸烦恼」。这个「永断」这意思,简别世间上的修行人,世间上的修行人他能得四禅八定的时候,他把欲界烦恼也是断了,欲界烦恼不动了,没有欲了。但是不是永断,他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寿命到了的时候又死掉了,死掉了又回到欲界来,欲的烦恼又出来了,所以那个烦恼是暂时的断了,不是永断。现在你修学佛法的时候,修学止观的时候,能见到真理,那断烦恼是永断,断了以后就永久不会再有了,这叫「永断」。这个是「无余永断」,所有的烦恼没有剩余的,「永断诸烦恼事」。那就是到阿罗汉果以上的境界了,这是第三样。

「如所得道转更修习」,如你所得的圣道转更修习,要继续地要再修习、再修行。这个得了圣道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他若没有入定的话,他也去见闻觉知的。虽然见闻觉知,其心舍入,他的心不取着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没有贪也没有瞋,没有各式各样的虚妄分别,还是清净心的这样境界,所以叫做其心舍入。「如所得道」,就是到了这个境界以后,「转更修习」,「转」就是继续的意思,继续地又还要修学圣道。那么得了圣道以后这个人做什么呢?他还是按照圣道那样去做。这圣道有两种,一种是…,还是修止观,奢摩他的止,一种是观,还是止观两件事。

止就是心里面远离一切虚妄分别,寂静而住,那真实叫做无为闲道人。他什么事情也没有,心里面一点事情也没有,真是所谓闲了,清闲的闲。我们凡夫当然不可能做到这件事,凡夫一定是要做事的,心是不能闲,心不能闲,身也不能闲。唯有到了阿罗汉以上的圣人,他要修止的时候,才可以名之为无为闲道人,所以这个是止。若观那就又一回事,观就是有分别了,也可能还继续修不净观,也能观一切法性的事情。那么若是听闻了大乘佛法,那他若发无上菩提心做大菩萨,那又更有胜妙的法门要修行了,那叫「如所得道转更修习」。

这样说这四种在《显扬圣教论》上,叫做四居处,四个居处,那又一个名字了,叫做慧居处,智慧的慧,居住的居,处所的处,慧居处;谛居处,苦集灭道四谛的谛,谛的居处;舍居处;寂静居处,分这四个居处。这样说前面「又有四种能通达法,能尽上漏所依足迹。谓为得圣道修有漏慧」,这个就是慧居处。慧居处是什么?就是无漏智慧的依止处。这个无漏智慧的依止处,要依止你这个有漏慧,就是在凡夫的时候修学戒定慧,也就是修四念处,没入圣道之前,修四念处那是慧居处,无漏慧的依止处,就是能发出来无漏慧,这个意思。

「既得道已缺诸烦恼及缺诸事」,这是谛居处,就是更圆满的境界要从这里,依止这个初果圣人这里开始,可以达到圆满的地方,所以叫做谛居处。「无余永断诸烦恼事」,是舍居处,就是把所有的烦恼都弃舍了,都没有了。「如所得道转更修习」,叫做「寂静居处」,究竟圆满叫做寂静居处,心里面再也不动摇了,没有事情能动摇他的心了,这叫寂静居处。

∵∵

寅十七、展转相应无色蕴别

又有四法展转相应,有行有缘和合而转,同一缘转,谓受想行识。

这是第十七科「展转相应无色蕴别」,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把色蕴不在内,就是受想行识这四蕴,四蕴是展转相应的,受与想相应,想与行,行与识,识与受想行都是相应的,就是说明这件事,也叫做四识住。

「又有四法展转相应」,就是受想行识这四法它是展转相应的。「相应」就是互相不冲突,我和你是合,你和我也合,大家和合的做事情,叫做「相应」。如果有冲突,就是不相应了,这样意思。「展转相应」,就是像刚才说受与想相应,想与行相应,行与识相应,识与行也相应,识与想也相应,识与受也相应,想与受也相应,就是互相都是相应的。「有行有缘」,这个「有行有缘」怎么讲呢?「有行」是行相,「有缘」是所缘,有所缘境,这个行相就是能缘所缘境的那一个。譬如这个受,受也是一种心理的作用,心所法的作用,它是以所缘境,或者是以苦为所缘,以乐为所缘,不苦不乐为所缘,那么这是受,那么这就是他的一个行相。他就是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他有感觉,感觉到不欢喜就是苦受,遇见这境界感觉到欢喜,人与人都不一样,看见月亮的时候,这个月圆的时候,有人看见月亮心里欢喜,有人看见月亮心里不欢喜。

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行是各别的,所缘是共有的。这个受想行识,这四个都是能缘,都有行相,但是共同的缘一种所缘境,就是大家这受想行识都是缘这个月亮的话,这个受感觉到欢喜;想月亮是圆的,月亮是光明的,会想出来很多的事情,受、想;行就是采取行动、心里决定,我要多观察一会儿,使令我心里欢喜,或者怎么的,受、想、行;识也是了别,大家都是缘一个所缘境,但是能缘的相貌不一样,所以叫做「有行有缘」。「和合而转」,这世间受想行识,他们彼此互相都是和合的不冲突,大家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我也随顺你,你也随顺我,就和合。「而转」就是活动,和合的活动。这个「相应」也就是和合的意思,就是和合不相冲突,叫做「相应」,「和合而转」。

「同一缘转」,同一所缘境,在同一个所缘境上活动。「谓受想行识」,就是受想行识这四法,这四法叫做「又有四法展转相应」。若说四识住的话,就加上色,色受想行。这个识在这四个境界上活动,在四境界活动,但是有个爱着的意思,这个识爱着色受想行,有爱着的意思;也有欢喜的意思,这个识欢喜在色受想行上活动,所以叫做四识住。现在把色去掉,单说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有相应的意思,因为有了别,受也有了别性,想行识都有了别性;了别性,他知道我愿意同你合,愿意同你相应,我不愿同你合,有这种心里作用。色法没有这个意思,色法是没有识的,所以不论相应,不论这句话。这上面论相应,受想行识互相和合,「展转相应,有行有缘和合而转,同一缘转,谓受想行识」。

∵∵

寅十八、令乐圣教诸护差别

又有四护,能令已入佛圣教者爱乐圣教。一者、命护,二者、力护,三者、心烦恼护,四者、正方便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