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二十五、观待生乐诸欲差别

又有三种,诸受欲者劣中胜欲,观待诸欲所生乐故。一、多用功力依缘诸欲,谓现前住所有诸欲。二、少用功力依心诸欲,谓乐化天所有诸欲。三、极少功力依心诸欲,谓他化天所有诸欲。

「又有三种诸受欲者劣中胜欲,观待诸欲所生乐故」,这是第二十五科,一共是分四十科,现在是第二十五「观待生乐诸欲差别」。

「又有三种诸受欲者」,这个享受欲乐的人有三种不同,就是「劣中胜」这三种欲。这三种欲怎么来的呢?是「观待诸欲所生乐故」,这诸欲所生乐,这个乐是由欲生的乐。由欲生的乐,怎么会有差别呢?就是这个受欲的众生,就是欲界里边的人,不是色界、无色界;欲界里边的众生,去看他们受欲的情况,彼此的差别,归纳起来就是有三种不同,这样意思。

这个「观待」这句话怎么讲呢?这个「待」这个字,实在来说就是因的意思,这个待是因,因缘的因的意思,观察他的因缘。说这个「乐」是怎么有的呢?要「待诸欲」,若没有欲的时候,这个乐是没有的;这个乐要待诸欲。譬如说是我们伸手拿东西,我们拿东西这件事,你一定要有手,不然的话不能拿东西。这个执持要待这个手才可以执持,不然的话不行。禽兽,有些兽它那个足、那个爪不够、爪不够,不够你要它拿东西它拿不来;那个大鸟它的爪很长,它能拿东西;像猫那个爪,它不能拿东西,就是那个手指,它那个指不行,不长不可以。

而且要待,观待那个因,要有因才有这件事,执持要待那个因,需要有因才能够有这件事。譬如说我们这个手,胳臂能屈伸,就是因为有个节,这个地方有个节,如果这里没有节就不能屈,屈伸都没有了;所以屈伸这件事,这个作用要观待这个节。说我这个人会走路就是因为有足,不然的话不能走路,所以走路这件事,这往来的行动要观待这个足,这叫做「观待」。这个观待的意思就是要有因,才有因缘所生法,就是这么意思。这个「乐」是观待诸欲,才会有乐的,才会生起来乐,就是这么意思。

这个「观待诸欲所生乐故」,就是看、观者,看也是内心里面事情,内心里面看众生「待诸欲所生乐」,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就是这样。哪三种呢?

「一、多用功力依缘诸欲,谓现前住所有诸欲」,这是第一种。第一种是「多用功力依缘诸欲」,这个欲的乐你要多用功力,这个功力,当然一个是体力、一个是心力;你这个体力和心力要多用的时候,才会有乐。这里面都有什么事情呢?「依缘诸欲」,要有所依、要有所缘的,这样才有很多的欲。眼见色、耳闻声乃至身感觉到触,都有所依、所缘。从这里面有你所欲的事情,你所欢喜的事情,从这里面就生出来乐了;要有所依、所缘而还要多用功力,就这些诸欲的事情才有乐。

可是这里面还是有一点差别,是什么呢?就是「谓现前住所有诸欲」,就是这些因缘已经出现在前了,叫做「住」;这个住已经出现在前了,那叫做住。已经出现在前的时候,你譬如说是现在把这个饭菜都烧好了,你正在饥饿的时候要吃饭,你还要吃,可口了就感觉心里欢喜,这就是「现前住所有诸欲」。但是你若不去拿过来吃你还是没有乐,还不能解决饥饿的苦;是已经现前了,你还要多用功力你才有乐。这样的乐就是我们人间的人,人间的众生都是这样子。说是那个人的福报很大,他还是要做生意,或者是做官,工、商各式各样的事情去动作,这样子就来了很多的财富,然后还要多用功力才能有如意的事情,这样子叫做乐。「诸天」,天上的人,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也还都属于这个范围内的,也还是「多用功力依缘诸欲」;也还是「谓现前住所有诸欲」,是这样的意思。

「二、少用功力依心诸欲,谓乐化天所有诸欲」,这是第二种。他们不需要用很多的力量,不需要。那么就是「依心诸欲」,就随顺他心所愿的这一切诸欲,就来了、就出现了,就这样。他们不必用很多;也要用力,但是不多,这是谁呢?「谓乐化天」,就是第五层天,由下向上数那第五层天,他们的那么多的五欲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少用功力」,就有了乐了。

「三、极少功力依心诸欲,谓他化天所有诸欲」,他们不需要用那么多的功力,这更少的功力,更少的功力而他这个功力就是依他的心,他心里想一下,这个欲就来了,「依心诸欲」就出现了。就是「谓他化自在天」,他们的欲就是这种境界。

这个他化自在天,是要人间修成就未到地定的人,才能生到他化自在天,要有这种境界。其余的空居天都还是要有寂静住,也都要有欲界定,要有欲界定的;这个地居天不需要那么多的定,不需要定,空居天都是要有一点定的。这可见受持五戒十善还要修定、还要静坐的。静坐你要成就了欲界定。智者大师把它大概的分开有粗住、细住,那么《瑜伽师地论》分九心住,分得更细了,细一点。所以要往生兜率内院,兜率天要修一点欲界定,你要能得到未到地定是更好;没有得到未到地定也可以,就是要有一点欲界定。这个欲界定似乎是,只要你常常静坐,都会有一点,就可以了。这个求生阿陀佛国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我看那个境界,也就是在未到地定以下的境界,还没能达到色界定。

他们有人说呢,‥‥我以前,我说我自己的功德,我在香港华南学佛院,一九四九、一九五○,大概就是五○、五一年这个时候。我忽然间向倓老法师告假七天,我是有理由、有原因的,我就七天我专心念佛,念到那个时候,念到什么程度你们知道吗?就是一心不乱,的确是一心不乱,就是一切的杂念都没有,任运的就是佛号一直这么念,的确是有这种事情。但是到了七天以后,这个假期到了就是要上课了,也就没有这种事情了。那么这种一心不乱,当然可能我只是念七天,假设要是更多的念,可能有更殊胜的境界。只是在这个一心不乱的境界呢,那个境界啊!当然我们是出家人,不是在家居又不同。如果在家居士也在庙上住,那和出家人应该是一样,你要离开庙,那就不一定,又一回事。那么这就是属于欲界定的境界,不是很高深的境界。

所以这上面说,欲界天、地居天、空居天,空居天是要有一点定的,这样说呢,求生兜率内院的条件和求生阿陀佛国的条件,我看差不多,差不多,不是要求很高就可以。只要临命终的时候你心不散乱,念弥勒菩萨名号,当然这个上面要有五戒十善,往生兜率内院去;往生阿弥陀佛国,也是应该有五戒十善,最低限度要有五戒十善,还要心要不乱。心要不乱实在来说就是没有欲了,就是欲不现行,心就不颠倒;你要欲现行心就颠倒了。颠倒了那还能往生?哪都不能去了,你兜率内院也不能去,阿弥陀佛国也不能去了。这里面说把欲界天和人间的欲,分这么三类,这是三类的受欲。

∵∵

寅二十六、超过诸欲劣等乐别

又有三种超过诸欲劣中胜乐:一、有寻伺喜,二、无寻伺喜,三、离喜之乐。

「又有三种超过诸欲劣中胜乐」,这是二十六科「超过诸欲劣等乐别」,这是第二十六。有三种的不同,虽然是不同都是超过诸欲了,「超过诸欲」实在就是解脱了欲,欲的这种心。欲的事没有了,欲的心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得到的乐也有三种差别,也有劣、中、胜。这个第一种这算是劣,就是「有寻伺喜」,就是初禅,初禅的时候它是有寻有伺地,还有这样的心所法,但是也是心一境性。

「二、无寻伺喜」,就是二禅以上了,二禅是把寻伺破掉了,破掉了以后他心里面有喜乐,也还是心一境性。「三是离喜之乐」,就是三禅,三禅又把初禅、二禅里面的喜破除了,只有乐;这个乐是更殊胜了,这是初禅、二禅所不及了。三界中乐最殊胜的就是三禅,离喜之乐。这是这个欲乐分三种,这个三昧乐也分三种,有这样的不同。

∵∵

寅二十七、悟入所知方便差别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能令三乘出离众苦。一、从他闻音种类,二、内正思惟种类,三、长时修习止观种类。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能令三乘出离众苦」,这是二十七「悟入所知方便差别」。「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这个觉悟所知境,所知的境界、所知的事情,能觉悟所知的事情有三种不同。「能令三乘出离众苦」,这个觉悟所知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能令三乘根性的人,他们在佛法里面修行,你有这三种的觉悟,你就能够解脱生死苦,这些生死的众苦能得解脱,哪三种呢?

「一、从他闻音种类」,就是从他闻音,从佛菩萨或者是师长听闻了法音,佛法的音声,你听到这样的音声。这个种类怎么讲呢?种就是类,就是相似的意思。这是什么呢?这个闻音,音是佛菩萨的法语,你经过了耳识,耳根发耳识,经过耳识落入到第六识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叫做种类;那个识和所闻的法音相似,那就叫做种类,这样意思。或者说是听闻了法音,由耳识落入到第六识熏成了种子,种子再发现行,这都是种类也可以这么讲,「从他闻音种类」。

「二、内正思惟种类」,「种类」这个地方,有一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颠倒,没有颠倒的意思。譬如人家说是要有戒、定、慧这样修行,你一听闻的时候,反倒成为一种邪知邪见了,那就不是种类了,那就不对了。这个意思,听闻了佛法,是很没有颠倒的听闻正法,有这样的意味在里面。「二、内正思惟种类」,听闻了以后,你心里面还要如法的去思惟,思惟所闻的法,这一思惟就能够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有一个思惟的意思。思惟了触类旁通,使令你对佛法的真理更深入的明白了,所以心里面快乐。这还是有种类的问题,而这个种类还是辗转深入的,并不是停留在那个程度上。

「三、长时修习止观种类」,前面「从他闻音种类,内正思惟种类」,这都是散乱心,散乱心的境界。但是这个事情,因为并不是一个人,很多的人去听闻佛法,这个情况就是各式各样的不同了。怎么不同呢?说要是我去听闻佛法,我是一个没有得定的人,什么定都没有,这是一种很标准的散乱心,去听闻佛法。但是有的人,他已经得到未到地定,他已经得到初禅了,这样的人他去听闻佛法,那就又一回事,那就不同了。他就是他若「从他闻音种类,内正思惟种类」,随时就是修慧的境界了,他心里面一注意思惟,就是在禅定里了,那就变成修慧了那就不同了。所以这种人,就可能,当时就可能会得道,就是已经得定的人,他有这种境界。要我们散乱心的人,说一听佛说法立刻得定,这个是很难的,那是不容易。

所以「长时修习止观种类」,这就是进入了修慧的境界了,修慧的境界也还不是说一下子就成功了,刹那间就成佛了,没有这回事情,所以是长时间的修习止观。这个时侯也是有种类的问题,也还是要与佛所说法要相似的,你不能够说是自作聪明,又出来一个事情,不是的。而要佛和佛说的正法要相似,然后由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由止而后观,观而后止这样子;这样子就「能令三乘出离众苦」,是这样意思。这样子这就是闻、思、修,这也就是学习佛法的次第。学习佛法怎么样的次第?就是这样的次第。

当然这个次第里面也还是有差别,如果你是拜一个阿罗汉做师父,拜观世音菩萨做师父呢,他不需要说很多的法,就是简单一个法门你可以用就好了。你就可以修行,那么随时和观世音菩萨去学习,随时有问题可以请教,那就够了。但是我们不是,我们不行,我们就得多学一点、多学一点。你说我嫌太多,南传佛教很简单,北傅佛教太麻烦,那么多;我不想学那么多,那好!那你就不要学。

∵∵

寅二十八、觉悟所知凡圣差别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一者、具缚,二,不具缚,三、全无缚。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这是二十八种、第二十八科「觉悟所知凡圣的差别」。

「三种觉悟所知:一者是具缚」,就是这个人爱烦恼、见烦恼一点都不缺少,他是一个十足的凡夫。「二、不具缚」,这个爱烦恼、见烦恼的系缚不具足,有所少,他可能是没有见烦恼了,那么这个人就是缚不具足;或者这个人虽然是个凡夫,但是得了四禅八定了他没有爱缚了,欲界的爱没有但是见烦恼还是有。总而言之,还是有缚但是不具足,就是这样子。「三、全无缚」,那这个人是圣人了,是阿罗汉果以上了,这又是有这种凡圣的差别。

∵∵

寅二十九、所应作事次第差别

又有三种所应作事,修观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习信等一切善法。一者、永断见道所断诸烦恼已,证预流果;二者、永断修道所断诸烦恼已,渐次证得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三者、证得阿罗汉已,现法乐住。

「又有三种所应作事修观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习信等一切善法」,这底下二十九科「所应作事次第差别」。

这是说修行里面又详细的说明修行的内容,有三种所应该注意用功的事情。「修观行者」,就是修止观的这个人。「由此三事增上力故」,由这三种事情的增上力,这三种事,你若学习它就使令你善根增长,这个道力就逐渐地增长,所以叫做「增上力」。

这个佛的正法,佛说的正法,实在来说,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有增上力的。这世间上这个文学家,他写了一篇文章,你要注意读,他就对你有影响,那就是他的增上力;这些文学家写的小说,你去读的时候,他就影响你是名增上力。但是也看什么人,也是看什么人。

我以前听说一件事,有个圆心,从中国来的有个圆心的气功,气功大师,有人向我赞叹他怎么怎么了不起,我心不动、没有动。但是后来听到消息,就是他什么带功讲座,是什么的,一边讲说一边发功,在听他讲的人就在那里,就是发生作用了,好像怎么地全身都抖起来了,各式各样的情形。但是平常有静坐功夫的人不动,有静坐功夫的人,只是坐那里还是坐在那里听,身体还是保持正常,身心都是正常不动。所以有增上力这句话,也是各式各样的情形,有的人他对你有增上力;有的人他对你没有增上力,也还是有这个情形。这里说的是佛法里面的事情,佛法里面的事情,这三种事有增上力。

「修习信等一切善法」,这个增上力,有三种所应作的事,「修观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习信等一切善法」。修习信等一切善法,这「信等」,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根。应该开始就是四念处,四念处、四正勤,四正勤就是精进的修四念处,就叫四正勤,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有一点不同,四如意足就有定,其实修四念处的时候也是有定,也还是刚才说的这个情形。人与人各式各样,有的人已经有了禅,有了未到地定,或者有了什么定修四念处;有的人没得,没得欲界定,只是在欲界定里面,有多少欲界定修四念处。由四念处、四正勤精进修行,这时候感觉到定力不够,有点不合适,那么就加强去修定,这时候叫四如意足。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定,这时候定力强了的时候,在强的定力里面去修四念处,就有五根出现了;就是有信、进、念、定、慧了。也就是你的四念处的道力又加强了,这个信心也加强了,你的精进力也加强了,而这个信、进、念、定、慧都加强了,都有根了。根就是坚强了,强大了的意思。所以「修习信等一切善法」,等于说就是修学四念处的时候,你这个时候这个力量强大了,你所成就的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法都有力量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